嘉義 菩聖宮 文財神降 本立道生素位行 宮廟宗旨不偏離 文以載道今不復 財以通民生之利 神以明人所不知 降靈垂示以訓誡

112菩聖宮言啟示錄(二十一)

民國112年10月15日【歲次癸卯年九月一日】

嘉義 菩聖宮 聖訓文 開示言 歡迎轉載 並請註明出處
https://chiayipsk.designhosts.com.tw

立 道 生 素 位 行
廟 宗 旨 不 偏 離
以 載 道 今 不 復
以 通 民 生 之 利
以 明 人 所 不 知
靈 垂 示 以 訓 誡

嘉義 菩聖宮 文財神降

【聖訓解析】

本立道生素位行

財以通民生之利

順乎天而應乎人

應:適應,適合。順應天命,合乎人心。
舊時常用于頌揚建立新的朝代。
《周易˙革》天地革而四時成。湯武革命,順乎天,而應乎人。
革之事大矣哉!所謂順天,重視存在、順應自然、尊重天道法則,
循道守義。

流年時運尚不佳

人的運勢有高有低,有吉有凶,不可能從頭到尾都是一帆風順。
人總會碰上某年運勢不佳的時候,流年不利與流年吉利。
流年不佳,就是這一年的運勢不佳、不太吉利,容易有災禍。

儉德養身保命安

「儉以養德」的價值意旨,重點不在節儉、儉樸的生活,
而在「養德」的人生自得。
「養德」之路徑,和修為工夫,就在於儉。
藉由儉之修為,培養一種淡泊名利之志趣,寡慾知足,
追求安分。節儉有助於養成質樸勤勞的德操。
《三國˙諸葛亮》「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諸葛亮《誡子書》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儉以養德,君子以儉德闢難,節儉的人生最平安。
從古到今,大凡有作為的人,都是在生活上能夠儉樸的人。
儉能養德,儉能勵志,節儉能使人保持一種積極向上的人生。
大道從簡,能夠成大器。養德即養生,靜心則順心。
勵志名言:
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
德行的提高,在於對於自身的約束。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所以,若社會品德敗壞,人與人之間的信任、
連結便不復存在,這便會為社會帶來災害。
品德修養,也不是一步到位的事。
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成之孰之,養之覆之。
道之於萬物,非但生而已,乃復長養、成熟、覆育,全其性命。
人君治國治身,亦當如是也。
儉,是一種美德,也決定人生成敗。
靜以修身,儉以養德;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古人對「儉」字,深刻的理解和闡述。

風雲四起變數大

權勢利益惑人心

世風不振聖賢隱

澆薄世風,士氣不振,忠義之風蕩然的局面。
道分為「天隱」、「名隱」及「形隱」三類。
形隱也者,密藏深伏,往而不返,非世傲人者。
世風日下,道德式微,更別說要追求道心。
人太過於追逐,世間人等,對世間的一切五欲六塵、貪嗔痴愛的事,很會盤算,
但沒有辦法像聖賢仙佛計算世間,
上古丹經,十隱八九。中古丹經,十隱其半。迄乎近代,十隱二三。
君子之道費而隱,蓋與天道費隱一也。
道生天地,道育萬物,天地萬物數盡。
韜光養晦:韜光,收斂光采。養晦,隱藏蹤跡,以便修養。
韜光養晦比喻隱。

局世紛亂狼煙起

瞬息萬變之不定

形容在極短的時間內變化迅速。局勢瞬息萬變,令人難以預料。
事物變換的可能性廣袤無窮。
瞬息:一眨眼、一呼吸的極短時間。
萬變:變化之多。在極短時間內就有很多變化。
形容變化很多很快。

不求富貴求安穩

人生不求富貴,只求安康。生活無常,人生隨緣。
不求大富大貴,只求健康安穩,活得無愧,活得坦蕩。
活出自己的精彩!
因為人就是活一個心境,生活講的就是一種心情。
開心也好,不開心也罷。人生不求富貴,只求安康。
擁有一份平淡,笑看紅塵過往。
沒有陽光,就學會享受風雨的清涼。
沒有鮮花,就學會感受泥土的芬芳。
人生的路漫長,何必多想?
不求名利富貴,但求現世安穩。
或許每個人對快樂的定義都不一樣。
但其實又無外乎所求皆可得。
有人求錢財,有人求名利。我所求者何呢?
高堂康健,兄弟和睦,更有知己一二。
每個人的一生,都不可能事事如意,不可能盡善盡美,
總會有種種遺憾,總會遺失掉許多機會,這是人之常理。
儘管如此,只要我們做出了努力,做到問心無愧。
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
《論語里仁》金錢和地位,這是人人所嚮往的。
不用正當的方法得到它,君子不接受。
君子愛財,取之以道;貞婦愛色,納之以禮。

平安順遂就是福

平安順遂:「平安,順當,順利,合乎心意」,謂順其自然。
事情合乎人願,進展順利。順:適合,不彆扭。遂:順,如意。
與之相對的是遇難呈祥。碰到災難也能化為吉祥。
平安順遂,是平平安安,順應心意。希望身體健康平安。
生活學習工作順利,得到自己心裡所想的。
讓接受祝福的人,和送出祝福的人,都能被美好環繞。
所以祝福的話,可以盡情的說。
人的一生,平安健康,就是最大的福氣。
人生無需大富大貴,平淡平安著,便是福。
平安是福,平凡是本,平淡是真。
平安順遂的人生,是不可多得的福氣,是可遇不可求的。
但人生許多事,往往有因有果。
《格言聯璧》人生的「五字天機」,學問、存養、持躬、攝生、敦品。
自咸豐元年(1851年)刊行後,即廣為傳誦。
所謂「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貧富,家家置之於案,人人背誦習讀」。
若能參透,人生便少些磨難,多些順遂,將來會有大福報。
平安順遂,是祝福平平安安,做事如願,合乎心意,事情進展順利。

若然今生知修行

若然今生已是擁有來生,其實每個未來的一刻,都是掌握的「來生」。
重點就是「正信」,我的行為和對人的態度都是行三好的話,
那麼無論是否成功。
《三世因果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鑑古知今,從現知未來,是「三世生命,一偈可明」。
依據因果而論,前生多做善事,多修行的人,今生福報會很大。
智慧高超,也就是說,為善修行,應得富貴聰明之報才對。
但為什麼現前所看的富貴之人,多橫行霸道?
知性生活,歡喜修行。生命流轉,前世今生。
生活要知性,要感性。修行要歡喜,時時刻刻。
應用澄明本然智慧,來知性生活。來歡喜修行,則必身心自在。
生活即修行,修行即生活,將兩者融為一體。
依據因果而論,前生多做善事,多修行的人,今生福報會很大。.
經文的意思,不是說施等六度不用修習而應棄捨,而是說修布施等時,
不要去執著;應當了達空性而修菩提行。因此,一直到成佛前,
能夠修學就要盡量修學,六度萬行都要去勤修。
此復現在當由至心勵力修行,諸能修者策勵而修,暫未能者當為願境,
於能修習此等之因,集聚資糧,淨治業障,廣發大願,是則不久當能修行。
若不如是行,執自不知及不能行,謂於此等不須學者,自害害他,
亦是隱滅聖教因緣,故不應爾。

人為何會忘記前世?

佛陀說人有前世,為什麼人都不記得?
若有後世,為何又不見有人回來報告呢?
我要問一下佛陀。
還沒開口佛陀已知道,
因此,佛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明白揭示因果法則的關係。
修行就是要學習佛陀的智慧,透徹佛說的真理。

要知道什麼是修行,就要明白學佛修行的八基正見。
第一基是無常心,第二基是堅信心,第三基是出離心,第四基是實願心,
第五基是精進心,第六基是戒律,第七基是禪定,第八基是菩提心。
認此八法為基,而修行正見,即是正知佛法的指南。
就是透徹,這叫做「如理智」。

佛陀的智慧與一切的真理就是這樣契合。所以我們常說,我們要契合佛心,
我們就是要與佛一樣,佛的心能徹悟一切事物真理。
佛的知見就是正知正見。選擇好書,長養正確觀念,能涵養道德、良知,
陶冶健全的人格。
而佛法經典蘊含人生的真理,能讓心靈澄徹,歇止煩惱;
透過正見的思惟,智慧也隨之增長。

學佛的目標是修得智慧,而想得到與佛同等的智慧。
就必須努力下功夫。
修行的第一步就是持戒,持戒之道,莫過於息滅貪瞋癡,勤修戒定慧。
學佛要「從明師受戒」,「明」不是名氣大,知名度高;是明白,明心見性。
修行證果,對於世法佛法確實通達明瞭。
「明師」是指對一切法確實圓滿通達無礙,品學皆優,有修有證,真如無染,
就是佛陀所說的法。

諸佛名為如來,真如來去,乘如是願而來娑婆世界,大家所修行的就是慧根,
智慧的根要扎得深、被得廣,菩提樹才會茂盛;慧根凡夫只要具有正知正見,
就可以勉強稱得上是有般若智慧。但真正的般若則要到證悟成佛才能證得。
因此《法華經》說:「唯佛與佛乃能究盡諸法實相。」
這是真理,我們要記住,要認真努力學習。
所以遇到這些事情,看一看,提高自己的警覺,
我們自己要更認真努力去念佛,不要把這些事情放在心上;
把佛的教誨放在心上,佛陀覺悟後從不為人說的法,就像大林中葉那麼多,
但是那些法雖多,卻非義饒益、法饒益、梵行饒益,不能夠讓你明慧、正覺、向涅槃。
這掌中珍寶的法就是四聖諦,我們要不把這些道理真正的把它透徹明白,
你怎麼個求法?
你又如何能夠真正做到有求必應?
到求不應的時候,你說佛菩薩妄語,你自己造的罪業更大。

一切本份不踰越

不踰越做人的規矩,人生就會海闊天空。
肯付出就是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
做人若不守本分,不發揮人生良能,為群眾服務,人格就有所欠缺。
做人應當安於本分、善盡職守,寧靜恬淡,不患得患失。
以此心態,淨化渴望得到分外之物的妄念、妄想。
不屬於自己分內該得的。
福德,在廣結善緣中成就。
經云:「福德資糧是法門,饒益一切眾生故。」
凡事「功德歸三寶,好事給他人,壞事自己反省檢討」。
如此便能不斷拓展心量、增長福德,不踰越禮度。
而修定要有所成就,則須持戒。
所謂「尸羅不清淨,三昧不現前」。
這種自我管理的能力就是守紀律,亦即是守戒律。
進退間不踰越規矩、不失分寸。不踰越做人的規矩,人生就會海闊天空。
肯付出就是造福,不執著就是智慧。
做人若不守本分,不發揮人生良能,為群眾服務,人格就有所欠缺。
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
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
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
「守本份做人」,這也是三家學說在涉及養生之道之處
最重要的關鍵所在。
儒家重視實用,不追求不切實際的理想;著重現實世界,
不談神鬼和來世。
難道他們會不了解一切法都只是「黃葉止啼」、「渡江之筏」。
雖然尊重他人的信仰,但他奉行經驗主義,對於非親身經驗的任何事理,
他不會踰越本份,妄加擬議判斷。

冥中自有神人助

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懂得天意,終生受益。
因果法則,世界上從來沒有無緣無故偶然發生的事情。
有因必有果。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宇宙中萬物之間的聯繫,皆依循因果法則。
「人道酬誠,至誠如神」。
感悟人生「人道酬誠」,做人處事,如能誠心相待,一定會得人心。
天助人助,事業一定可以獲得成功。
冥冥之中,上天必會眷顧心誠之人。
不圖利,不貪色,冥冥中自有神明護佑。
善惡有報,博大精深。
「利」字右側豎著刀。「色」字頭上懸著刀。
可見,利與色都是本該謹守。

從求神背後找到自我實現的力量,拜神要靈驗,
拜拜完不要急著插香走人。

請站在神明面前,把心靜下來,感受祂們的力量。
每尊神明都是一種精神、力量的象徵!
你是否有感覺到,拜拜心誠,不一定靈,到底啟動拜拜力量
的那把關鍵鑰匙在哪裡呢?
拜拜靈驗心法,請先自問你是否口是心非。
有時候,我們拜拜所求的事情還沒實現,
原因常出在對於所求之事「口是心非」或不肯定的情況。
請不要跟神明講與心中想法有抵觸。
讓人不得不信冥冥中自有感應。
如此自蒙 上天眷佑,福祿來駢。
福集而祿臻,俯仰稱意,禍害不侵。
凡事有吉無凶也,全在修為,不可背本。慎之!
人生自然該有的衣食住行,在冥冥中自有定數。
福報不請自來,有福之人,萬事萬物,
冥冥之中自有安排。

一旦流年開運起

12生肖流年:
謀定後動、心想事成、幸福流年,開運的生活之道。
流年四化「武曲化祿,貪狼化權,天梁化科,文曲化忌」特性的分析,
掌握流年的「運勢密碼」。
好好規劃如何活出2024年的新生活,讓你在穩定中開創新局,
在全新的一年擁有無限新機、風生水起,萬事興旺!

自當應時且應運

天道之尊貴與殊勝,是應時應運,是上天直接來普渡的真理天道。
我們不曾離開無極理天,只因迷真逐妄,有而不知其有,理天雖時時顯現
在眼前,世人卻不識。
認識天時,浩劫頻繁,天災人禍加劇,人力所不能防範的就是天災。
包括地震、龍捲風、海嘯、山崩、閃電、颱風、颶風,等都是
現代常見,且破壞力十足的天災。

如今凡事莫強為

山窮路轉迷,水急舟難渡,萬事莫強為,出處遭研妒。
若違拗命運一意孤行,往往會遇怨懟非議事。
萬事均有定時,勞碌無益。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萬物都有定時。
生有時,死有時,栽種有時,拔出所栽種的也有時。
殺戮有時,醫治有時,拆毀有時,建造有時。
世人莫強,終身喜樂行善。
所表達出來的主動性,凡事務須力忍,不可強為,自有吉兆。
訟莫爭,病有危,名利莫貪求。
行人尚有阻,宜修善,神加祐。
凡事不可強為,自有吉祥之兆。
為人追求真善美方為正途,凡事必以始終一貫精神為之。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保得此身運開時

《本生論》云「無我易壞無堅身,眾苦無恩恆不淨,此身若能饒利他,
不生歡喜非聰叡。」
人間資財像流星般無定,沒有一樣東西能夠保得穩、留得住的。
總之能修士夫義時,唯是得此殊勝假身期中,我等多是久住惡趣,
設有少時暫來善趣,保得住,沒有一件事情可以幫忙它。
所以找醫生,我們有一句話「藥醫不死病」。

萬劫千生得個人,須知前世種來因。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待何生度此身。
得天者得時。時者天之寶。王之珍。一切功業之所貴也。
我們既已得到人身,如果不趁早精進修持,在這一生結束前求得度脫,
將來要向何處去超度此身呢?
因此,如何在此生繼續向上提升而不下墮惡趣,實在是攸關生死的大事。
有偈說:「佛在世時我沉淪,佛滅度後我出生,懺悔此身多業障,
不見如來金色身。」
過去很多的菩薩、羅漢生逢佛世,很容易就開悟、證道,
而我們今生多少人還在盲修瞎練。
「即知此身畢竟無體」,由此可知,這個身體是因緣和合、四大假合的假相。
自身有病自身知,身病還將心自醫。
心境靜時身亦靜,心生還是病生時。
《逍遙詠˙白居易》
亦莫戀此身,亦莫厭此身。此身何足戀,萬劫煩惱根。
此身何足厭,一聚虛空塵。無戀亦無厭,始是逍遙人。

聖賢屆時當浮出

「與經典同行,與聖賢為友」。
孔子「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之教化。
聖賢文化傳統的精髓。
禹時洛水中浮出神龜,背負「洛書」,大禹受之,而創立五行思想。
傳世名言:「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代代出聖賢的教育智慧。
當老師是要開啟人的智慧的,他的方向對了,讓人得到,人生幸福,
以至世世代代子孫都有正確的思想價值觀。
讀書以觀聖賢之意。因聖賢之意,以觀自然之理。
學者當以《論語》、《孟子》為本,
論語、孟子,既治,則六經可不治而明矣!

靜思語:「人要學習經得起周圍人事的磨練,而心不動搖」。
以聖賢為模範,鼓勵男生要「大丈夫當如是也」。女生以「三從四德」為目標。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現代人更要敬畏聖賢之言。
在當今大乘佛法盛行傳佈的時代,佛家以出世精神做入世之事,
不求世間名利等理念,亦隨之開展,此或許即是由於儒家積極
教化之賜,所開顯出的新時代意義。
生死如泥,眾生由於無知、不自覺,因而陷溺在生死的泥沼中,難以出離。
「當乘智慧舟,超度生死海。」古來聖賢不寂寞,還有神文留下來。
歷史於聖賢足下踏出格律。

大千再造更新時,希望諸生得平安,得吾財神惠賜福。

怎麼修,才得財神賜財賜福,最重要的是要培植福報。
財神給你賜福,是你本身有福報,他讓你的福報成熟。
讓財神增長了你的福報。
為別人加福,自己方能得福,所求方能殊勝。
為一己之私所求,很難消災增福。
天道為公,佛法慈悲,寧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有此菩提心,願力皆殊勝。
信神只有追求愛神、順服著神,只有遵行神的道,
敬畏神,遠離惡,才能得著神的祝福。
去除貪慾,鼓勵拋棄世俗財富,過著簡樸的生活。

教導人們,離苦得樂。有福之人,求財得財。
廣發善心,廣結善緣。求得財神,加持護佑。
賜福降瑞,財源廣進。能得善果,惠賜財福。

【本宮 文財神開示言】

我儘量不用比較深的句讀與經典,讓你們來難解。
晚上也是簡單簡單,不過你們要來讀一下 看一下。
才知道我晚上所說的重點在哪裡?
不然像念書歌,念念就忘記了。

首先咱一個人出生後,父母給你撫養,給你照顧,
到你踏出社會,為人處事,你受到的教育,你的周遭,
環境的影響,往往你這個靈體來轉世你今生做人,
你的本性不是原來那個,大都數全都變款,走樣,
因為你在社會上生存、立足,你所處環境,影響到一個人
本身思想與作為,影響你的人生道路是否坎坷,或是一帆風順,
或是多災多難呢?這就是你個人自己的造化了。

所以說你一個人最基本的,就是要守本分,要知道你今日,
要做甚麼事,你站在啥角色,怎樣走對的路,要怎樣做,
要有了解,才不會走偏,才不會走錯路,如此你的人生,
不管黑白,減少真多遺憾了,你對得起天,對得起地,對得起父母。
對天地有交代,對父母的晟養,也有一個交代,才能心安理得,
對你的兄弟姊妹、親朋好友,就無啥遺憾,無啥欠缺,
這樣最起碼,人生的意義才存在。

所以我今天,以本宮 文財神降 作為標題

「文以載道今不復」,


「文以載道」,古人寫文章,寫書要以正道,不可以黑白寫,
如此因果循環會受報應,因為拿刀搶,人有看見,文章書籍
殺人於無形當中。
古人為著寫書,寫文章一定要以正道,但是今人寫文章寫書,
當然正派正道也有,但是真多黑白寫,黃色、白色、黑色、
青色、藍色,都有。影響子子孫孫,千千萬萬,文章殺人。

今日無看見,看不見了,失去了,時代的演變,社會的突變、改進,
因為大多數人都是這樣行,所以少數人也是這樣跟著做。

「財以通民生之利」,財是流通的,全世界金銀財寶,
不可能都你一人獨得,民生生活要有錢,才能生活,
買你要的東西,以財來流通,民生靠生活,所以大家都要求財。

能餘下來,餘過面的真少,大財團大富豪除外,以個人來說,
每天在賺錢,有些人要做一輩子。

錢無人嫌多,有人不捨得花,都留給子孫花,
子孫享受你留下的財產也不過分,所以這有好幾面,

「人說大富大貴是靠天,小富小貴是由儉」,
這個道理大家都知道,但是有的人做不到。

一樣米飼百樣人,甚麼樣的人都有,所以神知一般人不知之事,
尤其冥中之事,尤其未來要發生還未發生之事,有修練、有得道的人
才知道。
你知是知,你非神非仙,凡人要聽你,等事情發生了才知道。
有些事已經來不及了,世事難料,現今局勢,表面上看無啥,
但是全球實際上人已經是死傷夠多了,流離失所,厝也被炸掉,
國家也沒錢,要讓國際救濟,有病無醫生看,有錢無處買東西。

在蓬萊仙島,大家真幸運,總是一個題外話,但是天災地變來說,
無說你窮富,做水死傷好幾人,再來注意,天搖地動,
人心不足就是天地顛倒反。真正地震會發生,在啥時候,不能說,
地震搖了,無分有錢沒錢,富貴窮困了,好壞善惡貧富全無分,
若是搖了就是真嚴重了。

咱平常雖然無啥「行功積德」,但是咱「安分守己」,無黑白做,
可能會減免了一些災難,蓬萊仙島當中,現今最嚴重就是「權勢」,
「權勢」害死人,吸毒害死人栽,染毒一生烏有了,要重新出世。
再來詐騙,最可惡,大家要注意,千萬不要,遇詐騙,三代累積,
一代花空,告訴無門,報案也無辦法。

所以只好自己小心,照顧自己,流年時運走到尾期,將近要好變壞,
或是壞到底,壞到地球滅。或是壞變好,好變壞,但是這有個年運運勢,
到時一些聖賢就會出來,能人現在尚未出來。

不是能人天年,到時上天派能人來治理,就像太平時機。

因為人心不足,人心慾望大過天,這是一般人性。
所以仙佛苦勸修持,修心養性,超越人性。
修哪裡來?所以你們不能與一般人一樣「醉生夢死」,
人跑跟人跑,人走跟人走。不知跟誰人,
上等人、中等人、下等人,看你做哪一等人。
自己選擇,人生路途,一旦到有一天,
你的魂魄,離開之時,四大皆空。

另外找一個六道輪迴再偎一個假體,從哪裡去就不知了,
做好,來世不會這麼苦,不然也出生在好人家,不用這樣受苦。

你今生今世所作所為,怎樣做,怎樣受,你要概括承受,
都要自己接受。
今日社會還不平順,一些災劫還未了,自己要小心。
要怎樣守這本分,大家為了五斗米折腰,這些歷史都有記載。
好人一邊,壞人一邊,看你靠哪一邊。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