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菩聖宮 觀世音菩薩降 觀看世情之冷暖 世上無常之變化 音聲妙語之勸化 菩提即是煩惱除 薩訶慈悲渡眾生 降靈垂示訓勉文

112菩聖宮言啟示錄(二十一)

民國112年08月2日【歲次癸卯年六月十六日】

菩聖宮 聖訓文 開示言 歡迎轉載 並註明出處

https://chiayipsk.designhosts.com.tw

看 世 情 之 冷 暖
上 無 常 之 變 化
聲 妙 語 之 勸 化
提 即 是 煩 惱 除
訶 慈 悲 渡 眾 生
靈 垂 示 訓 勉 文

不 知 離 苦 只 求 福
此 事 應 該 從 來 無
人 生 未 離 苦 海 處
業 業 隨 身 今 未 除
苦 難 不 除 怎 享 福
現 世 災 劫 尚 未 過
生 死 之 期 待 考 驗
無 有 苟 且 之 倖 免
今 生 若 是 不 覺 悟
五 蘊 纏 身 不 離 苦
累 世 業 障 煩 惱 多
豈 能 清 淨 見 自 性
濁 世 紅 塵 多 乖 異
欲 得 清 淨 不 容 易
況 且 妄 念 若 不 除
哪 能 清 心 自 在 爾
今 生 不 知 前 生 事
此 生 諸 行 善 或 惡
除 了 今 生 受 者 是
來 生 定 業 亦 有 數
當 處 覺 悟 修 自 性
才 能 免 除 煩 惱 苦
離 苦 求 福 才 能 享
今 生 欲 得 真 清 靜
能 除 煩 惱 即 菩 提
欲 得 菩 提 大 智 慧
修 心 養 性 見 本 性
如 如 自 性 見 光 明
渡 離 苦 海 上 彼 岸

嘉義 菩聖宮 觀世音菩薩降

觀看世情之冷暖 世上無常之變化 音聲妙語之勸化
菩提即是煩惱除 薩訶慈悲渡眾生 降靈垂示訓勉文

不知離苦只求福 此事應該從來無 人生未離苦海處 業業隨身今未除
苦難不除怎享福

現世災劫尚未過 生死之期待考驗 無有苟且之倖免 今生若是不覺悟
五蘊纏身不離苦

累世業障煩惱多 豈能清淨見自性 濁世紅塵多乖異 欲得清淨不容易
況且妄念若不除

哪能清心自在爾 今生不知前生事 此生諸行善或惡 除了今生受者是
來生定業亦有數

當處覺悟修自性 才能免除煩惱苦 離苦求福才能享 今生欲得真清靜
能除煩惱即菩提

欲得菩提大智慧 修心養性見本性 如如自性見光明 渡離苦海上彼岸

【聖訓解析】

觀看世情之冷暖

「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比喻世態炎涼,人情勢利。
「世態」,世俗情態。「炎涼」,即冷暖。
生死人常理,蜉蝣一樣空。但存忠孝節,何必壽喬松。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經目之事,猶恐未真,背後之言,豈能全信。
世路雖有風霜,正可磨練心境。
「世情冷暖」社會人情的冷淡和熱情。
「世路風霜」,吾人煉心之境也。
「世情冷暖」,吾人忍性之地也。
「世情顛倒」,吾人修行之資也。
這幾句話可謂是一語道破修行機要。

世上無常之變化

當你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張揚。今日華麗風光,明日可能狼藉一場。
當你明白了無常,你就不會悲傷。今日愁雲慘淡,明日可能滿天陽光。
人生本是無常,我們無法左右生死禍福,不如一切順之自然。
在這無常的世界,保持心靈的平靜與安寧。
施耐庵說:「世情看冷暖,人面逐高低」。
歲月瞬息,如流光轉眼在變化。

音聲妙語之勸化

菩薩慈悲法語,智慧波流。並以同理心進入眾生的生命,理解、關懷,
進而開示、教化。
教我們要反向思考,絕境未必就是絕境,壞的未必就是壞的。

菩提即是煩惱除,薩訶慈悲渡眾生,降靈垂示訓勉文

轉煩惱為菩提。 觀世音菩薩以慈悲願力護佑眾生,尋聲救苦,
以方便法,去除眾生的怖畏和苦難,讓眾生同入解脫自在之道,
不被任何事物束縛,不為煩惱怖畏糾纏。如是大慈悲。
佛教講「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這句話不容易瞭解,菩提是清淨的正覺,
為什麼清淨的正覺又說是染汙的煩惱?

不知離苦只求福

《六祖壇經》「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終日只求福田,不求出離生死苦海,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
煩惱,就是迷惑自性的魔障。煩惱,就是生死流轉的根源。
明白了「這念心」是根本,將之運用到日常生活中,透過每日的反省、檢討,
只向內看、不往外求,熟處轉生,生處轉熟,一點一滴,修正自己的習氣,
時時刻刻守好這念心。事實上,行善能得天福。
「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的心懷。
修得的境界,更勝過天福,是無限清淨光明的。
只知修福不知修慧,就愚癡到這程度。
連吃東西都放不下,而反說要行苦行。
要修福來抵消罪過,那是不可能的。
佛法,是釋迦牟尼佛為了眾生生死問題,而設的修行之道,解決問題,
是徹底地出離,世俗世間,三界六道,了生脫死,不只是求得福報。

此事應該從來無,人生未離苦海處

印光大師說「人生於世間,事事無不預為之計,唯有生死一事,反多置之不問。
直待報終命盡,則隨業受報。不知此一念心識,又向何道中受生去也!」
人天是客居,三途是家鄉。
三途一報百千劫,復生人天了無期。
由是言之,則了生死之法,固不可不汲汲講求也。
如果菩薩是一心執著於法而行布施,則是未離四相,有如人進入暗室,一無所見。
佛教對人生基本的觀察,如小乘佛教的三法印,
所謂諸行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
前二法印是說明世間法的生滅無常,苦空無我,也是人生短促的真理。
了知人生短促,勤求為道,斷惑證真,就可達到「涅槃寂靜」出世的解脫境界。

業業隨身今未除

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就是說我們人世間一輩子,最後打拼的結果,
可以說是,竹籃打水一場空。一口氣不來,只有業隨身,隨著業報輪迴生死,
想到這些事情,都會有憂愁。
人命是無常的,到這時候,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誰也沒有辦法逃離。
「唯有業隨身」,所造的一身業,帶的走的,業所感的,來生的果報。
我們不希望來生再六道輪迴,希望來生能夠永遠脫離六道輪迴。

苦難不除怎享福

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人生不要怕苦,遇到苦難,不需要逃避。
世俗人總愛順苦怨苦,面對一切厄運的時候,生智慧,
不能只是怨天尤人。
修道之人,得到佛的指引,心生智慧,逆苦消業。
佛法說「福不可享盡,苦難卻要受盡」。
一個人在其出生之後,就注定一生都要與苦難作伴,
沒有人能夠脫離出來,唯有苦難,才能使得一個人得到磨鍊,
從而成長,為一個有用之才。
所以受苦的時候,要高興。享福的時候,要警惕。
為什麼?因為苦受完了就沒苦了。福享完了就沒福了。
苦受完了,就會剩下福。享福是消福,受苦是了苦。
福是會越享越少,有福是不應該享的。
我們應該積福,有苦則要了,所以才有修苦行。
不要把福享盡,享福還要修福。
不修福,福享完了,苦難就來。
修福不享福,惜福且造福。
我們這一生所受用的,都是過去生中所修積的福報。
福報畢竟是有限的,如果不惜福,任意地糟蹋,隨便地濫用,
福報就會提早耗盡。

現世災劫尚未過

在住劫中每一個小劫的滅劫末期,有三個小災:饑饉災、瘟疫災、刀兵災。
現在的時期,是住劫第九小劫中的滅劫。

生死之期待考驗

「生死觀」是人們對「生與死」的根本看法和態度。
人生觀的一種具體表現和重要組成部分。
「生與死」是一切生命產生、存在和消亡的自然過程。

無有苟且之倖免

「苟且」,行事馬虎草率,得過且過。
「倖免」,僥幸免除。

今生若是不覺悟

佛者覺也,是覺悟到什麼呢?
覺察,對治「煩惱障」。
煩惱侵害事等如賊,唯聖覺知,不為其害,故名為覺。
覺悟,對治「所知障」。
無明昏寢事等如睡,聖慧一起,朗然大悟,如睡得寤,
故名為覺。

五蘊纏身不離苦

了知「五蘊皆空」,不再受五蘊現象的變化,而生起「喜怒哀樂煩惱」的情緒。
煩惱空淨,環境中自己的身體還在,還存在人與人的由「色、受、想、行、識」
等無常的變易熾盛所生的「五陰熾盛苦」。
纏身的生老病死,無論任何人及一切眾生絕對要受的,世間一切
「利、衰、 毀、譽、稱、譏、苦、樂」能夠以同理心去面對,就得涅槃了。
但是仍然會有一切五蘊的覺知。

累世業障煩惱多

業障深重的人,煩惱最多,煩惱多時,會有以下幾種表現:
1散亂,注意力不能集中,比如靜坐在那裡,什麼都不要想,
業障重的人往往做不到。
2昏沉,每天都被業力牽著走,自己根本就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
所以就會被惡習的慣性推動著。
繼續造下種種惡業,如此循環下去,業障就會越來越重。
什麼是「煩惱障」?
煩惱障所說的煩惱,就是猛烈而勢力強大的煩惱,是長時間一直存在的煩惱。
由這些煩惱的緣故,導致眾生今生雖然行種種清淨行,
都不能得真正的清淨,因而障礙了佛道正法的修學,這就是煩惱障。
煩惱障,就是見惑與思惑,或稱為「我見與我執」。
覺知心所住的境界,覺知心住於一個境界中,
不能了知該境界是虛妄而執著不捨。
何謂「三障」?何謂「業障重」?
我們一般人所說的「業障重」的現象,通常是因為我們於過去世所造的惡業,
在今生時空因緣點成熟之時,成為果報發生在我們身上,但我們卻因修行不夠,
福德資糧不夠,而無法平安度過,因而心生煩惱,產生障礙。
什麼是「業障」?
業障就是妨礙我們修行正果的罪業,因為我們罪業太多,
也就是過去種下了太多的惡因,而這些惡因都會變成惡果,
所以我們才無法出離三界,遠離痛苦。
消除累世所有業障,破除一切煩惱,開啟無量智慧,增具無邊福報功德。
人身難得,佛法難聞,改變的起點,唯有不斷的懺悔,才能不斷地改往修來。

豈能清淨見自性

清淨沒有染污,自性本來是清淨的。
惠能大師開悟,見性了。
性是什麼?就是「本自清淨」,本來清淨。
「何期自性」,一句問的話,自性,本自清淨。
自性就是自己的真心,這個不是妄心。
見性就是見到真心,所以叫明心見性。
真心就是佛,所以見性成佛。
清淨心是本有的,被染污的不是自性。

濁世紅塵多乖異

濁世:亂世、塵世。俗世、繁華熱鬧的地方。
「紅塵」,一是車馬揚起的土。
二是古時指繁華之地,鬧市人多揚起的塵多。
三是佛教、道家,指的人世間。
紅塵是濁世,是極為污濁的世界。

欲得清淨不容易

怎樣才能修得「清淨心」?
對我們修學是非常重要的。
當斷五法、修習七法,而令圓滿。
培養正念的內觀智慧,觀察自身,煩惱痛苦的緣起。
去除妄想心、分別心,明白無常、苦、空、無我的道理。
讓心是清淨、不散亂的,使內外的身心都進入到清淨、
行道智見清淨、智見清見。
如何修清淨心?唯一的方法就是發菩提心!
你的心把他變成佛菩薩,心清淨,身一定清淨,
心是身的主宰,身心清淨,外邊的環境就清淨,
這叫境隨心轉。
什麼是清淨行?
清淨行就是沒有絲毫的染污法夾雜在裏邊,
只有淨法,沒有染法,這是清淨。
《淨行品》,有一點點的染污法在裏夾雜著,這都是不清淨的。
有時候,有些地方是清淨的。有時候,有些地方就顯得非常污濁。
有動有靜。清淨是污濁的源頭,如水源在上游則清淨的,
在下游就顯得污濁。
像天空,是清淨的,大地就顯得混濁。
像天體的運轉,是屬於流動之形,大地的本體是,屬於靜止之物。
《道德經》「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意即抱守淳真素樸,減少私心和欲望。
「罪莫大於可欲,禍莫大於不知足」。

況且妄念若不除

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於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
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於自性中,萬法皆現,
見性之人,亦復如是。
在禪定的時候,妄念、雜念特別多,沒辦法安靜下來。
「修行」就是要去除妄想之念。
妄念之起,眾生皆有,除佛以外,無論凡聖,其念分長短時間,
如果妄念對自己不起作用,也就無妄念了。
《圓覺經》「居一切時,不起妄念。於諸妄心,亦不熄滅。
住妄想境,不加了知,於無了知,不加分別」。

哪能清心自在爾

「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
語言雖樸實無華,卻飽含著人生哲理,寫盡了人生。
萬事只求半稱心,意味著常常要知足常樂、隨遇而安。
人生的境界,「當你選擇面對陽光,黑暗永遠在你的背後。」
在五光十色,眼花繚亂的花花世界的誘惑面前,
特別是在激烈競爭的今天。只有「萬事只求半稱心」,
才能坦然地的面對人生。
人間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以一顆坦然的心看世事紛紜,
不求萬事皆如意,一半稱心足矣!

今生不知前生事

古人說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如果我們很想知道我們前生做了什麼事,從你的身心世界去查,
就可以反推出來。
今世因、來世果,我們人有前生、有今生、還有來世。
對於這三世之間的因果關係,
偈語曰:「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四句偈,可以說把三世因果的關係,說的非常清楚周全。
也有人妄想來生不知道會如何?更有人怨嘆此生種種的不如意。
其實迷時不解,悟時始明。俗話說:「道修今生,佛修來世」。
我們常談的「三生三世」就是前生、今世、來生,這三個階段。
古人所說的「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做者是」
已經說明瞭今生所受的苦或樂,不過是前生所種的因,而來生是苦是樂,
乃是由今生,不問來世,只念今生。

此生諸行善或惡

作惡,會留下不好業力的種子,導致生活不順利。
行善,則會留下好的業力種子,使生活更加美滿。
這種因果關係,所以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
在善、惡標準上,不以人主觀定義的善惡為標準。
而是以行為所帶來的影響為標準。
《成唯識論》「於此世、後世,能為順益的為善行。
給此世及後世帶來損害的為惡行。
有兩個方面,一是「身、語」行為上,即身不行惡行,語不出惡言。
如何止惡行善?
由於不斷地精進努力,懺悔功深,就能獲得十方三寶的慈光加被,罪業便能消滅。
懺悔能夠悔過滅罪,亦能生功德。
止惡行善,無論身、口、意都不造惡,不做壞事、不講壞話、不起惡念。
不但止惡,心當中還要起善念。
止惡,是屬於消極地行善,僅能自利。
行善,能產生功德與光明、能夠利他。
屬於積極地行善,是真正的菩薩行。
起善念、行善法,修五戒十善,積極地行善。
起了善念,又恐落入一隅,執著功德,產生我慢,所以,要把行善的心放下。
達到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的境界。
這念心回歸實相,這就是修行、成道、證果的一個過程。
為善而心不著善,則隨所成就,皆得圓滿。
心著於善,雖終身勤勵,止於半善而已。
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之物,
是謂三輪體空,是謂「一心清淨」。
則斗粟可以種無涯之福。
則一文可以消千劫之罪。
倘此心未忘,雖黃金萬鎰,福不滿也。
「知足、感恩、善解、包容」。
一念惡生,諸善消滅。
一念善生,諸惡消滅。
善惡是相對的,有彼即無此,有此即無彼。
故須慎防心中惡念生,並須時時心中善念起。

除了今生受者是

經典經常提到一首偈語「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未來果,今生作者是。」
這四句偈,可以說把三世因果的關係,說的非常清楚。
佛教的因果,不是只有一世的因果。因此不一定今生作,就今生得到報應。
它有「現報」、「生報」及「後報」等。
有執著,就會有痛苦。不執著,則一切皆樂。
佛說因果偈:
富貴皆由命。前世各修因。有人受持者。世世福祿深。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作者是。
因果循環,因果報三世,想要善緣善果,
生命是連續不斷的,不是僅僅我們現在的這一生。
說的因果報應,天理循環。
你今天得到的生活和成就,就是你昨天努力的結果。
你明天想要的生活和成就,今天的努力和進取就是。
從佛教的因緣觀來看,每件事都有其原因,今生的幸與不幸,
除了今生的行為因素之外,即由過去所造業力所感得。

來生定業亦有數

定業,指必受異熟果之業。有善、惡之分,故惡之定業,必招受苦果。
然眾生若能感念佛菩薩之厚德,心不猶豫,發願淨信修行,
則現世惡報及來生,得以佛菩薩之力轉其定業。
今生造的業,來生馬上表現出來的,也是屬於重業,一般都是要
深生好樂,數數現行。
如果你要知道你來生要去哪裡,你從內心去觀察,一生當中做了
很多的事情,看看有沒有哪一件事情符合兩個條件:
「定業」與「不定業」。
何謂今生造業,今生得果報?
就是在造的過程中,是以猛利的意樂,很堅固的一種內心的心情,
不管善念、惡念,所發動的身口的方便去做的,那麼這時現生招感
異熟果報的善不善業,就是今生造業,今生得果報。
什麼是定不定業?
定業,就是決定會讓我們受來生,或今生的果報,叫定業。
不定業,就是這個業,沒有一個主動的力量來得果報,
必須要有其他的業來激發,是一個被動的業,叫不定業。
定業是指受生死苦果之定業因也,有善惡之分。
善之定業,定受樂果,惡之定業,定受苦果。
學佛可以轉化命運、業障,眾生若能感念佛菩薩之厚德,
心不猶豫,發願淨信修行,則現世惡報,及來生得以
佛菩薩之力轉其定業,不使受苦果,而速證無上菩提,
此即定業亦能轉。

當處覺悟修自性

因為我們本有的自性之光,被生生世世輪迴的業障與習性遮蔽了,
人心變得無明、迷惑又渾渾噩噩。
本來自性是很光明的,清淨又圓滿,但在自性外面的意識,
卻充滿貪瞋癡欲念,無明又無知。
所以眾生雖有自性,卻起不了作用,被重重的無明塵土所掩蓋,
無法解脫自在。
當處覺悟,修自性法門。要修「明心」,才能清除無明業障,
等修到「見性」,自性顯現。
覺悟與覺知:
覺悟是從心當中去契悟,這個法與我們相應了,稱為悟。
知,就是我們知道。知比悟淺一點,所以要悟。
悟也有深淺,開始學佛修行就是悟了。
覺得人生是苦,出家可以了生死,所以必須出家,這也是悟。
這種悟,又是更進了一層。
有覺才有悟,佛經講「覺照、覺察」,因為有了「覺照、覺察」
才能夠悟。聽法的這一念心,覺察出自己的煩惱來,這就是覺察。
覺察出煩惱,悟到煩惱沒有自性、煩惱本空的道理,這就是悟。
所以先要有覺察,然後才能悟。
「自覺」,「自覺」亦即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知道別人怎麼看待自己。
道者路也,修道就是鋪平我們回家的路。
什麼是人生呢?
人生就是一個人從出生到死亡的過程。
了解了什麼是修道、什麼是人生,只要是人,免不了要經過生老病死的過程。
如果沒有修道,百年之後只是一堆白骨而已,生前也必然照著宿命在走,
命運掌握在閻王的手裡。
六祖惠能大師認為「自性自悟」是修行唯一的一條路。
他認為:三世諸佛,十二部經,在人性中本自具足,不假外求,唯須自悟,
但需求善知識指示方見。
當無明褪盡,光明自動顯現,所以要修「明心」。
清除無明業障,修到「見性」,自性便自動顯現。
覺照與反省:覺照的意義,就是觀照自己的本性,
學習看自己的良知,是一種內省、內修的功夫。
《心經》「觀自在菩薩」意思就是說,我們要往內觀看我們自己
內在的真菩薩,即自性。
覺悟聖道,才能得到真實的利益。第一覺悟,世間無常,國土危脆。
四大苦空,五陰無我,生滅變異,虛偽無主。心是惡源,形為罪藪。
如是觀察,漸離生死。不識自性,修法無益。
假如不認識自己的妙心,沒有正確的知見,不知從佛性起修,
而著相向外求取,那就是沒有離開妄心,那就是有為的邪見。
「自性」,是不生不滅、不會輪迴的;具足一切,是每個人原有的。
所謂修行要「見性」。


才能免除煩惱苦

一般人都是在這五陰所帶來的短暫享樂與長時的煩惱苦痛之中,
自娛自樂,也自怨自艾。
因為不知道該如何才能免除這種種苦,再看到大家,
身陷於煩惱痛苦之中不能解脫,因而認為人生就是該當如此。
苦才是人生:
消除痛苦的五大法:
第一、利益眾生,斷除自利。
第二、苦樂皆轉為道用。
第三、修持自他交換。
第四、修持安忍。
消除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痛苦,讓我們保持心情愉快。
不執著,心胸放大,在這樣的境界中坦然安住。
天天好心情,人際關係趨於改善。
許多不順,自然迎刃而解。
煩惱大都來自欲望,想要獲得更多,就得付出更多的代價。
到最後,不管有沒有得到心中想要的東西,煩惱必定產生。
無明是學佛的最大障礙,要想斷除煩惱,首先要從無明入手。
無明與智慧,本是一體兩面,因為有無明。
所以沒有了智慧,如果可以讓智慧生起,
那麼無明煩惱,生死無盡、煩惱無盡,世間的苦無量。
如何才能滅苦,才能斷除煩惱呢?
佛陀早就給出了我們修行的方法。佛陀傳授給我們修行方法有
三十七道品,也叫三十七覺支,是追求智慧,斷除煩惱。
煩惱有很多種。
「漏」就是煩惱。阿羅漢漏盡,是貪瞋癡永盡。
當我們有煩惱,要隨時斷除,不然功德水漏失。
說到苦,人都怕苦,喜歡快樂,但是「苦」,是人生的實相。
人的內心有貪、瞋、痴三毒之苦。身體有「生老病死」的「無常之苦」,
乃至「憂悲苦惱」。如何才能免除煩惱、求得平安?離苦樂能離煩惱嗎?
我們學佛是要離苦得樂,可是經典又說這苦跟樂,都是煩惱。
如果苦跟樂,都是煩惱,我們又要離苦得樂。
揭示生死流轉之因,離苦得樂之法。知苦、斷集、慕滅、修道,
轉煩惱生死「苦」之因,得菩提涅槃「樂」之果。

離苦求福才能享

有苦要受,有福不要享。
受苦的時候要高興,享福的時候,不要高興,要警惕。
為什麼,因為苦受完了就沒苦了,福享完了就沒福了。
苦受完了,後面就剩下福。吃得了苦,才能享得了福。
熱衷於樂,樂很快就會被享盡。不怕吃苦,則既能體驗到苦中之樂,
又能使苦轉化為儘可能多的樂。
如何離苦得樂?
欲離苦得樂,首先要知苦。
所謂:「千人千般苦,苦苦不相同。」
佛法將種種苦歸納為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
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會苦、五陰熾盛苦」。
從古至今,上至達官顯要,下至販夫走卒,無人能倖免。
然而苦從何來?
覺悟了才能離苦得樂。
佛教導我們,「晝夜常念善法、思惟善法、觀察善法,不容毫分不善間雜」。
這個善法是什麼?
十善業道。惟有斷惡修善,才能離苦得樂。
真正的享福者,先要備嘗艱苦,而後苦盡甘來。
《孟子》「人具有德行、慧見、學術、才智,往往是從災患中磨鍊出來的。
惜福少享福,享盡則受苦。
所謂「受苦是了苦,享福是消福」。
修道人為什麼要修苦行?
一天只吃一餐,就為要了苦的緣故。苦了了,便是樂。
福,有應享的福和不應享的福。
苦,世人所厭離。
樂,世人所追求。
從古至今,人們無不追求快樂、遠離痛苦。
但是究竟如何才能夠離苦得樂呢?
不怕享不到福,只怕吃不了苦。享福,吃苦,都是有代價。
以吃苦始者,多以享福終。
吃一己之苦者,享一己之福。
吃眾人之苦者,享眾人之福。
真正會享福者,先要備嘗艱苦。
人老了不要委屈自己,過得幸福才是最重要。
人生在世就是一個感受的過程,尤其走到了人生的後半段,更要注重自身的感受。
看著誘人的東西,終會消散。讓自己過的幸福,才是最重要。

今生欲得真清靜

欲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
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為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
為化眾生,名為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
《太上老君說常清靜經》
經文很短,但概括面很廣,既講天地宇宙演化及形成。
也講修行人悟道參玄的一些法門與途徑。
無論對道職人士、道家弟子,
還是對芸芸眾生、善男信女,都有著啓發和度化的作用。
《清靜經》,教你如何在煩惱中控制情緒、保持平靜。
一切「動靜清濁」的真理,都是由根本上分賦下來。
陰陽相感,真理寓乎其中,自然會生出天地間的萬物來。
是「一本散萬殊」。
無極一動,分析出天覆地載之消長,陰陽動靜之變化。
皈依清靜,雖說是得著了道。但是不培德不能消冤,
不行功不能了愿,還是不能了卻生死。
清靜之道,意義非常的奧妙。惟恐少人參悟,不知其中的真意。
真是教老子嘆惜不止呢!
又怕後人以為皈依了清靜之後,便自以為得道了。
《清靜經》,教你如何在煩惱中控制情緒、保持平靜。
清靜丨「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
「清靜為天下正,道常無欲樂清靜,故令天地常正」。

能除煩惱即菩提

面對無明、煩惱,小乘要「斷」煩惱,大乘稱「轉」煩惱,無上乘是「煩惱即菩提」。
「斷」,用什麼方法斷呢?
念佛、誦經、持咒、修四念處觀等都是方法。
《六祖壇經》「前念著境即煩惱,後念離境即菩提。」
意思是,前念如果執著境界,對所面臨的環境產生好或壞、有或無等等反應,
那就是煩惱。
「煩惱即菩提」是大乘佛教的核心,它彰顯了菩薩不取不捨、
悲智雙運的偉大願行,蘊含了大乘佛學高妙圓融的哲理。
佛教講「煩惱即菩提,菩提即煩惱」。
這句話一般人不容易了解,菩提是清淨的正覺。
為什麼清淨的正覺,又說是染汙的煩惱?
大乘菩薩及禪宗「諸法從本以來皆是涅槃」「煩惱即菩提」,
「不假斷除煩惱,煩惱本來空寂」,「若欲斷除煩惱,此是無明癡漢」。
黑暗及黑夜,表示我們的愚癡。
燃燈和太陽,好比心中的智慧。
六祖說:「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因此,要用自心的智慧,來消除自心的煩惱。
佛教主要即在說明菩提之內容,及證取菩提的實踐修行方法。
所謂「煩惱即是菩提」。
告訴我們,煩惱與菩提,並非截然不同的兩個東西。
煩惱是什麼?
煩惱即菩提。若會用,煩惱就是菩提。
若是不會用,菩提變成煩惱。
譬如菩提是水,煩惱是冰,水就是冰,冰就是水,水冰同體,沒有兩樣。
內外不住,去來自由,能除執心,通達無礙,能修此行,與《般若經》本無差別。
總之,煩惱即菩提。就是說,你能把煩惱轉過來就是菩提。
因煩惱的刺激,引起你的覺悟,發現自己在煩惱中,立刻警覺,
這樣一轉,當下就是菩提。
有煩惱就有煩惱冰──無明。
無煩惱就有菩提水──智慧。
修道,不要修了八萬大劫,煩惱還是存在,天天靠吃煩惱而活著。

欲得菩提大智慧

菩提般若之智,是清淨的智慧,是內照自心,了知無一法可得,
時時刻刻,將這念心,安住在正念、安住在覺性上。
這念智慧心,就是般若之智,這念智慧心,就是人人本具的覺性。
「菩提般若之智」:「覺道」這種智慧。
「世人本自有之」,世人本來都有。
在佛,不多一點點。在眾生,也不少一點。
菩薩摩訶薩亦如是,欲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當學六波羅蜜,
以布施攝取眾生,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攝取眾生,度眾生生死。
是故欲得佛果,於修道時須依方便、智慧二分,離則不成。
因此我們要得到圓滿的佛果,這兩樣東西都要學。
方便攝持的慧,慧攝持的方便。
是故欲得佛果,於修道時,須依方便智慧二分,離則不成。

修心養性見本性

六祖說:「菩提自性,本是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修道是修復本性。如何修心煉性,迴光返照。
自見本性清靜,自修自行,自成佛道。
若覓真不動,動上有不動,不動是不動,無情無佛種。
要修心養性,就要先了解什麼是“心”什麼是“性”。
妄念起時為心,妄念滅時為性,心性本來不二。
修心養性,就是要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後,才能開智慧,破除煩惱,得究竟快樂。
儒家講究修心養性,強調克己、慎獨、修身的
「明德、親民、知止、定靜安慮得」的工夫。
修行的旨趣在於「明心見性」。
「明心見性」「修心養性」。
修行就是:於內,「修」心養性。於外,端正「行」為。
假如什麼時候都能坐見本性,這是真打坐。
不是坐在那裏任妄念翻騰。
欲修身者,必先正心,心乃一身之主,心正自然身修,身修則一切可善也。
所以說:「存心養性」、「修心鍊性」、「明心見性」。

如如自性見光明

「明心見性」,「見性」就是見佛。
但是佛沒有形相,如何見?
《金剛經》云:「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如來就是人人本具的心性,心性就是如來。
所以,契悟到自己本具的覺性,契悟到當下這念空性就是見如來,就是見道。
大眾要徹底了解「如來」的意義,
所謂如來者,「如如不動,無所從來、無所從去。」
不去不來、不生不滅,就是指這念心性。
佛陀覺悟後,印證的是「無我」。
因此,佛法教導我們要破「自性見」,破「我見」。
凡夫把見性當作二,離見欲覓性,如是窮劫,終不得見性。
若欲覓性,見即是性,無性不能見,一切時中,自性如如,無動無靜,
二六時中大放光明,普照大千。
於一切時中,念念自凡,萬法無滯,一其勿一其,萬境自如如。
如如之心,印是其實,若如是見,即是無上菩提之自性也。
自性光自現微弱,而達強盛,可比照螢火蟲光、油燈光、大火積光、
星光、月光、日光、天神光、菩薩光明、佛光明等等。
《法華經》中的「窮子喻」、「衣珠喻」等,都在說明「自性般若」。
就是我們自己的本來面目,但因一般人皆「有我」,我癡、我見、我愛、我執。
因此見不到「自性般若」。這就是如來如如不動的奧祕。
故曰:「性從心生,又從心滅」。
如沒遵守上天所稟賦之仁義道德,則無法顯露自性之光明。
則日常中之行為隨心所欲,如此則墮入輪廻之路了,地獄的種子。

渡離苦海上彼岸

佛法更直接了當指出人生是「苦海無邊」,
三界火宅內,人生的苦如同大海般廣無邊際,想要脫離苦海,
必須先清楚了解何謂「苦」?念頭即是渡苦海登彼岸的關鍵。
眾生迷了本性,沉溺煩惱生死苦海中,今賴般若開示之,
使其認識本有真心,而獲到解脫。正如靠了船隻渡出苦海,而登彼岸似的。
總之,能斷煩惱,了生死,證涅槃,就是彼岸。
佛教比喻各種苦難的世界,亦即生死輪迴的三界六道為「苦海」。
苦海,發出離心,自尋慈航度過生死大海,到達涅槃彼岸,
先以自度尋求出離,如聲聞、緣覺。
許多聖者,雖然亦入苦海,但他們是尋聲救苦的救生艇,是苦海中的慈航,
是導航的燈塔,是為救渡眾生出離苦海乘願再來的佛菩薩,
而不是苦海中受諸苦惱逼迫的凡夫眾生。
我們說要渡過苦海,也是在這個夢裡來渡這個苦海。
所以真正意義上的從此岸渡到彼岸。
波羅蜜,就是「到彼岸」,到達彼岸了,到了彼岸就是度。
比如說在海裡面,有一條船,坐了船就是渡上岸了。
這是比喻的話,海是生死苦海。
做眾生的貴人,很重要,你要去渡他們,讓他們得上彼岸,離苦得樂。
渡離苦海,指南針,渡向彼岸。

【觀世音菩薩開示言】

晚上這篇訓文真淺顯,應該大家都看有才對,但是有重點。
就是說,咱今生出世來做人。但是,你的前世、累世,所帶來的一些業障,
以及你今世所作所為,所造成的一些,不管是好業、惡業,若是無消除者,
一些苦,若是無離苦,你如果若是只要求福,上天是不會賜給汝。
縱然讓你求到一點點的福,但是真快就過去,猶如過眼雲煙。你所面對的,
仍是煩惱和苦楚,不能真真正正「得福享樂」。
當然,一般的凡人,大概都如此,只有是一些見聞知覺的人,才能了解與徹悟。

甚麼叫做「真真正正的離苦得樂」?
其實人生在世,要離苦得樂,不是不可能,只是咱每一個人,不夠堅心,
都讓一些妄念與執著,受到周圍環境影響,而不能來堅持。

凡人離不開「貪嗔癡」,今日「貪嗔癡慢」,再「貪嗔癡慢疑」,這三毒,變四毒,
甚至五毒,所以凡人要求福,不是不可能,但是看汝是怎樣求,你求這個福來,
享的到、享不到,或是人說,享福一時,再來煩惱痛苦比福還大,那有啥意義?
所以那不是真真正正的福和樂。

咱凡人,大多數都是在煩惱、痛苦、憂愁當中打滾,在那裏脫離不開,
所以勸世文勸化,人生要怎樣脫離煩惱和苦惱呢?

眾所皆知,只是做不到,受到身邊周圍的環境影響最大,因為都不夠堅持,
都不夠堅心,都把修持當作另外一回事,所以你今生所做的善業惡業,
業業不離身,如影隨形,若不是煩惱,就是憂愁,就是不滿現實,又無奈,
叫天天不應,問地地不靈,時常來怨嘆人生的不如意,咱都無將之探討
這因果業障,當然咱不瞭解咱的前世是做啥?從哪來?造了啥業?全然不知,
但是今世所造諸善惡業,都是你自己一手造成,你要怪罪何人,要怨何人,
怨天尤人,也無用處,所以人生在無盡的煩惱、憂愁、痛苦當中在過,
咱都欠缺菩提智慧,不能堅持、不能堅心來悟覺,時常說起「修心」「養性」,
大家都會說,真會說,但是咱捫心自問,你實實在在,做多少?
難道說,都是別人的不是,都是你自己都對,不盡然呢!

孔子學生顏回,一生不貳過,做錯的事,絕對不再犯,當然這是聖賢,
這是他最好的模樣,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
但是呢?所有的聖人、賢人,都是由凡人來做起,不是出生就是聖人、
賢人。所以苦口婆心,時常苦勸咱「修心養性」,今生你能真真正正,
了脫痛苦煩惱,才能真真正正享福,求福求有,但是無身命來享福,
但是你無那福報來享這個福,只是滿足你一時的虛榮心而已,無啥好處。

尤其訓文開宗明義「觀看世情之冷暖」,世情冷暖,可以說大,大到一個國家,
今日與汝有邦交做朋友,明天無法達到要求,就和你「斷交」,這是一個國來來說。

退至咱個人,也有親身遇過,世間情冷暖自知,所以說:「人情似紙張張薄」。

啥叫人情?人情真簡單說,真難解釋,無一定的標準,為何致使今時人情,
世情冷暖這麼明顯、這麼現實,除了是這社會的倫理道德教育,來造成以外,
人心的慾念,慾望,無窮無盡,今日已經很好了,明天想說還要更好,
做好的解釋是進步,做壞的解釋,是貪得無厭。
貪嗔癡,貪得一世的英明。有的人做官做很大,但是他一世英名,敗在「貪」字,
貪得無厭,太過無節止。

一些聖賢仙佛勉勵我們要修心養性,了解四書五經,一些經典意思要去了解,
了解過後要去做。一些經典,不能像讀故事書,看看就過去,如此無意義,
對汝無好處。

當然人生四大痛苦「生老病死」,啥人都無法來免除人生四大痛苦,
但是唯一路徑,就是可以,「明心見性見如來」,來離苦得樂。

透過修持,咱目前有這個法身,修到報身,報身又修到化身,
說近代的,當然菩薩不在此限。

比較眾所皆知的故事,呂仙祖就是到化身,一瞬間,化無去,
連肉身化無,但是氣集在一起,可以化成人身。
上天給我們法身,修到報身,修到化身,來去自由自在。

自由自在,如此只有樂無苦,一些聖神仙佛報喜不報憂,所以神佛無憂愁無煩惱,
凡人煩惱憂愁有夠多,脫離不開。

咱這世一定要有覺悟,這世乘你還有智覺之時,快快能修身養性,
當然你無法達到最高境界,起碼把身體養好,修道養身,
有一步叫做吸收日月精華,要如何吸收日月精華?
日月精華,簡單說,自己深入研究。
「日」精華在海邊、山上,日出辰時,太陽在海面上升起,山上雲端,
全神貫注看太陽升起,吸收日的精華,當然還有一些內修的功夫,
只簡單說「吸收日月精華」。
「月」月亮,有上弦月、下弦月。
上弦月在1.2.3。上弦月,月如鉤。
16月圓月缺。下弦月26.27.28。28過就月暗,所以這時間,注目著月亮,
其他無法吸收到日月精華,這是一個過程,當中還有一些要領。

咱人要身體練「勇」,要修到心平氣和。
「水火既濟」火性質往上。水向低處流,除非有動力,就像煮東西,
火在下,東西在上。這是一個道理。

水火既濟,修的圓起來。水性往下流,火性向上炎。
人的心屬火,人的腎屬水。腎有2個作用,左腎右腎。
命門在右,右腎。

修得水火既濟,簡單描述一個概念,把身體練乎勇,有健康的身體,萬事萬物都是真的,
不然吃藥,比吃三餐飯多,還不夠。
咱好好的思考,聖神仙佛都是慈悲,勸人為善,勸化眾生,可以「見聞知覺」。
以上跟各位補充至此!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