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菩聖宮 天上聖母 降 天理人欲之爭也 上天可鑑察秋毫 聖人讀書不為官 母教為人處事道降靈訓示以垂教

112菩聖宮言啟示錄(二十一)

民國112年06月07日【歲次癸卯年四月廿日】

理 人 欲 之 爭 也
天 可 鑑 察 秋 毫
人 讀 書 不 為 官
教 為 人 處 事 道
靈 訓 示 以 垂 教

人 生 幾 回 月 當 頭
爾 今 吾 心 似 秋 月
但 看 碧 潭 清 皎 潔
實 在 無 有 堪 比 倫
卻 是 教 吾 如 何 說
把 握 當 下 常 說 起
機 緣 來 時 不 珍 惜
機 緣 去 時 又 窮 追
人 生 哪 有 多 時 歲
緣 起 緣 滅 匆 匆 過
再 次 緣 起 不 容 易
今 生 緣 聚 在 一 起
聚 散 離 合 本 常 道
為 何 不 能 來 珍 惜
怎 知 來 生 誰 是 誰
打 開 心 胸 闊 心 量
勸 告 諸 生 一 席 話
人 生 幾 見 月 當 頭
珍 惜 當 下 所 擁 有

嘉義 菩聖宮 天上聖母 降

天理人欲之爭也 上天可鑑察秋毫 聖人讀書不為官 母教為人處事道
降靈訓示以垂教

人生幾回月當頭 爾今吾心似秋月 但看碧潭清皎潔 實在無有堪比倫
卻是教吾如何說

把握當下常說起 機緣來時不珍惜 機緣去時又窮追 人生哪有多時歲
緣起緣滅匆匆過

再次緣起不容易 今生緣聚在一起 聚散離合本常道 為何不能來珍惜
怎知來生誰是誰

打開心胸闊心量 勸告諸生一席話 人生幾見月當頭 珍惜當下所擁有

【天上聖母開示言】

時間出來了,以後文財神單月初一,濟公禪師雙月初一,
已經分配好工作,神明相約事情都有照做。

要補充解釋訓文之前,先給諸位說明一下,
因為上一節課說「文財神和濟公禪師」滿月過了,才有找時間降駕開示。
現在我就先給門生說我們每星期三上課,已經是庚申日有呈報上天知道,有名錄。
這是固定不變的。

文財神爺和濟公禪師真客氣,不插隊,但是他們也選他們的時間,
時間自己選,自己喬,應該大家也會同意,若是你不同意,也由不得你。
所以文財神爺和濟公禪師兩位自己去喬好,每月單月初一是文財神爺。
雙月初一是濟公禪師。如此算一算,一年文財神爺四次,濟公禪師六次。

不管啥時候,正常有課,也是一樣,所以這次單月初一文財神爺,雙月初一濟公禪師。
這樣就決定了。我們每星期三不變,文財神爺與濟公禪師,無影響到我們平常上課的時間。
這點真是可圈可點。當然文財神與濟公禪師,來上課,有另外一番精彩的講課,
大家就拭目以待。

說到正題,今晚問事在前面,上課出文在後面。
開題就說「天理人欲之爭也」,
「天理」與「人欲」,有一句話說「天理流行,人欲盡淨」。
這是一句典故的話,人說「人若無照天理,天就無照甲子」。

現在的時候不是這樣嗎?今人做人做事,怎有在照天理,都無啊!隨便來。
每天都有一些奇奇怪怪的事情發生,莫名其妙。
不應該發生的,也在發生;不應做的,也在做。
這樣天怎會從你。天當然不會從你,你就無照天理了,所以天怎會順從你。
這就是咱「人心不足」。
一句話說「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心,大過那什麼。
所以說「天無照甲子」人就要知苦了。
雖然天無照甲子,春夏秋冬,白天、晚上,還是不顛倒。
但是天災地變,讓你控制不了,讓你預防不了。
科技再發達,再進步,也抵抗不過天災與地變,是否這樣呢?
所以典故說「天理流行」。無偏差來說,「人欲盡淨」,意思照道理行。

「上天可鑑察秋毫」,
所以這些點點滴滴,事事項項,上天都有鑒察到,咱所作所為,一言一語,
一行一動,明察秋毫,讓你無法躲避,因果循環,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這些大家都念在嘴裡,大家都了解。

「聖人讀書不為官」,
聖人說讀書,不是為著要做官,讀書要識道理。
一句話聖賢說「一代贓官九代牛」,一代貪官汙吏,貪贓枉法,要九代出生為牛,
來償還罪孽,可怕啊!一代貪官汙吏要出世九代牛,來償還這債務。
聖賢知道這些道理,明真理。如此怎敢,人們怎敢,所以聖賢讀書,不是為做官。

「母教為人處事道」,
「明真理」「識道理」,聖母教示為人處事之道,不是教我們讀書拚官來貪污。

「人生幾回月當頭」,
所以人生幾見當頭月,月亮最亮15日16日,但是你一生有幾次舉頭看當頭明月。
除了下雨天無出門,天氣壞沒看見,今人睡白天,晚上工作。怎有舉頭望明月,
無啦!所以你一生當中,有抬頭看幾次明月,晚上睡覺,也沒外出。
一年當中只有中秋節8月15日大家看月亮,若被烏雲遮住,也沒看見,
都只注意在烤肉,哪有看明月,所以一生當中看明月幾次,無幾次啦!

「爾今吾心似秋月」,
但是呢,聖母的心,若似秋天的明月。

「但看碧潭清皎潔」,
若似碧潭的清淨,無風波、無風浪。

「實在無有堪比倫」,
這種情境,實在無啥可比擬的。

「卻是教吾如何說」,
所以咱凡人是亂操操,要叫聖母怎樣說。
該說的都說過了,好話也說了;不好的結果,也說過了,自己若不去了解。
只要叫聖母說,說千說萬,自己也不去領悟,也不去了解。
一再重複說,卻是這耳聽,那耳出,在此聽聽,走出宮門,就放忘記了。
所以呢,今日有此機緣,可以大家在一起共修,今世這緣起,你無珍惜。

「怎知來生誰是誰」,
來世誰是誰,誰知道,你無珍惜,今世緣起,在此大家一起,人生本是聚散離合,
分分合合,本是一個真平常之事,也是一個常理,說人生沒有不散的筵席,
只是看什麼時候,在此之前,就是要珍惜,每一時、每一刻。
譬如說,今日在此,表面上大家感覺真好,一但有啥摩擦,有啥不歡,甚至吵吵,
這輩子大家沒來往了,到老死不相往來,如此是否真可惜呢?

「把握當下常說起,機緣來時不珍惜,機緣去時又窮追」,
緣起之時莫叫緣滅,緣滅不再來,縱然等到緣來,但是已經垂垂老矣,
人生在世不多時,到時只能說,往事不堪回首,甚至人生只能留下無限的懷念與回憶,
何苦呢?
實在說,人生在不同環境之下,不同的時間點之下,要能夠相識、相聚,實在是不容易,
為何大家心胸不放寬點,心量放大一點,因為每一個人畢竟有每個人不同的看法,
不同的意見,不能都一樣,縱然是親兄弟,都會意見不相同,更何況說來自各地
不同的地方。
但是在這人群社會當中,就是要包容。說過要「存異求同」,不能說大家都聽你,
都順你的。在這社會當中,「存異、求同、包容」求共同點,有共同意識,
如此才能「共存共榮」。
若你想你的,做你的;我想我的,做我的。如此從頭至尾不合同,一定不一樣,
如此怎樣在一起,一定會分散的。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兩不相干,
如此就有不同的想法、看法,誰與誰也沒關係了。

「人生哪有多時歲,緣起緣滅匆匆過,再次緣起不容易,今生緣聚在一起
聚散離合本常道,為何不能來珍惜」

時常說惜緣惜福,今日有這機緣,能在此聽我
聖母、菩薩、伯公阿,再來有文財神和濟公禪師,
給我們說幾句話,這是無限的榮幸與機緣,
不然你要那裡聽,誰要讓你擠到前面聽,你排後面啦!
所以真的要珍惜,人生歲月,
長的,長一點;比較短的,還沒該走的時候,就走了。
如此懷念,有啥路用,一切也是都變成空了。
所以雖然今日也寫沒幾句,短短(24句)。
藉此給各位勉勵一下。

「打開心胸闊心量,勸告諸生一席話,人生幾見月當頭,珍惜當下所擁有」
希望大家能深思,想看看,應該改進,就改進一下。
應該不足的,彌補一下。
好好在修持這區塊,好好修看有甚麼東西否?
不說空空進來,要走也空空。
如此是否浪費你的時間,也辜負我們的時間。
我聖母、菩薩、伯公阿,再來有文財神和濟公禪師,
給大家勉勵,打拼一下,加油一下!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