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天時不予莫強行 上位用人以才德 聖人親仁而尚賢 母望子女成龍鳳 降靈示文以垂教 學識品德要高操 要學的多學的真 畜德是在以積多

111菩聖宮言啟示錄(二十)

民國111年3月9日【歲次壬寅年二月七日】

天 時 不 予 莫 強 行
上 位 用 人 以 才 德
聖 人 親 仁 而 尚 賢
母 望 子 女 成 龍 鳳
降 靈 示 文 以 垂 教
學 識 品 德 要 高 操
要 學 的 多 學 的 真
畜 德 是 在 以 積 多
多 識 前 言 而 往 行
是 格 物 致 知 之 意
學 道 法 門 無 他 法
細 心 省 察 即 覺 照
果 決 克 治 即 改 過
寬 裕 存 養 即 主 敬
大 道 雖 無 修 無 證
塵 情 要 日 日 消 磨
方 為 學 道 之 要 法
若 是 朝 勤 而 暮 惰
到 老 一 事 無 成 矣
嗟 夫 實 在 可 惜 啊
庶 人 不 都 彼 皆 是
是 故 成 道 者 鮮 矣
劫 難 之 期 皆 受 苦
神 明 保 安 有 不 及
是 有 諸 多 之 因 由
因 果 業 障 難 離 身
宿 世 因 緣 亦 有 數
所 以 臨 難 勿 苟 免
天 數 地 數 算 清 楚
人 道 論 談 無 盡 數
修 持 之 道 早 已 言
不 知 諸 生 作 何 想
人 生 歲 月 雖 有 期
但 是 長 短 各 不 一
值 得 深 思 及 熟 慮
若 然 有 所 得 悟 覺
當 知 應 該 如 何 做

天時不予莫強行 上位用人以才德 聖人親仁而尚賢 母望子女成龍鳳
降靈示文以垂教 學識品德要高操 要學的多學的真 畜德是在以積多
多識前言而往行 是格物致知之意 學道法門無他法 細心省察即覺照
果決克治即改過 寬裕存養即主敬 大道雖無修無證 塵情要日日消磨
方為學道之要法 若是朝勤而暮惰 到老一事無成矣 嗟夫實在可惜啊
庶人不都彼皆是 是故成道者鮮矣 劫難之期皆受苦 神明保安有不及
是有諸多之因由 因果業障難離身 宿世因緣亦有數 所以臨難勿苟免
天數地數算清楚 人道論談無盡數 修持之道早已言 不知諸生作何想
人生歲月雖有期 但是長短各不一 值得深思及熟慮 若然有所得悟覺
當知應該如何做

 

【聖訓解析】

天時不予莫強行

「天時、地利、人和,三者不得,雖勝有殃」。
一件事情要成就,要圓滿,要得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
成就、圓滿一件事,若無「天時」,就不強去做。
「天時、地利、人和」,主要是天時,因為無接「正天時」,就不是你的時機。

上位用人以才德

相應的上位者,也都有自己識人、看人、用人的方法。
有些領導人,習慣通過小習慣來觀察人,來判斷這個人行不行、是否合適。
比如說,最常見的,和下屬吃飯,看他們的吃相,以及喝酒後的樣子,
來判斷誰值得重用、誰能夠任職在什麼崗位上。
選人、用人要堅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
「才者,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帥也」。
北宋政治家司馬光「智博才德之論」的觀點,意思是才能是德行的憑藉,
德行是才能的統帥。
企業界用人是以人才為先,還是以人德為先?
每個崗位都需要人才,原有的人也可能出線替換。
所以在考慮後續的問題「看才還是看德」之前,先要對用人需求進行定義和分析。
對於「德」的需求。為什麼「小人」更容易上位。
小人比君子更容易進入用人者的視線,更受歡迎。
因為「才」讓人愛慕,「德」讓人敬畏,一個親而近之,一個敬而遠之。
自然「小人」更招人喜歡,所以老闆經常被「小人」矇蔽,而把「君子」遺漏。
《資治通鑒˙周紀》夫德者,人之所嚴,而才者,人之所愛。
愛者易親,嚴者易疏,是以察者,多蔽於才,而遺於德。
自古昔以來,國之亂臣,家之敗子,才有餘,而德不足。
以至於顛覆者多矣!豈特智伯哉!
故為國為家者,苟能審於才德之分,而知所先後,又何失人之足患哉!
任何時候用人都必須注重「德才兼備」,現在公司都有自己的企業文化,
對於員工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有很大作用。
如果有一個員工到處鼓吹你的公司不好,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會讓公司內部員工沒有凝聚力。一個企業的道德,關乎它的聲譽和生存。
選人用人要「以德為先」,不可不慎,但把人「選准用好」,殊為不易。

聖人親仁而尚賢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汎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
入則孝,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冬則溫,夏則清。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事雖小,勿擅為,
茍擅為,子道虧。物雖小,勿私藏。苟私藏,親心傷,親所好,力為具,親所惡,謹為去。
身有傷,貽親憂。德有傷,貽親羞。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親有過,諫使更。
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悅復諫,號泣隨,撻無怨,親有疾,藥先嘗,晝夜侍,不離床,
喪三年,常悲咽。居處變,酒肉絕。喪盡禮,祭盡誠,事死者,如事生。出則悌,兄道友,
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財物輕,怨何生,言語忍,忿自泯。或飲食,或坐走,長者先,
幼者後。長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稱尊長,勿呼名,對尊長,勿見能,路遇長,
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長者立,幼勿坐,長者坐,
命乃坐。尊長前,聲要低,低不聞,卻非宜,進必趨,退必遲,問起對,視勿移,事諸父,
如事父。事諸兄,如事兄,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
輒淨手。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亂頓,致污穢,衣貴潔,
不貴華。上循分,下稱家,對飲食,勿揀擇,食適可,勿過則,年方少,勿飲酒,飲酒醉,
最為醜,步從容,立端正,揖深圓,拜恭敬,勿踐閾,勿跛倚,勿箕踞,勿搖髀,緩揭簾,
勿有聲,寬轉彎,勿觸棱,執虛器,如執盈,入虛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錯,勿畏難,
勿輕略,鬥鬧場,絕勿近,邪僻事,絕勿問。將入門,問孰存,將上堂,聲必揚。人問誰,
對以名,吾與我,不分明。用人物,須明求,倘不問,即為偷,借人物,及時還,後有急,
借不難,凡出言,信為先,詐與妄,奚可焉,話說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語,
穢污詞,市井氣,切戒之,見未真,勿輕言,知未的,勿輕傳,事非宜,勿輕諾,苟輕諾,
進退錯,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說長,此說短,不關己,莫閒管,見人善,
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見人惡,即內省,有則改、無加警,唯德學、唯才藝、不如人、
當自礪,若衣服、若飲食、不如人、勿生戚,聞過怒、聞譽樂、損友來、益友卻,聞譽恐,
聞過欣,直諒士,漸相親,無心非,名為錯,有心非,名為惡,過能改,歸於無,倘揜飾,
增一辜,汎愛眾,凡是人,皆須愛,天同覆,地同載,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輕訾,
勿諂富,勿驕貧,勿厭故,勿喜新,人不閒,勿事攪,人不安,勿話擾,人有短,切莫揭,
人有私,切莫說,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揚人惡,即是惡,疾之甚,禍且作,
善相勸,德皆建,過不規,道兩虧,凡取與,貴分曉,與宜多,取宜少,將加人,先問己,
己不欲,即速已,恩欲報,怨欲忘,報怨短,報恩長,待婢僕,身貴端,雖貴端,慈而寬,
勢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無言。
親仁
同是人、類不齊、流俗眾、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諱、色不媚,能親仁、無限好、
德日進,過日少。不親仁,無限害;小人進,百事壞。
餘力學文
不力行,但學文,長浮華,成何人。但力行,不學文,任己見,昧理真,讀書法,有三到,
心眼口,信皆要,方讀此,勿慕彼,此未終,彼勿起,寬為限,緊用功;工夫到,滯塞通。
心有疑,隨札記;就人問,求確義。房室清,牆壁淨,几案潔,筆硯正,墨磨偏,心不端,
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處,讀看畢,還原處,雖有急,卷束齊,有缺壞,就補之。
非聖書,屏勿視;敝聰明,壞心志。勿自暴,勿自棄;聖與賢,可循至。弟子規。終。

母望子女成龍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願。

 

降靈示文以垂教 學識品德要高操

學識愈豐富,不代表品德愈高尚,明白品德可貴,才是使品德高尚的主要原因。
因此學識與品德並不相提並論。有人說:「學識愈豐富,品德愈高尚」。若是如此就太完美了。

要學的多學的真 畜德是在以積多

一個人若是說要有學問,要飽學,人說「德高望重」,學問要淵博,
如此才會受到尊重、受人尊敬,但是在這過程中,所讀的、所學的,
都是好的、都是真的。不是邪魔歪道,不是偏激的學問,所以行正道,
行遍天下,這是學問,要吸收真多的善知識,學得聖人經典。
《易經》第九卦 風天小畜:表小有積蓄。是個小吉卦,事事不可貪大。
小畜卦 (風天小畜) 小畜,亨。密雲不雨,自我西郊。
「風天小畜」是偏重在「防止」及「忍」。
而「山天大畜」﹐則是偏重在「畜止」﹐「畜聚」﹐畜聚之後才能侍時行事。

「多識前言而往行,是格物致知之意,學道法門無他法」,

「細心省察即覺照,果決克治即改過,寬裕存養即主敬」,
省察即是覺照,克治即是改過,存養即是主敬。

「大道雖無修無證,塵情要日消日磨,方為學道之要法」。

省察要細心,克治要果決,存養要寬裕,此三樣功夫,日日要用,
至於無功可用,則成矣!
人只一個心,要在內者,是誰的心,忽然走在外邊,又是誰的心,
察得分明,而後可以進修。必須清楚明白,才能下手行之。
存養宜沖粹,近春溫。省察宜謹嚴,近秋肅。
就性情上理會,則曰涵養。就念慮上提撕,則曰省察。
就氣質上銷熔,則曰克治。
一動於欲,欲迷則昏。一任乎氣,氣偏則戾。
人心如谷種,滿腔都是生意,物欲錮之而滯矣!
省察就是覺照,克制就是改過,存養就是主敬,
道不學無以成證。世情非日日消磨才可,
須知省察要細心,克制要果決,存養要寬恕,三樣能常存於心,即可近道矣!
佛的意義──覺者。覺的意義、覺的層次──自覺、覺他、覺滿。
覺照與反省。覺照的意義,就是觀照自己的本性。
學習看自己的良知,是一種內省、內修的功夫。
《心經》:「觀自在菩薩」的意思就是說,
我們要往內觀看我們自己內在的真菩薩,即自性。
所謂觀者察也,察者覺也,覺者悟也。
照的意思是「佛」。為「佛陀耶」的簡稱。
乃梵語之音譯,為如來十號之一。
「佛」之意譯為「覺者」。即覺悟真理的聖者。
「覺」具有覺性、覺察、覺照、覺悟之含意。
「覺性」即是眾生本具的佛性。
《華嚴經》云:「無一眾生而不具有如來智慧」。
六祖惠能
六祖壇經是大藏經中唯一由中國人述著的佛經,
可見六祖所說的、等同佛說;如同佛在世時。
維摩詰和勝鬘夫人等所說的、亦等同佛說一樣。
而壇經是值得我們中國人流佈的,六祖是中國人、是我們的祖先。
覺照的法喜,什麼叫煩惱?
煩,是內心不得寧靜。
惱,是產生內心厭惡,凡能擾亂眾生身心,使其心慌意亂的
見思、塵勞、無明等惑,皆稱為煩惱。
懂得覺照,就有機會讓瑕疵盡去,心靈不再雜草叢生,
所有順心的、逆耳的,都不再影響到你。
能做到內心全無雜念,莊重自持,那才是真正的齋莊中正。
首先先要正己,才能正人,要想正己,先要恢復自己光明的本性,
才能夠去感化別人、影響別人。

大道雖無修無證 塵情要日日消磨 方為學道之要法

循序漸進,累積知識,要做到道的宗旨:
「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太平」。
道性雖無修無證,塵心要日損日消。消到忘心忘性,方契無修無證。
煉氣作生涯,怡神為日用。常教龍虎調,不使馬猿美。
性定則情忘,形虛則氣運,心死則神活,陽盛則陰衰。
修心要作長生客,煉性當為活死人。
「方為學道之要法」為學之道,實踐而貴,行之首要,以德為先。
古德之人,學詩以言,學禮以立,尊聖賢之道,明百家之精要,
讀之令人增益智慧,立意深遠,堪稱渡人慈航,醒世津樑。

若是朝勤而暮惰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方今聖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凶邪,登崇畯良。
勤而有恆,事无不成。有勤,才能造就。
曾國藩在他的家書中說「人但有恆,事無不成」,
就是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雖然這句話的道理我們都懂,
但是要做到卻也並非易事。

到老一事無成矣

一事無成,古時子曰:「吾十有五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三十歲到了而立之年,但是現在社會跟古時已不太一樣了,
古代十五歲前求學,做學問。
孔子一生,活到老、學到老。看他到最後晚年的時候,有這樣的感歎,
說「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從這裡頭我們體會他的心境,正是好學。
不因為自己年老而放棄求學,每天還在不斷提升自己的境界,學無止境。

嗟夫實在可惜啊

「嗟夫」表示感嘆的語氣。

庶人不都彼皆是

平凡人不都是如此嗎?但是一個平凡人,只作一些平凡的事。
其實平凡人也可以有不平凡。
俗語說:「三百六十五行,行行出狀元」,工作不分貴賤,重點僅在於你的心態,
是否熱愛這份工作,是否能全心全意爲此付出。
三十六度五是人體體溫,三百六十五天是一年,
三百六十是圓周角,還有多少三百六十五。

是故成道者鮮矣

《繫辭上》「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而不知,
故君子之道鮮矣!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懮,
盛德大業至矣哉」!

 

劫難之期皆受苦 神明保安有不及 是有諸多之因由
因果業障難離身 宿世因緣亦有數 所以臨難勿苟免

若要走上修行的這條路,勢必會有業障的重重阻礙,
而這些業障,就是自己累世所造作的罪業。
深信因果。《現代因果報應錄》印光大師說:
「道德仁義,乃吾人本具性德」。
「因果報應,實天地化育之大權」。
各人氣質稟性不同,
根機深者,自然能恪遵道義,能盡做人本分。但若宿生習氣重者,
則障蔽性德,以致心念、口說、身行都與道義違背。
可是由於他聽到「行善得福,作惡受禍」道理,
及見到善惡報應之事,沒有不戰兢惕厲、自修反省。

天數地數算清楚
天數25,地數30,為基準數。

人道論談無盡數

修持之道早已言 不知諸生作何想
人生歲月雖有期 但是長短各不一

回首人生之路,一腔熱血東流。有的還沒退休,就被上帝接走。
有的退休不久,又躺醫院床頭。我等非常幸運,仍在到處晃悠。
無論你的境遇順或逆,你必須活出英雄的志氣。.
無論你的歲月長或短,你必須活出生命的光輝。

值得深思及熟慮 若然有所得悟覺 當知應該如何做

希望獲福而免禍者,皆體天地好生之德,能盡「克己復禮」之功,
功德無量,始能成正覺」。
現在是三期末劫之時,乃總清算之日,升降在此一舉,也是末劫大審判,
你有功就判得好,享萬八年的榮耀,你沒功,判得不好,遭受萬八年的苦惱,
如果有罪被淘汰遭劫,靈性同樣毀滅,所以臨難勿苟免。

 

 【天上聖母開示言】

晚上這篇訓文與上一節有稍有連結的地方,
值得咱去將之深思一下,去體悟一下,當然一篇有一篇的重點,
每一篇雖然不盡相同,但是,有些可以做一個連結。

今日晚上這篇教導我們「學道之法」。
主要重點是「細心省察,果決克治,寬裕存養」。
這三句的意思,不是你們方才所解釋的那麼簡單、那麼淺顯。
只要你這三句可以去深思、去深悟、去了解,你要學道,就進入道門了。

好像大家讀「心經」,念心經的重點在「觀自在」,這三字。
以及讀老子「道德經」就是「虛其心,實其腹」,就是這句。
你要知道,重點在哪裡,在哪裡下手,今日學道,說這三句,
就是下手之處。

「天時不予莫強行」,
當然一件事情要成就,要圓滿,要得到天時、地利、人和,三要素,
就能成就、圓滿一件事,若無「天時」,就不強去做。
因為「天時、地利、人和」,主要是天時,因為你無接「正天時」,
就無效,就不是你的。

「上位用人以才德」,
說在上位的,譬如說國家用人、要舉才,要有才、有德,不只是舉有才華,
若是品性很壞,好像人言「貪官汙吏」,一定是要有操守,這才是最好的人才。

「聖人親仁而尚賢」,
聖賢為何親仁,「仁」善。有「仁」,行遍天下都無問題。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所以聖人親民,崇尚賢能,有智慧,有學問,品行道德,也是好,這是賢人。

「母望子女成龍鳳」,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天下父母心,這都是一樣的。

「學識品德要高操,要學的多學的真」,
一個人若是說要有學問,要飽學,人說「德高望重」,學問要淵博,
如此才會受到尊重、受人尊敬,但是在這過程中,所讀的、所學的,
都是好的、都是真的。不是邪魔歪道,不是偏激的學問,所以行正道,
行遍天下,這是學問,你要吸收真多的善知識,學得聖人經典。

「畜德是在以積多 多識前言而往行」,
易經裡「山天大畜」「風天小畜」。
多讀聖人所留下經典,自己德行操守,自己要求,「德行」是累積的,
不是說做一件好事,是一個好德,德不是做一樣,做二樣,是做三樣,
慢慢累積,累積到一個程度,人說會說此人德行真好,言行舉止真規矩,
都不超出範圍,不做違背天理的事情。《易經》第九卦 風天小畜
小畜:表小有積蓄。是個小吉卦,事事不可貪大。
但是二者的不同點是在於﹐「風天小畜」是偏重在「防止」及「忍」。
而「山天大畜」﹐則是偏重在「畜止」﹐「畜聚」﹐畜聚之後才能伺時行事。
周易第26卦:山天大畜。乾為天,剛健;艮為山,篤實。
畜者積聚,大畜意為大積蓄。為此不畏嚴重的艱難險阻,努力修身養性。
「大畜」:大量累積、儲畜。
大畜卦 山天大畜 大畜,利貞,不家食吉,利涉大川。
「大畜」者,「時」也,「蘊畜」也,「畜止」也。

「多識前言而往行」,多識:多多了解。「前言」聖賢所留經典,前人指聖賢行動,
這些照聖人所留、所說去做,跟隨聖人腳步在走,就不會錯了。

「是格物致知之意」,
每件事要「格物致知窮其理」,才知知識,如何運用,這是「格物致知」的真理,
所以部落格早寫過,查(2013/10/27)道教經典篇。
「學道法門無他法」《養真集》有時間要去了解,有學道照此步調。

細心省察即覺照,果決克治即改過,寬裕存養即主敬,大道雖無修無證
塵情要日日消磨,方為學道之要法。
省察者,省察我之心。一日24小時,幾個時在內,幾個時在外?
如是之人,自有得力處。
昔有陳烈自察其心,用黑白二色豆以記之,起一善念取一白豆至於盤中,
起一惡念,取一黑豆至於盤中。
初者黑豆多,繼則黑白相半,久則白豆多餘黑豆,又久則純是白豆,
無一黑豆,又久則白豆亦無。如此拙法,亦有可取者也。
省察即是覺照,克治即是改過,存養即是主敬。
大道雖無修無證,塵情要日日消磨。
人只一個心,要之在內的,是誰的心?忽然走在外邊又是誰的心?
察得分明,而後可以進修。省察要細心,克治要果決,存養要寬裕:
此三樣功夫日日要用,至於無功可用則成矣!
或謂不假施功,頓超彼岸,此在上智,容或有之,不敢謂人皆可能也。
「細心省察即覺照」,一個人都一個心,但是心向內,反觀自省,一旦心向外,
是被啥物質引誘,「心」照正道,永遠是守在「心」裡面,不可偏離這個身,
這個神,所拜神明仙佛。但是我們每個人的「心」,一種是「神」,一種是「鬼」。
「神」是做好事行好路。「鬼」就是一些犯罪的都是「鬼」,偷、搶、強,
每個人心中,心有定,有自在,一旦偏離正道,就是鬼了。

現今時期,時局、時機,感同身受,因為時機不好,物價波動,世界的戰爭,
一些物資波動很驚人,生活不是那麼如意,有人一天收入多少、賺多少,
是一定的,有時過的去,低層的,有時較缺乏,這時代無法度,世局的變遷,
就是配合道在行,若四季一樣。
「春」,春天天氣溫暖,萬物都欣欣向榮。
「夏」,夏天有些地方很熱,跑沒地方去,但還是算不錯。
「秋」,秋天雖是收成的季節,但是也是帶有殺氣。
「冬」,冬天一些樹葉會落,把生機隱藏樹根底下,準備過冬,所以天道在運轉,
腳步是不紊亂,該怎樣就怎樣,變化是變化,有一個徵兆。

人較無常,三兩句話不合就變面,這就是一個人有修持,無修持的差別,
有修持的人,可以控制脾氣,控制情緒,可以穩定思維,但是一般凡夫俗子,
無想這麼多,說變面就變面,不然說目前就已吃虧,一般人說,這口氣怎吞的下去,
就要輸贏,就要拼,如此不好,無法管控自己情緒,不用和人說你是修持什麼,
你的修持境界是什麼,這是一個真大真重要的差別。

今年年運,還不是真太平,還不是真安定,咱在去年,就遇到的瘟疫,這疫情,
到現在還是在拖延,世界各國天災地變,「水、火、風」,都有發生真大的災難,
只是我們小小的蓬萊仙島,叫做寶島,大家在此地安居樂業,若還不知足,
還要非非亂亂做,時間若到,天邊海角就難逃,你就走沒路。

所以咱除了自守、自愛,也要珍惜,說我們今日大家還平安順事,雖然大環境不好,
世局不穩定,但是咱還真慶幸,咱平安順利。知道修持真好,就要去做。

「人生歲月雖有期,但是長短各不一」,

回首人生之路,有的還沒退休,就被上帝接走;
我等非常幸運,仍在到處晃悠。隨著歲月的流失,人生百年歲月,真快轉眼間就過去,
有人過了一甲子,有人一甲子過不了,長短不一之時,因為這是無始劫來,
每個人所帶來的因果業障,所帶來的宿緣,因因果果,大家無法來逃過因果業障的纏身,
因果業障是不離身的,只是如何消除,靠自己修持,靠自己的行為,做好事,有德,
才能彌補過錯,大事化小小化無,不能有事化無事,只是大小程度的問題。

所以台灣真榮幸,雖然看來平靜平靜,但是應該還有事,到時大家就知道,
只是大小的問題,不說了,再說下去,會牽涉政治因素,就不好。

我們好好站在自己的本位,說「素其位而行」,
知吃知做,不犯啥錯,可以平安過日,大家就真榮幸,簡單解釋至此啦!
舊調重彈,喚醒記憶,好事分享不嫌煩,壞事盡量不戈戈纏,如此就好。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