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訓解析 【民國九十七戊子年十二月一日】

菩聖宮言啟示錄(六)

「啟發智慧增善識,示意文詞淺顯明,錄記整年也辛苦」聰明是智慧的啟發,智慧是聰明的累積。啟發潛在智慧,有如電燈能讓屋子有亮光;啟發善識智慧的文字奧理,有如太陽,照耀十方法界。具德的善知識,如實親近,善智慧亦由是增長。啟示之言由淺入深,將平常上課之內容,轉成一般能看得懂,提示做為參考,盡量以淺顯易懂的文詞加以闡述。當然個人體悟不同,也會有不同的見解,若有更深一層的理解、以不同的角度來思考。記錄整理一年來天上聖母的教言,也真是辛苦,也是要用心。

「第次漸進有深度,六冊顏色均不同,集思廣智齊努力,將來繼續出書集,出書意義深遠及,書中自有多涵意。」修持是有次第、循序漸進的,到了相當程度後,才又進入另一階段,總之,把我們的啟示錄推向更深入的境界,相信假以相當時日,對我們會有正面的幫助。內容由淺入深,適合初學者來學習入門,也可讓進階者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韓愈曰:「一世勸人以口,百世勸人以書。」以口勸人,只是一時,無法普及;以書勸人,可傳百世,甚至傳遍各個角落。「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聖賢道。」善書也具有立言之大功德。『菩聖宮言啟示錄』第六集將出版了,大家腦力激盪、集思廣智合力來完成,讓聖訓解析更臻完整。蒙師垂勉,將訓文彙集,付梓成書,將來繼續出書集,讓眾生法益同霑,出書意義更為深遠,大家共同來參與。

「希言玄密盡其中,望吾門生該努力,諸信大德共襄舉,位階任何角落裡」︽道德經˙第二十三章︾『希言自然』希者少也。希言,寡言。天地不言,天地之道立矣!聖人不言,聖人之道行矣!此皆是自然之妙。希言,世間罕聞之言,不執有言、無言,因時順理,隨宜得妙,所以是希言玄密,玄密是奧密、微密,其理幽深難測,故為究竟,經典玄密道理盡在其中。凡吾門生,朝此目標努力,以行動實踐人生志向,實現心中所期望,達成實際的目標。十方善信大德,若有見者聞者,皆發菩提心,共襄盛舉。遍及各個階層裡,在日常生活中,互惠互利。任何事情,都不是個人能力所能夠完成的,有賴於大家的互助合作,因此,我們要先樹立典範。「門生要有共體識,生活起居要清欣」大家平日的生活起居,調理身心、舒暢心情,就是一門大學問了。在日常生活中為什麼要如此講究生活之清欣呢?因為凡人的慾望太多,會把精神和真氣都消耗殆盡了,不知道休養生息,只要快樂一時,違反了生活的常理,生活起居毫無章法,聖母說:「生活要規律,起居要清欣。」「共同目標不偏離,護持本宮之聖名,持之以恆有始終。堅定信念志不移,守己本份是該然,信心不能來動搖,誠信守則不能悖」修持有共同的理念與目標,方不致偏離,或是雞同鴨講。方向清楚、目標確定,將理念在實踐中落實,團隊是具有共同目標的群體,擇善而從之,處事有共同目標,便不會偏離正軌。護持本宮士氣如虹,道務日益宏揚光大,不枉費聖母著書的苦心,希望諸生修持一本初衷、努力不懈,一朝道成天上,名留人間,何樂不為。修持以恆,始終如一、有始有終、堅持到底。只要功夫用得深,鐵杵磨成繡花針。繩鋸木斷,水滴石穿,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志者。日日行,不怕千萬里;常常做,不怕千萬事,堅定信念志不移。做好自己的本份也是應該,成功是因為自己有付出,不是靠運氣,對於自己的處境,無論富貴、窮困,都要能夠安守本份。堅定自己的信念,決定不為外境所動搖,有堅定的信心,這才決定能成就。能盡職盡責是誠信守則的重要途徑,應培養、樹立誠信的道德價值觀,以誠信為基礎,堅持正確的觀念,不能悖逆。

「歲初歲末已臘月,晦明朔望流行理,今歲將過何意涵,亦如溪水涓涓去」十二月又名臘月,歲初來到歲末,時間的流轉,又屆歲末歲初。朔,是農曆每個月初一(新月)。望,是農曆每個月十五(滿月)。晦明朔望,月圓月缺,比喻世間事情的變化。四時流行而不失其序,四時循環不息,由陰陽而為四象,木火金水,代表春夏秋冬,四時之氣流行也。『天地有日月,日月有晦明。』春夏秋冬,四時流行。虛空無窮,芸芸眾生,我之生命何其渺小,不過滄海之一粟。菩聖宮成立至今,將邁向第十四年了,時間過的真快,今年又將結束了,再一個月就是2009年新的一年開始,菩聖宮在新的一年也將往前跨出一步路。若是不努力,任時光匆匆、溪水涓涓流,長長遠遠地匯流入大海,就像江水向東流,一去不回頭。「內心深處省思否,還是搖頭嘆今生,不知今年做何事,豈知明年何事做,年復一年如此過」」在內心深深處,切莫掉以輕心,打從心底,謹慎地省思這一年來。懺悔文說:『自從無始,至於今日,未識佛時,未聞法時,未遇僧時,:::』與其怨嘆今生,所受種種業障之苦,都不如好好努力學修,如果今年不做,明年仍然是如此,今天未曾為我停留,明天又是一個不知的未來,只有把握當下,才是真實!年復一年,歲初歲末,到頭來還是回到原點。「今為人生來做何,與木同朽平凡夫,不勝唏噓枉此生」人生的目的價值何在?難道說是無緣無故的生到世間,昏昏昧昧的度過一生,終與草木同朽嗎?我們平凡人,愚昧的在世間隨波逐流,懵懵懂懂的過日子,從來不去思索這些事,枉費了此生,真是讓人不勝唏噓啊!

「若是心有如此觀,應立本根見自性,學道善識益可得,如法正途冥中求」若是能認同如此的說法,立於根本,果實纍纍,花葉從枝生,果實從花生,歸根究底,一切都是從根本而生。學道之人,勤修得益。《法華經》「漸漸習學,悉當成佛。」吾人能勤修勿怠,亦自得步步進益,以達等覺妙覺。六祖:『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學道須真實,不可掛羊頭賣狗肉,但向己求,莫從他覓。「慈航有普渡之緣,頑石無浮波之日」觀世音菩薩慈航普渡,我們有幸搭上這艘慈航普渡之法船,安全無虞可以直達彼岸。人生能有多少時間,浪費在過去,在紅塵內人來人往中。你是海綿?還是頑石?如像頑石,冥頑不靈,終無浮波之日,沒有出頭的一天。如將自己成為海綿,多吸取各方面的善知識,從而激發自己潛在的智慧,用一顆誠懇的心來學習,頑石終有浮波之日。「渾世濁塵是非多,明哲保身常提及,拂拭塵襟業障除,安身立命享太平。」渾塵濁世少聖賢,成佛作祖無人問,只為爭先上西天。渾世濁塵中的一方淨土,能變凡夫為聖賢,是學佛真正有成果。常說要明哲保身,看似簡單卻困難,要做到明哲保身,的確是非常不容易的,能明哲保身,進退應對始終不失其道,業障當能消除。業障就是眾生累世輪迴在六道之中,所造作身口意各種業的結果,由修行中的漸悟,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能使業障消除。安身立命,讓自己有容身之處,生活有意義,精神有寄託。人生在世,必須能安身立命。對未來不要放棄任何期待與希望。因觀念不同,見仁見智,修身律己,安身立命之道,以及化凡入聖,超生了死之理,是明明可鑑的。

「幾家歡樂幾家愁,不知汝樂還是憂,汝心深處自分明,人生變化本無常,吉凶禍福伏藏機,全然唯心自造起,半點不得尤人怨」」幾家欣然,幾家黯然,幾家歡樂又是幾家憂愁。每個人都想追求快樂、幸福、充實和美滿的人生,但不知自己是快樂多?還是憂愁多?其實快樂也是過一天,憂愁也是過一天。能使自己快樂幸福,使周圍的人感染快樂幸福,自然整個社會充滿快樂和幸福的氣氛。聖母說:「你覺得自己的人生到目前為止,是快樂多,還是鬱悶愁苦多?如果是愁苦多,有否想過要如何改變?分析思考是什麼原因讓自己不快樂,找出方法。」汝心應有智慧,能深刻的體悟,若離自性,一切也只是枉然,毫無意義。人生無常,世事多變化,隨時都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常常下一刻會怎樣,也是沒一定,好好把握當下吧!須識靜中有動,吉處藏凶。靜者動之機,吉者凶之本。吉凶由此而分,禍福從茲而定。因習見習聞多,而巧拙愈廣,因識以迷真。三界唯心,萬法為識。覺林菩薩偈:『如心佛亦爾,如佛眾生然。應知佛與心,體性皆無盡。若人知心行,普造諸世間。是人則見佛,了佛真實性。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今生業緣今生了,莫待來世還今願,歲末感言真穆然,放開心懷迎未來,希望諸生快樂年。」隨著經論的學習,也體會因果業緣是無量無邊的,宜隨順著緣份,盡力去做,不要太固執。今生功果趕快修,莫待來世再重做。願大家早結佛緣,走上佛菩薩光明之路。在跨年歡樂中,農曆春節將至,希望就像路,在沒有路可走的山上,只要一腳一印,將路一步一步走出來,就可到達山頂。這是一條不好走的崎嶇道路,這是歲末年終的感言,與明年的自己所立下的目標。期許自己學會放開心懷,縱然未來的日子不知會變成怎樣,已成過去的一切,都將化作回憶,長留在心裡,也要努力啊!未來需要更多的努力,與其愁眉苦臉,倒不如放開心懷面對未來,相信走得過。希望大家也放開胸懷迎向未來,以積極的態度面對,共體時艱,共同攜手朝目標邁進。新年又將臨,在此先向大家賀個早年,祝大家吉祥如意!辛辛苦苦忙碌了一年,歲末準備高興過個快樂年。以上。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