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第五集 ︽菩聖宮言啟示錄 之ㄧ︾

菩聖宮言啟示錄(五)

 

︽菩聖宮言啟示錄︾

   
錄自:靈山付囑︵佛的函信︶
  妙法蓮華,何貪著世樂,佛的子兒,眾聖中尊的父待你久,
  常在斷腸懷思,自你做遠客別離家鄉,迷何處去?
  漂泊無跡,生老病死,定如暴風殘花。
  佛陀吩咐,三界無安穩,佛的子兒,你若遇著鴻雁當寫信,
  有信須常寄返,無所依靠的旅途危險,迷何處去?
  漂泊無跡,五蘊幻景,望明月如見面。
  天涯海角,別離的心腸,佛的子兒,紫金寶殿堂父已衰老,
  財產望你承受,至今尚在無安的火宅,迷何處去?
  漂泊無跡,貪著患難,為親雪夜泣血。
  一切眾生皆是佛子,及早回頭好,日晚依門閭,流淚空望,本性是自家鄉。
  靈山付囑分明;以蓮華喻妙法。
  ﹁你若遇著鴻雁當寫信﹂﹃鴻雁在雲魚在水,惆悵此情將難寄。﹄

  ︻清靜無為︼
  清靜無為體自然
  五蘊皆空自在觀
  格物致知止至善
  盡心知性玄妙含
  萬物皆備於我矣
  反身而誠佛參禪
  剎那化去天邊霧
  照見本來在靈山
  ︻甲乙丙丁︼
  甲乙旭日初昇起
  丙丁日出正當中
  戊己中庸大道理
  庚辛夕陽落日暉
  壬癸斜陽寒意升
  ︻戊己庚辛︼
  甲乙佔利拂曉明
  丙丁炙熱火氣旺
  戊己中原一片土
  庚辛天運是佔時
  壬癸不時水長流

  ︻東南西北︼
  旭日東昇曙光現
  離宮南方日中天
  黃土中央統八方
  秋藏西金已收成
  寒冬北風冷人心

︻靜坐入門︼
心存正念莫胡思
以意導氣入丹田
轉動河車至靈台
如此心淨如明鏡
方為靜坐之入門

︻修行之路︼
修行之路千萬里
平地也會風波起
若能平心來處理
風波自能來平息
宏願從此心中立
風吹草動醒大地
緣緣了了從今起
萬里無痕尋蹤跡

︻修身養性︼
三生有幸今聖修
修身養性來做起
正果可得來證實
從此免了輪迴苦
心向慈悲心向佛
阿彌陀佛常念起
保身平安心清淨

 

︻盼兒靈歸︼
朝思量 暮思量
一別三秋歲月長
引頸盼望你知否
滿天星斗
夜初涼 夜初涼
臨別依依難分開
心中想說千句話
萬望靈兒早到來
過了一年又一年
轉眼三秋容易過
匆匆春去春又來
總是等到你回來
祈求︻星雲大師︼
我常常在自想
我來自什麼地方
我細細在思量
我將去什麼地方
憶往事
罪業深重怎不悲傷
望前程
十字街頭只有徬徨
佛陀佛陀偉大的佛陀
我依靠在您的座旁
告訴我一個光明平安的地方

 

︻大學之道︼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
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
道矣。
  古之欲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
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
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意誠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
修,身修而后家齊,家齊而后國治,國治而后天下平。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其所厚者薄
,而其所薄者厚,未之有也。
 

常念
 南無大悲慈仁天上聖母天尊

  天 道地道人道順
  上 品果位證道得
  聖 訓法古今完人
  母 德留傳萬古芳
  嘉 佳互勉緣中人
  言 載記取博善識
  錄 存傳閱千里緣

 

  天 生吾才必有用
  上 善品德要窮究
  聖 賢經典多研讀
  母 教門生勤習功
  虔 誠信心證道果
  業 障消除受道果
  勉 勵之詞應領悟
  訓 示之言要記得

︻民國九十六丁亥年一月十五日︼
菩音佈宇惠眾生
聖道正德無旁途
宮中正務待推展
門生雖然尚不多
生活照顧平安福
開宗明義說清楚
課程很少自努力
訓文開示一籮筐
文意淺顯又清楚
諸生努力要加油
位置在何求平安
迎接新春更氣象。
萬象更替或有序
世事變化難料理
新知舊雨來來去
誰保一路平安福
欲求賜福保平安
但求諸己做了何
常言修身養性道
豈知了解真諦否
應是如何求自己
反觀內心起漣漪
諸神均是慈悲懷
不忍眾生受苦難
受救是否有條件
保安是否有目的
眾人見解各不一
但求心安理得矣!
  

︻菩聖宮門生開課訓文︼

︻聖訓解析︼
  ︻菩音佈宇惠眾生,聖道正德無旁途,宮中正務待推展︼
  ﹁菩聖宮言啟示錄﹂廣佈寰宇,濟渡眾生、嘉惠眾生。︵上下四方是宇,古
往今來是宙。︶修行聖道,得證聖果,末法時期,旁門左道萬千,大道普傳之時
,佛魔並降,入聖道修行,學習佛的無上智慧,正德正道,絕無他途。修行是修
為自己,自修自得,若不走正途,走小門、走歪道,不遵循正規途徑法門,當知
聖道正德修持是無捷徑的,菩聖宮依循的是聖道正德途徑,積極推展宮務努力中

 

 ︻門生雖然尚不多,生活照顧平安福︼
  能一本初衷,有始有終,確實也是不容易,門生來來去去,但是聖母平時對
門生的照顧是無微不至的。聖母說:﹁雖然不能讓你們得到大富大貴,但是以平
安過日為前提,生活上的照顧,平安就是福。﹂
 

 ︻開宗明義說清楚,課程很少自努力,訓文開示一籮筐,文意淺顯又清楚︼
  歲次丁亥年新春開課,上課第一章,開示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雖然上課課
程不是很多,但憑藉自己的努力自修,聖訓中所開示的包羅萬象,一指經文萬卷
引,今生今世能在聖母旁,親聆聖母教誨,是不可多得的福報,一切都在聖母的
護佑中,聖訓文詞言簡易賅、深入淺出,若有用心都能領悟。
 

 ︻諸生努力要加油,位置在何求平安,迎接新春更氣象。︼
  ︽易經˙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修行用功,也是循序漸
進的。︽莊子˙庚桑楚︾﹃今吾日計之而不足,歲計之而有餘。﹄門生、眾生在
新的一年之始,要加油,要好好學習,努力不懈,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每個人都
能因聖訓而得到相當的啟發,不能三天打漁,兩天曬網;一日曝之,十日寒之,
如此徒勞無功,是看不到成果的,須要自己有定位,知道自己位置在何?安身立
命求得平安之福。在此一元復始、萬象更新之時,迎接新的一年的開始,有新的
期許,新的心想事成的願望。
  

︻萬象更替或有序,世事變化難料理︼
  ﹁萬象更替或有序﹂萬象更替總不離輪迴的道理,舉凡宇宙星辰的運轉、春
夏秋冬的更替、晝夜六時的推移、六道的輪迴,過去、現在、未來,三世的流轉
,萬象更替都是有秩序的。﹁世事變化難料理﹂世事如棋局局新,豈能事事盡如
人意,常言道:﹁計畫永遠趕不上變化。﹂道盡人間世事的多變,談來輕鬆容易
的道理,誰人不知?何人不明?但是當自己面臨問題時,只怕又變成局中人。能
學得隨機應變,眼光獨到,洞澈先機,讓計畫趕得上變化,計畫或變化都在意料
之中。
 

 ︻新知舊雨來來去,誰保一路平安福,欲求賜福保平安,但求諸己做了何︼
  門裡門外、新知舊雨,來來去去,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應該先要求自己,了
解自己,努力的加以修持,只要抱持著這種態度,把事情做好,時時反求諸己、
自我期許,是謂﹁君子行有不得,反求諸己。﹂不管在何種情況之下,我們都要
看自己怎麼做,而不是一味的要求別人,不管別人如何,那是別人的事,我們只
要修好自己,拿更高標準來要求自己,自然平安得福。
 

 ︻常言修身養性道,豈知了解真諦否,應是如何求自己,反觀內心起漣漪︼
  ﹁修身養性﹂一句耳熟能詳的話語,但是否真的了解修身養性的真諦,是否
真的力行、實踐,應該是要時刻警惕自己、要求自己,修真言行,反觀自己內心
的起伏,正如﹁一池春水落葉來,弄皺波心起漣漪。﹂
  

︻諸神均是慈悲懷,不忍眾生受苦難,受救是否有條件,保安是否有目的︼
  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福德正神,與眾神諸仙佛,都是秉持悲天憫人、慈
悲為懷的心情,不捨眾生受苦難,救渡眾生的慈心悲心至為殷切。但是能受到眾
神護佑,自己本身也要具備受救的條件,能自重也能為別人所尊重,一切作為也
要讓神佛認同保佑平安有價值,否則作為若是不如法,神佛護佑反而不能保護好
人,不能使社會祥和,所以是受救有條件,保安有目的。
  

︻眾人見解各不一,但求心安理得矣!︼
  ﹁眾人見解各不一﹂凡人的根性有利鈍、習染有厚薄、智慧有淺深,同具淨
信,而悟道境界有高低、修學有優劣,生活環境各殊、志向樂趣互異,是故見解
會有不一致。﹁但求心安理得矣﹂有挫折讓人勇往直前,有目標讓生活更充實,
用智慧學習心安理得,學佛、學道就是要學得心安理得。如果能解開心的煩惱,
就能自由自在、諸法皆空,必然心安理得,自可高枕無憂,透過學習,可以增廣
見聞,可以提升生活的智慧,豐富人生的旅程。聖母說:﹁每天能保持愉快的心
情,面對眼前所遇到的一切,有愉悅的心產生般若智慧,足夠處理所面臨的一切
問題。﹂聖母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事事平安順利,因緣不同、習性各異,凡事
但求心安理得。

︻天上聖母開示︼
  一年結束又是新的一年開始,隨著歲月的流失,新的一年的來臨,人生旅途
又是一個新的開始,當然在人生旅途中起起落落,有好也有壞,有痛苦也有歡樂
,你有否比較過,過去的一年,你的痛苦多?還是快樂多?相信也是有人要說往
事甭提起,一些痛苦吞腹內,心事無講誰人知。人的一生都要追求著較好、較快
樂的生活,但是咱既然走入修持這條道路,就是要有﹁覺﹂,在平凡中求不平凡
,不平凡當中順著平凡,雖然兩句話感覺互相矛盾,但這就是修持人所追求的目
標真理之一,有人險險過,有人較平順,有人行來坎坷、痛苦,實在是家家有本
難念的經,每人都有一本,如何念,平常所教,要有智慧,保佑平安是我的責任
,不推辭,但自身修為,自己要做好,自己不做我如何拖著你做呢?遇到事情時
用什麼心態面對,如果想不開鑽牛角尖,彩色的人生,色彩越薄越暗,最後變黑
白,再變無色那就不好了。聖母說:﹁只要盡一己之力,靠修行才能功過相抵,
遇冤親債主相討,找剩的才是自己的,找沒剩就全部還人了,大家要努力,不管
過去是如何,努力看未來,把握在當下,迎接新春更氣象。﹂

︻民國九十六丁亥年二月一日︼
春花秋月何時了
往事了卻有多少
人生歲月數十載
高低起伏匆匆過
是否留下何許事
亦或遺憾難捨去
且問內心自己否
還是神佛來告知
心安理得無可求
切齒之事無作為
此生應是不負人
今日本宮寄寒舍
誰能預知他日何
萬丈高樓平地起
千層寶塔壘土積
錦上添花不稀奇
雪中送炭誠可貴
百年基業非一夕
願吾門生有志氣
今夕雖然較肅寂
他日聲名傳千里。

吉凶禍福由自取
忠言逆耳在耳際
曾幾何時訴說起
難道都是已忘記
常常記得訓文裡
神佛暢訴些事跡
希望門生常記憶
莫要荒廢日子裡
平時生活多興趣
不覺日子已流去
甜酸苦辣盡皆嚐
怎知痛苦與失落
還是快樂歡笑多
求神問卜知何事
了卻心願應居多
修持問道寥寥幾
在此工夫是否夠
汝心潛潛問青天。

三寸氣短是無常
海闊胸襟保平安
是誰阻礙前程路
是誰點燃光明燈
各自心中一把尺
且莫計較太多時
為人處事有分寸
前因後果各有路
神前祈求安康時
優劣自然分清楚
諸生在吾保護下
自當平安福澤過
只要汝心貫始終。

︻聖訓解析︼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了卻有多少,人生歲月數十載,高低起伏匆匆過︼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了卻有多少?﹂人生的短暫無常,不正如春天的花
、秋天的月一樣,轉眼消逝。時至春天百花開,月到中秋分外明。往事像春天的
花,秋天的月,如何讓我們回到本心,見到本性。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過
去已是追不回,但卻是未來的借鏡。﹁人生歲月數十載,高低起伏匆匆過﹂人生
歷程難免起起伏伏、高高低低,美好的時光和景物,轉眼、瞬間,匆匆即過,也
訴說著萬般的無奈,韶光飛逝,倏忽匆匆,寒盡春來,花開花謝,區區人生歲月
數十載,長乎?短乎?但只要有開始,把握當下,永遠不嫌晚。
  

︻心安理得無可求,切齒之事無作為,此生應是不負人︼
  ﹁心安理得無可求﹂萬般輪迴苦,只因貪嗔癡,不求擁有多,但求計較少。
今年聖訓二次提到﹁心安理得。﹂︽證嚴上人靜思語錄︾﹁理直要氣和,得理要
饒人,口說好話、心想好意、身行好事、腳走好路。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自造福田,自得福緣。﹂聖母說:﹁學佛學道不只為消災解厄,而是要學得心安
理得,遇事不亂,心靜觀自得,涵養怒中氣,心安理得品自高。﹂﹁切齒之事無
作為,此生應是不負人。﹂古訓云:﹁平生莫作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
啟一頁︶聖母說:﹁平生莫做皺眉事,一生永無遺憾心﹂︵啟三頁︶,平生只會
量人短,何不回頭把自量,要令人不切齒,所作所為,所行所思,都應莫負因果
莫負人。
 

 ︻今日本宮寄寒舍,誰能預知他日何,萬丈高樓平地起,千層寶塔壘土積︼
  ﹁今日本宮寄寒舍,誰能預知他日何﹂天上聖母降靈火宅,聖母曾說:﹁今
日本宮雖是寒酸,但造就痕跡已留下﹂,﹁今日河中小魚游,他日四海有蹤跡。
﹂︵啟三頁︶在在說明,只要門生肯努力,跟隨聖母的教導,將來成果會是如何
?現在任誰也無法臆測,棟樑之才也是需要經過教導的。﹁萬丈高樓平地起,千
層寶塔壘土積。﹂諺語名言:﹁萬丈高樓平地起﹂打好基礎很重要,如果連地基
都沒打好,怎麼蓋高樓,菩薩說:﹁根基不穩蓋高樓,就是無風也自倒。﹂︵啟
三頁︶聖母又說:﹁能夠打得三寸基,方能蓋得九層塔。﹂﹁千層寶塔壘土積﹂
﹁積沙成塔,集腋成裘。﹂事情的成功是逐漸累積、循序漸進而來的,更非一朝
一夕,可以成就。所謂﹁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
,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聖母勉勵大眾,善法多聞、善念多思、善事多為、
善行多積,一步一腳印,力行就會成功。
 

 ︻錦上添花不稀奇,雪中送炭誠可貴,百年基業非一夕,願吾門生有志氣,
今夕雖然較肅寂,他日聲名傳千里。︼
  ﹁錦上添花不稀奇,雪中送炭誠可貴﹂已經很美麗了,還要美上加美,好上
加好,是不足為奇。給有錢人錢,不如給窮人錢,在下雪天送炭給人溫暖,在人
艱困危急的時候給予適時的援助。俗云:﹁錦上添花誰理你,雪中送炭恩無比。
﹂常言又道:﹁錦上添花人人有,雪中送炭世間無。﹂只有錦上添花,哪得雪中
送炭呢?所以能雪中送炭才顯得可貴;有云:﹁求人須求大丈夫,濟人須濟急時
無;渴時一滴如甘露,醉後添杯不如無。﹂﹁百年基業非一夕﹂古諺云:﹁羅馬
不是一日造成﹂,建造百年人生的基業也非一蹴可幾。所謂﹁為山九仞,功虧一
簣。﹂事功敗於將成之時,故愈接近成功,愈要努力。︽論語︾子曰:﹁譬如為
山,未成一簣,止,吾止也;譬如平地,雖覆一簣,進,吾往也。﹂意思是說:
﹁譬如堆積一座山,尚未完成,自己停止,只欠最後的一簣土,不能埋怨別人,
只怨自己停止;又譬如在平地上,覆下一簣土,就比原來高,再進一簣,更高,
最後成功了,也和別人無關,那也是自己肯努力的結果。﹂很多事情,就如同求
學問,多讀一本書,就會有多一本書的學問,再讀,學問再增長,雖增長了學問
,但學無止境,不到聖賢的境界,不能停止,縱然離成聖成賢只有一步之差,仍
須邁進這一步,才算成功,這是孔子對於理想堅持的人生語錄。人人皆知﹁愚公
移山﹂的寓言故事,然而真能體現、堅持者又有幾希?往往欲速則不達,見小利
則大事不成,所以是﹁行百里路半九十。﹂行一百里路,走了九十里才只一半,
後面的十里才是最艱辛的,更要再努力,全力以赴。﹁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願吾門生有志氣﹂孟子曰:﹃富
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要有堅定不動搖的志氣,和自我肯定的
信心,縱然貧窮低賤,也不改其操守,不能惑亂其心志,若沒有志氣會比貧窮更
可怕,俗云:﹁靠志氣別靠運氣。﹂要有不被擊倒的信心和勇氣,聖母說:﹃有
志竟成語非假,精誠所至金石開,人生苦短數十載,只要有始亦有終,哪怕功果
不能成。﹄︵啟一頁︶聖母期勉門生、眾生,走出了光明的前程,一步一腳印,
走出了自己的路。﹁今夕雖然較肅寂,他日聲名傳千里。﹂一路走來,雖然蓽路
藍縷,但是我們有志氣、有願望、有抱負、有理想,有朝一日菩聖宮也會聲名遠
播,名傳遐邇。
  

上智之士,志氣如神,﹁不要看破,但要突破。﹂無論遇到什麼挫折都要堅
持,無論是否已經成功都還要努力。聖母期許門生有志氣,開創自己燦爛輝煌的
人生、開創菩聖宮齊名宮壇,眾生也應有志氣,不必計較過去的成敗得失,把握
當下,努力再努力。
  

︻吉凶禍福由自取,忠言逆耳在耳際,曾幾何時訴說起,難道都是已忘記︼
  ﹁吉凶禍福由自取﹂﹁禍﹂是人人之所惡,﹁福﹂是人人之所欲。避禍求福
,乃是天經地義,但為何禍福由自取,所謂﹁天作孽,猶可違;自作孽,不可活
。﹂怨只能怨自己執迷,或許會覺得今生今世又沒做啥壞事,而且工作努力、做
事認真、智慧又不比別人差,為何不能得到應得的代價,為何別人的條件沒有比
我好,結果卻是比我好,若能了知窮通禍福、福祿壽考,皆是一己功德之所定。
孟子曰:﹁禍福無不自己求之者。﹂︵啟四頁︶是故吉凶禍福由自取,吾人深信
不疑矣!﹁忠言逆耳在耳際﹂訓勉之言常在耳際響起,但是﹁忠言逆耳,良藥苦
口。﹂忠告的話語,不合自己的想法,往往不順耳,聽不入耳。須知忠言逆耳但
利於行,良藥苦口但利於病。﹁曾幾何時訴說起,難道都是已忘記。﹂子曰:﹁
誨汝知之否?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聖母的諄教之言,猶在耳際
迴繞,怎能聽過就忘記,所謂不聽聖母言,吃虧就是在眼前。曾幾何時,無聲無
息的歲月從身邊流過,一路經過多少的挫折與艱難,多少的徬徨在心激盪,人生
歲月往往就是這樣在不知不覺中溜走的。
 

 ︻常常記得訓文裡,神佛暢訴些事跡,希望門生常記憶,莫要荒廢日子裡,
平時生活多興趣,不覺日子已流去,甜酸苦辣盡皆嚐,怎知痛苦與失落,還是快
樂歡笑多︼
 

 ﹁常常記得訓文裡,神佛暢訴些事跡,希望門生常記憶,莫要荒廢日子裡。
﹂短暫的人生歲月裡,也要常常記得神佛對我們諸多勗勉,也別荒廢了道業。聖
母說:﹁把修行融入日常生活中,看看事業與道業能齊頭並行的事實,在誰人身
上得到印證?﹂︵啟四頁︶﹁平時生活多興趣,不覺日子已流去,甜酸苦辣盡皆
嚐,怎知痛苦與失落,還是快樂歡笑多。﹂平時生活上往往都順從著自己的習氣
、習性,做自己喜歡做的事,興趣做的事,很少做應該做的事,日子就在不知不
覺當中流去,人生難熬是歲月,可是易逝乃光陰,只有數十載閃眼即過的人生歲
月,重要的是要做對的事,韶光易逝太匆匆,修行更是要及時,否則真的時不我
與了。匆匆歲月,一切即將成為往事,人生如夢,為歡幾何?聖母說:﹁回憶過
往,是痛苦多?還是快樂多?無論是順境或逆境皆要能甘之如飴,縱然痛苦和失
落,也要自我調適重新出發,真值得探究這深奧人生哲理啊!﹂
 

 ︻求神問卜知何事,了卻心願應居多,修持問道寥寥幾,在此工夫是否夠,
汝心潛潛問青天。︼
 

 ﹁求神問卜知何事,了卻心願應居多﹂求神問卜是精神上沒有寄託時,或遇
事情有所疑惑時,想找答案才會想要求神問卜。﹁修持問道寥寥幾,在此工夫是
否夠,汝心潛潛問青天。﹂潛心修行,增長慧力,將修行融入日常生活與工作中
,注重自身修為、言行舉止、安分守己,修身養性以趨吉避凶、逢凶化吉、洞澈
先機。修持問道,作為是不同於凡夫,求神問卜之餘,還是需要注重自己修持問
道的工夫,工夫下的深,鐵杵磨成繡花針,在內心深處能開發出這片道心。
 

 ︻三寸氣短是無常,海闊胸襟保平安,是誰阻礙前程路,是誰點燃光明燈,
各自心中一把尺,且莫計較太多時,為人處事有分寸,前因後果各有路,神前祈
求安康時,優劣自然分清楚。︼
  

﹁三寸氣短是無常﹂︽王禪老祖玄妙真經︾﹁人三寸氣在,巧走百里路徑;
三寸氣不在,走路寸步難行。﹂三寸之氣不在,什麼事都免談了。俗語云:﹁三
寸氣在千般用,一但無常萬事休。﹂﹁海闊胸襟保平安﹂所謂慈悲沒有敵人,智
慧不起煩惱,如果我們的胸襟夠開闊,面對任何事情都能保持如如不動的心境,
對任何人的稱、譏、毀、譽都不影響心之起伏,那麼就能常保平安。所以要寬宏
大量,海闊胸襟,更能受人敬仰,心無城府,不卑不亢,確保平安。﹁是誰阻礙
前程路,是誰點燃光明燈﹂真正的光明之燈在吾心,點燃佛前燈,也點燃吾心燈
,願我們走出陰霾,願光明之燈常照耀你我,願聖母、菩薩、福德正神,與眾聖
神仙佛的教誨感應了眾生、感應了你我。感恩聖母,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指引
我們方向目標,為我們點燃光明之燈,照亮每個人的心田都有無盡的光明,更願
意與我們一同修行︵經典詩書凡吾讀。第頁︶。﹁各自心中一把尺,且莫計較太
多時﹂雖然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各自的主張,各自的考量,各自的盤算,但人生歲
月是短暫又無常,世事何須多計較。﹁為人處事有分寸﹂不與人計較,爭是非、
爭短長,行事作為就會有智慧。﹁前因後果各有路﹂聖母說:﹁前因後果算清楚
,一語難盡世下事,望吾門生多省思。﹂︵啟四頁︶吃虧就是佔便宜,佔了便宜
其實是吃虧。﹁神前祈求安康時﹂神佛保佑為善的人。﹁優劣自然分清楚﹂天擇
物競如何追?優勝劣敗如何分?聖品自有其性靈,︵啟一頁︶優劣自然分得清楚

 

 ︻諸生在吾保護下,自當平安福澤過,只要汝心貫始終。︼
  聖母祝福大眾,新的一年之始,諸事平安順利,好運連連,吉星高照沐恩光
。願大眾修行要努力、要堅持,一本初衷、貫徹始終。

︻天上聖母開示︼
  為人處事的道理,相信大家都了解,只是做得到,做不到。一個人往往遇到
事情時,都無法心平氣和來面對事情,來解決事情。在周圍,有一些人,有好有
壞,當中有幫助你的貴人,也有陷害你的小人,所以俗云:﹁做人難做,做事不
易。﹂要面面俱到,真是不容易,但是希望千萬記住不要三寸氣短,三寸氣短,
遇到事情,無明火上升,意外之事就惹上身,希望諸位在我天上聖母帶領之下,
都能平安來過日,雖然不能讓你們大富大貴,但是最起碼平安過日,現在社會這
麼不平靜,人心浮動的時候,處在如此的凡塵當中,要如何來潔身自愛,避開不
必要的事端,麻煩,就是再強調不要三寸氣短,三寸氣短易起事端,易起衝突,
易起無明火,易惹禍上身。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