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第五集 菩聖宮言啟示錄 之三

菩聖宮言啟示錄(五)

 

                                             ︻民國九十六丁亥年四月一日︼
千祈萬求家道興
黎民庶子訴苦情
百般呼喚神祝民
緣定三生有時盡
豈是這般之絕情
緣起之時又緣滅
世事教人難分辨
到底真理在哪裡
教汝修持來分清
混濁是非渙人心
五言令色更恍神
凡吾門生應戒慎
禍福吉凶隨時降
因果業障隨循環
身處逆境志莫喪
身處佳境莫喜傲
人生起伏一定有
莫嘆今時運不佳
縱有轉運非凡時
把握良機在當下
感謝神佛幫助汝
早出晚歸為誰勞
此身辛苦無休止
記得修持拜神佛
今生來世做何事
莫非只為賺錢苦
若是只為是如此
早出晚歸去忙碌
何用披星問神仙
真理修持只有一
希望今生莫白來。
陰陽順逆天運行
四時八節不逆亂
豈可人無照天理
本立道生是根基
四維八德古聖訓
有始有終不可缺
道上之途願有汝
彼岸即是在眼前。
平逸白話闡述暢
暗藏玄機為之塞
看來研讀尚不足
自為汗顏應加強。

︻聖訓解析︼
 

 ︻千祈萬求家道興,黎民庶子訴苦情,百般呼喚神祝民︼
  今夜信眾來求問,傾訴家運長久不興,遭逢困苦,走不出陰霾,聖母的回應
,回應信眾千祈萬求,總是希望家運興旺,百般呼喚神佛來相助。聖母說:﹁天
下之事,只有善德才能彌補不足,只有善德,別無其他。﹂
  

︻緣定三生有時盡,豈是這般之絕情,緣起之時又緣滅,世事教人難分辨︼
  第二件事:有關子女婚姻,聖母一併將問題回應,﹁緣定三生有時盡﹂表示
彼此之間之緣分,是很深遠的,一切因緣,緣起緣又滅,真是剪不斷理還亂,也
非父母能來扭轉子女婚姻問題。
  

︻到底真理在哪裡?教汝修持來分清︼
  一切的一切,做人的準則,處世的方法,真理何在?何為真妄?何為善惡?
何為清濁?何為佛魔?這些要看得清楚,認得明白,意不顛倒,天堂、地獄在此
分路;苦海、樂國在此分途。欲昇欲墜就各自造化了,也靠修持當中產生智慧來
分辨清楚。
 

 ︻混濁是非渙人心,五言令色更恍神︼
  混濁是非,人心散渙,離心離德,沒有目標,沒有方針,沒有策略,精神不
能集中於最有意義的事。︽論語˙學而篇︾﹃巧言令色鮮矣仁!﹄﹁巧﹂﹁令﹂
都是美好之意,但是若只是說的動聽,裝的和善,可是讓人一點也感受不出誠懇
,這也非﹁仁﹂的表現,很少能做到﹁仁﹂,會離真實越來越遠。凡所作為,多
有私心,道心日消,識心日長,五言令色,從此而起,奸謀詭計,從此而出,人
心敗壞,更勝從前,﹁五言令色更恍神。﹂
  

︻凡吾門生應戒慎,禍福吉凶隨時降,因果業障隨循環︼
  

︽禮記˙中庸︾﹁戒慎乎,其所喜怒哀樂之未發時﹂。萬事皆未萌芽前的一
種警覺心,防範於未然,吾人何以能不戒慎恐懼。禍福吉凶在世間,處處可見,
時時可聞,凡人無可避免,無可置身事外,能趨吉避凶更是趨之若鶩,但是﹁為
善降祥,作惡降殃。﹂警示禍福吉凶隨時會降臨。︽太上感應篇︾﹁重則降之百
殃,輕則損其現福。﹂︽涅槃經︾﹁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啟四 頁︶因果通三世,人的一生中,所種下的因,產生了果,可能影響一
世,甚至牽動了生生世世的禍福吉凶,吾人豈能不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謹言慎行
,並常存敬畏的心。
 

 ︻身處逆境志莫喪,身處佳境莫喜傲︼
  凡俗之人,迷真逐妄,為一切功名利祿,苦苦追求,得之則驕矜自滿,失之
則又懷憂喪志。人生路途高高低低、起起伏伏總是會有,聖母說:﹁若是身處佳
境時,不必得意忘形,讓自己始終保有謙虛不驕傲的態度,身處逆境時也不必氣
餒,必須沉得住氣,修煉自己,耐心的等待|時來運轉。﹂
 

 ︻人生起伏一定有,莫嘆今時運不佳,縱有轉運非凡時,把握良機在當下,
感謝神佛幫助汝︼
     月都有陰晴圓缺,人生過程豈能沒有高低起伏,不要埋怨今時運氣不好,
縱然有轉運時機到來,也是要時時能把握當下,努力不懈,才能掌握先機,神佛
才能幫助到你。自己要先幫助自己,神佛才會幫助你,一切修為總是看自己的努
力。﹃孔子信己可以成聖,故終身學而不厭;見世人可以成聖,故立志誨人不倦
。﹄
 

 ︻早出晚歸為誰勞,此身辛苦無休止,記得修持拜神佛,今生來世做何事,
莫非只為賺錢苦,若是只為是如此,早出晚歸去忙碌,何用披星問神仙︼
  早出晚歸,辛勤工作,又是為誰辛苦為誰忙?人身難得,若不積極的在修持
的道上加把勁,只是永無休止的辛苦忙碌,工作中要兼顧修持,道業與事業雙管
齊下,今生今世,別把一切都只投資在辛苦賺錢上,若只是為賺錢辛苦賺錢忙,
那就再去忙吧!何用披星戴月來兼顧修持,問鼎神佛問道由。
  

︻真理修持只有一,希望今生莫白來,陰陽順逆天運行,四時八節不逆亂︼
  ﹃真理不變只有一﹄︵啟四 頁︶更努力精進,利用空閒時間,積極參與有意
義的事情,所有煩惱惡因,皆能轉成菩提善果,早日覺醒,跳出樊籠,認清道理
事理,立穩腳步,內功外果勤培,性命雙修,度己度人,如此業消德長,不枉負
今生今世來人世間走一回,不辜負上天降道之本意。﹁陰陽順逆天運行﹂︻聖母
解析︼陰陽:﹁陰﹂晚時;﹁陽﹂日時。日月運行,陰陽照順序,﹁寒來暑往﹂
寒:就是陰;暑:就是陽。﹁四時八節不逆亂﹂四時:春夏秋冬。八節:立春、
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春夏秋冬一定照此順序在運行。
﹃四時八節依然序,未曾停頓未曾留,時光從來不倒轉,人事可以在改變,原則
定律仍依循。﹄︵啟四 頁︶
  

︻豈可人無照天理,本立道生是根基,四維八德古聖訓,有始有終不可缺,
道上之途願有汝,彼岸即是在眼前︼
  

﹁豈可人無照天理﹂天照甲子,人依天理,我們都是上蒼眷顧的子民,﹃天
照甲子,人合天理﹄盛世可期也!﹁本立道生是根基﹂︽論語︾﹃君子務本,本
立道生。﹄根本建立了,道生就是根生。︽大學︾﹃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
先後,則近道矣!﹄聞知事物之理,人生應遵循的正道。﹁四維八德古聖訓﹂﹁
四維八德﹂為人處世的圓滿和諧,也就是﹁禮、義、廉、恥。﹂﹁忠、孝、仁、
愛、信、義、和、平。﹂都要具備。遵守﹁四維八德﹂古聖先賢之聖訓,以臻安
和樂利的社會。﹁四維八德﹂是最基本的品德修養,及傳統美德,但在當今社會
,逐漸式微,為了喚起散渙的人心。﹁有始有終不可缺﹂聖母說:﹁以四維八德
生活化,遵循自古聖訓,要躬行而克終,不可或缺,不可半途而廢,面目掃地,
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道上之途願有汝,彼岸即是在眼前﹂在修持的道
途中,願眾生都能同參共修,﹁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上就會幸福
快樂。﹂﹁此岸﹂喻為生死輪迴。﹁彼岸﹂喻為涅槃聖地。西方極樂世界在我心
中,心能生萬法,心淨佛土淨。在修持道途中有我願有你,及時一同登上法船,
彼岸即是在眼前。
 

 ︻平逸白話闡述暢,暗藏玄機為之塞,看來研讀尚不足,自為汗顏應加強︼
  平時在簡易的白話文中能對答如流,但遇到意境深遠、或暗藏玄機的指示,
就要為之語塞了,瞬間無法闡述順暢,表示經文法典研讀還不夠深入、不夠純熟
,聖母說:﹁看來所學不堪及,若不知加強努力,自己應該感到慚愧的無地自容
!﹂

︻民國九十六丁亥年四月十五日︼
天道運行無始終
地載萬物無釋重
人處天地為靈長
盈虛消長共流行
週而復始永無止
人生數十寒載矣
何為崢嶸永不休
明德至善應即為
片刻不能來停留
誠意正心修治平
無為之為無不為
道心惟微人心危
時下濁世處不易
實在難為處事情
各自為政為私己
天下蒼生誰在乎
只把順位排己出
公德之心有幾人
誰又來管天下事
只怕因果業隨形
到時求神來相助
真是庶民憫之情
若能得神來幫助
可是功德福報果
如若不能得神助
吉凶禍福隨自業
若是修得今日功
好教他日得報果
修身立德積善功
諄諄教誨已無數
忠言逆耳可信否
望吾門生無拂逆。
天出異象恐有變
地現異物風雨亂
人為異常唯事出
觀象察形變化出
望吾門生平安福
若無他事莫遠行
明哲保身要戒慎
行功立德切莫忘
一言一行要注意
以上數言莫忘記。
萬家燈火五色光
十方遊子心未還
是否迷途覺無路
若是佛子覺醒時
應自靈台點心燈
仙人指路有一方
不覺三更到五更
雞啼曉眠該醒時。

︻聖訓解析︼
  ︻天道運行無始終,地載萬物無釋重,人處天地為靈長,盈虛消長共流行,
週而復始永無止︼
 

 ﹁天道運行無始終﹂天道、天理,是萬物的大本一理,是始終不變的常理。
﹁天道運行,天理流行﹂我們也必須學習廣大無垠的天道,讓自己的心胸,更寬
大,包容世間的一切,天道運行沒有停止,人也要效法天道,﹁天行健,君子以
自強不息。﹂﹁地載萬物無釋重﹂大地承載萬物,︽禮記︾地載萬物,天垂象,
取材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一切萬物因地而生、因地而長。所以
天能覆萬物,地能承載萬物,萬物都在地之上,由地來承載著它,大地承載萬物
不求回報,有包容心,謙卑低下,使得萬物成長,無怨無悔,全部概括、接納、
承受。﹁人處天地為靈長﹂人類處於天地之間,乃為萬物靈長,︵靈長:人有智
慧,有思考能力,如此能成就萬物,為萬物之靈。︶西方莎士比亞名言:﹁人是
萬物的靈長,宇宙的精華。﹂東方認為:﹁人稟天地之氣而生,夫人是有生最靈
者也,一切萬物人最為貴。﹂人處於天地之間,仰觀天道運行,俯察地理之變化
,要有無我、無執的觀念與作為,才能同天地合而為一。﹁盈虛消長共流行,週
而復始永無止。﹂在萬有之中,天地萬物,一盈一虛,隨時消長變化,若了解天
地盈虛變化消長之理,得之也不欣喜,失之也不憂愁,因為得失也是不定的,盈
虛消長之道,蘇東坡大仙名言:﹁逝者如斯,而未嘗往也,盈虛者如彼,而卒莫
消長也。﹂盈虛消長,互為其根,順逆得失,隨時更迭。月有盈虛圓缺,其實是
不曾消長,宇宙無時無刻運行天地四時八節,盈虛消長,窮通變化,週而復始永
無止息。
  

︻人生數十寒載矣,何為崢嶸永不休,明德至善應即為,片刻不能來停留︼
 

 ﹁人生數十寒載矣﹂人生歲月只不過數十寒載,一生中若不知來學修善業,
不明白因果業報,不行善積德,轉眼之間無常到來,後悔遲矣!悔之晚矣!﹁何
為崢嶸永不休﹂人生富貴不易得,對功名便不該強求,但為何人們還是汲汲營營
,在追求功名利祿當中永不停止呢?﹁明德至善應即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
,在新民,在止於﹁至善﹂的道理。君子德行之至善,皆當止於至善之地而不變
。﹁片刻不能來停留﹂︽中庸︾﹃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片
刻不能離道,修行修道,片刻不能停留。
  

︻誠意正心修治平,無為之為無不為,道心惟微人心危,時下濁世處不易,
實在難為處事情︼
 

 ﹁誠意正心修治平﹂︽大學︾﹁誠意,正心。欲正者先誠意、欲修者先正心
、欲齊者先修身、欲治者先齊家、欲平者先治國。﹂儒家教育:﹁格物、致知、
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無為之為無不為﹂不言德而德立
矣!凡事皆先由自身做起,如何做到無為而治,﹁無為而為﹂絕非無所作為,而
是要遵循事情的自然規律,以德化民,達到最高的境界。﹁道心惟微人心危﹂人
心是危險的,道心是微妙的,重陽帝君詩曰:﹁道心惟微人心危,幾個清清幾個
知,至善中間為洞府,玄關裡面是瑤池,猿猴緊鎖休遷走,意馬牢拴莫教馳,允
執厥中涵養足,金光一道透須彌。﹂︽書經︾﹃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
,允執厥中。﹄﹁時下濁世處不易﹂期勉眾生能放下執著,努力在當下,精心一
意,確實執守中庸之道。﹁實在難為處事情﹂道統的思惟是微妙幽深的,凡人意
念是難以安撫的。
 

 ︻各自為政為私己,天下蒼生誰在乎,只把順位排己出︼
  

﹁各自為政為私己﹂一般人的作為是﹁各人自掃門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需打破各自為政的壁壘,現在的社會若是大家不再形同陌路,人與人之間都能
互相幫助,去除私己,守住道心,教化民心,曉以大義,共存共榮,力量才能發
揮,社會才會進步。﹁天下蒼生誰在乎﹂﹃天下蒼生待霖雨,終能乘雲為天下蒼
生降甘露。﹄不必事事都只自私為己,以自己為優先考量,﹁只把順位排己出。

  

︻公德之心有幾人,誰又來管天下事,只怕因果業隨形︼
  

﹁公德之心有幾人,誰又來管天下事﹂公德之心也是需要大聲疾呼來喚醒,
否則人們對公德心的意識越來越趨淡化,在現今社會有公德心,且遵守道德規範
,具體行為的表現已不多。﹁只怕因果業隨形﹂眾所週知,因果業報,如影隨形
,任誰也無法逃出因果業報,業力的牽引,造了多少善惡業因,因緣成熟必受果
報,這是無庸置疑的,﹁因果業隨形﹂誠不虛也!
  

︻到時求神來相助,真是庶民憫之情︼
  平時不努力,臨時抱佛腳,須知天下並沒有白吃的午餐,天上更不會掉下來
禮物,如平時不修行,事到臨頭時祈求神明的幫助,就能如願以償,那大家都等
有事再來求,誠如聖母開示言:﹁誰人不願福報田,但是只怕福分淺。﹂︵啟四
頁︶做了多少善功德?可得多少福報?有一定的,庶民之情,也實在是情有可憫
啊!
  

︻若能得神來幫助,可是功德福報果,如若不能得神助,吉凶禍福隨自業︼
  ﹁若能得神來幫助,可是功德福報果﹂若是能得神之助,那也是個人努力有
成果。﹁如若不能得神助,吉凶禍福隨自業﹂吉凶禍福乃是善惡報應的原理,是
自己的功德福報果,不是神佛賜予的,而是眾生自作自受,自造福田或自作孽緣
,隨著自業感受果報。︽尚書˙周書︾﹃皇天無親,惟德是輔;黍稷非馨,明德
惟馨。﹄皇天無私,只輔助有道德的人;黍稷不算馨香,只有美德才是馨香。上
天不邀功、不諉過,也勉勵人們要有正信,要了解,若能得神來幫助,可是功德
福報果,如若不能得神助,吉凶禍福隨自業。
 

 ︻若是修得今日功,好教他日得報果,修身立德積善功︼
  

﹃珍惜福報,用心修行。﹄修行需明白、領悟,所謂﹃三千功圓八百果滿。﹄

行功立德,前功不可補後過,後功必須補前過,才能累積而達三千功八百果之
圓滿。一生一世,時光歲月太匆匆,無法修行至三千功圓,八百果滿,也要生生
世世再修持來累積,而至三千功八百果,圓滿修成。以是之故,入道門後,修持
就應立志精修,以期達到修行功果圓滿的境界,永不退轉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修持是無止境,直到自覺、覺他,無上正等正覺的覺行圓滿的境界,還是要永
不停止的繼續實修。﹁若是修得今日功,好教他日得報果﹂修得今日功,今生今
世的修持,若能有成,累積了來世福報的資糧,累積了來世的果報。﹁修身立德
積善功﹂﹁立德﹂是自身的善修為,﹁善功﹂凡是對眾生有利的都有善功。內修
自性,外行功德,福慧雙修,修身立德累積三千功圓八百果滿。
  

︻諄諄教誨已無數,忠言逆耳可信否,望吾門生無拂逆。︼
  

有緣閱讀﹃菩聖宮言啟示錄﹄並能力行實踐於日常生活行住坐臥中,對修身
立德、累積善功,有不可思議的潛移默化之幫助,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福德
正神,無數次的諄教之言盡在此書中。﹁忠言逆耳可信否,望吾門生無拂逆。﹂
金剛經云:﹁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六祖惠能禪師˙
無相頌︾﹃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改過必生智慧。日用常行饒益。﹄寧
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人真的不能太鐵齒,寧可選擇相信,也不要不相信,希
望眾生接受教誨之言,不要明知故犯,故意拂逆、違背。
 

 ︻天出異象恐有變,地現異物風雨亂,人為異常唯事出,觀象察形變化出︼
  

﹁天出異象恐有變,地現異物風雨亂,人為異常唯事出﹂天顯異象,天候的
異常,恐怕會是變化的前兆。而地球暖化快速,風雨失調,也是人為的因素,人
受陰陽變化,生於天地之間,為萬物之靈長,若人心和善、四時順播、五榖豐收
、六畜興旺;若人為異常、人心險惡、道德不守,天以刀兵、水火、瘟疫,四時
不順、天災地變,來對人類提出警示。﹁觀象察形變化出﹂︽易經︾﹃天垂象,
見吉凶,聖人象之。﹄此則觀乎天文以示變者也。觀察天上星象、大地法則,看
星象變動,察覺地上生物、自然的萬象,形成的變化。
  

︻望吾門生平安福,若無他事莫遠行︼
  

雖然天出異象來警示了,大地呈現風雨失調、氣候異常來警惕;人處其中,
自然生態被破壞殆盡,凡此種種,如今垂象來預警。聖母保佑門生眾生都平安得
福,警示門生、眾生如果沒特別的事情也盡量不遠行,若有遠行,遊必有方要告
知,凡事但求平平安安。
  

︻明哲保身要戒慎,行功立德切莫忘,一言一行要注意,以上數言莫忘記︼
  ﹁明哲保身要戒慎﹂要有戒慎恐懼的心,才能明哲保身。︽禮記˙中庸︾﹃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要明哲保身也是要有大智慧的,﹁是非紅
塵不到我﹂明哲保身也非只事不關己,少惹麻煩。﹁行功立德切莫忘﹂行功立德
,修行的第一步,凡塵眾生修持,正是給予自己行功立德的機會,累積功德,由
累積的功德轉成菩提善因。﹁一言一行要注意,以上數言莫忘記。﹂聖母又再一
次的叮嚀,一言一行要謹慎小心,時時刻刻皆要防範未然,警示之言,謹記在心
,不可忘懷。
  

︻萬家燈火五色光,十方遊子心未還,是否迷途覺無路︼
 

 ﹁萬家燈火五色光﹂入夜後,已是盞盞萬家燈火通明的時分,家家戶戶點上
明亮燈火,但很多人還沉迷在五光十色中,心尚且未收回,如烏雲蔽白日,渾然
不知覺。﹁十方遊子心未還,是否迷途覺無路﹂聖母說:﹃夜幕低垂鳥已歸,一
日作息人已回,靜慮深省在徘徊,驀覺歲月早已飛,舊日情懷不堪追,豈能今日
再陶醉。﹄︵啟一頁︶但是遊子不知歸,十方眾生,是否已經迷失了方向,是否
還摸不著醒覺的門路,真是﹃天堂有路,行人冷落;地獄無門,來者擁擠。﹄覺
路似將蒙塵,眾生未見覺醒,歸鄉之途竟是如此這般的漸行漸遠。
  

︻若是佛子覺醒時,應自靈台點心燈,仙人指路有一方,不覺三更到五更,
雞啼曉眠該醒時︼
 

 ﹁若是佛子覺醒時﹂若是修持有頓悟、有覺悟、有根基,萬緣放下悟本性。
﹁應自靈台點心燈﹂應是點燃心燈照亮未來,靈台心燈點燃,照亮我們心的願望
,照亮人生的道路,有無盡的光明。﹁仙人指路有一方﹂仙佛啟示為人處事的道
理、指引明路妙方法。﹁不覺三更到五更﹂古時候以五更來區別入夜,一更是戌
時,二更是亥時,三更是子時,四更是丑時,五更是寅時。﹃三更燈火五更雞,
正是勤學立志時,夜深聽得三更鼓,醒來不覺五更鐘。﹄誌公禪師醒世歌:﹁深
夜聽得三更鼓,翻身不覺五更鐘,仔細從頭思想起,便是南柯一夢中。﹂﹁雞啼
曉眠該醒時﹂已是五更雞啼,還在沉睡的人兒,也該醒來了,﹁聞雞起舞﹂有志
之士,及時奮發自勵,激勵迷途的眾生奮進吧!

︻民國九十六丁亥年五月一日︼
緣起緣滅求助誰
誰能解我心中疑
疑難問題湧心胸
胸中苦悶已多時
時機未到費心思
思潮時時在腦海
海闊天空欲何往
往事實在難回首
首要之務當前急
急在難處不知何
何必當初來今日
日子漫長如何過
過去之事太無知
知道之時悔當初
初時希望已破滅
滅除煩憂不容易
易道陰陽變化中
中庸之道尚可用
用法之妙看人為
為善之計要記得
得失衡量心中取
取至今日問神道
道果如何看造化
化解恩怨和情仇
仇本可解不宜結
結果應是可預期
期限看來已近矣!
乏善可陳心有數
因果業障相隨形
只道今生何至此
善果善功尚未豎
否知善識淺知呢?
還是業緣來纏身
天涯海角渡有緣
尚能解開心中鎖。
投石問路問神仙
仙人指路此山中
點滴心頭應有知
藍天高空白雲過
一縷清煙隨風飄
往塵已難見全貌
庭院深深不知處。
柳暗花明有一村
湖邊春夢覺醒否
借問酒家何處有
怎知愁上焦心頭
空谷幽蘭獨芬芳
再待何時見太陽。

︻聖訓解析︼
  

︻緣起緣滅求助誰,誰能解我心中疑,疑難問題湧心胸,胸中苦悶已多時︼
 

 ﹁緣起緣滅求助誰﹂﹁緣起緣滅﹂這是耳熟能詳,人們常說的一句話語,人
生的過程不都是緣起緣滅嗎?緣起緣滅,實在難以強求,所以緣起之時惜緣,緣
滅之時就隨緣。﹁誰能解我心中疑﹂在我心深處的疑惑,誰能排解?所謂﹃他山
之石,可以攻錯。﹄他人的意見或許能夠有所幫助,或是作為殷鑑,我們應該多
聽聽別人的意見。﹁疑難問題湧心胸﹂問出心中之苦悶,一時難以解決的問題都
湧上心頭。﹁胸中苦悶已多時﹂心中的難言之隱也苦悶很久了。
  

︻時機未到費心思,思潮時時在腦海,海闊天空欲何往,往事實在難回首︼
 

 ﹁時機未到費心思﹂但是機緣未成熟,就是無法開啟智慧,走出迷惘。﹁思
潮時時在腦海﹂一些想法時刻在腦海中盤旋。﹁海闊天空欲何往﹂感覺世界之大
似乎也無容身之地。﹁往事實在難回首﹂前塵往事怎堪再回首。
  

︻首要之務當前急,急在難處不知何,何必當初來今日,日子漫長如何過︼
 

 ﹁首要之務當前急﹂重要的事也不容再延宕,時光歲月也不容再蹉跎。﹁急
在難處不知何﹂只是乾著急而已,也是無能為力可以解決。﹁何必當初來今日﹂
﹃千金難買早知道,萬般無奈想不到。﹄早知今日是如此,又何必當初不懂事。
﹁日子漫長如何過﹂若是不下個斷然的決心,漫長的人生旅途,怎樣把握人生的
方向,再創造有意義人生。
  

︻過去之事太無知,知道之時悔當初,初時希望已破滅,滅除煩憂不容易︼
  

﹁過去之事太無知﹂一切的一切,總是由於太幼稚,又無善知識所致使。﹁
知道之時悔當初﹂如今吃足了苦頭才警覺到,真有悔不當初之憾,其實是咎由自
取,自作自受,後悔也來不及了。﹁初時希望已破滅﹂當初的希望已找不回,心
中所嚮往的美夢也已破滅,希望都幻滅成空了。﹁滅除煩憂不容易﹂如今想再重
新來過,找回自己曾經所擁有的竟是如此不容易。
 

 ︻易道陰陽變化中,中庸之道尚可用,用法之妙看人為,為善之計要記得︼
  ﹁易道陰陽變化中﹂﹃易道廣大,無所不包。﹄確俱至理,陰陽者:﹁天地
之道也﹂,陰陽變化,天道順逆,萬物盛衰,若不了解天地陰陽造化萬物之理,
一切事物的變化,都歸於陰陽盈虧消長的生息變化中。﹁中庸之道尚可用﹂孔子
的中庸之道,用的適中安怡自得。修心養性能治失衡,可療偏差,這就是聖母強
調修持的重要,人要能早知修持,秉持中庸之道,才能了解易道陰陽變化。﹁用
法之妙看人為﹂如能以中庸之道,不偏不倚,用法之巧妙端看個人作為,只可心
領神會,難能言傳。﹁為善之計要記得﹂︽三世因果經︾﹃欲知前世因,今生受
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為善最樂,為惡難逃,善事可做,惡事莫為
,為善去惡,人生才有意義,才能自利利人,這才是有意義的人生。
  

︻得失衡量心中取,取至今日問神道,道果如何看造化,化解恩怨和情仇︼
  ﹁得失衡量心中取﹂利弊得失衡量之下,實在不能再錯過明智之抉擇。﹁取
至今日問神道﹂今日有此機緣,問鼎神佛問道由,一般人心中無定見時只能求問
神佛。﹁道果如何看造化﹂最後結果,如何選擇,如何決定,就要看個人的智慧
,個人的造化了。﹁化解恩怨和情仇﹂糾結在相互之間的是非對錯、恩怨情仇,
要如何來化解?
  

︻仇本可解不宜結,結果應是可預期,期限看來已近矣!︼
 

 ﹁仇本可解不宜結﹂冤家宜解不宜結,恩怨情仇應設法化解。﹁結果應是可
預期﹂結果應是意料中。﹁期限看來已近矣﹂已是該做出最後的抉擇了。
  

︻乏善可陳心有數,因果業障相隨形,只道今生何至此,善果善功尚未豎︼
  

﹁乏善可陳心有數﹂日復一日,庸庸碌碌,隨波逐流,生活上平凡無奇,可
以說是乏善可陳。﹁因果業障相隨形﹂我們都明瞭因果業障如影隨形,了知因果
,畏懼因果。﹁只道今生何至此﹂只是說為何今日會如此呢?﹁善果善功尚未豎
﹂能多做一件善事,則多一件善功,能多造一分功德,則多一分幸福,看別人求
神拜佛皆有感應,而自己所求都不靈不感應,這就是自己善果善功尚未豎立,又
沒善知識,自己積有幾分善功才可得幾分福報,有幾分善果才能開赦幾分因果業
障。
  

︻否知善識淺知呢?還是業緣來纏身,天涯海角渡有緣,尚能解開心中鎖︼
  ﹁否知善識淺知呢?﹂說了這麼多,不知是不是還善知識淺薄呢?﹁還是業
緣來纏身﹂還是因果業障纏身,致使今日如此智慧淺知。﹁天涯海角渡有緣﹂不
論在天之涯海之角,聖母廣渡有緣眾生,渡化迷津,能消除業障,增長智慧,啟
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引導有緣的眾生,遠離罪惡的淵藪,歸向光明的大道。以此
作為﹁菩聖宮言啟示錄﹂的教材,警惕迷惘的眾生,切勿重蹈覆轍。﹁尚能解開
心中鎖﹂若能領悟大道真理,解開心中之迷惘,因果業障一併消除。
 

 ︻投石問路問神仙,仙人指路此山中,點滴心頭應有知︼
  ﹁投石問路問神仙,仙人指路此山中﹂因為﹁投石問路﹂所以﹁仙人指路﹂
。仙佛指引解決的方法,﹃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身處山裡,
無法看見此山全貌,身臨其境,如入五里霧中,視線被四周環境遮蔽住,就是看
不清楚。﹁點滴心頭應有知﹂一路走來點點滴滴在心頭,如人飲水,冷暖只有自
己知。
 

 ︻藍天高空白雲過,一縷清煙隨風飄,往塵已難見全貌,庭院深深不知處︼
  ﹁藍天高空白雲過,一縷清煙隨風飄﹂藍天白雲的美麗,像一縷清煙隨風而
去,在寬闊的藍天中。﹁往塵已難見全貌﹂昔日情景已難完整再現,往事已如雲
煙般的消失無蹤。﹁庭院深深不知處。﹂庭院依然是深深,在雲深不知處,也意
味著美好的將來還在未定之天,自己很難一窺究竟。
 

 ︻柳暗花明有一村,湖邊春夢覺醒否?借問酒家何處有?怎知愁上焦心頭︼
  ﹁柳暗花明有一村﹂柳暗花明會有一村嗎?人生一定會有讓你繼續走下去的
動力,只是還沒有發現而已,努力的走,好好的走,柳暗花明終會有一村,終會
﹃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湖邊春夢覺醒否?﹂昔日編織的夢幻
愛情,總是讓人痴迷,如今湖邊景物依舊,但是人事已非,回過頭來該對自己的
過去做個檢討,對自己的未來做個期許。﹁借問酒家何處有?﹂滿懷愁緒向誰訴
,欲借酒澆愁嗎?找個酒家買醉吧!這是苦中無奈的感觸。﹁怎知愁上焦心頭﹂
但是怎知,借酒澆愁,愁會更愁。
  

︻空谷幽蘭獨芬芳,再待何時見太陽。︼
 

 ﹁空谷幽蘭獨芬芳﹂空谷幽蘭自在芬芳,是氣質出眾,處在人群中就似空谷
幽蘭,也意謂著不只注重光鮮亮麗的外表,還是要注重內心之修為,避免流於空
谷的幽蘭,孤芳自賞。﹁再待何時見太陽。﹂十年河東,十年河西,時來運轉鐵
成金,人間世事皆有其循環,努力加油,等待時來運轉見光明,成功之日才有希
望。

︻天上聖母開示︼
  心裡面感覺戚戚焉嗎?現實人生,實在人生很可憐,但是一些事情都是咎由
自取,自作自受的,一段不被祝福的婚姻,兩難的抉擇之下,要先問問你的意願
,要很清楚,下定決心,才有辦法幫你作最後的決定,也尊重你自己的抉擇,能
吃得苦中苦才能夠撐的過來,否則以後的事,待續……。你曾經有過一碗泡麵的
日子嗎?有。很難過,很痛苦。那你就可以做一個最明智的決定,下一個最好的
決心,所以聖訓文中會說乏善可陳,你沒有﹁德﹂來填補坑坑洞洞之時,所以剛
剛還說你要吃的苦中苦,縱然吃了苦中苦還上不到人上人,剪不斷是理還亂,是
離愁還是相思,很多愛情故事,夢想和實際差多少,夢想是完美的,實際是殘酷
的、現實的,每天面對開門七件事,樣樣不能少,少了今天日子就難過了,真是
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吃泡麵啃麵包的日子很難過,一場空中浩劫,︵因為是在
網路上認識的,所以聖母形容是空中浩劫。︶本來是勸合不勸離的,往往下定決
心痛定思痛,一段不被祝福的婚姻,當下現實多元化的社會,但會造成今日不好
的結局,難道不都是咎由自取嗎?話說到這邊,還是很慎重的告訴你,我天上聖
母對每一位都是一樣的關愛、照顧,但是每個人都要為自己負責,做錯事的話,
俗語說:﹁回頭是岸﹂只要有勇氣面對這一切,有勇氣回頭,這件事才會朝著比
較完美的方向。今天尊重你的選擇,我給你時間你自己做全盤的考量,真正有答
案,下定決心後才來告訴我,才幫你做最完善的處理,好不好。藉著你的事情做
個活教材,我也說給在座聽,做個借鏡、參考,今天你的事暫時說到這邊,以後
再告訴你要怎麼做。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