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天道亙古而恆常 上下相欺則亂世 聖賢濟世而無為 母道慈中而有嚴 日掩便暗而無明 心掩則昏昧無知 今日世事皆如此

111菩聖宮言啟示錄(二十)

民國111年4月27日【歲次壬寅年三月廿七日】

天 道 亙 古 而 恆 常
上 下 相 欺 則 亂 世
聖 賢 濟 世 而 無 為
母 道 慈 中 而 有 嚴
降 靈 開 示 垂 教 化
日 掩 便 暗 而 無 明
心 掩 則 昏 昧 無 知
今 日 世 事 皆 如 此
怎 能 安 居 過 日 子
正 道 流 失 邪 道 起
君 子 小 人 分 不 清
虛 偽 詐 騙 彼 皆 是
不 擇 手 段 之 行 為
謀 求 生 活 不 容 易
立 足 於 世 更 艱 難
如 今 局 世 是 如 何
權 勢 掌 控 了 一 切
旁 門 小 道 混 其 中
歷 史 教 訓 要 記 取
人 生 在 世 是 為 何
德 教 不 如 科 技 教
禮 儀 教 化 亂 了 套
心 中 只 有 富 且 貴
如 何 謀 取 大 利 益
人 情 世 故 不 一 樣
汲 汲 營 營 庸 碌 碌
何 處 有 利 偏 何 處
乏 人 問 津 無 財 路
難 道 此 山 無 財 寶
只 是 雲 深 不 知 處
現 實 人 生 實 可 怕
當 知 此 身 濁 境 中
不 被 汙 染 也 很 難
潔 身 自 愛 不 沾 染
誰 能 有 此 之 傲 骨
如 今 劫 難 尚 未 了
處 處 都 有 危 險 在
若 要 塵 中 不 波 及
就 要 把 定 心 志 堅
妄 心 妄 念 放 一 邊
靜 心 守 誠 伺 機 緣
劫 難 終 將 會 過 去
如 能 安 然 而 無 恙
一 切 將 有 新 氣 象
千 叮 萬 嚀 亦 平 安

天道亙古而恆常 上下相欺則亂世 聖賢濟世而無為 母道慈中而有嚴
降靈開示垂教化 日掩便暗而無明 心掩則昏昧無知 今日世事皆如此
怎能安居過日子 正道流失邪道起 君子小人分不清 虛偽詐騙彼皆是
不擇手段之行為 謀求生活不容易 立足於世更艱難 如今局世是如何
權勢掌控了一切 旁門小道混其中 歷史教訓要記取 人生在世是為何
德教不如科技教 禮儀教化亂了套 心中只有富且貴 如何謀取大利益
人情世故不一樣 汲汲營營庸碌碌 何處有利偏何處 乏人問津無財路
難道此山無財寶 只是雲深不知處 現實人生實可怕 當知此身濁境中
不被汙染也很難 潔身自愛不沾染 誰能有此之傲骨 如今劫難尚未了
處處都有危險在 若要塵中不波及 就要把定心志堅 妄心妄念放一邊
靜心守誠伺機緣 劫難終將會過去 如能安然而無恙 一切將有新氣象
千叮萬嚀亦平安

 

【聖訓解析】

「天道亙古而恆常」,

日月得有天道,能夠恆久照耀。
四時變化更替,能夠持久生成萬物。
聖人常持守恆道,天下萬物歸化成。
觀察恆久之道,天地萬物之情即可以知曉。
《象傳》雷風相偕,「恆」卦之象。
君子立身,不會改易其道。恆久,恆常。
老子曰:「天道極即反,盈即損,日月是也。
聖人日損而沖氣,不敢自滿,日進以牝,功德不衰,天道然也。
人之情性,皆好高而惡下,好得而惡亡,好利而惡病,好尊而惡卑,
好貴而惡賤,眾人為之,故不能成,執之,故不能得」。
這當中亦表現了孔子內心對天命、天道的契悟與虔誠。
而這種契悟與虔誠,是人人內在道德主體性的一種自然表現。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最理想的法則、規條是無私的,守常與完善、妥善的人。
道是根本,教是作用,道與教要合一。
天道法則,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生命的智慧:就是天道運行的法則。
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有什麼樣的果,這是亙古不滅的定律。
種善因,必有善果,種惡因,必有惡果。

「上下相欺則亂世」,

張果老,曠世預言神準,預測到當今「亂世」。
唐朝末年,張果老與張天師及王靈官、黃靈官,有一段對話,預言了當今社會的現狀。
張果老說,一千年以後,世上會出現:「在官則不顧公家,只知賄賂。
賄賂可以公行,苞苴不必暮夜。是即鬼魂搶奪羹飯的情況也」。
子曰:「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
「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見利思義,見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為成人矣!」
子路問:怎樣算完美的人?
孔子說:「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綽的清心寡欲,卞莊子的勇敢,
冉求的才藝;再加上知禮懂樂的修養,就可以算完人了。」
又說:「現在的完人,就不必這樣了,見到利益時,考慮道義。
見到危險時,奮不顧身。長期貧窮也不忘平日的諾言,也可以算完人了」。
孔子說:「貧窮而無怨恨很難,富裕而不驕狂容易」。
孔子說:「君子做事容易,但使他高興卻很難。討好不當,他是不會高興的。
用人時,總能量材而用」。
「小人做事難,但使他高興很容易。討好不當,他也高興。他用人時,總是求全責備。」
子路問說:「要怎麼做才稱得上士」?
孔子說:「要能相互切責,又和順的樣子,可說是士了。
朋友相處道義之交,彼此互相勸善,兄弟之間要和悅相處」。
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
孔子說:「善人教導人民七年,亦可以使人民上戰場為止干戈,反抗侵略,內聖外王」。

司馬光談「信」|上下不信,則離心致敗。
國保於民,民保於信。非信無以使民,非民無以守國。
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不欺四鄰。
善為國者不欺其民,善為家者不欺其親。
不善者反之,欺其鄰國,欺其百姓,甚者欺其兄弟,欺其父子。
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離心,以至於敗。

恭聞 道生天地,道為天地之本,天地生萬物,天地又為萬物之本也。
人在天地之間,身配天地,性參太極,與萬物同乎一德,同乎一道也。
是故聖人以大同之道盡於己,而盡於人,以大同之德應乎人。
張果老是中國神話傳說中的道家八仙之一。
史書記載,張果老確有其人。

「聖賢濟世而無為」,

天道是大自然運行的法則,規律。
天道無親,是說大自然的運行規律,是無為,普遍,大公無私。
如陽光普照,大雨普潤,大地普生萬物,供養萬物。
對待萬物沒有偏私,或者親疏之分的。
人看的是外在的,聖賢仙佛看的,是內心真正涵養的功夫。
是聰明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愈是聰明的人,愈是執著外相,
所以,以後有人說你很聰明,別太高興。

「母道慈中而有嚴」,

聖母慈悲,教育門生,「慈中有嚴格」。
法國文學家盧梭說:「你知道用什麼方法,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
「不幸的人」嗎?就是凡事對他「百依百順」。
真我覺悟,自己反省,自己改造,自己學習,認識真吾。
立志向、改作風,剔積弊,捨己濟眾,決不借眾以成己。
捨個人救大眾者光明,借眾人成自己者黑暗。
如攏絡眾人為自己努力,或借眾人的功德作個人臉上的粉,
有那樣思想的人,永遠黑暗。

「降靈開示垂教化,日掩便暗而無明」,

「掩星」是一種天文現象,指一個天體,在另一個天體與觀測者之間,
通過而產生的遮蔽現象。前景中的物體阻擋、遮蔽背景中任何物體的現象。
「掩日」,日則光晝暗。陰盛則陽滅。
無明沾染了世俗,就要修行來剔除,因無明而產生的煩惱。

「心掩則昏昧無知」,

心思昏昧,因為自己無知,既然麻木不仁,就任憑自己放縱情欲,貪行各樣污穢的事。
「謙虛」是儒釋道文化,水滴雖微,漸盈大器。
不具智慧的過失,無慧過患中,施等無慧,如無眼目。
無知的過患,沒有智慧,就像沒有眼睛一樣。
即理說的最主要觀念,為「心」、為「良知」、為「理」和「天理」。

今日世事皆如此,怎能安居過日子,正道流失邪道起,君子小人分不清
虛偽詐騙彼皆是,不擇手段之行為,謀求生活不容易,立足於世更艱難
如今局世是如何,權勢掌控了一切,旁門小道混其中

出自宋代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
人無求、心自在。
世事原本就是禍福相倚,強求不得。
如果人人都能了解人生如幻,本來就是空無一物、無增無減,
自然不會再受境界所拘。
該來的總是會來,該去的總是會去,擁有平淡自如的心,
在時空中,就能超越人生的苦難和心靈的折磨。
為何世事盡皆如此殘忍,如此教人無語。

萬物皆空
其實,世事皆可作如此觀,有浪,但船沒沉,何妨視作無浪。
有陷阱,但人未失足,何妨視作坦途。
沒有那種大喜大悲的滄桑,亦不含那種亦快亦痛的宕跌。
但也許這樣更好一點,讓它只是一樁小小的機密,
一團悠悠的期待,恰如一疊介於在乎與不在乎之間。
修行本要歷風霜,怎能一路皆無殃。

「歷史教訓要記取」,「讓歷史成為歷史;讓過去的成為過去」。

為什麼常說我們要記取歷史的教訓?
「坦然面對、記取教訓,大步向前」。

「人生在世是為何」,人生在世,所為何來?

道路一直在那裡,看你選不選擇它,以及你那時有沒有條件選擇它。
你現在有條件,但你仍然選了另一條路。
等我回頭,卻不知還剩多少殘生。
人生在世,何為珍貴。
一旦失去,任你千金萬玉,再也無法擁有。

生活的目的與意義:
想必這也是為何,時至今日,人類仍然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追尋人生的意義。
但凡有思考能力的生物,一旦物質需求得到滿足,便會不自覺去思考如何滿足自己的精神需求。
掌握人生方向,人生的目的、意義、價值,找回自己。
人生在世,一切都是機緣,一切順其自然。
人生的悲苦、得失糾纏,與是非相伴,與成敗共生。
快樂的真諦,多不在得時欣喜,而在失後坦然。
再好的東西,你抓得太緊,終會累的。
曾經的擁有,要記得感恩;錯過的美麗,要懂得放手;
精神的高壓,要學會承受;直白的生活,要傾心去愛。
我思故我在!人生在世,就是要找到存在的意義。
現代社會中,人們的精神需求甚至遠大過於物質上的需求,
尤其是缺乏存在感的時候,就會覺得空虛寂寞,甚至感到焦慮、失落。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人生在世,知人與自知,乃一大要事,若能洞悉他人,了解他人,
那你便是老子口中的智者。
若能知悉自身的優劣為何?長短為何?進退為何?
那你便是老子口中的明白人。

「德教不如科技教」,

人類道德的發展,遠遠落後於科學技術的發展。
更何況還有科技之光,照不到的角落,所以讓人很感慨。
資訊科技對人文社會的影響。準確的說,應該是人類的思想進步,
往往都是被科技進步拽著往前走。
當科技可以操控生命,道德可以建立嗎?
所謂「自然」,沒有邏輯才可怕。
不管社會發展進步到哪個階段,超越道德底線都是不可取的。
法律或許約束不了,但輿論的壓力,亦讓人無路可走。

「禮儀教化亂了套」,

《漢語大詞典》將禮教定義為「禮儀教化」。
意思是藉由禮、儀,的力量帶來人的變化。
從古人對「禮教」的談論。就會發現他們關注禮教,
目的是價值化各種人我關係。
禮教之所以存在,是因文化發展趨於複雜。
如何將禮儀「神聖化」,透過循天之道,以神聖化統治權力進行探討。
由神話與風俗,而逐漸轉化為國家施行教化的重要領域。
其不論在神話的運用、法律、社會、風俗上均有明顯的差異。
先秦儒家的禮、樂教化,既有差異又密不可分,內外兼顧的思想觀念,
禮樂之間並稱,同樣是有一定的淵源的。
在遠古時代,禮儀總是與樂舞連繫在一起。
周公制禮作樂,西周時期禮樂成為一套完備的制度。
以孔子為代表的先秦儒家延續了之前的禮樂文化。
禮教,即禮儀教化,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禮樂文化。
禮教思想於西周時期,其本質上是森嚴的等級制度
和對倫理、生活方式等。影響著中華文明三千年之久。
孟子曰:「非禮之禮,非義之義,大人弗為。」
非禮之禮:不合乎禮法的禮。
非義之義:不合乎義理的義。
大人:德行完備的君子。
孟子說:「看似合禮,實則不合乎禮法的禮儀。
看似合義,實則不合乎義理的道義。
德行完備的君子是不會去做的。」
教化是聽別人的思想,開化自己的思想。
禮教即文明,文明就是禮教。
如果談禮教,有更多內修、內謹、內斂。
注重的是實際進步帶來的效果,和個人的進步。

「心中只有富且貴」,

眼裡看到美好,心中記住快樂,才能和幸福一直並肩。
所以,不要背著幸福找幸福,幸福藏在知足中,用心感受,
坦然接受,不與人攀比,不看輕自己。
懷著感恩的心,做個知足的人,幸福才不會把你辜負。

「如何謀取大利益,人情世故不一樣,汲汲營營庸碌碌,
何處有利偏何處,乏人問津無財路」,

「汲汲」,勤求不休止的樣子。「營營」,追逐求取。
汲汲營營:形容人急切求取名利的樣子。
我們為了生活汲汲營營、勞勞碌碌,卻是沾染許多憂慮。
在世上有人庸庸碌碌的活著,也有人是汲汲營營的過生活,
是壓力、是責任,還是不堪。
在汲汲營營、忙忙碌碌的生活中,你可曾想過,
人生在世的意義和價值究竟是什麼?
是來賺錢、求名、與人爭強的?
很多人就是在貪名求利、你爭我奪中,一天一天過下去。
看到大家有的我也要有。
「乏人問津無財路」,沒有財路的,就十分冷清。
門可羅雀,就是無人問津,沒人給他半毛錢。

「難道此山無財寶,只是雲深不知處」,
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就在這座大山裡,可是山中雲霧繚繞,不知他行蹤。

「現實人生實可怕」,
這個社會是現實的,你沒有實力的時候,人家首先看你外表。
所以當你沒有外表的時候,努力增強實力,當你既沒外表又沒實力的時候,
人家就不理你。
人人都說不要將就,可總免不了硬著頭皮做一些事情。
當「錢」成為人生的目標時,面對任何事情都能將錢直接做連結,
殘酷的人生總會面對「生老病死苦」。

「當知此身濁境中」,

若貪著此身,不能遂捨者,此時,應思維此身諸種過患。
我為此身,造諸惡業,我為此身,乃有煩惱。
我為此身,常受痛苦,我為此身,常害物命。
如是思維,此身應捨,不足戀也。
凡貪著此身,不能捨者,死後墮入蟲類,不可不知。
如上以對治力懺除罪業已。

「不被汙染也很難,潔身自愛不沾染,誰能有此之傲骨」,

戒驕氣:「可以有傲骨,不能有傲氣」。
莊子說:「人不能有傲氣,但絕不能無傲骨」。
歌頌了蓮花堅貞的品格,
從而也表現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和磊落的胸襟。
莊子的思想很冷,但他的心靈並不冷,他有鮮明的個性,他會使性子,也有一身傲骨。
在戰國時代,知識分子們大部分還是一身錚錚傲骨的,
絕不似秦漢以後的很多知識分子,在權力和富貴面前彎下自己的膝蓋。
「傲氣」和」傲骨」,雖只是一字之差,實際上卻相去千萬里。
「傲骨」,是不動聲色。人不可貌相,海不可斗量,的真實寫照。
「傲氣」,則是譁眾取寵、盛氣凌人的絕妙表演。
是「不可一世、趾高氣揚」。
孔子的智慧,好比一棵根深葉茂的大樹,近百年來儘管有人懷疑,有人破壞,
他依然屹立不搖。
有人說「做到潔身自愛,就不要融入任何圈子」
人是群居動物,沒有圈子和社交的不大現實。
關於潔身自愛,其實只要是不越過道德和原則。
雖然有一定道理,首先:要潔身自愛,確實和你所處的環境和圈子有很大關係,
但是任何時候,只要你自己能守住初心和底線,
經受得住誘惑,無論身處何種
因為,傲骨中蘊涵著做人的尊嚴,蘊涵著生命的自信,蘊涵著超越的熱望,蘊涵著對挫折的藐視。

「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
一個人要坐得正,站得穩,行的端,做出響噹噹的事業,
繪出屬於自己的獨特人生風采,
就必須有精神上的鋼筋鐵骨做支撐。

「如今劫難尚未了,處處都有危險在,若要塵中不波及,就要把定心志堅」,

佛說:「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於求,要塵中不染,勿貪,凡事當有度,做人應知足。
你的業障有多深,看了相貌就知道。
人生有度,過則為災,
做人不必刻意,做事不求完美。
功不求盈,業不求滿,
花看半開時,酒飲微醉處。
可以清高,但要有寬容之心,否則就是孤傲。
可以仁慈,但要有果斷之舉,
名定心住。執持明照的智慧,周遍於寂湛理性中,這些寂智妙理,寂而常照,
照而常寂,時常凝然不動,即有定力,這叫做定力住。
於求,要塵中不染,勿貪。

「妄心妄念放一邊」,

並不是說我們隨著妄念走,隨著妄念再去妄念,這個叫隨著妄念的緣,
因為妄念而起懊惱的心,也是分別執著的心,也是妄心。
「妄心、妄念、忘想」
妄心是我們本真的心夾雜了無明。所以第八識是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體。
因有無明在,粘著外境,如水起了波浪,變成了妄心,這是個根本無明。
妄心對境之後,就動心起念,這叫妄念。
妄心,不起一念。
「起心即妄,動念即乖」,才有分別,已背本真。
但有言說,都無實義。
兩邊的任何一邊,都是徒勞無功的。
「禪」是不立文字的,「一切言說,皆離性相」。
《圓覺經》「于諸妄心亦不息滅」,
居一切時不起妄念,于諸妄心亦不息滅,住妄想境不加了知,
於無了知不辨真實。這四句話是粗、細、微細、極微細四步功夫。
真心妄心,本來同體,起心動念,則全真成妄。
心開念息,則全妄即真。所謂除妄,實無可除。
所謂降伏,乃善巧轉移,大而化之耳。
「真心妄心,本來同體」,真心就像水。妄心就像波浪。
妄心就是波動,它是一不是二。
妄心、妄念、妄想,說起來像是一個意思,但是其中大有分別。
妄心是我們本真的心夾雜了無明。
所以第八識是生滅與不生滅的和合體,因有無明在,粘著外境,如水起了波浪,
變成了妄心了,這是個根本無明。
妄念來了,不去管它,把心念收回,用念佛之念,以念止念。
妄念本來無實體,無根無本,只要自己把心念
妄念滅後,就「隨妄本淨」了,隨著妄念的消滅,
就是本來清淨的真如法身了。
經云:「息下狂心,即是菩提」。
妄心是怎麼起的,心本無生因境有。
妄心是因境而有的,沒有外境就沒有妄心。
但是,境同心一樣虛幻不可得。心不自心,因境故心。
境不自境,因心故境。
妄心是我們本真的心夾雜了無明。

「靜心守誠伺機緣」,

緣來緣去,人生渴望優雅的生活,卻常常在求不得中失去自我,隨波逐流。
要想找回自己,做一個優雅從容的人,只有先穩下來,靜下來,學會寬容、
仁愛、溫和、謙恭。
人生,因靜而從容,因從容而優雅。

「劫難終將會過去」,

其實,千萬不要給自己的人生作這樣一種設定,很多時候,我們怎麼看待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就會怎樣回應我們,如果自己都不看好自己的未來,那麼,誰又能幫助我們
脫離苦海呢?
劫難終將會過去,失去、悲傷和失望,都是個人的情緒,
每個人各有獨特的處境和對應之道。
敞開心胸,走出自己的失落與失望。

「如能安然而無恙」,

在日常生活中,一天過了又是一天,過去就不回來了,過去就讓它過去。
不要有三心,過去心不要有,我們就把握努力修,可以成就的。
生活看似平淡,但是也存在著很多的變故與劫難。
跨的過去,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跨不過去的話,將是遍地的瑣碎。

「一切將有新氣象」,
新時代,要有新氣象,更要有新作為,

「千叮萬嚀亦平安」,

再三再四地囑咐,就是平安第一。對囑咐的事情極重視。
平安是福,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誰不盼個無病無災,無災無難。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人生幾十年,能夠平平穩穩,安安全全地度過,就是莫大的福分了。

 

 

【天上聖母開示言】

是啦!白話文,說白話。
沒有真深的句讀,只有真明顯的表示,但是處在今日的環境當中,
大家現主時,大家最恐慌與可怕的一件事,
就是全世界都害怕引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是你無轉個彎,用另外一個角度看一看,
現在時,不是世界大戰,已經是發生了嗎?
發生在世界各國,不是每國都有了嗎?

只是戰爭對象不同,不是用炸彈,不是用飛機,
只是和無形的疫情,在戰嗎?
不像是世界大戰嗎?死傷傷亡的人數,難道會比第二次世界大戰還少嗎?

再說戰爭還未結束,其實,這個戰端,在辛丑年之前就爆發了,
到今年壬寅年,已經達到最高峰,世界人類不管你科技多發達,
不是和疫情在戰嗎?

科技再厲害、再進步,研究出來抵抗的藥,還是戰不贏,只是還在後面追而已。
有些國家類似投降、已經放棄,說與「疫情共存」,要「流感化」。
其實無法共存,無法流感化,如果被染疫的人,縱然他不是重症來說,
一旦被染疫了,要恢復早前的健康體,成數並不高,只要染疫,你的身體,
俗語說:「帶傷了」。

所以這疫情,才是正港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不是槍彈、大砲,在那裡炸來炸去,
殺來殺去,這無形戰爭才是可怕。

在此疫情,也無管你有錢沒錢,也無管你是有權有勢的人,
或是路邊的乞丐羅漢。
所以說,在無形當中,使人可怕與恐慌,但是從來不曾聽過這場戰爭,
叫做「第三次世界大戰」。

現在只說「俄羅斯、烏克蘭在那裡戰」,恐怕引起第三次世界大戰。
但是不知道現在已經在戰了。
人類有否戰贏,這不是全世界性的嗎?
有否報導說哪一國還是清淨的,若有,那國家關門關緊緊了,圍鐵絲網了。
所以這無形戰爭才是可怕,死傷的人與物,少嗎?

大家唉唉叫,現在的經濟,現在的物價,貨物通膨,只有一樣無通膨,
「人類」,不會說人類過多,還鼓勵生育。

人口一直一直變少了,所形容的第三次世界大戰,人類戰輸,死傷很多,
全世界算億的以上,這難道不是「世界大戰」。
只是對象不同,人類在光的,病毒在暗的,東西南北從哪一方向來,也不知,
就算一天到晚躲在防空洞也是一樣。

當然也不會說,一直延續下去,只是不能讓你不知道,何時要截止。
這場人類與病毒的戰爭,他的結束期無人知,沒有誰人多敖推算,
你若是有這本事會推算,今日你的境界不是這樣,所以妄算妄猜,
加減乘除也好,微分積分也好,三角函數也好,隨便你算。
九宮八卦也好,奇門遁甲都好,只要你有本事,可以抵抗這病毒,
你有這個妙法,這個妙方,你就是全世界人類的救世主。

哪裡找,所以人人自危。亂世出英雄,亂世當中,英雄還未出現,
時勢造英雄,英雄無法造時勢。

時代的演變,人類的變化,那是一個「天道」,也叫「天人之際」。
因為當然這是一門比較玄妙與深奧的算法,咱無說那麼深入,
這是在這「驚濤駭浪」當中,咱怎樣閃避大風大浪,可以平安來渡過,
雖然各有天命,但是你的作為,也是影響你人生的路途。

今天這篇訓文,都是白話文,所以我不再逐句解釋,
因為真淺顯的意思,大家都看有,都了解。

只是探討「第三次世界大戰正在發生」。這場戰爭,尚在進行當中,
傷亡的人數,還是不斷在增加,有形戰爭,有形的敵人看的到,
有方法可以閃避,最怕是無形的殺手,

這是「天發殺機」,還是「人發殺機」。
「天發殺機,就是移星易宿。人發殺機,就是天地反覆」,這都有。

因為人類過度的開發,人類科技,可以說「日新月異」,一國拼一國,大國拼小國,
當然小國無法拼贏大國。
瞞天騙地,瞞父騙母,現在每日詐騙集團不是很多,為何詐騙集團存在,
政府也在抓,為何還能生存,因為騙有吃,你說他憨,很多高學歷的,
甚至也有為官者,不敢明說出而已。「欺上瞞下」,騙來騙去,騙吃騙喝,
騙有吃,繼續騙,騙無換跑道。

現在說「倫理道德」,可能會無飯可吃。
說「仁義禮智信」,可能要當流浪漢。
「四維八德」,已經變了調、走了樣。
下一代的教化、教育,已經偏離了,可以說偏離正道。

咱以後的下一代,現在的莘莘學子,以後所走的路,更加艱辛,
要過的日子,更加困難,你若無本事,無法在社會人群當中立足生活,
處處要看人眼色,要掛人眼鏡,要聽人指揮,這款的日子不好過,
但是你若無本事,只有委屈做小漢,有權有勢做大漢,社會就是這麼現實。

說「修身養性」,是減肥的一條路,不然,其餘的就無步。
因為現在最高層次的修持場所,你沒錢,也是不得其門而入,你免想可以去,
你在社會無地位,無法加入那個團體,都是有錢人在修持的,
有權勢的交陪有權勢的,要怎樣「利市三倍」。

這些靜靜修持的說「苦修」。「苦修」,茶喝多一點,飯少吃一些,半吃半餓。
社會已經變調,倫理道德也亂了套,靠我們一個人,二個人的力量,微不足道,
只是說,「楊柳岸,曉風殘月」。「柳岸,楊柳,浮水激起一些蕩漾,
激起一些波痕而已,過了就無。

所以今日既有此機緣,就要好好「珍惜」可以「把持」。
也感嘆說「人生苦短,學海無邊」,知識的浩瀚,智慧之海,像海水那麼大,
但是海岸看不到。「所學還是真缺乏」,但是沒辦法。人生百年的歲月,一日一日,
一月一月,一年一年,都刻劃在臉上。

上一節上課文,也感嘆「歲月流失,如今已是朱顏改,青春,永遠不再來」。
所以大家要好好的珍惜你的人生,只有是勉勵大家說,學多少算多少,
因為跟上社會進化的腳步,不被社會邊緣去,要進入社會人群當中,
你不被汙染了,那是不可能之事。

今日這陣風從這裡吹來,在坐大家吹的到。轉個彎,這陣風又吹到哪裡去,
又吹去哪一群人,你不知。所以風從哪裡來,永遠不知道。
在這世間上,我們不知道的事情還真多,多的不勝枚舉。
咱知道的事情,一生當中,有限啦,只是冰山的一角。
若是被溶解了,化為水,什麼都沒了。

所以今日的訓文,白話文,是一個淺淺的文句,是一個啓示。
話說回來,各人好好照顧自己的身體。
疫情還未平穩下來,猶如世界大戰還在戰。
大家先求平安,為第一,好好照顧自己,好好照顧身邊的人。
以上。今晚跟各位解釋至此。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