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0五丙申年五月廿三日】【天官財神聖訓解讀】105-06-27

105眾聖神仙佛(五)

天 地 之 道 以 恆 常  官 箴 之 道 以 忠 誠  財 富 之 道 以 勤 儉  神 鬼 之 道 以 感 應
大 眾 之 道 以 信 服  天 長 地 久 不 自 生  尊 天 敬 地 可 畏 乎  降 靈 財 廟 靈 聖 堂

凡 人 動 靜 之 語 默  應 事 接 物 以 誠 信  成 就 之 事 不 自 伐  施 勞 不 居 以 自 重
大 眾 之 事 大 家 做  冥 中 安 排 有 定 數  共 守 原 則 弗 自 作  信 服 大 眾 平 常 心

妙 中 安 排 誰 得 知  成 就 之 事 才 重 要  其 中 委 婉 有 巧 妙  寬 心 以 待 莫 躁 急
即 成 之 事 莫 顛 覆  靜 待 佳 音 月 滿 時

【天官財神聖訓解讀】

天地之道以恆常

老子˙道德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在恆動的時空變化中,保持恆常,唯有如此之轉化。《詩經》『人民具有恆常的性,有善,惡的德性』。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人生在天地間,返天地之化工而成真,抱真以合天地,人之玄牝,是天地之根,天地人合為三才。
守著恆常之道,使人民不執著、不貪欲,使自作聰明的人,不敢有所作為,回到不為什麼目的的作為。
易與天地準,故能彌綸天地之道。仰以觀於天文,俯以察於地理,是故知幽冥之故,原始反終,故知死生之說。「道」是可以說的,那就不是恆常的「道」。

官箴之道以忠誠

為官之道,當以亷示忠,以績示能,中國古代道德規範之一。
心態中正、立正糾錯,作為道德概念,為人正直、誠懇厚道、盡心盡力,堅持真理。
論語˙為政第二,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
諫太宗十思疏˙魏徵『智者施展他的謀略,勇者竭盡他的才力,仁者傳布他的恩惠,信者獻出他的忠誠。文武百官爭相效命,君臣之間相安無事,覺察他們的忠誠,可以享受逸遊的樂事,可以頤養赤松子、王子喬般的高壽,鳴琴垂拱,不言而化。

財富之道以勤儉

養成勤儉習慣,勝於留給子女財富。勤儉不窮,慈悲無敵。家有千缸油,不點雙頭燈。勤儉節約、克制貪欲、節儉淡泊、靜以修身。有德行的人,會努力實踐勤儉節約,它是一種美好的品行,自古就為聖賢所尊崇。奢侈揮霍無度,會招致德損家敗。擁有再多家產的富人,如果奢靡浪費,終有一日會敗光財富。「慾望不可放縱。」縱觀古往今來,成功的人,無一不是憑藉勤儉而來。勤儉、少欲、知足,是最好的致富之道。孟子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有和尊貴,是人人所希求的。倉促急遽的時候如此,顛沛流離的時候,也必定如此。君子遠離了仁道,怎麼能稱得上君子呢?君子時時刻刻不違棄仁道,孔子說:『財富與尊貴,是人人都想得到的,不爭名利的人生觀,才是最受用不盡的財富。』

神鬼之道以感應

因為眾生業重,且迷失長久,有一分道心,就一分感應。神鬼之道不外陰陽,而性情所合、善惡所歸、生死所分,皆由於此。陰陽殊途,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本」者,「道」也,「道」不外「陰陽」與「動靜」,皆以「數」藏之,以「象」垂之,故窮陰陽變化,明吉凶之理。
要有感應,是必須明陰陽的。不明陰陽,就無法參透宇宙萬物的對立統一,也就不明仙易的哲理。
陰陽原理,有人說陰屬鬼,為鬼魂生活之世界、鬼魂居住之所在,乾坤之道不外男女,男女之道不外陰陽,陰陽之道不外順逆,順則生,逆則死也。

大眾之道以信服

孟子所謂『心中悅而誠服』。悅仁服德,以力服人者,還不如得到和順的人心。以德服人者,心中悅而誠服也。用仁德使別人自願歸順的,他們就會發自內心的心悅誠服地追隨。孟子曰:「人之患,在好為人師。」孟子言:好為人師者,則易自足,有礙於學,故為人之大患。

天長地久不自生

天地永恆,無窮的存在著,道德經第七章『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天和地存在的時間那樣長,永遠不變。天地長生久壽、無窮無盡,天地永恆存在著,悠遠長久。
一顆頑強的石頭,在強烈的風中從不動搖,在它堅毅的外表下,我們相信它已經存在了千千萬萬年,但我們更知道,它也有風蝕瓦解的一天;一棵柔弱的小草,在強烈的風中,隨風飄搖,我們相信它度不過今年的寒冬,但我們更知道,當寒冬過後就在它死去的地方將長出更多的小草。
生命,在不斷的輪迴中更見滋長,前浪總要被後浪覆沒,然後才能前進,我們放不開的生命,一如頑固的堅石,放開我們的生命,一如柔弱的小草,但誰願自己的生命是一株風雨飄搖的小草。

尊天敬地可畏乎 

敬天法祖,是儒家周禮的核心信仰,天就是天神、上帝。天神稱祀,宗廟稱享。
《禮記》『地載萬物,天垂象,取財於地,取法於天,是以尊天而親地也。理應陰陽。易著坤貞,美莫美於柔順,德貴扶主,自然增福消殃。

凡人動靜之語默

真心性體既明,則隨所應緣,遍一切用處,語默動靜,皆是般若智慧中,一一流出之不生不滅佛法也。
動也禪,靜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有聲寂,無聲寂,轟雷沉淵終歸寂。
「動禪」,是不論何時何地,行、住、坐、臥。
聖人無欲(理),賢人寡欲(氣),凡人多欲(象),愚夫隨欲(地獄)。真正堅強的偉大是戰勝自己。
而正氣亦於此寓焉。理隨氣而行、氣由理而運、得其清者為上智;濁者為下愚。
遍觀凡人,偷安放緃。
是故誠者,聖人性之也,寂然不動,廣大清明,照乎天地,感而遂通,天下之故,行止語默。
中和之妙,皆有條而不紊。蓋人之一身,知覺運動莫非心之所為。
心者,所以主於身而無動靜語默。
凡人之動靜語默,皆此真常為之妙用,應事接物,曲當弗遺。
天地之道,恆久不已。君子之道,立不易方,此真常之道。
君子非仁義無以生。失仁義。則失其所以。
出言無偽詐,行事不怪異;隨地而安,遇境而就,到安樂處不為喜。
上智之人,易於會悟,一了百當,生而知,安而行也;
上善若水,從善如流,如水人生,隨緣而安。
做人如水:能適應任何環境,就像水一樣,能包容萬物。
正念常存,應事接物,不逐風揚波,日用夜作,不昧性迷心,對景忘情,
在塵出塵,遇境不遷,住世離世,初念不改。
物不遷,是說諸法如如不動,故諸法不去不來、不生不滅、動靜一如。

應事接物以誠信

誠信是心胸光明磊落,世間事都是相對的,只要我們以真誠的愛心待人,以光明落的心胸任事接物,則人生到處都¬充滿真善美。凡人之道,心慾小,志慾大,智慾圓,行慾方,能慾多,事慾少,智圓者,無不知也,行方者,有不為也。具有誠信的人,會隨時隨地以誠信開展,遵守道德規範,對工作具有責任心,應事接物常覺得心中有從容閒暇時,則見涵養。「以誠感人」不管對任何人、任何事,都要「以誠存心」,言語、舉止,都要出自真誠無妄的心。

成就之事不自伐  施勞不居以自重

執己為必當曰是,自是者不彰。彰者,盛德顯於外也。
若誇功,曰伐,自伐者無功,成就你所不能成就之事。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 ,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也不自我誇。
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
正如君子,自卑尊人。卑是謙卑,不是卑賤,是放低自己,尊重別人,又非常自重自愛。
故無伐善,知同於人,故無施勞。
若聖人,則如天地。敬人人敬深,不會熟不拘禮,長幼有序。

往事如煙難回首  薄暮桑榆多自重

願君廣末光,照妾薄暮年。
願垂薄暮景,照妾桑榆。
薄暮:傍晚。日薄西山。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初雖有失,而終得補償。事猶未晚,尚可補救。
東隅,日出處,指早晨。桑榆,日落所照處,指晚上。

 

黃花晚節志氣高  力有不逮亦無奈

莫嫌花色淡,更有黃花晚節香。
黃花晚節,操守堅固,晚景優游,一團和氣,滿面春風。
逢人有親兄弟之情,作事有春風之志,有不沉淪、不忘本的志氣。
胸襟曠達乾坤闊,志氣高超日月長,大展鴻圖修德業,豁然一貫悟心房。
感到力有不逮時,有些人會怨懷才不遇,轉眼間很可能三、四十年的時間已經過去了。此時,但見髮已滄白,力有不逮,處處浮現歲月不饒人的無奈。何嘗不深思、不謹慎呢?無奈不得其道。

 

德潤身。忠恕二字,一生用之不盡。凡人為善不當望報,凡積德於人所不知,是為陰德。

一念之善,祥風和氣;一念之惡,妖星厲鬼。稽古驗今,足為誠鑒。

一柱擎天:比喻人能擔當天下重任。能獨力肩負重責大任。

鏡花水月是形容那些看起來好看,令人嚮往卻不真實,虛幻飄渺的東西。
鏡裏的花,水裏的月,不可捉摸。
鏡中的影像,水裡的月亮,虛幻不實物。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