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事機會難逢 可為者不可自諉 自諉之者無功也 不可為者莫強為 強為者取敗事也 天官財神降105-07-25

105眾聖神仙佛(五)

       【民國一0五丙申年六月廿二日】

 

天下事機會難逢  可為者不可自諉  自諉之者無功也  不可為者莫強為  強為者取敗事也

天下事機會難逢,可為者不可自諉,自諉者無功;不可為者不可強為,強為者取敗。

事之來者莫不有理,

明師難遇,把握因緣

人莫錯過了時機。有人說製造機會,成蔭的時候,你應該把握時機,

道德經˙第廿九章『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始計篇第一『孫子曰: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校之以計,而索其情,守柔處弱的哲學。

 

君子於事論是否  小人於事論利害

君子,飲食不追求飽足、居住不追求舒適,勤勉於事,謹慎於言,找有德有才的人,指點自己的錯誤,這樣可以稱為君子。
論仁論君子,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孔子講君子自戒自濾的事情,這些事情,也是做人做事的具體標準。
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所以君子、小人之間的差異,就很明顯。

君子與小人價值取向不同,君子於事必辨其是非,小人於事必計其利害。
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信義行於君子,而刑戮施於小人。
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此又小人之尤甚者也。
寧以義死,不苟倖生。此與「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同義。
但一個人會成為君子還是小人,中國傳統文化中,「君子」是孔子論述的中心和重點。
為了辨清「君子」的形象,孔子常把「君子」與「小人」比。
迷生執,執而為我,不復知有人,禍且移於國。
稱兄道弟的酒肉朋友,可能在明天因為彼此的利害關係而反目成仇。

 

為人處事見於心

醒世文曰:「誇言不講,虛言不說,此謂道德心。」有德無才尚可栽,有才無德絕不用。
為人處世,首重道德,有道德者,品德清高。

為人與處世箴言:

爭利起於人各有欲,爭言起於人各有見,如能淡泊自處,以知能讓人,胸中有無限快活處。
為人處世的智慧,會影響你一生的成敗,以遇事都要讓一步的態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讓一步就等於是為日後進一步留下了餘地。德行缺損,操守失貞,更須背負沉重的果報。
聲名隨因緣來去,但業報卻是永遠跟隨,故為人處事當真誠。
只要我們存有寬廣之心,做人不要做的太絕,做事不要窮追不捨,你會發現,腳下的路其實很平坦。
有正面的提升,應對進退、拿捏分寸得宜,都是為人處事之道。

 

正大光明無咎也

行事要正大光明,要有危厲警惕之心。順從正當的途徑,不可以有不良的企圖,只要正大光明地行事,自然會順利成功的。

 

夙夜匪懈為財廟

夙夜:早晚,朝夕;匪:不;懈:懈怠。形容日夜謹慎工作的處世態度。

詩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夙夜匪懈,以事一人。」

道,非先王之德行不敢行。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無擇言,身無擇行。言滿天下無口過,行滿天下無怨惡;

三者備矣,然後能守其宗廟,蓋卿大夫之孝也。

 

誰之與共相扶持

與朋友相處之道,所謂「患難見真情」,在最困頓的時候,還能不變初衷的支持扶持,顯現忠貞氣節,才是真正的朋友。

助人為快樂之本,生物的演化,由於競爭;社會的進步,由於互助。

正所謂「守望相助,急難相扶持。」真的是「遠親不如近鄰,遠水難救近火」。

 

幾經轉折有迴路

人生其實是一連串的「峰迴路轉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峰迴路轉,苦盡甘來,結局是美好的。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