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義 菩聖宮 文財神降 文飾其過不道德 財帛濟困積善功 神化妙應而無方 降靈垂文以訓示

113菩聖宮言啟示錄(二十二)

民國113年6月6日【歲次甲辰年五月一日】

成語「文過飾非」,掩飾過失,而不求改正。放任自己犯錯,並掩飾過失。
聽到別人說自己有過錯,應當虛心接受意見。
知道自己的過失,不隱諱、不避諱,不自欺欺人。
而改正自己的過錯,應當不怕別人議論。
有些過錯,只要一次,便足以摧毀所有信任。
言語上的卸責,古文叫做「文飾其過」。
子夏曰「小人之過也必文。」
朱熹曰「小人害怕面對錯誤,但不害怕自我欺騙。」

用漂亮的言詞或文章,掩飾自己的過失和錯誤。
《莊子·盜蹠》「辯足以飾非。」
掩飾過失而不求改正。文飾其過,不言情實。言小人,不能改過也。
《弟子規》「過能改,歸於無。」
如果為自己文飾、掩飾,別人不但不會敬仰,反而看不起你。
天天都想少過錯,每天都在改正自己的過錯。

求學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增加。求道的人,其情欲文飾,一天比一天減少。
減少又減少,到最後以至於「無為」的境地。
如果能夠做到無為,即不妄為,任何事情都可以有所作為。
無為而無不為,不妄為,就沒有什麼事情做不成了。

捨財濟困,在有錢的人家,不是難事。只此一點心,實是太難得了。
懂得佛法的妙用,也從中得到「行善積德」的利益。以「廣大財富」施濟世間
貧苦之人,是輕而易舉。不富有的人,幾文錢佈施,功德也跟富有的人相等同。
所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財富從布施中來—積善之方。
清白守住正的道理,不走邪路,是善。
面對苦難的人,要以歡喜心、心甘情願的心去幫助,甚至不用對方回報。
受苦者,得到依怙。布施者,也獲得啟發。這種布施,才是真正的無相功德。
什麼是真實功德?
譬如以財濟人,內不見己,外不見人,中不見所施。
有財有勢的人,想要立些功德,比平常人來得容易。
但是容易做,卻不肯做。而沒錢沒勢的窮人,要做些福,都會有很大的困難,
但是難做到,而能做到,這才是真積善功。
隨緣濟眾,行善積德,盡力為善,才是人間顛撲不破的真理。
六度:以布施為首,捨財濟眾,行善之方,積善功德。
無相布施,就是不執著有一個「我」,在做善事。
無相才能無我,無我的心量,廣大如虛空。因此,慈善作福的最高境界,
就是無相布施。功德是無量無邊。積善成福。
積善平安施無畏,積善能造福,捨財施濟。只此一點心,濟助貧窮,功德最大。

太虛者,神運也,神運而萬物生。太始者,神化也,神化而萬物形。
生而無託,形而無為,吾不知其至妙之理如是,孰謂天地之大,未易其法焉!
莊子所謂:有眞君存焉者是,而非謂其虛名不!
靈應、靈驗、靈慧以生,以其有眞神存焉!
得大開天慧,大開神悟,故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至、無所不在、無所不化,
而萬般神通妙用,與神化妙應無方,皆是此一原理。

《易傳˙繫辭》「以通神明之德」、「陰陽不測之謂神」、「神無方而易無體」、
「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神而化之」「窮神知化」。

觀音大士,妙應無方,神化莫測,三十二應,亦不過略言而已,實則應化無盡,
故兩經隨意取捨,以成三十二數也。初三十二應竟。辰二十四無畏。

夫聖道虛寂,故能圓應無方。以其無方之應。故應無不適。所以自聖而檢,心本無名。
於萬會自會而為稱。則名號以為之彰。
是以智無不周者。則謂之為正覺。通無不順者,則謂之為聖人。
神化遍周,無初得法之時可說。經中亦作,日在空中,但以無形質之妙靈,
而十方隨根普應,對上根之類,無古無今、無終無始,常無斷絕,如化人出生。

觀音菩薩妙難思 靈感應機不失時 救苦尋聲磁吸鐵 現身説法月應池
清淨為心皆補但 慈悲濟物即觀音 虛空云海 無處不是觀自在
大聖觀世音 慈悲誓宏深 十方諸國土 無剎不現身
若人稱念觀世音 遠離災難惱迫身
若人稱念觀世音 逢凶化吉樂有情
若人稱念觀世音 業盡情空超凡入聖 證入涅槃城 大慈大悲觀世音 妙應無方 神化莫窮
稽首婆羅揭帝 從入思修 入三摩地 振海潮音 應人間世 隨有希求 必護靈應

主「神化」者,為《易傳》,即「神無方而易無體」,
「顯諸仁,藏諸用,鼓萬物而不與聖人同憂,聖德大業至矣哉!」
神變,甚深難得,不可思議。以如來的三昧力,能夠出神入化,妙變無方,變動一切物象。

「處事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菜根譚》是《明朝˙還初道人˙洪應明》收編的一部論述修養、人生、
處世和出世的語錄集。常讀此書,可「正心修身、養性育德。」

處事: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待人:寬一分是福,利人實利己的根基。
為人處事,讓別人一步,是明智之舉。讓一步,就是為進一步,留下了餘地。
即一個人在生活中的基本做人態度。怨可不計,仇可不報,恩不能忘。

勿吝嗇舉手之勞,莫在意吃點小虧。別人就是另一個「我」,為別人設想,就是為自己著想。
有饒己之念,則易犯錯。有恕人之心,則不樹敵。
為人處事,懂得謙讓、容忍,才是高明。退讓往往是更好的進步的基礎。
待人接物,能夠寬容大度,就是有福之人。便利別人,是方便自己奠定了根基。
處事要方圓自在,待人要寬嚴得宜。
處治世宜方,處亂世宜圓,處叔季之世,當方圓並用。
待善人宜寬,待惡人宜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互存。

為人處事,以遇事都要讓一步的態度,才算是最高明的人,因為讓一步,就等於是
為日後進一步留下了餘地。待人接物以抱寬厚態度的人,為最快樂。
處事,讓一步才是真高明,當知退一步則海闊天空,而遼闊正是躍進的基礎。
待人寬一分,福份增百倍。利益他人廣結善緣,利人利己的根基。
古語言:處事讓一步為高,退步即進步的張本,讓步是智慧。

有功於人不可念,有恩於我不可忘。

我有功於人不可念,而過則不可不念。人有恩於我不可忘,而怨則不可不忘。
別人對自己的恩惠不能忘記,別人做了對不起我的事情必須忘記。
給人恩惠不要時常記在心上,做了對不起別人的事要自我反省。

無求之施,一粒萬鍾。有求之施,萬金無功。忘功不忘過,忘怨不忘恩。
自己雖幫助過人,也不要常常掛在嘴上、記在心頭。
總之,人施恩於我,我不能一刻忘記。古人一飯之恩,尚且圖報,可為榜樣。

耳中常聽些刺耳的忠告,心中常想些不如意的事情,這些都是有助於加強修養的磨刀石。
如果聽到的每句話,都悅耳動聽。遇到的每件事,都稱心如意。那就像把自己的一生葬送在
鴆毒中矣!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業的砥石。

花開花謝,春天並不在意。自己的遭遇,別人未必關心。有不如意的事,無須向人抱怨。
水暖水寒,只有魚兒知道。看到賞心悅目的美景,還是自己獨自欣賞。
不管花開花謝,春天又過去。心中不如意的事,不要輕易對外人傾訴。水的冷暖,
只有水中的魚兒最瞭解,遇到讓自己滿意、開心的事,還是留著自己獨自欣賞。

對陰險者勿推心,遇高傲者勿多口。
遇沉沉不語之人,且莫輸心。見悻悻自好之人,應須防口。
覺人之詐,不形于言;受人之侮,不動於色。此中有無窮意味,亦有無窮受用。
覺察欺詐,能不說出來。受到侮辱,能不動聲色。
水深不語,人穩不言。大量能容,不動聲色。

充分瞭解了生命有限的道理,自然就不會陷入塵世的紛紛擾擾中。
看破有盡身軀,即看破紅塵,放下塵緣,讓萬境之塵緣自然止息。
悟入無懷境界,即領悟到內心的清明,內心有一輪明月長照我心。
人世間的種種,都能歸結於「心」路,心是得證大道的道路。

人心有真境,非絲非竹而自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
須念淨境空,慮忘形釋,才得以看破有盡身軀,萬境之塵緣自息。
看破了人生之有限,一切的塵世雜念自然就都熄滅了。
參悟到了了無牽掛的境界,心中的月亮,將永遠澄明。
有百折不回之真心,纔有萬變不窮之妙用。
迷:則樂境為苦趣,如水凝為冰。悟:則苦海為境界,猶冰渙作水。

充分瞭解了生命有限的道理,自然就不會陷入塵世的追求之中。
領悟到了無懷氏的那種境界,隨你極有聰明,賣得巧藏不得拙。
看破這有限的生命,世上所有塵緣自然平息;又有什麼值得斤斤計較的呢?
學習《菜根譚》看破有盡身,悟入無懷境,覺知並證入實相。
最高的境界,是超越世俗之後的「難得糊塗說」。無懷(無懷氏,傳說是古帝名。)

我也做個簡單的補充,前面有16句,都在「菜根譚」,摘錄一些,跟大家勉勵、勉勵。

「文飾其過不道德」,
以好的文章、文辭,好的句子,來掩飾、來蓋過過失,是不道德的。
人說刀劍殺人猶可見,以文辭殺人不見血,用文辭、文句、文章,
掩蓋過失,也同樣是不道德。

「財帛濟困積善功」,
財帛濟困,累積了一些「善功」,但那不是「德」。

「神化妙應而無方」,
神的變化,巧妙的跟你對應,在此求神,可以感應,在天涯海角,
也是可以和你感應。主要有誠心誠意,求神才能感應,巧妙對應,
是沒有任何方法、方式,只憑著你一顆誠心。《菜根譚》做個補充,
16句後面,大都白話文,易懂易了解,自己看都能讀懂。

「處事讓一步為高」,「待人寬一分是福」,
處事讓一步不表示身分低。做事不爭先恐後,讓一步有轉圜的空間,
不讓,易有爭執。做事不圓滿。做人有胸懷,能包容人,能容納人、
能寬忍人,是一種「福」。不是說怕他,才讓他,這是個人修養與
道德觀的問題。

「有功於人不可念,有恩於我不可忘」,
「有功於人」,不要思思念念,想說怎對方都惦惦。
人說「施人慎勿念,受恩慎勿忘」。咱讀書都有讀過,人家對我有
恩情之時,不能放忘記。雖然不一定要很大報恩、報答,但是不能
忘記人家曾經的恩情。就是,人家有恩於我,不可忘記。
有給人家,也不要思思念念。這是為人最基本的態度。

「耳中常聞逆耳言」,
耳中時常聽見不是我真要聽的話,要順你的心,順你的意,沒那回事,
各人思維、想法,各人的人生觀不一樣,各人在不同階層生活,不能
都是聽到你喜歡聽的,不是都能聽到順你意的。

「心中常有拂心事」,
不是都你愛聽的,要思考,要有包容的心,有不好的放過,要檢討,
才不會和人有恩怨。所以說,心中不要留不如意之事,不如意之事,
可以過就讓過,不要時常放心內,說誰人對我好,誰人對我不好。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如意事很多,不要一直放心內,放太久損傷你的身體,
消磨自己身體,不值得。

「花開花謝春不管」,

這是大自然的道理,春天3個月,怎有管你花要開要落,大自然正常的狀況,
春夏秋冬,有四時八節的輪轉。

「拂意事休對人言」,
所以心中一些不如意之事,不滿之事,不用常常對人說起,對人說是求人同情,
還是要投訴,都無意義。心中不快樂之事,不記著那麼多點點滴滴。

「水暖水寒魚自知」,
是一種自然的現象,不用汝多費心,大自然的狀況,不用你外加甚麼。

「會心處還期獨賞」,
高興之事,遇到時,自己享受就可以,不用昭告天下,你感覺好,別人不一定
就感覺好,咱做事情,就是要順其自然。雖然一句話說「獨樂樂不如眾樂樂」,
但是若別人感覺不要樂,多惹來麻煩。

「覺人詐不形於言」,
感覺有詐,別人有欺騙行為之時,不用說穿。說穿,有時連自己生命都危險。

「受人侮不動於色」,
受到侮辱之時,第一不輕舉妄動。輕舉妄動一定發生狀況,受到欺負,
這口氣若是吞不下,拚到底,是否威脅到生命財產安全。所以只要不威脅到
生命財產安全,一時不輕舉妄動。當然當下,定是很激動,可以過,就讓過,
不然有時候又是禍端的開始。

「看破有盡之身軀  萬境之塵緣自息  悟入無壞之境界  一輪之心月獨明」,
看破有盡的百年之身,今時一把火化為無,剩下灰燼,要有智覺,入這道門,
了解人生道理,看破百年就壞掉的假體,留戀再也無用處,肉體沒了,萬事萬項,
到你這裡,自然就消失掉了,也是無奈,所以留不住的假體,百年就過了,有些人
還無法到百年。萬事萬項當中,自然消失去了,自然化為塵了,一切都煙消雲散了。
就如天上雲彩那麼美,若一陣風吹過,啥都沒了,在有生之年,要頓悟,是否假體
壞掉,去到無壞的境界,你的修持才是成功了。到那時候,能進入到不壞的空間之時,
虛空永恆了,那時的心,好像天上的月亮,獨自在那裏發光,照耀大千世界,該亮就亮,
該暗就暗。得到永恆,不再輪迴,只要你能到達那境界,才是可以真正得到永恆。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