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加福都是逆來 上仙不染凡塵事 聖壇宮廟解疑惑 母為子女辛勤勞 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108菩聖宮言啟示錄(十七)

108-03-13【己亥年二月七日】

天 加 福 都 是 逆 來
上 仙 不 染 凡 塵 事
聖 壇 宮 廟 解 疑 惑
母 為 子 女 辛 勤 勞
降 靈 垂 訓 諸 門 生
求 神 問 卜 心 誠 敬
不 能 侮 慢 猜 疑 心
如 有 弗 願 反 求 己
與 神 有 緣 不 可 得
冥 中 之 定 有 因 果
吉 凶 禍 福 難 預 料
一 切 作 為 均 自 取
神 明 保 佑 是 善 者
若 人 責 人 不 責 己
只 有 罪 愆 無 能 改
若 是 責 己 不 責 人
一 切 可 為 且 善 焉
修 身 求 己 不 求 人
功 果 圓 滿 道 可 成

天加福都是逆來  上仙不染凡塵事  聖壇宮廟解疑惑  母為子女辛勤勞
降靈垂訓諸門生  求神問卜心誠敬  不能侮慢猜疑心  如有弗願反求己
與神有緣不可得  冥中之定有因果  吉凶禍福難預料  一切作為均自取
神明保佑是善者  若人責人不責己  只有罪愆無能改  若是責己不責人
一切可為且善焉  修身求己不求人  功果圓滿道可成

 

【聖訓解析】

 

天加福都是逆來

天加福是逆來的,人加福都是順來的。就是說:反面的助力更大。
天加福都是逆著來的,所謂:「歹竹出好筍」也是。
忍耐可以得到更多,危機才能轉機,逆來福,順來苦。
天加福,都是逆來,所以人都不覺;
人加福,都是順來,所以人都知道。
天加福與人加福不同。
所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所以遇到困境、逆境,乃至絕境,都是生命中寶貴的成長機會。

上仙不染凡塵事

世人都知道神仙不履凡塵,不在凡塵的塵垢之中,追求凡塵。
世人都曉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古今將相在何方?荒塚一堆草没了。
人人都知道當神仙很好,可是卻沒辦法放下名利。

 

聖壇宮廟解疑惑  母為子女辛勤勞  降靈垂訓諸門生

求神問卜心誠敬  不能侮慢猜疑心  如有弗願反求己

 

反求諸身而所存所發,未能真實而無妄也。
不明乎善,謂未能察於人心天命之本然,而真知至善之所在也。
子曰:「射有似乎君子,失者正鵠,反求諸其身。」
君子之道,譬如行遠,必自邇,譬如登高,必自卑。
中道,聖人也。誠之者,擇善而固執之者也。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子貢曰:「如有博施於民而能濟眾,何如?可謂仁乎?」
子曰:「何事於仁,必也聖乎,堯舜其猶病諸!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能近取譬,可謂仁之方也已。」
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孟子教人凡事皆要反求己心,為得其本耳。
良心的自覺是一切工夫的開端,必須在良心自覺這一基礎上,一切修養工夫才用得上,
才能表顯其意義與價值。
良心的自覺也不是寡頭的自覺,他本來就要在事上去表現,
所以良心的自覺是無所不在的。

 

與神有緣不可得  冥中之定有因果

了達因果皆是實相,名為深信。
明信因果是佛法基本信念。
一切事物均從因緣而生,有因必有果。
當我們種下了善因,不一定立即產生善報,
只有等到緣份到了,因緣成熟才能、也一定會得到善報的結果。
但凡事物都有其兩面性,有因必有果,有好就有壞。
人生的遭遇,一切各有因果,不怨恨他人,也不必羨慕他人。
如「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吉凶禍福難預料

人生禍福自來難以預料,俗語說「是福不是禍,是禍躲不過。」
數十年的人生中,有人每件事情都順風順水,逢凶化吉,
也有些人總會遇上各種挫折,就算是在美滿的正途中,也可能遇上不可預知的困境。
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佛說:人有八苦。痛苦源於本身,源於活著。
人生第二苦,佛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
顛沛於殘酷的現實之中,有誰能保證不受到病魔的折磨?
人吃五穀雜糧那有不生病的,隨時的病痛讓人飽受病痛之苦。

 

一切作為均自取  神明保佑是善者
若人責人不責己  只有罪愆無能改

如果能夠好善樂施,神明自可在暗中保佑,可以逢凶化吉。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詩》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
古之君子,其責人也輕已約。
以責人之心責己,以恕己之心恕人。
要像嚴格要求別人那樣嚴格要求自己,要像寬恕自己那樣寬恕別人。
責人勿太過,「以恕己之心恕人則全交,以責人之心責己則寡過」。
就是告訴我們嚴以律己,寬以待人。
以寬恕自己的心情來寬恕別人,便能獲得朋友;
以責備別人的心情來責備自己,便能減少過錯。
人不是都這樣嗎?對待自己,時常都會想要找個藉口寬待,
指責別人的過錯,表明自己的正確,這是每個人都喜歡做的事情。
看到別人在自己的指點下改正錯誤,我們心中的成就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為自己的正確而自豪,為自己能幫助他人而自豪。
的確,一個人德行的高下,就在於是否會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
看到別人的錯誤,不僅要選擇原諒對方,而且自己要引以為戒,
嚴格要求自己不犯一樣的錯誤。
長此以往,要成為聖賢也就不難了。
看人如看己,責人先問心。
寡言是一種境界,更是一種修養。
面對是非,少說多聽,才能明白原委;
置身喧囂,人進我退,才不會迷失自我。
口,不能隨心,得有尺度;
但責己,不責人,此遠怨之道也。
但信己,不信人,此取敗之由也。
人的出發點不一樣,觀點也各不相同,
在被別人指出不足時,是極力辯解,還是坦言承認?
在被他人誤解時,是雲淡風輕一笑置之,相信清者自清,
或者怒火中燒,指責他人?
知人不必點透,責人不必說盡。
不責人小過,不發人隱私,不念人舊惡。三者可以養德,亦可以遠害。
有境界,能看遠。有肚量,能看寬。有涵養,能自持。有鋒芒,能內斂。
多一些捫心自問,少一些爭執指責。多一些觀心自省,少一些挑剔苛責。
與人為善,於己為善,與人有路,於己有退。
他人有過不究,於人有恩莫念。愛人先愛己,責人先問心。
地至穢者多生物,水至清者常無魚。
對待朋友需要寬容,君子有容人之雅量。

 

若是責己不責人  一切可為且善焉

「一切不侵犯他人自由的自由都應該受到保護。」
是一種自由主義者的道德觀。
「厚以責己,薄以責人。」
韓愈:「古之君子,其責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輕以約。」
「嚴以律己,寬以待人」的諺語。
中國傳統道德基本概念四維八德。四維:禮、義、廉、恥。
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苟能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不患不至聖賢地位也。

 

修身求己不求人

更當深切反求諸己,進修以求精進,而非歸咎他人。
真正有才德的君子,當求己不求人。
中國傳統文化認為要治國平天下,
最首要的是先修身,做一個正直的人。
儒家在考察人的時候,首先考慮的也是人的品德,
而不是人的才能。反求諸己的修身之道。
不求人,人滿意,但求無愧己心。
行善修行不求名利,不求人知,就是學孔聖人。
亞聖求放心而立法萬旁:
亞聖孟子說:「求學問的目的無他,就是要知道把受貪嗔痴影響外放的心念導正回來,
使之規規矩矩。」立下了古來修身的準繩。
我們如時常反省自己的一言一行,導正他,
也就是學孟子的求放心。
正己之要也,參贊化育,燮理陰陽。
枉己之甚也,身敗名辱,國破家亡。
故君子 戒慎乎獨處之地,小人無忌於眾會之場。
勉哉眾等,銘斯毋忘。
要求自己改好,改正,修身、格物;
而不要求身邊的人,他就不會有埋怨。
道法自然,無為而為之,不須要刻意去作為,即是為之。
求道是求己,修行乃修身養性也。
外求之道是非道。
靜座當思己過,閑說莫論人非。
修身莫先寡欲,求人不如求己、問神問佛不如問自己。

功果圓滿道可成

「成道」即是一本萬利之比喻,功果圓滿之時。
立德:德固是由道而生,而道尤須賴德以培,兩者相互為用,不容偏廢。
人道圓滿,天道可成。
放之則彌六合,卷之則藏一粟。
外修善功,凡是度人救世,秉正而行者,道可成,此即修功修德。
但不論如何修道,心之修持乃列為首要。
所謂的修道:
修身、修德、修功果。
道是無形的,開展開來的話可以充滿宇宙天下,收納入己也可以藏入一粒穀子。
得聞天道是幸運者,今天得求天道,真是三生有幸,祖上有餘德。
自古修道人是拋家捨業,千里訪明師求道,
受盡風霜,艱難苦修,功行三千、果立八百、功果圓滿,
上天暗差,仙佛指點,成道之人,是幾個。
認理實修,老實修行。
萬緣放下,一念不生,留一條眾生回天成佛之路。
業力無常,今天出事,明天昏迷,第三天就走了,這不是功果圓滿的回去。
這是無常追討的急。
你內心對道有信心,仙佛就是你的靠山,你的心很真,上天幫助你的也是真。
事在人為,自助天助。世間有善,就有惡。
有高、就有低,都是從「心」分別。
自己本分做好,把家庭安頓好,付出愛在家庭,讓家人也能明白。
從今天起,只要多行方便,廣積陰德,功果圓滿,命運自然會改變。
內聖外王,功果圓滿,自覺覺他,覺性圓滿,以後可成仙成佛,
可超拔父母祖先,可餘蔭後代子孫。
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心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覺。
我們修行的方針,應以眾生而起大悲心,也要努力修行,
充實自己的修行知識,還有無邊無量的眾生等著您去度喔!

 

 
【天上聖母開示言】

「上仙不染凡塵事」,做神做仙,去到西方淨土,是已經達到無色界,無色界,已經不問凡間繁雜事,已經是淨土,
今日上天有好生之德,為著咱這些宮壇廟宇,一些神明仙佛,為著救渡眾生,紛紛降臨凡塵,
處理凡間之事,但是大家要有觀念,大神大道不是你有求助於祂,讓你呼請就來,
求完問完請他回就回,變成凡塵使用人一樣,這是真重要的理念,我們要了解,要清楚。
越是大神大道,要搬請,照理說無容易。

簡單說一例,有事去找人,或一間公司的人,去找工作人員,真簡單叫一聲就知道,
但是找主管就說等一下,我有事情你請坐一下。但是更高層,我看我有空否?
可以安排與你會面否?再上去要找到董事長,回說今日不剛好,另日重約。
所以由這層次來作一個理念,咱想看看大神大道,越高層的神明,不是三炷香呼請,
插了爐就來,讓你請就來,讓你問問,祂就走,如此這是算啥邏輯呢?

所以真多人無了解這一點,再說,你所請神尊是否為正神呢?這點真重要,
你無法分別是正神來,或者兵將,或者是顧爐的,因為你修行道行不到那裏,就不知道,
因為你請問之事,有時真簡單就能答應,若是都是無什麼效果,你是要怪神,還是要檢討自己。
這當中就有真大的學問了,所以一些道理,一些事理,我們要要清楚、要了解,
在世間上,真多事情,就是真真假假,真也假,假也真,無法真清楚,真確定,
去界定是真或假呢?

所以這些每一個人都有不同的見解,與不同的疑問,尤其在昌明的科學時代,眼見為憑、
有科學證據,證明是非真假,但是有一些也是不可言,不可說,不能以科學證明的事情,
在這空間當中,有真多,這就是咱要去探討,咱要去了解的。

有人一生,就這樣過去了,有人窮其一生,一輩子也無法去了解其中奧妙與真假,
因為真與假你就分不清楚,你要如何證明,又無法度,所以這種只有自己深深去體悟,
可以領悟,體悟出究竟,才是無簡單,要心無雜念,要有清靜的心,最主要要有善念,
如果心中意念,產生有邪意,人說:心猿意馬,心猴就會牽不對的路途途徑,與事實相反的。
簡言之,時常在猜兩個物件,對的錯的,都會去猜到錯的那邊。
眼所見,心所想,是否有一致呢?

因為現今文明社會,大家都有讀書,真多都是博士,雙博士,不錯博士讀書較多,
有多一些知識,專門的科目了解多,不是博士,就可以了解天下間所有的事情,
真多博士有些人做事不如國小,因為為人處事與科學博士,有時候有真多不相同出入的地方,
稜稜角角是很多,所以人說,做人真難做,你的一生所作所為,你的認識,你的觀念,你感覺沒錯,
但是在人群當中別人對你的觀感,對你的想法,也是有相當的意見,畢竟各人有各人的思維。

什麼叫做「聖」,知人所不知為聖。處事,為人所不為之事,叫做「聖」
聖有有巧聖,至聖,大聖。所以「聖」,就分好幾層次,更何況凡夫俗子。
要做的,要修的,要想的,還很多。

因為人生在世百年的歲月,去頭去尾,剛出生不懂世事,到了老年,有些已經老人痴呆,
也不知世事,還有多少時間,在世上與社會人群在一起,共同接觸。

所以人生道理說不完,形形色色,所追求唯一目標,
只有追隨仙佛去到真正淨土,就是無色界,無色界無欲望,都是極樂的世界。

好,今晚就解釋至此,有啥問題須要探討的,可以提出來大家共同探討。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