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天運歲次己亥尾 上稟宣化之教文 聖賢古今不變易 母德坤道以隤然 降靈本宮垂訓示 正其誼不謀其利 明其道不計其功 進謀立用且潛藏

108菩聖宮言啟示錄(十七)

109-1-15【己亥年十二月廿一日】

天 運 歲 次 己 亥 尾
上 稟 宣 化 之 教 文
聖 賢 古 今 不 變 易
母 德 坤 道 以 隤 然
降 靈 本 宮 垂 訓 示
明 其 誼 不 謀 其 利
正 其 道 不 計 其 功
進 謀 立 用 且 潛 藏
逆 理 狂 圖 必 見 傷
且 待 節 氣 交 替 後
從 此 名 利 始 亨 昌
望 桂 蟾 宮 萬 里 遠
求 珠 海 水 萬 丈 深
終 須 名 利 均 俱 足
只 恐 不 堅 終 始 心
太 公 插 下 杏 黃 旗
收 妖 為 徒 歸 西 歧
從 此 青 龍 得 了 位
富 貴 榮 華 自 此 顯
人 生 百 載 晃 眼 過
空 留 遺 憾 或 榮 顯
光 宗 耀 祖 想 清 楚
積 德 修 功 是 要 務
求 神 拜 佛 來 賜 福
果 真 能 夠 是 如 此
辛 苦 奮 鬥 怎 堪 言
努 力 成 功 在 後 面
殷 薦 天 官 來 賜 福

天運歲次己亥尾 上稟宣化之教文 聖賢古今不變易 母德坤道以隤然
降靈本宮垂訓示 明其誼不謀其利 正其道不計其功 進謀立用且潛藏
逆理狂圖必見傷 且待節氣交替後 從此名利始亨昌 望桂蟾宮萬里遠
求珠海水萬丈深 終須名利均俱足 只恐不堅終始心 太公插下杏黃旗
收妖為徒歸西歧 從此青龍得了位 富貴榮華自此顯 人生百載晃眼過
空留遺憾或榮顯 光宗耀祖想清楚 積德修功是要務 求神拜佛來賜福
果真能夠是如此 辛苦奮鬥怎堪言 努力成功在後面 殷薦天官來賜福

 

【天上聖母開示言】

我寫給你們,你們說不會解,那你們要叫我如何是好呢?
廿四日送神我怎樣交差?我要怎樣來交代?
明年是庚子年,天干是庚,西方是庚辛金,地支是亥子水。
天干、地支又相生,金能生水,亥子水,但是六十納音是屬土,
鼠,是金鼠,你們要好好把握,大家賺錢若像水。
十二生肖要說,金鼠,錢鼠,好好把握。

有人說庚子之亂,要亂是亂心無正之人。
第一句說「天運歲次己亥年尾一節」,
再來等庚子年才有開課,當然上天也都知道,我們有出示訓文,
尤其門生鋪陳在電腦,放在雲端,看的人也是真多,
這是門生所付出的一番辛勞,但是真辛苦來說,
也要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不能太超過。

「聖賢古今不變易」,
聖人、賢人所說,是不變的經常的道理。
正道是千古不變易之道,與天道是一樣的。
所以天地之貞觀,這是亙古不變的道理。
聖賢不會像我們一樣,起起倒倒,所留下的經典,至今也無改變。
誠如上課之前,你們所讀心經一樣,一部心經,能去了解首句「觀自在」,
悟出「觀自在」這三字,你若能徹底了解,你就整個心經這部經,
就會一理通、萬理徹,就能豁然貫通,若能觀自在,就能見你的本性。

「母德坤道以隤(ㄊㄨㄟˊ)然」,
乾,天,父道。坤,地,母道。
母,母德。坤,顯然是真溫柔、真溫順的。
天覆大地,地載萬物,天生地成。道理是不變的。
坤道是柔性的。所以聖母是慈悲的,母愛是慈愛的。
母愛是天性,這是天道,這也是不變的道理。

「明其誼不謀其利」,
「明」,明白一個為人做事的道理。
「誼」,友誼,所以凡是有友誼的,都是你的親朋好友。「不謀其利」,
不能設計人家,不能利用人家,要得人家的好處,這樣就不是正道。

「正其道不計其功」,
你是正人君子,不會去計較,事情做成後,計較功德是你的,你是付出了多大的代價,
就是「正其道不計其功」。簡單解釋是說這樣。

再來用「乾」卦、「豫」卦,內中的道理,在這新正年頭、舊年尾,新年未到,舊年快要過了的時候。
乾卦「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卦象與卦理。

「進謀立用且潛藏」,
有上進的謀立,在社會上立地,設身處地,有一番的作為,
但是一開始就像「初爻」潛龍勿用,不要太出風頭,初入社會,
社會形形色色無清楚、無了解之時,就想出頭,就會傷到自己,
不但出不了頭,而且受打壓,要進之時,要有機會,也要等到時機成熟。

「逆理狂圖必見傷,且待節氣交替後,從此名利始亨昌」,
若是違背正道的道理,就是逆天,你要硬拼、硬衝,道理狂圖,
展雄威,一定傷到自己,不但傷自己,也傷到他人,
這樣你後面道路就難走了。所以你要等候時機成熟,
等候機緣到才能發展,才能向前走,才能發展你的能力,
發展你的實力,才能獲得周邊親朋好友的認同,才能向前更進一步。
初爻:「潛龍勿用」。二爻:「見龍在田」。
慢慢出頭,等候時機,充足你的實力,
像一部車子加滿油,要催油才會走,機緣到,該衝再衝,
現在是年尾,再來節氣交替,等立春,立春過後,就是庚子年,
錢鼠震動,所以要等到節氣交替,從此以後若有努力,
打穩基礎,基礎有穩固了,你的人脈也差不多了,
節氣一到,基礎穩固了,你就可以向前衝,這樣成功才是你的。

「望桂蟾宮萬里遠,求珠海水萬丈深,終須名利均俱足,只恐不堅終始心」,
外國「桂冠詩人」(英語),是經由政府官方任命的詩人及其稱號。
自歐洲中古世紀,在皇帝的侍從隊伍內也有詩人,
他們的工作就是寫下紀念某事或某節慶的詩歌,
這種詩人在英國就稱之為桂冠詩人,其職位由國王任命。

吳剛伐桂,蟾宮就是月亮。
這便是「吳剛伐桂」的傳說,相傳漢朝人吳剛,
學仙修道時觸犯了天條,被玉皇大帝罰在月宮中砍桂樹。
但是,無論他怎樣費心盡力去砍,桂樹總能癒合重新長起。
多少歲月過去了,吳剛仍不知疲倦地伐樹,
而那棵神奇的桂樹依然生機勃勃,芳香濃郁。

「望桂蟾宮萬里遠」,月亮那麼美,但是距離我們是萬里遠,
太遙遠的事情,不要去空思妄想,看有吃無。

「求珠海水萬丈深」,求「珠」,海水是萬丈深,你有辦法下去,求取海底明珠嗎,
若無充足的設備,雖然是寶,連看都看不到,所以求珠,海水是萬丈深。

「終須名利均俱足,只恐不堅終始心」,
這是借乾卦,卦爻,卦理,一步一步,來教我們如何務實,
要腳踏實地,要自強不息,把自己基礎打穩,實力有夠,時機若到,
一舉就成名,不說成名,最起碼能成功,能成就。
如此是否真務實呢?當然這些都是勉勵之語。

「太公插下杏黃旗,收妖為徒歸西歧,從此青龍得了位,富貴榮華自此顯」, 
「太公插下杏黃旗」,
這是雷地豫,豫卦。卦辭,卦爻。
說姜太公,也是經過一番努力奮鬥打拼,經過多少生死關頭。
主要是要打敗紂王,推翻暴政,推翻無道,所以說,是走正道的。
一些聖神仙佛也都來相助,打敗紂王,來輔佐文王成功。因為那時尚未封神,
無果位,所以元始天尊,在封神塔賜「杏黃旗」插下,
一些孤魂野鬼正神邪神也都在候等,等待封神得果位。
封神榜最強十大兵器,最強神器相當於六根金箍棒。
封神榜是太上老君、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共同僉押,目的是讓十二金仙完成殺劫,
給昊天上帝選拔人才的大工程。
無論修為多高,只要封神榜上有名姓的,都得「順應天意」。
姜子牙拜元始天尊為師,下山去完成封神榜的使命,
曾在溪邊以無鉤的釣竿釣魚,而文王為求名臣佐國而來,
見此情形而問姜子牙,姜子牙說一句話
:「無鉤垂釣,離水三寸,願者上鉤,不願者回頭」。
這形容處事以不變應萬變的態度。

雷地豫。豫:心歡喜。
上卦雷,下卦地。一個雷天下響,所以天下間不管正神,邪神都來到,等待姜太公封神,
大家都歡喜的等封神後去西岐。後來推翻紂王之後,輔佐文王,
建立是一個可以說太平年的天國,不論為官者,做百姓的,
大家都可以享受安和樂利的生活。
這是一個典故,我引用這些,來比喻一個社會現象。
最主要就是凡事都要務實,要努力,要打拼。

凡是所有的成功,都是要經過一番辛苦的努力與打拼。
縱然努力與打拼,也無代表一定成功,總是你的努力打拼過,
你所付出的代價,神明仙佛,也會來給你們保佑相助。
因為你所走的是正道,不是邪魔外道,如此神佛,
冥中一定會相助,會給你保佑。

「人生百載晃眼過,空留遺憾或榮顯,光宗耀祖想清楚,積德修功是要務」,

在人生百載的歲月過程當中,去頭去尾,所剩下是多少。
《折桂令》說:「想人生七十猶稀,百歲光陰,先過了三十。
七十年間,十歲頑童,十載尪羸。五十歲除分晝夜,剛分得一半兒白日」。
想人生自幼年、少年、青年、壯年、到老年,人生歲月有所作為的時間,只不過是幾十年而已。
這幾十年的時間,可以說是你人生最精華的歲月。
成功失敗,也是定調在這個時候,這時候若能成功,後面就能享受著比較快樂的日子。
榮華富貴人人都在追求,也是真需要,但是不一定人人都能得到,也非說你求神拜佛,
就能得到你所要的一切,若如此,辛辛苦苦打拼,又無得到成功的人,如何是好呢?
是否他就會怨嘆說,真歹命,人生運命怎會如此坎坷,奮鬥一生,不見光明,到老還在拼,
如此,情何以堪呢?所以奮鬥打拼,不管成功或是失敗,只要你是腳踏實地,所行是正道,
務實在打拼,努力在做,就會成功。

「殷薦天官來賜福」,成功時,準備好,真豐富的祭品,來祭拜天官賜福。
我只做這樣簡單的解釋,有時是書不盡言,言不盡意,你們若有問題才提出來說。

 

【聖訓解析】

天運歲次己亥尾

天運歲次己亥年十二月廿一日,
也是接近一年的尾聲了。

上稟宣化之教文

菩聖宮 天上聖母 觀世音菩薩 福德正神 教誨 渡化眾生,
習道聞道之教文。呈送上天文疏,宣化眾生之聖訓文。

聖賢古今不變易

古今聖賢,所留下修道典範,修道聖賢典範,古今聖哲典範,常存千秋萬世,直到永遠。

母德坤道以隤然

夫坤,隤然示人簡矣!隤,安也。
坤以簡能,閱內萬物,故示人簡者也。
爻也者,效此者也。
效法之謂坤,謂效三才以為六畫。
象也者,象此者也。
成象之謂乾,謂聖人則天之象,分為三才也。
易卦中的爻辭與象辭的合撰。
《易經.繫辭下》:「爻也者,效此者也;
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
易經各卦的六爻所顯示的形象,引申為形跡、跡象。
「爻象動乎內,吉凶見乎外,功業見乎變,聖人之情見乎辭」。這就是人生的境界。
也是《易經》的帝王學、領導學。
《易經》、《老莊》,都是我國帝王領導學中最高的哲學。

降靈本宮垂訓示
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做事時,絕不把自己利害放在裡頭。
為什麼?於我不利,我就不做;
對我有利,我就做,這是自私自利。
應當事事以社會大眾利益為前提,
以廣大長時於眾生有利益為思考。

「明其道不計其功」,
是故仲尼之門。五尺之童。羞稱五霸。為其先詐力而後仁義也。
王曰善哉。及其去位居家。絕不問家產業。以修學著書為事。
所著凡百三十篇。而說春秋事復數十篇。

「正其誼不謀其利」,
合於法則的;誼:通“義”,
合宜的道德、行為;謀:圖謀。
言行合乎正義,不謀個人私利。
東漢班固的「漢書董仲舒傳」,
「仁人者,正其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
此言意謂做任何事情應該匡扶正義,以眾人利益為主,而非為一己的功利做打算;
把真相闡明時,卻不自己邀功。
義利之辨,是孟子的主要論題之一。
即人之行事,必須存心於義,要只為義之故而行,以道德法則作自己行為的原則,
而不可以利害來決定自己的行為。這是要求自己行為的動機純正,
使意志不為私欲所擾亂,而不是不要求事功的成就。
「誼」是應該不應該,我們要懂得衡量,對人對事應不應該。

進謀立用且潛藏

佳謀密用且潛藏,逆理妄圖必見傷,直待龍蛇興變日,從前名利始亨昌。
望桂蟾宮遠,求珠海水深。終須名利足,只恐不堅心。

乾卦初九爻 詩訣二首 其一
陽氣方生昧未明,潛藏勿用破幽榮。
離明一照四方火,進位高攀便出群。
其二  玉韞石,珠藏
《河洛理數》歲運六十四卦訣 總訣:元亨利貞。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運覆無窮立建功,幹分四德萬方同。
龍飛變化九天去,男子升騰定位隆。
佳謀密用且潛藏,逆理枉圖必見傷。
直待龍蛇興變日,從前名利始亨昌。
乾卦 總詩訣三首 其一 其二 陽 其三 陰 運覆無窮利建功,

乾分四德萬方同 龍飛變化九天去,男子升騰定位隆 佳謀密用且潛藏,

逆理妄圖必見傷 直待龍蛇興變日,從前名利始亨昌

佳謀密用且潛藏,逆理妄圖必見傷。 直待龍蛇興變日,從前名利始亨昌。

其三 陰 望桂蟾宮遠,求珠海水深。 終須名利足,只恐不堅心

運覆無窮利建功,乾分四德萬方同
龍飛變化九天去,男子升騰定位隆
俗語諺語:珍惜光陰。
時光腳步輕,年歲不饒人。
日月莫閑過,青春不再來。
光陰一去難再見,水流東海不復回。
少年辛苦終身事,莫向光陰惰寸功。
教子育人,智者順時而謀,愚者逆理而動。

且待節氣交替後  從此名利始亨昌

望桂蟾宮萬里遠  求珠海水萬丈深  終須名利均俱足  只恐不堅終始心

「望桂蟾宮遠,求珠海水深,終須名利足,只恐不堅心」
陰 初爻訣:潛龍勿用。象曰:潛龍勿用,陽在下也。陽氣方升昧未明,潛藏勿用破幽榮。

離明一照四方火,進位高攀便出群。石韞玉,珠藏淵。羽翼一旦上青天,名利須知有異緣。

佳謀密用且潛藏,逆理枉圖必見傷。直待龍蛇興變日 ,從前名利始亨昌。

六十四卦之中的乾,是兩個乾卦同卦相疊而成,象徵天,

用龍來喻指有德才的君子,又象徵純粹的陽和健,表明興盛強健。

太公插下杏黃旗
杏黃旗全名為中央戊己杏黃旗,以大地之力護身。
太公在釣魚時遇見周文王,兩人相談甚歡,
由於文王祖父周太公曾預言「聖人將現,周得以興」,
所以之後姜太公,便致力於輔佐文王,
文王死後,姜太公繼續輔佐繼位的文

收妖為徒歸西歧  從此青龍得了位
姜子牙當年學業期滿離開崑崙山時,
其師元始天尊送了他三件寶:打神鞭、杏黃旗、四不像。
「四不像」作為「三寶」之一,
當然也為周朝800年天下的基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
無奈的是姜子牙因仙緣淺薄之由,
無福得享仙緣,終被受封為齊國公。

象曰:太公插下杏黃旗,收妖為徒歸西歧,自此青龍得了位,一旦謀望百事宜。

富貴榮華自此顯

可平步青雲,步步高陞,並可位居顯貴,居眾人之上。
上天將賦與富貴榮華,福氣因此可以媲美東海,壽高可指南山。

人生百載晃眼過

人生百載,恍如夢幻。
或富貴至極,或窮困潦倒,總是無法超脫在繁紛雜蕪的塵世之外,世俗的虛幻的名利,

任憑物慾的橫流,人都有失去自我的時候。無法真正的做到,無欲無求,

洒脫自然在喧囂混沌的塵世間,漸漸的失去我們身上僅有一點寧靜

生年不滿百,常懷千歲憂。晝長夜短苦,何不秉燭遊。
為樂當及時,何能待來茲。愚者愛惜費,但為後世嗤。
仙人王子喬,難可與等期。

人生只有短短的數十載歲月,卻常常懷著有千年的愁憂。

空留遺憾或榮顯  光宗耀祖想清楚  積德修功是要務

想要得福報,先要行善積德,
俗語:為人莫做虧心事,舉頭三尺有神明。
人們都想得福報,兒女都好,都有前途,父母長壽,
怕凶事橫禍降臨自己的身上。
但是要想得到福報,無災無難,就要做行善積德之事,
不做損人利己的壞事。

修行為何須從行功立德著手?
人是帶業而來的,
生生世世不知造了多少的過錯;
今世能求道、明理、修道,
要把握機會行功積德,以備不時之需。
人在歸空時,萬般帶不走,唯有業隨身。
可知積德修行乃修道者之要務。
倘離德以言道,便是異端邪說,旁門外道,差之多矣!
故古之聖人,必先明道;古之賢人,必先積德。
未有不明道而能聖,未有不積德而能賢。
然欲希聖必先希賢,若欲成道必先積德。
道德兩用,內外相濟,聖賢之學業得矣!

求神拜佛來賜福  果真能夠是如此  辛苦奮鬥怎堪言  努力成功在後面

成功,為眾人所追求的。當許多人秉持理想抱負,努力為了成功之際,
可曾想過,自己成功的最終目的為何?
是為大眾利益著想,抑或從自身利益出發。
是為了實踐理想,抑或爭名奪利。
成功一定是有方法,失敗也一定有原因。
最重要的是在成敗之間,能否學習、成長。
一個人不成功,往往多半都是自已造成的。
不嘗試永遠沒機會成功,嘗試之後即使失敗也能知道是哪裡出了錯,
清楚問題之後就能再次出發,繼續向前邁進。
對工作要認真努力,但是不要視成功為必然 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努力是一回事,成功是另一回事,中間不必然是等號,因為變數太多,

並非全部操控在自己的手上,有時期望難免落空。

可是只要長時間一步一腳印,最終還是會走到接近成功的終點。

 

殷薦天官來賜福

《象》中這樣解釋豫卦:

雷出地奮,豫。先以作樂崇德,殷薦之上帝,以配祖考。

《象》中指出:雷從地下出來,萬物振作,這就是豫卦。
古代君王學習這種精神,製作音樂來推崇道德,
並以隆重的儀式向上帝祭祀,連帶也向祖先祭祀。

以上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