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訓解析【民國九十七戊子年十一月一日】

菩聖宮言啟示錄(六)

「大千世界異象多,優勝劣敗更險惡,人心惶惶無所從,渾濁浮塵已不堪,和光同塵有抉擇」大千世界,氣象萬千,在在都讓人感動於造物主的無量智慧。上蒼仁慈,頻頻的顯現異象來警示,僅僅四個月之內,接二連三地顯示出,據說 九月二十五日 夜晚,大高雄地區雷電交加達兩個小時,黑夜變成白晝,高雄市民震驚不已,認為這是一種天出異象,大千世界總是很奇妙的,隱藏許多未知的情境。優勝劣敗,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太多不確定的因素,優勝劣敗、強者得勝。世途險惡、人心互相猜忌多,人我之間常常是爾虞我詐,真是令人無奈。讓人無所適從、人心惶惶,提心吊膽。浮塵能障翳「真性」,故曰浮塵,俗世有如浮塵,渾濁不堪。︽道德經˙第四章︾『道沖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人生本來就是如此,必須學習承擔,在人生中抉擇有很多,沒有絕對的好和壞,只是抉擇後會發生的事情,必須面對。善者,從善如流,同其塵、和其光。 

「踏進一步萬丈淵,海闊天空退一步,進退如何要智慧,巧取無用要謹慎,視聽言動要注意」山勢陡峻,山路崎嶇難登,甚至終年人跡罕至,踏進一步已是萬丈深淵,退後一步海闊天空、皆大歡喜、安全無虞。當發生困難時,或許退一步,會是很好的解決方式,當個心寬的人,實事求是。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退兩步輕輕鬆鬆。『毀譽無憑由他去,榮枯有運莫尤人,能知進退心常泰,不戀繁華性自真。』也該好好思考,生活有方向,懂得如何轉彎、如何拿捏進退,在在考驗著我們的智慧。充滿智慧的進退之道:「進則兼善天下,退則獨善其身。」剛柔進退,能進則進,能退則退,進退一如。能剛則剛,能柔則柔,剛柔並濟,就是智慧。能智能愚,可以進退自如,可以有智慧,也要大智若愚。視聽言動,都要依禮而行,那麼生活中的任何一種型態,不論是對人、事、物都應該要做到,如此才能創造更多的繼起生命,展現生生不息。道德的行動(事親、事君、仁民愛物)或是道德的情感(仁與愛)或是身體的功能(視聽言動)都是由我心之所發的意念。︽易經˙繫辭︾「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多」小者最勝,人的視聽言動,當謹慎注意。

 「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小人周遭處處有,小心注意免失物」《增廣賢文》『昔時賢文,誨汝諄諄,集韻增文,多見多聞。觀今宜鑒古,無古不成今。運去金成鐵,時來鐵似金,讀書須用意,一字值千金。易漲易退山溪水,易反易覆小人心,畫虎畫皮難畫骨,畫山畫水圖畫中。』貴人稀稀且難尋,小人處處常相隨。由於人常私心用事,以自己的心思去論斷周遭的人事物,讓原本簡單的事,愈弄愈複雜。何為小人?何為貴人?一個對你嚴格要求的上司、老師、老闆是小人還是貴人?一個處處逢迎、甜言蜜語哄得你團團轉的是小人?還是貴人?禍福自召,小人、貴人也是自召的,小人不會無緣無故來,喜歡聽好聽的話、好逸惡勞、嚴以責人、寬以待己,自然會有小人來趨炎附勢。小心駛得萬年船,財不露白防失物。俗語說:「細膩無蝕本」就是小心卡袂食虧的意思啦!「時下環境不穩定,吉凶禍福自難當,今日昭昭明日何,明日察察又如何」當前經濟形勢,國際金融市場急劇動蕩,世界經濟增長明顯緩慢,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穩定因素明顯增多,對我國經濟影響逐步顯現。所謂自作還自受,要知道天地是沒有私心的,而吉凶禍福也全都是人心自己感召來的,然而人在沒有起心動念的時候,這顆心是湛然清淨的,就如同虛空一樣,有什麼善惡呢?只因這個念頭,所向著的是好事就是善。「昭昭」就是高明得很。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老子說:「絕學無憂」。去除知識就沒有了煩惱,大家都不要知識,才能沒有煩惱,人生的歷程中,我們是所學太多?還是所學太少?所以昭昭、察察,就像排天巨浪很閃亮,但最後回歸於悶悶的、穩穩的大海。昭昭是智巧光耀的樣子。察察是嚴厲苛刻的樣子。一個修道有相當體悟的人,是可以不出差錯地做到。

 「定心立志很重要,染缸顯色跑不掉」要定心立志塑造自我,若心神不定,朝三暮四,何以立志,無論做什麼,都需要定心。要有清淨心,這念禪心,非從外得,必須靠自身的親證體會。禪就是定心、淨心、明心,契悟人人本具的佛心。社會像是一個大染缸,你被染成什麼樣的顏色,能不能脫穎而出,這就要看自己的造化了。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接近好人可以變好,接近壞人容易變壞,常跟什麼樣的人處在一起,個性也會隨著改變。例如:選擇朋友要小心,交上壞朋友,耳濡目染,聲和則響清,身正則影直,身處大染缸,顯色跑不掉。「人人有苦難訴出,只有清心減痛苦,非是神仙無救渡,乃是自身業障苦,欲消業障唯修持,善功積徳亦唯途」家家有本難唸經,心事若無講出來,有誰會知道,有時想要訴出滿腹的悲哀。每個人都有說不出口的心事,有些事還真是難以啟齒,但有其堅忍的心,因此一路走來,雖然坎坷,雖有無窮的苦楚,但還是有可以企盼的希望。對待挫折、痛苦和失望是一種積極的作為,以豁達淡泊、順應自然的心態,來面對人生的種種無常變化,將痛苦、憂傷的情緒,降到最低,內心平靜,沒有不滿抱怨放在心中。恭敬志誠,依法修持,欲得佛法實益,須向恭敬中求。『生死骨如山,因果復循環,欲消冤孽債,還須德為先。所謂『禍福無門,唯人自召,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什麼因即會得什麼果。眾生的業障,只有自己行功立德來化解,別人是無法頂替的。︽地藏經︾『父子至親,岐路各別,縱然相逢,無肯代受。』若自身還為業障所苦,欲消除因果業障,唯有修持,與行善功、積善德為唯一途徑。

 「莫是只求財利多,門生常常點不透,寒天飲冰心應知,掌握契機修仙果」佛門啟示『喜是離娘胎,鐵樹百花開,只貪名利把心呆,登皇界,積金財,無常不覺來!怒去見閻羅,家中財寶多,咽喉氣斷無奈何,呼兒孫,喚妻婆,那個替爾麼!哀入鬼門關,冥途寄語難,披枷帶鎖苦千般,須解脫,免輪迴,早上涅槃山!樂得有緣人,佛起慈悲心,觀見眾生受苦辛,離地獄,出幽津,方便早超昇!南柯夢、夢南柯,一夢南柯怎奈何,世上萬般梆不去,一雙空手見閻羅。從此去,莫蹉跎,一念彌陀過愛河。』啟示眾生這麼多,如果還是常常點不透,那麼也只能說,是緣分還不夠,還是智慧未開啟,等機會一過,不會再來的。真是「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過去的事情永世不忘,在庸庸碌碌的生活中,難得能擁有一方自我觀照的空間,個中情境之感受,身歷其境的體驗,有所領會,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因為累劫以來的所做的諸多惡業,將我們的本具的智慧矇蔽,所以我們才會沒有智慧,無法了解佛法的意義,我們要累積福德資糧,資糧具足,累劫的惡業,就可以慢慢消除,本具的智慧就會顯現,就會豁然開悟,掌握這難得的契機修成正果。

    「命中有時終會有,巧智強取留不住」要多給自己一點信心,不要太大的壓力,『命中有時終會有,命中無時莫強求。』此警世之言,是人生真道理,萬事不可勉強,還要看因緣。「景氣是否不怡人,夕陽下山特別快,令人心慌更著急」全球景氣低迷中,這是世紀大危機,確實全球經濟不景氣,讓人壓力很大,正常的經濟循環由繁榮到衰退、蕭條到復甦。真正感受到景氣確實不怡人,曾幾何時,台灣錢淹腳目的榮景,早不復往昔,又受到美國次級房貸風波影響,全球股市應聲受挫,台灣當然也不例外。光靠努力蠻幹,最終仍會淪為被社會淘汰的一群。人生無常,不可虛度,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此日最易過。面對低潮時,不免令人心慌著急,應要以積極的想法,做出正確的判斷和反應。「意謂天機是否發,保身平安過此劫,祝福門生好修之。」機運不遇,潛居抱道,創造機運,待機而動,故成事在天是為機,謀事在人是為道。道機者,盜天機而成事也。謹言慎行、韜光養晦,保持清明的智慧,大事化小,小事化無、在劫能逃。當環境不利生存時,明哲保身、平安過此劫期,謹此祝福門生平安順利,在修行道上百尺竿頭更進一步。以上。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