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天下義理無窮爾 上行其間無阻礙 聖人之道亦如斯 母訓教子尚嘉言 降靈扶筆啟示文 世上真假難論斷 有無亦是各自述 言非有以破常見

109菩聖宮言啟示錄(十八)

109-05-13【民國一0九年四月廿一日】

天 下 義 理 無 窮 爾
上 行 其 間 無 阻 礙
聖 人 之 道 亦 如 斯
母 訓 教 子 尚 嘉 言
降 靈 扶 筆 啟 示 文
世 上 真 假 難 論 斷
有 無 亦 是 各 自 述
言 非 有 以 破 常 見
言 非 無 以 破 斷 見
唯 有 真 理 只 有 一
本 性 才 是 唯 一 真
真 假 有 無 真 難 分
觀 照 本 性 覺 是 真
明 可 以 晦 不 可 息
若 揜 日 則 天 見 闇
若 揜 心 則 人 見 昏
天 理 循 環 有 定 則
順 帝 之 則 人 皆 有
習 見 不 同 意 見 歧
是 非 黑 白 各 自 論
天 下 唯 有 經 典 文
聖 人 之 言 不 欺 瞞
但 是 黑 白 任 不 分
明 德 止 於 至 善 矣
自 昭 明 德 如 懸 鏡
真 假 到 底 有 或 無
真 真 假 假 假 亦 真
身 體 此 刻 全 是 真
百 期 之 後 真 假 無
唯 有 性 見 是 真 如
若 要 定 論 見 真 章
反 觀 自 照 見 本 性
如 是 真 假 自 分 明
有 無 虛 空 亦 難 論
千 江 之 月 一 月 真
有 本 自 是 從 無 始
有 則 終 究 回 到 無
無 中 生 有 自 有 則
智 者 易 知 昧 難 明
各 自 用 心 去 體 悟
如 能 覺 者 見 本 性

天下義理無窮爾  上行其間無阻礙  聖人之道亦如斯  母訓教子尚嘉言
降靈扶筆啟示文  世上真假難論斷  有無亦是各自述  言非有以破常見
言非無以破斷見  唯有真理只有一  本性才是唯一真  真假有無真難分
觀照本性覺是真  明可以晦不可息  若揜日則天見闇  若揜心則人見昏
天理循環有定則  順帝之則人皆有  習見不同意見歧  是非黑白各自論
天下唯有經典文  聖人之言不欺瞞  但是黑白任不分  明德止於至善矣
自昭明德如懸鏡  真假到底有或無  真真假假假亦真  身體此刻全是真
百期之後真假無  唯有性見是真如  若要定論見真章  反觀自照見本性
如是真假自分明  有無虛空亦難論  千江之月一月真  有本自是從無始
有則終究回到無  無中生有自有則  智者易知昧難明  各自用心去體悟
如能覺者見本性

 

【聖訓解析】

天下義理無窮爾

天下人情義理在社會裡,也是為人處事的一種規則。
有人情而無義理,待人全憑一己好惡,謂之「濫情」;
有人情兼有義理,發乎誠心,而有節度,謂之「溫情」。
做人要識人情義理。所謂義理,就是與人交往的道德規律。

上行其間無阻礙
聖人之道亦如斯

子曰:「夫易,開物成務,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是故聖人以通天下之志,以定天下之業,以斷天下之疑」。
何為者問辭也,如斯而已者答辭也。
物乃遂知來物之物,吉凶之實理也。
萬物皆陰陽,人性亦如此,人性的陰陽之道。
粵若稽古,聖人之在天地間也,為眾生之先。
觀陰陽之開闔以命物,知存亡之門戶。
鬼谷子捭闔,推究古代的歷史便可知道,
聖人在天地之間,能稱之為聖人,是因為他是芸芸眾生的先知先覺。
他們觀察陰陽兩面,捭闔兩種狀態的變化規律來判斷萬物之理,
從而明白萬物生死的規律和關鍵。
任何事情都是由小而大,逐漸累積而成的。
白居易「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塵,吾道亦如此,行之貴日新」。
君子之道,費而隱。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及其至也,
雖聖人亦有所不知焉!夫婦之不肖,可以能行焉,及其至也,
雖聖人亦有所不能焉!
天地之大也,人猶有所憾。故君子語大,天下莫能載焉;
語小,天下莫能破焉。聖人的道,用處很廣,實體很精微。

母訓教子尚嘉言

母訓教子,立萬古不易之至理,闡未來至精之底蘊,不可束之高閣。
慇懃教化,實地而行,望子早日明心性,攜手同返,共登聖域,
希望兒女,一同力行。

降靈扶筆啟示文

世上真假難論斷 有無亦是各自述
言非有以破常見 言非無以破斷見

丹經萬卷皆象言也。
象言者,非直言,非明言,非空言,非異言,
乃有物有則,有指有證,取象演真之言。
後人不究其意,止執其象,在儒者讀之,以為怪誕不經;
在道者讀之,以為外象,甚至有執象猜疑,
百般做作,流於曲徑邪行,自傷性命者,不可枚舉。
斷滅之見,即固執人之身心斷滅不續生之妄見。
諸有沙門、婆羅門於末劫末見,起斷滅論,說眾生斷滅無餘。

唯有真理只有一

真理,通常被定義為與事實或實在相一致。
真理,即永恒不變的真正道理。
真理,亦可分為絕對真理和相對真理。
絕對真理,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廣義的道理。
相對真理,是在特定條件下成立的有局限性的道理。
真理是最純真,最符合實際的道理。
即客觀事物及其規律在人的頭腦中的正確反映。

本性才是唯一真

我曾經擁有著一切,轉眼都飄散如煙。
我曾經失落失望失掉所有方向,平平淡淡才是人生。
你就是你,讓你的心靈輕鬆快樂,才是你生命唯一的本真。
每個人在本質上過的是一樣的日子,不一樣的是你的心在感受什麼。
人生往往這樣,你以為的希望,其實是讓你陷得更深的絕望。

真假有無真難分 觀照本性覺是真

難以分辨事實真偽、真亦假時,假亦真;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無染覺性直觀自行解脫之道,是開示本來覺性最直接的法要。
娑婆與涅槃,同時源具于一心之內,它的本性亙古即然,
你卻無緣得識。它為你真實解說自己的本來覺性。
有幸佛子,諦聽覺照。
「觀照」,屬於「證得安祥」後或「開悟見性」後必修。
「以子之心,覺子之覺」,就是觀照。
觀照就是在面對五塵時,由本心如實的觀察,用心如鏡。
妄心不起念分別、不執著,沒有事要想、要做的時候不攀緣、不聯想,
事過境遷不回憶。
「觀照,靜心,覺醒」。
奧修:「觀照的奇跡在於,
當你觀照身體時,觀照者會變得強大;
當你觀照思想時,觀照者會繼續強大;
當你觀照感覺時,觀照者會變得更大,
當你觀照你的心境時,觀照者會強大到能夠留住它自己。
觀照它自己,就如黑夜裡的一處蠟燭,不僅點亮了周圍,亦點燃了它自己。
《涅槃經》曰:「眾生皆有佛性」。云何見性之人,少之又少?
其原因在於不明佛性、不信佛性、不識佛性、不用佛性。
有佛性便有覺性,有覺性便能覺知,有覺知便能覺察,有覺察便能覺悟,
既已覺悟,便是覺者。
覺性、佛性、即是覺性;覺性者,眾生皆有覺悟的本性。
古德說:「只要無心與萬物,何妨萬物長圍繞」。
不起心、不動念,心如明鏡,清清楚楚,就是這樣。
與《金剛經》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相應。

明可以晦不可息

《易經第三十六卦》「地火明夷」。
六五:箕子之明夷,利貞。
《象》曰:箕子之貞,明不可息也。
六五:殷亡后,箕子逃到東方鄰國避難,卜問得吉兆。
《象辭》說:箕子退隱守正,他的光輝形象,千古不滅。
箕子處亂世,而能隱藏其聰明,韜光養晦,利於貞定。
此以箕子的故事講處亂世之道。
箕子為商紂的叔父,雖知商紂無道,但不忍棄之而去,
於是亂髮裝瘋,以躲避禍害。
「明可以晦不可息」,此比喻人處亂世,應當要韜光養晦以自保。

若揜日則天見闇

雖大行不加焉,雖窮居不損焉,分定故也。
君子所性,仁義禮智信於心。
其生色也,睟然見於面,盎於背,施於四體,四體不言而喻。
《朱子家訓》
善欲人見,不是真善;惡恐人知,便是大惡。
見色而起淫心,報在妻女;匿怨而用暗箭,禍延子孫。
家門和順,雖饔餐不繼,亦有餘歡。
國課早完,即囊橐無餘,自得至樂。
讀書志在聖賢,非徒科第。為官心存君國,豈計身家。

若揜心則人見昏

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
不追求難得的珍稀寶物,讓人民不因此而偷盜。
此言為政者,不應當玩物喪志,追求珍寶。
這是盜賊興起的最終原因。
上之所好,下必甚焉!
為政者,喜愛珍寶,在下者,必爭相收斂珍寶。
上行下效,盜賊由是興起。
修身與攝心,靜坐用心和旨趣,則各有所不同。
一般人學習打坐,絕大多數是為保健,怯病延年。
儒家以修心養性為其目標。
道家運氣煉丹,以求飛昇。
佛家則以明心見性,成佛度眾。

天理循環有定則

中華文化,以仁義為心,禮儀為形。
孔子作春秋大義,提倡華夷之辨。
不以種族為標準,而以文化禮儀作量度。
如楚國自稱蠻夷,其後文明日進。中原諸侯與之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
而鄭國本為諸夏,如行為不合禮儀,亦視為夷狄。
若夷狄嚮慕中國,能行禮儀,則褒揚而進之。
「尊王攘夷」後的「華夷之辨」,是以為中華傳統文化為基準的。
修道真義,修道有兩種,
一種是修心、修性。
一種是修體。
即是借我們現有之肉體,修我們之靈體成為炁體,也就是與仙佛同體。
肉體滅亡之後,才能有機會修回無極大羅竼天。
修性不只是到道埸聽經聞法而巳,最重要的是聽聞了做人做事的道理。
明白了做人做事的道理之後,更要在日常生活裡去實現、力行、圓融。
如是天理循環,絲毫不爽。古今血心用事,以傷天害理者,
乃轟烈于一時,終難逃上天之明鑒也。
知止而後有定,若前心不造,即後心無報,復安妄見業報?
定中見諸佛,至誠可以前知。以「安身立業」為總話題,
分別從道德,修身,讀書,安貧樂道,教子,忠孝和勤儉等方面,
揭示「立德,立功,立言」。這也是天理循環的定則。

順帝之則人皆有

「不識不知,順帝之則」。有思慮知識,則喪其天矣!
君子所性,與天地同流異行而已焉!
「在帝左右」,察天理,而左右也;天理者,時義而已。
君子教人,舉天理以示之而已;
其行己也,述天理而時措之也。
和樂,道之端乎!
《孟子》「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
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捨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自耕、稼、陶、漁以至為帝,無非取於人者。
取諸人以為善,是與人為善者也。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無非取於人者。
孟子藉子路、大禹兩人的德行的事實,來烘托虞舜的大德。
讚美子路,只要聽到別人告訴他的過錯,就非常歡喜地接受,
並且立刻實行。此為順帝之則。

習見不同意見歧

一般能獲得一致的看法。當到更細度,則很難一致。
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往古來今,概莫能外。合情合理的事,大家想法都會相同。
共識不強求一致同意。在理想情況下,共識不會存在任何反對意見;
但假如無法實現這點,應採納多數人的意見,並和少數的意見,作出適當妥協。

是非黑白各自論

「是非黑白」,圍繞月亮有很多傳說和神話,有的流傳至今。
滿月或者說超級月亮。當出現月食時,人們往往認為是不祥的預兆。
在這是非黑白顛倒的時刻,絕對的黑色和白色,在這世界本來就不存在,
我們日常依賴的律法,也不過是人類為方便管理,
而訂出的一套因著文化、時代和政情而有異的制約。

天下唯有經典文

對聖賢留下的經典文,「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真心在乎,不會虛與委蛇。虛心求知,每篇經典文,都是好書的封面。
勉勵眾生學習經典。唯有讓內心平靜,才能改變外在的世界。
這些經典文如同長夜中閃亮的燈火,引領眾生。
有經典文,讓無形力量,來改變這世界。

聖人之言不欺瞞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共二十篇,在春秋戰國時期,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
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
及教育原則等。
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畏聖人之言,聖人之言,是「真理」也,是「正法」也,
聖人所說的話,都是經典,都是真理,有聖人之身教,和聖人之言教,
修道君子必敬重遵循之。

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
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
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聖人之言。

人生無所畏,實在很危險。只有兩種人可以無畏,
一種是第一等智慧的人,一種是最笨的人,可以不要畏。

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
所以聖人經常善於幫助人,因此沒有被遺棄的人。
聖人所以常教人忠孝者,欲以救人在命。使貴賤各得其所也。

聖人不立形名以檢於物,不造進向以殊棄不肖,輔萬物之自然而不為始,
故曰無棄人也。
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尊師重道,與承上啟下。

「馬有千里之力,人不騎不能自達;人有蓋世之才,人不舉不能自成」。
天恩浩浩師德巍巍「內聖心法傳授,外王道藝教育;
用盡苦心提拔,苦口婆心成全」。
聖人之言,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但是黑白任不分

若是黑白不分,故意顛倒是非,製造混亂。

明德止於至善矣

《禮記˙大學》「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儒學三綱八目。
所謂三綱,是「明德、新民、止於至善」。
它是《大學》的綱領旨趣,也是儒學「垂世立教」的目標所在。
人人能依此而修,結果必能達到至極、至善的境界。
所謂八目,是「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大學者,大人之學也。發揚自性之大也。明,明之也。明即切磋琢磨之功。
明德者,明德即原性。人之所得乎天,而虛靈不昧,以具衆理而應萬事者也。
但為氣稟所拘,人欲所蔽,則有時而昏;然其本體之明,則有未嘗息者。
親民即推自性之能事,化天下同胞,使各復其自性之謂。至善即無極境界。
欲學大學之功夫,須先心知止於何處,曰止於性天也。
性天在何處,在吾人受明師一點之位,若心有所歸,而性不問自定矣!
世道如此混亂,我們該如何安定身心,建構理想的世界。
其實,只要從個人的「修身」做起,朝「至善」的目標邁進,便能達成。

自昭明德如懸鏡

易經第三十五卦晉卦 (火地晉)
《象》曰:明出地上,晉。君子以自昭明德。
晉升,康侯受到賞賜的馬匹眾多,白天就三次受到接見。
此言因功而受到周王賞賜與重用,不停的接見。
自昭其明德,去蔽致知,昭明德于已也。
明明德于天下,昭明德于外也。
明明德在己,故云「自昭」。
「明德」君子固有之德也;
自昭者,自有此德,而自明之也。

真假到底有或無

有無與真假,有與無,是相反的二面;同樣的,真與假也是。

真真假假假亦真

生活中的真真假假,難於分清楚。
真的有可能被看成假的,假的有時恰恰是真的。
看似真實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真實的,假的東西並不一定就是假的。
假到一生一世就成了真的。生活的真真假假就像一齣戲,
我們用平常心去對待,演好人生自己的角色。
人世間事物,如虛幻泡影,本來就是真真假假,假假真真。
「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
把假的當作真的,真的就變成了假的;
把不存在的,當成存在的,存在的,也成為不存在了。

身體此刻全是真

佛祖問弟子:「人生究竟有多長」?
佛祖說:「人生只在呼吸間」。
從生到死,呼吸之間;從迷到悟,一念之間;
從愛到恨,無常之間;從古到今,談笑之間;
從你到我,善解之間;從心到心,天地之間;
當歡場變成荒台,當記憶飄落塵埃。人生,是多麼無常。
不由自主深深地呼吸幾下新鮮空氣,呼吸順暢,健康活著真好。
了悟,人的生死,其實只在呼吸間,
領悟到生命的真諦,身體此刻全是真。

百期之後真假無

時間只是過客,自己才是主人。人生的路無需苛求。
只要你邁步,路就在你的腳下延伸。只要你揚帆,便會有八面來風。
啟程了,人的生命才真正開始。人生苦短,何必在乎太多。歲月就像一條河。
左岸是無法忘卻的回憶,右岸是值得把握的青春年華。
中間飛快流淌的,是年輕隱隱的傷感。人生百年,僅五個二十年而己。
第一個二十年,一至廿歲,求學為主;
第二個二十年,廿至四十歲,事業為主;
第三個二十年,四十至六十歲,是人生最為忙碌而艱難的時期。
人生常會為一些小事而爭執,甚至耿耿於懷。
其實,人生短暫,不需拘泥於小事。
人生走一遭,大多數的人汲汲營營於名利,爭來爭去爭成仇。
有些東西,更是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今生擁有,已是老天厚愛,
身軀終須歸於塵土,何必強求。即便家財萬貫,叱吒一時,也無法長生不死。
然氣節度量,可以永垂不朽。
人生本來就是一齣戲,恩恩怨怨又何必太在意,
愛與恨,名和利,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世事猶如人間的悲喜。
今生無緣來生再聚,且揮揮袖,莫回頭。
行功立德是時候,那千金雖好,快樂難找。
我瀟灑走過條條大道,隨著智慧被開啟,也真的明白了。
沒有修行的人生,只是虛渡光陰而已。

唯有性見是真如

「真如」《大乘起信論》「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
以心本性不生不滅相,一切諸法,皆由妄念而有差別。
若離妄念則無境界差別之相,是故諸法從本已來性離語言。
一切文字不能顯說,離心攀緣無有諸相。
究竟平等,永無變異,不可破壞。
唯是一心,相可滅、可離,離相,才可見「真如心」。
唯有性見,是真如,都是實修上的證悟境界。
真如和無明,一是淨法,一是染法,兩者有所區別。
但「真如」忽然念起,名為「無明」。
無明依「真如」而起,是真如的一種勢用,它本身沒有自己的本性。
唯有性見是真如。

若要定論見真章

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
如是知,所生慧。發了菩提心,如理聽聞而了知。
如是見,自思所生慧。聽聞後,反反覆覆在心裡思維,能照見諸法的本性。
如是信解,修所生慧。所照見的意義知,也需要再三修持,
以此獲得不退轉的信解。
佛曰:坐亦禪,行亦禪,一花一世界,一葉一如來。
春來花自青,秋至葉飄零。無窮般若心自在,語默動靜體自然。
佛曰:剎那便是永恆,若人生了悟如佛,無悲無喜無夢無幻。
無愛無恨四大皆空,生與死又有何區別。
所以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你理解了,也見到了這個道理。
如是信解,理性上清楚了,才是不迷信。
如果佛法的教理,都沒有弄清楚,學佛參禪,就是迷信。

反觀自照見本性

「反觀自照,明心見性」,
有些人整日忙忙碌碌,想求明心見性,
其實人人本具佛性,並非向外求得;可是許多人都不覺察自己內在的本來,
仍然向外尋找,結果徒勞往返,浪費了寶貴的人生。
《心經》是每一個佛教徒必須要讀的經典,相信對《心經》都是耳熟能詳。
《心經》開宗明義就告訴我們如何破掉無名,回歸本源;
告訴我們色、受、想、行、識是如何在自己的本體裡面。
時時反思自省,才能拔除無明,回歸清淨本性。
見性是見無所見,譬如現在大家把念頭一斷,什麼也不想。
一切的現象,都在視線之內,但是沒有著那樣東西,那個人。
雖然有許多人,很多東西,但見無所見,不知道誰是誰,這是什麼,那是什麼。
這無念的靈知,能起見聞覺知的功能。反觀自照,於諸眾生,視若自己。
放下知見就自在,真如本性,回歸清靜,信解行證,至真專一。

如是真假自分明

真假、本末、輕重,若錯認顛倒,認假體為本、為重者,則是迷真逐妄。
日日為假體,營謀鑽慮,費盡心思,竭盡精力,以致損根害本。
使本真之性靈,迷離失所,不能返本還原,終至流浪苦海輪迴六道,永無了時,
此皆為此假身,而害本真耳。
菩提般若之智,世人本自有之,只緣心迷,不能自悟,須假大善知識,示導見性。
當知愚人、智人,佛性本無差别,只緣迷悟不同,所以有智有愚。

有無虛空亦難論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妄想,執有我、人、眾生與壽者,
認四顛倒為實我體,由此便生憎愛二境。
於虛妄體重執虛妄,二妄相依生妄業道,有妄業故妄見流轉,厭流轉者,妄見涅槃。
由此不能入清淨覺,非覺違拒諸能入者,有諸能入,非覺入故。
汝今欲逆生死欲流,返窮流根至不生滅。
當驗此等六受用根,誰合誰離?誰深誰淺?誰為圓通?誰不圓滿?
若能於此悟圓通根,逆彼無始織妄業流,得循圓通,與不圓根。

千江之月一月真

「千江有水千江月」,這是境界極高的佛家偈語。
意思是千條江河只要有水,就會倒映出千個月亮。
一個人,不用刻意追求高的境界,只要內心做到心無掛礙、
無煩惱、無貪,自然會達到開悟的大智慧境界。
千江有水千江月,月是月,因月光的照射,水中有了月,
月在水中,但水中的月,不是月,只是水的幻象,月在水中,是水的反射。
悟道講究自然之心,就是一切不必苛求。

有本自是從無始

從無始無明,到本來清淨,而不是從本來清淨,而變成無始無明。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
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
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
包括六根、六識、六塵,還有七大的修行法門。

有則終究回到無

《道德經》「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道性是永恆的、至誠的、無私無欲的,我欲「觀其妙」,就必須「無欲」。
這是說自我之性須符合道性。無欲:沒有自我外在慾望。
自我外在慾望即目之色慾,耳之聲欲,口之味欲,鼻之嗅欲。
可見,道家思想,既強調研究無,用出世的方法,向內求。
道德經第一章:老子的思想是樸素唯物主義,他認為世界不是神造的,
是道產生的。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道是不能用嘴巴說的,可以用嘴巴說的就不是永恆不變的「道」了。
名是不能用語言文字來稱呼的,可以用語言文字稱呼的就不是永久不變的「名」了。
無,是天地形成的最根本的開始;有,是萬物生成的來源。
所以常處於「無」,可以體會道深奧的道理;常處於「有」,可以觀察道在作用的廣大無邊。
無和有雖然名稱不一樣,卻都是從道為出發點,也都是一樣非常細微深遠的。
細微深遠的最盡頭處,那就是所有道理一切的源頭,也就是道了。
「故」,有承上啟下之意,承上是承老子說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解釋在修道的理念上;
啟下是解說而後作為修道的。
人在領會到「無」的時候,才會生出來無欲。
慾望是怎麼來的呢,有名,萬物映射而來。所以在無所欲望時,可以觀想道的精妙;
在有所欲望時,則可以觀想道的清楚明白之處。
當人有欲望而追求道時,所能觀想得到的,是能夠以形名來了解的道,
這種道理是清處明白,可以用推理與言說解釋的。

無中生有自有則

三十六計˙第七計「無中生有」。
這個「無」,指的是「假」,是「虛」。
這個「有」,指的是 「真」,是「實」。
無中生有,就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真中有假,假中有真,虛實互變。
悟一子曰:「此明大道之根源乃陰陽之祖氣,即混元太乙之先天,無中生有之真乙。
能盡心知性而修持之,便成金身不壞,與天地齊壽也」。

智者易知昧難明

智者、愚者,只能用心去感受、用心去體悟。
用言語說明,都是用我們過去的經驗與知識。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
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大道不行不明的原因,推論不行不明的因由,
賢者、智者,學識的過之;愚者、不肖者的不及。
道乃天理的當然,惟中而已,智、賢、不肖的,過與不及,
就是氣稟的不同,而失其中的至理,擺脫世俗愚昧,看淡繁華得失,
才是智者。所以智者,因知之能明,昧者難以明白。
智者易知,不是事事皆知,而是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
所以也不能說不斷的求知就是智者。
真正的智者,不會只是一味追求無涯之知,畢竟我身也有涯。
此所謂達德。達者,知之至也。

各自用心去體悟

所以,你們來這裡,要認清楚一點,你來的意義是什麼?動機是什麼?
放開你的心胸,聽聽人家講的、看看人家做的,你自然心裡就會有另一層體悟。
你如果沒有用心的話,你就沒有吸收到。
就好比你吃飯、吃菜,你品嚐它的味道,用心去品嚐,才會曉得它的好在哪裡、香在哪裡。
能從神的話中明白,神明不僅彰顯著神明的智慧全能,也有它們存在的必要性,
就如任何動物、植物都有它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充滿著神明的智慧,神明的愛,都隱藏在每件事的背後,
當人用心去體悟時,就能感受到造物主,對人類無微不至的愛護。
體悟空性的智慧,稱為般若。空性又稱為實相、真如、法性等,這些都可說是空。
能悟入空性,不但自身可以解脫,對於大乘行者而言,也是以勝義菩提心,
廣行慈悲,利他而不退的保證。

如能覺者見本性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身心清淨便是道。原來退後是向前」。
生活即是修行、修行亦是生活。在簡樸的生活裡、處處是禪機。
心靜則明、明而自清。
人生是一連串的修練,修的就是自己的那顆心。
如是鷹,就該勇敢展翅飛翔;
如是草,就要隨於風勁擺動;
如是樹,就要敢承擔立於天地;
如是花,無賞識也要用力芬芳。
能為時絕不閃躲。能予時,絕不旁觀。
做好自己,讓做的善行善念。
能為則為,不能為,則求問心無愧。

 

【天上聖母開示言】

今晚這篇道理,是真平常、真通俗。
自古早至現在,也是還論不出一個真、假,是非與黑白。
世間人,也是生活在「是是非非」「黑白」的紛爭當中,
在那裡在爭奪,在那裡鬥爭。一些恩、怨、情、仇,
也是在這當中產生。

「天下義理無窮爾」,
天下義理是無窮盡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
誰是誰非,到底,弄不清。但是人一句話,說「理直氣壯」。

「上行其間無阻礙」,
所以在義理之間,上行其間暢行無阻,你可以理直氣壯,
但是你若遇到一些顛倒黑白是非的,他也是無理取鬧。

「聖人之道亦如斯」,
只有天下間聖人的語言,是不會欺騙人的,聖人的語言,句句都是
實在的,咱就要相信聖人的訓言。

「母訓教子尚嘉言」,
就好像一個為母親,在教訓他的孩兒一樣,都是找一些最好的語言
與事情,來教他,來晟養。人說教子是要從孩兒開始,從小的教化,
就是從「至善」方面教化。

所以三字經說「人之初」,從這開始,天下間在爭論這個「真、假」
「有、無」。以現在的科學的科技,都就是說,眼見為憑,有眼睛看到,
有證據,若無,說到什麼天花亂墜,不信者恆不相信,有些人是因為反對,
而反對到底,所以讓你無法去辯駁,所以只有是,
要區分「真、假、有、無」,只有是自己去修持、只有自己去學道。

佛家說:「菩提本無樹、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一切講究,說是在說「空」,咱知道的有菩提樹,怎會說沒有,
所以這就是「悟禪」。悟禪的境界。

咱世間的萬物,從混沌開始之時,一切都是「無」,
自有天地開始,才有萬物。有萬物,才有男女,才有父母。
這就是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這就是從無到有,是從這樣開始的。

當然這道理,在學道當中,自己去體悟,才有辦法證實說,到底是「有」,
還是「無」,是「真」,還是「假」,但是天道的循環,都是從「無」到「有」,
又從「有」回到「無」,就是天道的循環。
就像我們本身假體一樣,我們現在實實在在,有一個肉體存在,
所以說「以假修真」。
因為我們假體,在百年之後,也是回歸到「無」。一切都「無」。
但是「無」之後,經過六道輪迴,你又要轉到哪一道,那就是又從「無」,
又轉到「有」,「有」,到後來又要回歸到「無」。
這是天道循環、天理循環,一直在那裏迺,一直轉。

從「有」轉到「無」,從「無」又轉到「有」,有無的循環,所以世間才有萬物的存在,
不然消滅,就消滅去了,消滅就「無」去了,不然哪有今日在此說「有」和「無」的道理。

但是說到,
「天下間真理只有一」,每個人只要是有在修持學道,都是想說要了解這真理,
到底什麼東西,這真是耐人尋味。

說「道」,到底是啥東西,道德經說:「如能說出的道,形容的出,就不是「道」了」,
就是無法用語言,或什麼東西來形容,只有是你自己親身去體悟。

真多人都有想要去體悟,但是要怎樣體悟,要從何體悟起,當然這要有明師給你指點,
你才能進入修持真真實在的境界,你才悟的出這個「道」,真實的所在,他的存在在哪裏,
大家都知道要「見本性」,本性在那裏,本性是什麼,是否有人說的出來。

無人能描述,「本性、真性」是什麼?時常說起,我們一直輪轉,一直轉世,
無始劫來所帶來的種子,產生今日的這個本性,要修持是要怎樣修持,
因為我們人活著,就是一口氣的出和入,一口氣出去有入來,你會感覺實實在在的活著,
「人在」,人活著,假使有一天一口氣,吹出去無入來的時候,是否變不是人,慢慢的消失去了。

我們真實學道,了解道理,先天之氣,就是像胎兒在母體當中,無呼吸到後天之氣,
一旦出生以後,先天之氣斷了,接後天之氣,吸後天之氣,先天之氣就沒了。

「修持」「修真」,就是要修先天之氣,我們要如何將先天之氣,吸入體內運轉,
不要後天之氣,你就能與天地共存,就能達到修真境界,你就了解「真」「假」。

我們的體,只不過是假體而已,借呼吸當中,有在活動,若是有一天無在動,
就什麼都不是了,就又回復到你當初在哪裡來的地方,那個地方只有自己知道,
但是來去的途徑、路徑,目前卻是不知道,你不知從哪裡來,要回哪裡去,
這是「修持、悟道」的主要關鍵之一,才是我們要去了解的。

所以時常說「觀自在」,趕快自在,就像觀手乩,神若不來,縱然神來,你也不知道要如何處理。
所以「觀自在」,有人觀自在,都無3秒鐘,就又被一些外境,被一些妄念牽去,無自在了。
觀自在變不自在,不自在就溜溜去,心就不能清靜,心不清,不靜、不空。
不空,就產生意念,產生妄念,就被外境牽去四處迺,就會想東想西,想南想北,
東西南北走透透,到底你此心在哪裡呢?如何觀自在,觀到隔壁的事情去了。

實在不是那麼容易,尤其現在的人情細事那麼繁雜,那麼多,不管是自己之事,他人之事,
不管有關自己,不關自己,都會產生那意念,我們無法阻止那意念,你若能阻止那意念,
未起之前那時刻,人說意念未起之前是無念的,無念是真正清靜的,你能時常常清常靜,
就能常清靜矣!才清靜之實心,才能鎮靜,放空,才有辦法「觀自在」,不然都觀不自在。
都觀到度姑愛睏又眠夢,那有自在嗎?所以時常無自在。

今日問題,是真平常,真通俗,大家都知道,不過大家都知道的事情,
卻是大家都做不到,是非各自有看法,黑白也各人選邊站,有與無,
以眼見為憑,看的見的,你要說「無」,說一句粗放的,看的到的,
怎會說有。你會被挨打,明明就有,你說無,意境的問題,有在哪裡?

所以「有」「無」「黑」「白」,是非爭論,永遠無標準答案,只有是各人去修持,
各人去悟覺,去覺悟,若是有一天讓你智覺出來,你有真正的清靜,
你在看事情,看人類,就不同款了,你的意境,你的看法,甚至你的做法,
就與眾不同了,雖然那時還未達聖賢的境界,但是已經走在聖賢的道路了,
才是真正的「上道」。否則也是來去,俗子而已,此生為人,來生不知哪一道去了,
不知是如何?

所以我們今日有幸,能在此聽聞一些道理,不管你是有用心聽,或者是無用心聽,
總是有聽過,知道這回事,至於做不做,是由你自己了,別人無法來管你,
因為凡人畢竟是凡人,凡人要變成聖人,要走入聖賢道路,必須經過一番心路歷程,
必須經過一番考驗,有時到某個層次,忽然間得六通之時,也尚未真真正正走入聖道,
只不過你比一般凡俗人更進一步,接近道路境界。

所以有智慧的人,當然自己會自覺,知道要怎樣做,無智慧的人,想說世間也是借住的,
最多百年之後,也是塵歸塵土歸土。一切從無到有,又從有到無,那就不知道是什麼了,
所以值得想要修持的人,自己去深思,自己去深悟一下,以上我就解釋到此了。
若無其他問題我們就繼續:::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