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天下之理可見乎 上山尋幽訪名師 聖人主靜立人極 母言訓示常記心 降靈垂訓啓示生 寸管難盡天下事 千言萬語難盡述 塵間繁賾無絕期

109菩聖宮言啟示錄(十八)

109-06-24【民國一0九年五月四日】

天 下 之 理 可 見 乎
上 山 尋 幽 訪 名 師
聖 人 主 靜 立 人 極
母 言 訓 示 常 記 心
降 靈 垂 訓 啓 示 生
寸 管 難 盡 天 下 事
千 言 萬 語 難 盡 述
塵 間 繁 賾 無 絕 期
人 生 幾 何 知 多 少
來 時 不 知 世 間 事
去 時 空 空 一 切 無
若 是 業 業 隨 身 住
應 知 修 行 可 了 卻
只 是 人 欲 牽 絆 住
無 可 靜 心 來 慮 除
片 晌 之 靜 不 長 久
怎 能 清 心 來 定 住
欲 知 如 何 來 安 心
三 際 求 心 心 不 有
寸 心 覓 妄 妄 原 無
妄 原 無 處 即 菩 提
是 則 名 為 真 得 道
如 此 是 否 安 心 否
世 上 因 果 自 有 數
汲 汲 營 營 爭 榮 辱
未 能 了 脫 今 生 苦
若 是 聽 從 聖 賢 言
慎 終 如 始 不 懈 怠
一 切 盡 在 默 言 中

天下之理可見乎  上山尋幽訪名師  聖人主靜立人極  母言訓示常記心
降靈垂訓啓示生  寸管難盡天下事  千言萬語難盡述  塵間繁賾無絕期
人生幾何知多少  來時不知世間事  去時空空一切無  若是業業隨身住
應知修行可了卻  只是人欲牽絆住  無可靜心來慮除  片晌之靜不長久
怎能清心來定住  欲知如何來安心  三際求心心不有  寸心覓妄妄原無
妄原無處即菩提  是則名為真得道  如此是否安心否  世上因果自有數 
汲汲營營爭榮辱  未能了脫今生苦  若是聽從聖賢言  慎終如始不懈怠
一切盡在默言中

 

【聖訓解析】

天下之理可見乎

《道德經》「自然的原則與定理」是天下之理。
老子心目中的聖人乃「無為而成」,故不重視外在經驗、知識,
而重視內在的真觀了悟。
我們心智活動,如果向外馳求,將會使思慮紛雜。
《道德經》「不出戶,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無為而成。
有道的人,即使足不出戶,也能知道易的理則,天文及因果」。
《禮記˙大學》「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
修身之學是儒家學問的核心,它得之於身心體驗與困知勉行,
充分發揮人的稟賦與潛能,建立人的自主、自如、自律、自強的生活。
天地之道,一曰「簡」,一曰「易」。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天下之理得,而成位乎其中矣!
易,是為人之道;簡,是治事之道。
若言之不能盡聖人之意,書之又不能盡聖人之言,是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也。
故云:「然則聖人之意,其不可見乎」!
子曰:「聖人立象以盡意」,至「幾乎息矣」!
是夫子還自釋聖人之意,有可見之理也。
假如天下之君臣,不順天之道,執天之行,安能化小團體之君明、臣忠。
故由各個小團體之景象,則自知大矣!此一貫之理,不可移焉!
休謂君只言皇上,臣只言官也,一個團體莫非君臣,一個組織莫非君臣,
世人休執一也。
綜合上言,可見人能秉「中之心」,「致良合」,以遵「事之理」,
便能達到「以直報怨」之境。
天地易簡,萬物各載其形。聖人不為,群方各遂其業。
德業既成,則入於形器,故以賢人目其德業。
易簡而天下之理得矣!

上山尋幽訪名師

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人總是喜歡往外尋,看得遠遠的,
卻忘了本身所具足的。
以前的修行人是「千里訪明師,萬里求口訣」,
求道後才知道原來「道」就在自己身。
惟有明師,傳我大道、指我明路、授我心印、救我性靈、消我罪愆,
恩德之重,實難盡述。
父母之恩,已云昊天罔極,而聖師之恩豈有倫比?
聖師之恩,既然如此重大,報之不能達於萬一,尊之尚可竭盡心力。
尊師要點有三:
一要心誠意懇,不可欺瞞。
二要言語謹慎,不可冒犯。
三要禮貌周到,不可輕慢。
三者之外,更要秉承師意,盡量宣化,
助師辦道,熱誠猛進;自己或有過錯,願受師責。

聖人主靜立人極

立人極:「人極」做人的最高標準。
子述史:「仰以觀天文,俯以察地理,中以立人極」。
聖人定之以中正仁義(聖人之道,仁義中正而已矣)!
主靜(無欲故靜),立人極焉!
聖人與天地合其德,日月合其明,四時合其序,鬼神合其吉凶,君子修之吉,小人悖之凶。
故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近思錄》「惟人也,得其秀而最靈,形既生矣!神發知矣!而善惡分,萬事出矣!

母言訓示常記心  降靈垂訓啓示生

聖母降靈垂訓示,慈悲渡眾生,開示經典智慧語,
多讀書可以培養自信,強化獨立思考的力量,也能增進自己的知識。
母言訓示剖上網路雲端,讓更多人研讀,從中吸取更多人生的智慧。
堪言母愛似海恩如天。

寸管難盡天下事

「寸管」,關於毛筆的起源,在歷史上記載最多的是蒙恬製做毛筆的故事。
秦國有一位大將叫蒙恬。一天,蒙恬打獵時看見受傷兔子的尾巴,
在地上拖出的血跡,心中來了靈感。他剪下兔尾巴上的毛,
將它插在竹管里,試著用它來寫字。
一片肺腑之言,寸管也難以盡述,也表達不盡。
聖人之一言一諾,勝於千言萬語。千言萬語變成一句話。
縱然愛的心從未止息,寸管難以述盡天下事。

塵間繁賾無絕期

種花種草種閒情,種心種笑種簡單。
時光在慢慢走,紅塵上的風,悄悄起,吹過陌上時,
輕輕地吹散了城池上空的陰霾,喜悅在心頭凝結,
也便忘記了這個世俗的微微寒涼。

人生幾何知多少

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歲月能有多久呢?
就好像那清晨的露水一般,瞬間就消失無蹤。
唉!那逝去的日子,實在是太多了。
人生幾何,你知幾何呢?

來時不知世間事  去時空空一切無

古德云:「來時空空,去時也空空」,佛陀在經典裏談到,
眾生業不重不生娑婆,愛不斷不生淨土。
眾生之所以是眾生,就是隨業漂流,導致六道生死輪迴。
若三業已清淨,何來生而復死,死而復生。

若是業業隨身住  應知修行可了卻

一切都在自性中,若是不丟,就是得到了,不得不失就自在。
不增不減,不來不去,當下就是,所以不需要遠求。
《證道歌》「損法財,滅功德,莫不由斯心意識,
是以禪門了卻心,頓悟無生知見力」。

只是人欲牽絆住  無可靜心來慮除

時今修行之人,終日茫茫,著相持求,不知金剛一性之圓明。
徒逞六根著相之貪欲。故云:修行能有幾人知。
言金剛本性,識者稀少,勸修行之人,把此一卷金剛經,細細嚼破。
鐵鋑錎者。鐵鋑:乃是鐵刀。錎。函也。
故勸化修行之人。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金剛二字世間稀 脩行能有幾人知 三十二個鐵鋑錎 嚼破便是善知識
金剛者。自性堅固。永劫不壞。況金性堅剛也。此金剛本性。無形無相。

片晌之靜不長久  怎能清心來定住

《胎息經》胎從伏氣中結,氣從有胎中息,
氣入身來為之生,神去離形為之死。
知神氣可以長生,固守虛無,以養神氣,
神行即氣行,神住即氣住。
若欲長生,神氣相注,心不動念,無來無去,
不出不入,自然常住,勤而行之,是真道路。
百日築基,七七四十九天關,三年關,其實是根據
人體的四大五行,五臟六腑,三脈七輪來定的,
不是亂定閉關時間的。
數十載的人生,無論苦痛、歡欣,僅僅是「倏然而往,倏然而來,倏然而已矣」!
勘破人生生死關頭。
「生」為人間事,或許人力可以知之、善養之。
「死」卻是宇宙事,並非我們可以探求而得知的。
要像一棵樹栽在溪水旁,按時候結果子,葉子也不枯乾。
歲月靜好,願與卿語;似水流年,願與卿同;繁華落盡,願與卿老。
時間,會沉澱最真的情感;風雨,會考驗最暖的陪伴。
古代典籍,不可不讀,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
元是開始的意思,也就是說元氣是萬事萬物的根源。
無根樹解
無根樹者,詞之名也。
凡樹有根,方能生髮。
樹若無根,必不長久。
人生在世,生老病死,忽在忽亡。
百年歲月,石火電光,亦如樹之無根也。
仙翁二十四詞,以無根樹為名,叫醒世人,
使其看破浮生夢幻,早修性命耳。
嘆世無根樹,花正幽,貪戀榮華誰肯休。
浮生事,苦海舟,盪去漂來不自由。
無邊無岸難泊系,常在魚龍險處游。
肯回首,是岸頭,莫待風波壞了舟。
「無根樹」以人身氣言。
人身百脈皆生于氣,氣生于虛無之境,故曰「無根」。
丹家于虛無境內養出根荄,
先天後天皆自無中生有,是無根乃有根之原也。

欲知如何來安心 
三際求心心不有

三際就是過去、現在、未來,過去際、現在際、未來際。
「三際求心心不有」,要在三際求這個心,是沒有的。
因為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為什麼呢?你說這個過去,什麼是過去?
三心不可得,前念起時,剎那即滅。
滅已第二念立即起,起已亦立即滅。第三念亦即起即滅。
如是念念即生即滅,全無實體。
過去念已過去,現在念無住處,未來念尚未生。
三際遷流,念念不住。
古德云:「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緣空」。
三際求心心不見,兩眼看前眼不見,劃波尋寶寶不見,風花雪月卻常見。
古德:我們想要想求的東西不易見,不要的反而常常看到;
真的看到了,假的卻不時在眼前圍繞。
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念無,妄原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菩提即性體,生死涅槃本來平等無二無別,體即自性妙體,用是自性妙用,
用雖千般,體即一如,即體即用,即用即體。

寸心覓妄妄原無
守竅訣要,靜坐收心法門。
守竅乃靜坐入手收心之不二法門,惟亦有不守竅而守空者,
復有不守竅亦不守空者,然就一般言之,則皆以守竅為基先工法。
守竅,其要在抱元守一,存神寂照,而使心息相凝,神炁相抱,
以生元陽真火,慧性神光。

妄原無處即菩提

弟子問道:「承古有言:妄心無處即菩提,正當妄時,還有菩提也無」。
所謂妄心或真心,依佛法是沒有分別的。由無明不覺便是妄心。
三際求心心不有,心不有處妄念無,妄原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菩提即性體,生死涅槃本來平等無二無別,體即自性妙體,用是自性妙用,
用雖千般,體即一如,即體即用,即用即體。
妄原無處即菩提,生死涅槃本平等。
佛陀嘉許說:「很好!很好!須菩提!正如你所說,
佛陀善於愛護顧念諸菩薩,善於教導付囑諸菩薩。
佛言:明暗只是外境的不同,能看見明暗的見性,原無差別;
不應該說,有眼的人,能夠看見明相才是見,
無眼的人所見暗相,不名為見。
此即是說:見性不同於識心離塵無體,此離塵有體的見性,就是眾生本具的真心;
眾生能夠見明見暗,是憑藉此真心的功能,不應該說是眼見。
佛陀問須菩提:須菩提,你認為如來已經證得了無上正等正覺的般若智慧嗎?
如來有為眾生說過解脫輪迴的真理嗎?
須菩提答:以我了解佛陀所說的法義中,世間沒有恆常不變的真理可稱為無上正等正覺,
真理本自如如,若要人為假名定義,即落入有為知見。
佛問阿難為何出家修行?
阿難答:以看見如來三十二種相好而渴仰,因此出家修道。
佛說一切眾生,從無始以來,生死相續,病源也就在這厭染求淨的一念,
這正是眾生的知見。不知自己本有一常住不變,清淨圓滿的真心。
關於“妄心”,如《金剛經》說:「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楞嚴經》中三番破妄,第一番說妄心無處,是從空間的七個方面反復推求妄心不可得。
這就是《楞嚴經》著名的七處徵心。
「真心不落入思惟,妄心本無處所,三際求心心不有,
心不有處妄緣空,妄緣空處即菩提,無相光中常自在」。
說通及心通。如日處虛空。唯傳見性法。
出世破邪宗。法即無頓漸。迷悟有遲疾。只此見性門。
愚人不可悉。說即雖萬般。合理還歸一。煩惱暗宅中。
常鬚生慧日。邪來煩惱至。正來煩惱除。邪正俱不用。
清凈至無餘。菩提本自性。起心即是妄。凈心在妄中。
如果沒有六塵境相,仍另有能分別的自性,那麼就是真心。
若是這能分別的自性,離開六塵境相,
就隨之而消失,這就是前塵分別影事,非你的真心了。
塵境本無常態,或變易,或幻滅,
若變滅時,這個心豈不也同於龜毛兔角,無可尋。

是則名為真得道

罪從心起將心懺,心若滅時罪亦亡,心亡罪滅兩俱空,是則名為真懺悔。
三際求心心不有,寸心覓妄妄原無,妄原無處即菩提,是則名為真得道。

如此是否安心否

就算懷有行善之意,卻還是會迷失在「是否賺錢」、「對自己是否有利」的自私想法,
這種想法出現時,就須及時控制。
「所謂人生就是磨練心靈、磨練心情的道場」。
磨練後的心靈,也將會引導人生的走向。

世上因果自有數

積德無須人見,行善自有天知。人心生一念,天地盡皆知。
凡事皆有因果,萬事皆有輪迴。緣起緣滅、皆有定數。
你給别人的一切,都會回到你身上。
今生種種,皆是前生因果。一切有為法,皆是因緣和合。
緣起時起,緣盡還無,不外如是。
好事自有它正面的意義,壞事更有它背面的意義。
上天安排光明之前,必先有黑暗,未蒙黑暗前的光明,
是不會讓人有深刻體認的。

汲汲營營爭榮辱

佛說「人生有三苦」。
一苦是你汲汲營營,卻始終求不得。
二苦是你歷盡千辛萬苦,終於得償所願,卻發現不過如此。
三苦是你輕言放棄,歷盡千帆後,回首發現原來它那麼美。
得不到,不滿足,不甘心,所以人生才會那般痛苦。
其實歸根究底不過是「貪慾」二字罷了。
〈枕中記〉之啟示:「滾滾紅塵中,人們往往被名利所誘所牽,
終其一生都在汲汲營營地追逐求取,直至終老,其實已經被這類觀念
所左右與控制,抑制了真我真念的返出」。
人生在世即使功成名就、位極人臣也只是短暫的、一時的,
宛如過眼煙雲一般,而修行之境界的昇華與本性的回歸,
才是人生的真正目的。
死生之間,榮辱之間,貧富之間。我們忙碌一生,賺取用之不盡的錢財,
擁有萬人之上的權勢,這些無數人汲汲營營的東西,
只是為了滿足你的欲望。
天下攘攘,皆為利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
天下之人紛亂擾攘,都是為了利益忙碌。
蒼茫大地,人生的道路是漫長的,如果你只會一味的感傷失去,
那麼你將一無所有。
大多時候,付出與收穫總是成正比,放棄不勞而獲的念想。
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想想一開始你是怎樣的拼盡全力;
當你想要逃避的時候,就回頭看看當初那個堅定執著的你。
又是陽光燦爛的一天,每天給自己一個希望,試著不為明天而煩惱,
不為昨天而嘆息,只為今天更美好。

未能了脫今生苦

前生不修今生苦,今生不修來生苦。
為什麼人到世間會忘記前生的遭遇。
業力與輪迴—苦與苦的生起。
一切眾生從無始劫,由於有種種恩愛貪欲,故有輪迴。
我們現在經歷中的事實,未能覺知身處輪迴,就猶如人在山中不能見山。
聖者在禪定中,如鳥瞰群山,能見到眾生在生死輪迴中的流轉,和因果業報。
眾生在無了期的生死中,受著業報的束縛,極為痛苦和無奈。

若是聽從聖賢言

《孟子》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
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只要有一念要做聖賢,便不可。
「人要學聖賢,此是好的念慮,有何不可」!
若以為不可,則堯舜之兢兢業業,周公之思兼三王,孔子之好古敏。
求顏子之有為,若是孟子之願學,孔子之念,皆當克去矣!
不然則浮湛出入,渾淆膠擾,無益於己,見窺於人,甚可畏也。
為學須隨其氣質,察其所偏,與其所未至,擇其最切者而用吾力焉!
譬如用藥,古人方書,亦言其大法耳!
而病症多端,則亦須對症而謹擇之也。
古先聖賢言學,無非就身心上用功。
君子有德:「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
謙謙君子,溫潤如玉。
儒家有聖人、賢人;
道家有真人、至人;
君子,德才兼備,文質彬彬。也就成了我們的處世追求。
君子三立,立德:就是做人。
君子有德,有較高道德修養和人格意識。
是人生立命的基本,貫穿整個人生過程。

慎終如始不懈怠

不懈怠,慎終如始。只要慎終如始、永不懈怠,心手相牽、眾志成城,
我們就一定能成功。慎終如始,則無敗事。終當如始,不當懈怠。
審慎面對事情的結尾,就像剛開始一樣,至始至終謹慎對待,那就不會失敗。
老子「慎終如始」的名言,告誡人們辦事應有始有終,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謹慎認真地做到最終,就像開始時一樣,就不會有失敗和差錯。
人們做事容易虎頭蛇尾,開始時認真﹑細緻、謹慎,久後則是敷衍、馬虎、草率。
《老子》此名言告誡人們應始終如一,才不致把事情辦糟。

一切盡在默言中

教人認識自我、肯定自我,才是悟境的現前。
體念引導從內心轉變;放下自私、自欺、自怨、自慢等心靈枷鎖,
才能海闊天空。豁達、開闊、明朗的人間清流。
積極、自在、簡樸、自適。一切盡在默言中,盡:都,全部。
大家不言明,都明白其中的意思。不要用言語表達。
我正是滿懷心腹事,盡在不言中。

【天上聖母開示言】

因為我們上課也上有一段時間了,由淺入深那是必然的。

但是大部分,我的句讀,都「文辭簡單」,
但是文中意思是,「言簡意賅」。

只要你們大家有用心去看,去體悟一下,這樣應該並無多困難。
如果若是都說白話文、家常話,如此大家聽了也會感覺清淡無味,
也會感覺無趣味,無值得深思的所在。

所以有一些句讀,我也是引經據典,不是我自己編撰的,
不管是菩薩或是福德正神,所說的也都是引經據典,也不是憑空捏造的。
你們若有用心去查,就能查出來路,查出典故。

就如上一節菩薩說,說我們「妄念要除」如果外忘名利就身安,
一些名利,不要有妄念,心就安,心中若無雜思慮,心就安。
人說:心安也是福。

孔子說:心安才能定、靜、安,所以這都不是隨便說說,像在說故事給大家聽,
大家聽聽,當做聽過就好,若無體悟,就無實質意義存在。

我們大家讀了那麼多年的書,也認識一些經典,也懂得一些聖賢所作所為。
只是說時代的演變,科技的進步,社會的狀況,人說世間,世事變化無窮,
當然有變好,也有變壞的。

目前的世事,目前的處境,大家都眼睛看的見,耳朵聽的見,
但是凡人畢竟是凡人,會使我們感覺說我們每一個人的能力有限,
只有跟著時代的腳步來在變化,不然又要如何呢?

所以,也是有真多無奈的地方,文中我有談起說,
「來時不知世事」,懵懵懂懂,自從慢慢長大,隨著學習,隨著環境,
懂得一些事情,到了進入社會,為人處事,一切的一切,
到後來自有伊的演變。

到最後那一刻,回去時,仍是空空。但業不是帶去,業是隨身,想要甩也甩不掉,
好業,當然因果論述,自有他的演變,善惡是非,就不必辯解,
因為所說的:「種瓜得瓜,種豆得豆」,這是必然的因果。

這些簡單的道理,大家都是了解。
開宗明義第一句就說「天下之理可見乎」,
天下的道理當然看得到的,很多也可以去證實,
可以證明的,因為天下間真理只有一個,
這是一貫不變的道理,真真假假,真的假不了,
假假真真,假的真不來,這就是不變的真理。

再來說「上山尋幽訪名師」,
因為早前也好,現在也好,大家要求道,都要找名師來指導,
當然以前要找一個名師,要去深山,因為名師大都數都半仙了,
都要住在安靜的所在,所以說要上山。

但是現在的社會,來去中間的距離與時間,縮很短了,
也不一定是在深山,有些在真熱鬧的都市,但是這些要比較深山,
過去的深山,比較現在高樓大廈,有人住在幾十層樓上,
也是像深山一樣,就如早前深山。

「聖人主靜立人極」,
聖賢的靜,不是論述一些欲望的靜。
所謂的靜,就是要真真正正的靜,要有長時間的靜,
如果只是片刻的靜,無效。

人的心很活,馬上就隨境而去了。眼睛看見一些外境,
就起心動念,要真真正正的靜,達到真正的靜,心就會靈,
真真正正的靜,這都有連帶關係。

達到心靜就會明,中庸說的,定下來才會知,「格物致知」,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要明白道理要真知,不是一般說「我知啦」!
可比一句例最簡單說,可以靜下來的時候,才會真知。

舉個例:簡單說吃飯,「米」是從哪裡來?
去米店買來的,但是過程呢?原始呢?
經過種稻,經過農民插秧、播種、生長,要怎樣成熟,
一貫的道理,一理通萬理徹,真知之時,前後因由,一切明了。
天下間之事,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心有明白才是真知,一貫的道理,所以「知道」要真知。

說「格物致知」,重誠,言而有信。「誠」。
才能格物致知,才是真知,不是一般的知,不是假知,真正知道。
了解真理,用語言形容比較淺顯,比較難形容。
要用心體悟,去想,真理才會浮現出來。
真理,道理,讓你了解,讓你知道,一理通萬理徹。
世間上很多事,來龍去脈,才能了然於心,心中才能知進退,
才能有所節制,就知進退,咱身就平安、無事。

「進退」,最怕是不知道進退,
該進之時不知進,該退之時不知退。
該退之時,又往前衝,撞的滿是傷痕,不知退,該退走不離。
該進,人家大包小包一直包,你又看不懂,又兩手空空。
看人成果收穫滿滿,你還不知道,那就是不知進退。

簡單兩字「進退」就有真大學問在當中。
就是孔子說的:「時行則行,時止則止」。
你要知道時宜,「進退時宜」,這是一個真深道理。
值得我們自己去思考,如果知道這個道理之時,
才不會容易犯錯,錯誤、過失才不會那麼多,
如此你就心安、身安,就會平安無事。

至於內中所說的,「三際求心心不有」,
「寸心覓妄妄原無,妄原無處即菩提,是則名為真得道」。
這三際,剛從經典說出來,比較深入,比較完整,
不是一般人容易就了解。
我是簡單,在《養真集》引出來的。
《養真集》,是一部很好的書。
三際,「現在,過去,未來」。
過去就過去了,要求也求不回來了。
未來還未到,主要看你現在要怎樣做。
三際求心,就是求安心,萬事就是要安心、心安,
不管做對做錯,求得心安。

這是典故裡面,有一個達摩祖師的一個弟子,
求師父替他安心。師說:如何安。
「心猿意馬」,無論如何都無法綁住,栓鎖不住,都隨境而遷。
所以達摩說:「三際求心心不有」。

「寸心覓妄妄原無」,
除妄求安心,根本無那東西,若不起心念頭,
心念未起之前那一點。大家一般人都做不到,
心頭念頭未起之前,清靜是什麼,一般人都不知道。
若沒有修持到一個程度,全不知道的。
「寸心覓妄妄原無」,
妄原本來是沒有的無的東西,只是自己起心動念的,
無起心妄念,本來就是無的物件,就是菩提。
有菩提心,差不多是這樣,你就得道了。

起心動念未起之前,那時候你就知道,就可以了解過去、未來的事情,
那時忽然間得靈通,知道過去,知道未來,還未發生的事情,就有靈通,
靈通有六通,所以這是敘述透徹,真難解釋。
是要自己用心去體悟,這境界,才有辦法體會出來,
所以當然也是給大家勉勵,當然現實的生活,也是要顧,也是要打點,
也是要處理。
若要完完全全去除妄念,一般人幾乎是不可能,
但是要下定決心,有這意念、有這意志,專注體悟,
才能體會這意境,這境界出來。

若無也是聽一聽,想一想,想無,就算了,
其他的放九霄雲外,一般凡人都是這樣,
所以都是勉勵,也是鼓勵,大家向前進,
訓文有空也多看看,多思考一下,
簡單給各位說這樣。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