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福德正神降 福田廣種培善根 德業廣修行善功 正念無邪除妄心 神前明燈照大千 降靈垂教訓示文 凡事直待可做處 方試為之才覺難 天地間萬事萬物

110菩聖宮言啟示錄(十九)

民國110年10月27日【歲次辛丑年九月廿二日】

福 田 廣 種 培 善 根
德 業 廣 修 行 善 功
正 念 無 邪 除 妄 心
神 前 明 燈 照 大 千
降 靈 垂 教 訓 示 文
凡 事 直 待 可 做 處
方 試 為 之 才 覺 難
天 地 間 萬 事 萬 物
皆 有 個 一 定 之 理
不 能 執 意 而 強 求
汲 汲 於 所 得 之 者
率 皆 是 斗 筲 之 輩
無 足 稱 道 以 譽 之
不 是 真 有 所 得 者
也 是 泛 泛 而 已 也
因 為 真 的 假 不 來
假 的 也 是 真 不 來
凡 走 過 必 有 足 跡
凡 經 過 必 有 痕 跡
凡 做 過 必 有 事 跡
凡 寫 過 必 有 字 跡
凡 住 過 必 有 鄰 居
朗 朗 乾 坤 無 所 遯
一 言 無 盡 天 下 事
奉 勸 努 力 去 讀 書
書 中 自 有 真 理 在
知 書 達 理 不 虛 言
識 得 真 理 近 道 矣

福田廣種培善根 德業廣修行善功 正念無邪除妄心 神前明燈照大千
降靈垂教訓示文 凡事直待可做處 方試為之才覺難 天地間萬事萬物
皆有個一定之理 不能執意而強求 汲汲於所得之者 率皆是斗筲之輩
無足稱道以譽之 不是真有所得者 也是泛泛而已也 因為真的假不來
假的也是真不來 凡走過必有足跡 凡經過必有痕跡 凡做過必有事跡
凡寫過必有字跡 凡住過必有鄰居 朗朗乾坤無所遯 一言無盡天下事
奉勸努力去讀書 書中自有真理在 知書達理不虛言 識得真理近道矣

 

 

【聖訓解說】

 

福田廣種培善根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
如何種植福田?
有一回釋迦牟尼佛向一位農夫托鉢,
農夫對佛陀說:「我耕田種穀,所以有飯吃;
你不耕田種穀,何以要飯吃」?
佛陀說:「我也耕田種穀,我是在所有的眾生心中種田,
播下善種子,善根會發芽茁壯;
而你布施給我,就像是在種福德田,
當我度眾生時,你的供養便在其中」。

 

德業廣修行善功

「見性為功,平等是德」。
修行人要修到萬德莊嚴,才能夠成就。
四大善功德:一是修行功德,二是「行」的功德。
三是禪定功德,四是與上師相應之功德。
功德圓滿,才能夠明心見性,見佛成佛。
內外功的修持,即是修道,就是讓良知流露出來的功夫,
去私慾、存天理、改毛病、去脾氣、修煉三寶心法、
轉十惡為十善。

 

正念無邪除妄心

妄念之多,皆由正念提不起。
如正念得力,妄念自無。
何以故,正念妄念,不同時故。
當知念只是一,隨於正則謂之正念,隨於妄則謂之妄念耳。
如同時念有兩個,便成兩人。
今只是一,故正念有力,妄念即消。妄念有力,正念即隱。
妄心不起為旨。以清淨為體。以智為用。
既言無念為宗。無念者無何念。
無念者。無邪念。非無正念。
云何為邪念?云何名正念?
念有念無,即名邪念。不念有無,即名正念。
念善念惡,名為邪念。不念善惡,名為正念。
乃至苦樂、生滅、取捨、怨親、憎愛,並名邪念。
不念苦樂等,即名正念。
無所念者。即一切處無心。是無所念。
只如上說如許種無念者,皆是隨事方便,假立名字,
皆同一體,無二無別。但知一切處無心,即是無念也。
得無念時,自然解脫。

 

神前明燈照大千

神前光明燈、太歲燈、財神燈,「點光明燈」,寓意點亮個人本命元辰。
在佛教經典中,可以看見點燈祈求光明、破除黑暗的習俗與信念。
《阿闍世王授決經》中描述阿闍世王買了一百斛油膏燃燈供佛,
亦有一位貧窮老婦用乞討來的兩錢買油供了一盞燈。
白日,目連按釋迦牟尼囑咐熄燈,唯有老婦點的燈三滅不滅、滅之益明,
釋迦牟尼開示箇中因緣,老婦得佛授記。
佛陀為那位老婦授記:「你以後成就佛道時,諸天人、
國王與人民,都將一同向你祝賀」。

 

降靈垂教訓示文
凡事直待可做處 方試為之才覺難

凡事直待可做處,方試為之才覺難,便拽身退。
如《擊壤集》中以道觀道等語,是物各付物之意。
蓋自家都不犯手,又凡事只到半中央便止。
(犯手:著手;動手、沾手。)
如「春花切勿看離披」是也。
《朱子語類》「康節本是要出來有為的人,然又不肯深犯手做,
「凡事直待可做處,方試為之才覺難」
《朱子》「未嘗不惺惺,未嘗不收斂,內外卓然,絶不犯手也」。
直待終時亦是無,凡事虛多少實,宜守舊也。
上下心煩,求閒不閒,欲望功名,守舊身安。
除了把事情做好,鼓勵我們成為有誠信並有良好操守的人。
幕前幕後當同個人,當工作壓力排山倒海,內心的光景會逼著顯露。

天地間萬事萬物 皆有個一定之理

因果報應,是真實存在的,萬事萬物,皆是相生相剋。
「你的命運皆在於你」,來生結下善果,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任何事情都是有果必有因。人這一輩子,命運如何,全在自己。
我們播下什麼因,就會收穫什麼果。
良知就藏在我們的心中,就像指南針一樣給我們指明方向。
良知就是天理,萬事萬物皆有一定之規,不可陷入盲目外求的誤區。
「萬化根源總在心」時間紛繁萬事萬物都處於變化之中,
每一處變化都存在於心。
天地間的循環有一定的規律。
例如:宇宙星辰運轉、日月運行、春夏秋冬季節更迭、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此皆是天下之定理。
除此之外,日用倫常之理。
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尊師重道,
等等倫理道德,都是我們做人的圭臬。
心中都有個聖人,人人皆可以為聖人,為堯舜。
要成為聖人,必須反求諸己,向本心裡致良知,尋求萬事萬物之理。
心中的「聖人」為自身不當的行為、觀念所掩埋、所遮蔽,人若要成聖,
必須除掉這些遮蔽本心的行為和觀念。

 

不能執意而強求 汲汲於所得之者

執意的要求、強迫爭取。不能得到而竭力營求、爭取。
「苟非吾之所有,雖一毫而莫取」。
假如那東西不屬於我,即使一絲一毫也別強求。
隨緣是人生大智慧,一切隨緣,不能強求。
時機、因緣成熟,自然白馬王子現前,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朋友的可貴,在於自由;最不可取,在於霸占和強求」。
人活在世上,為了家庭、工作,整天忙忙碌碌,終日恓恓惶惶,
目睹宇宙的浩瀚,自我的渺小,自要追問,
生活的目的為何?生命的意義安在?
如能瞭解人生真諦,無異於為自己確立一個長遠奮鬥的目標,
正如打靶有了鵠的,航行有了終點,不致「無的放矢」、
「隨波逐流」,渾渾噩噩的了卻一生。
汲汲於所得之者,對功名利祿汲汲營營。
《漢書》「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不憂惶不安。

 

率皆是斗筲之輩
「斗筲之輩」斗:容器,1斗=10升。筲:竹器,1筲=12升。
形容人的氣量狹小,見識短淺。
《漢書》「斗筲之徒,何足選也」。斗、筲都是容量不大的器具。
斗筲之輩:「囊瓦乃斗筲之輩,貪功僥倖」。
「斗筲之人」亦用以自謙,才疏識淺。

 

無足稱道以譽之

好譽者多辱也。譽滿主驚,名高眾之所忌焉!
喜好名譽的人,多數會遭受侮辱。
贊譽太多君主就會驚恐,名聲太高就會招來眾人嫉恨。
譽存其偽,諂者以譽欺人。
名不由己,明者言不自贊。
貪巧之功,天不佑也。

 

不是真有所得者 也是泛泛而已也

資質、才能普通的人。
如:「他學識廣博,絕非泛泛之輩」。

 

因為真的假不來 假的也是真不來

俗話說:「真作假時真亦假,假作真時假亦真」。
如若當你把真實的東西當作虛幻的東西來看時,
虛假的東西它甚至比真實的東西顯得更真實。
意思是把真實的視為假的,時間久了假的便成了真實的。
把不存在的東西說成是存在的東西時,那捏造的事實,
終將還是虛幻的。「因為真的假不來 假的也是真不來」

 

凡走過必有足跡 凡經過必有痕跡 凡做過必有事跡
凡寫過必有字跡 凡住過必有鄰居

凡走過必留下痕跡,凡經過必留下足跡,凡住過必留下鄰居。
凡認真努力過必能留下好成績、凡投入必能深入、凡付出必傑出。
做學問、學技能沒有捷徑,要一步一步踏實的累積,把平凡的
事情做到最好,就是不凡;把簡單的招式練到極至,就是絕招。

 

朗朗乾坤無所遯

「朗朗乾坤」,形容政治清明,天下太平。

 

一言無盡天下事

紛攘的歲月,家事國事天下事,疑難重重,困惑處處,任誰也一言難盡。

 

奉勸努力去讀書 書中自有真理在

人人若能熟讀古文,肚中自有貨色。
所謂「胸藏萬卷書,下筆如有神」。
要知道熟讀是讀書進步的不二法門。
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
書中自有大力量,書中自有真理在。

 

知書達理不虛言 識得真理近道矣

「知書達理」,書讀得越多,人越會溫文爾雅,謙虛謹慎,知人情,懂世理。
儒家的工夫次第問題,最清楚的表現在
《大學》「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就是明確地要談工夫次第的問題,
「格致誠正修齊治平」即成了一個工夫次第的序列。
古有「立功、立德、立言」之說。
立功者,造福家國、嘉惠時人。
立德者,以身做則,為後世典範。
此二者皆信而可徵,顯而易見。
立言者,得與功、德併列為三不朽。
古人所謂防微杜漸者,以事雖小而不防之則必漸大。
遇有疑難事,但據理直行,得失俱可無愧。
志向的發展,無論多遠,沒有達不到的。
志之所向,無論有多大的困難都能克服。
一個人立志於道,那麼,他將以義理作為根本。
不以一己之利為利,而使天下受其利。
自古以來修道者眾,而成仙證果者,卻寥若晨星,
皆因未能逢遇真道,且用功不精也。
古之修道者,皆是苦修苦煉,拋家捨業,斷情絕慾,
深山古洞,自修自得,心不妄動,修至
内功圓,外果滿,至誠所感,方能成此寶貴大道。

 

 

【福德正神開示言】

「福田廣種培善根」,
每一個人,不管是先天,還是後天,都有一畦福田,
看你是要如何去開墾、去種植、去栽培、去培養著,你的這畦「福田」。
好比說,咱從小就要受教育、打基礎,栽培著善良的知識,
有一些「善知識」,來穩固著你的善根,以後才有「善果」可以收成囉!

「德業廣修行善功」,
就是「進德修業」要如何做?
這是行善功,前面有善根、有善念,你才會做善事、才會做好事。
這都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要報,只是日子未到」。
咱的人生,若有一個正確的觀念,有走上正確的路途,咱無一些奇奇怪怪的邪念,
就不會做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事情。一些「空思妄想、天馬行空、空中樓閣」,
就無這些有的、沒有的,就不會產生一些妄念、妄想。

所以自小時候,就要吸收善知識,就要培養善根,才有善果可以收成,
你這畦福田才不會被爬荒,才不會荒廢了。
才不會看人得到了,你在旁邊看到流口水,產生怨妒,嫉妒,
產生一些不好的觀念。這也是俗語說,基礎打穩,樹根顧勇,
長大才不會受到一些風風雨雨的災難,你才承受的住,
你才有辦法接受、與承受、與擔當。

凡事咱在世間,咱凡夫俗子,咱在凡塵當中,都給一些凡事,一些雜事牽扯,
真多事情,你一生就做不完,尤其會遇到一些事情,當時就無法處理,
無法做之時,就將之放著,但是等到有一天時機成熟,你想去做時,
卻不知從何下手,不知從何做起,這時候,才了解說「為人處事」
的困難點在哪裡?

處理每一件事情,要從何處下手很重要,這個點很要緊,因為個人看法,
各人眼光就是不同,有人看正面,有人看背面,甚至有人看側面,
所以對處理每件事,所要切入角度與下手處不同,致使凡間當中,
紛紛擾擾,才有這麼多紛爭與事端。

說「世事如棋局局新」,
往來是爭榮辱,辱者定碌碌,榮者自安安。所以世事的變化、變遷,
是讓你料想不到的。

說天地間包含著萬事與萬物,你了解不盡,你也處理不完,
但是冥冥當中有一個定數,有一個定理在。
該是你的,早晚可以得到,不該是你的,強求也無用。
縱然讓你幸運得到,但是後面跟來的會是什麼?
可能比你得到更嚴重。
所以「得」「失」,往往不能來做相比的,咱人如果用心計較,想盡辦法,
去爭取到,你們想要的東西,但是不擇手段,如此也是「不如法」。

「不如法」就是「犯法」,所以如此又是天地之別,又就差很多了。
有一些事情,若不是真真正正是你該做的、該得的,縱然也是,
人說:你就無此「才華」,你不能得到這「好康」的。
但是給你評估起來,也是泛泛之輩,庸庸碌碌,也無啥了不起。

歡喜一時,失落較長久,所以事情的「真、假」,真的假不成,
假的真不來,到頭來,也是龜腳蛇出來,躲不久,說總有一天等到你。

所以世間人在這社會人群當中,凡是你走過的路,都有你的足跡。
凡是你經過的事,不管是好、是壞,都有留下紀錄、都有痕跡。
你所做過的事,不管是好事、壞事,都有一些事跡在。
你所寫過的每個字,不管正字、歪字、偏字,都有字跡在,總是你自己寫過。
咱在社會人群當中在生存,離不開人群,不管你住在都市鄉村,都有鄰居。

朗朗乾坤,大千世界當中,上天一面鏡子在照,點點滴滴、一言一語,一行一動,
除了你知,天知、地知,無所遁形,日頭赤炎炎,照射之下,神燈照大千,
這麼明明朗朗當中,無所遁形,走哪裡去,哪裡躲,所以我們隨時謹慎自己
的言語行動。

孔子十五歲讀書,讀經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就不會做出超出禮儀規範之外,
安分守己。

「君子素其位而行」,有在本位,就是正人君子,當然在這麼複雜的社會
人群當中,世事無常,不管啥時候在變化,讓你預測不到,今日不知明日事,
明天要發生何事,今日全然不知,所以咱每一天,要過的踏實,較實在,
才不會浪費了人生百年的歲月。

雖然是百年,去頭去尾,實實在在在社會人群當中,與人來往、接觸,
為人處事,才幾十年而已,不多啦!
所以聖神仙佛奉勸我們,多讀一些書,多讀一些經典,
讀書,為識字,讀經典,為學一些真理,道理。
透過修持,有讀書,有知識,你不會橫橫革,知道理中有氣,氣中有理,
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理,你就「近道」了,你就見性了。

「一言無盡天下事」,
天下之事,說不完、說不盡,只有仰望自己去追求,自己去認識,
為著你的人生,為著你的未來,從哪裡來,回哪裡去,這路徑、這途徑,
你要有淡薄了解,你才不會迷路了,你才不會迷失人生的方向與目標。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