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財神大天尊聖訓解析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民國一0五丙申年五月二日】

105眾聖神仙佛(五)

105-06-06

天德賦畀性本善

《黃帝內經》「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氣也,德流氣薄而生者炁。」
宇宙大道的能量,在我們的心身中所表現的形態,是由德來顯現的;
大地自然的能量,在我們的心身中所表現的形態,是由氣來顯現的。
道光德能在心身中的流動,和自然大地之氣,在心身中的布輸,才使我們的生命具有活力生機。

天以五德滋養人的精神;地以五穀營養人的形身。

正因為天德滋養人之神,生命的本質也就是這個炁。
由此可見天德地慈之炁,就是生命的源動力,

德就是人類生存和維持健康,須臾不可離的最佳能量。
同時,德對人類而言,又是道的人格化、倫理化。

道,體現於人就是德;德是道的外顯,是道之可見、可觀、可言、可觸及的具體表現形式。
道雖然無形無象,但是可以通過德來表現。
道是不可見的精微物質,德就是道的基礎物質元素。

天德就是做人之本,立命之根。做一個真正的好人,心身健康的人,寸步都離不開德。
失德就是人類痛苦的根源,健康喪失的禍首。

《三命鈴》云:『天德者,五行福德之辰,若人遇之,主登台輔之位,更有月德並者,尤好;縱有凶煞,亦主清顯。』

《子平賦》:云『印綬得同天德,官刑不犯,至老無殃』。是天德勝月德也。

天地之間用中,才有天氣的下降,才有天德的滋養,地氣的生升,才能長養萬物。

重德精神,人無德不可立於世,德乃修身之首。
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戰國策》『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

《禮記大學》『百行以德為首。』

《世說新語》『才是德之資,德是才之帥』。

《詩經大雅烝民》『天生烝民,有物有則﹔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詩經》『以德修身』,

中國古代先哲特別強調修身為本,重視道德踐履,強調道德修養、修心煉己是治理人心和德治社會的前提。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遞進關係而言,包含四個層面:“修身”屬於個人倫理,私德層次﹔“齊家”屬於家庭倫理,家族倫理﹔“治國”屬於社會倫理,公德層次﹔“平天下”使天下眾生萬物和平相處,則屬於終極倫理,即“達德”。其中,基礎是修身,修心煉己。
以德化人。德具有感化他人,陶冶情操之效。“德”的弘揚,關鍵在為政者,正人先正己。“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論語子路》“政者,正也。子帥以正,孰敢不正?”

《論語顏淵》“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上好義,則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論語子路》德篇之首云: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失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故佛曰:三期末劫。儒曰:日暮途窮。哲學家曰,物質終僵。耶曰:世界末日。

天運至此,籌成萬法皆末的機運。

玉尊曰:「恆德報恆福,榮名不衰。敬德報厚福,祿位長保。苟有其德,天德其德而報之。享榮名、享厚福、惟心之饗,惟形之受,其勉諸矣!」禍福不可強也,吉凶不可易也,惟善惡之為召也。善焉、惡焉,作而已矣!

天賦人以性本善。

孟子亦說性善無惡。儒書佛典,皆說天賦之性,本無所謂善,亦無所謂惡者,蓋因性乃無極之絕對真理,無有對待,只有純善,故無可謂惡,因無有惡可以比擬,何以為善,何以為惡之可分。故孟子言『人性本善』。

 

官政章協社稷安

忠能固君臣,安社稷,感天地,動鬼神,而況于人乎!

《忠經》對於不同等次的人,提出了不同的忠的要求,上至君王,下至平民,須各盡其忠,且盡忠有君子與小人之分。君子盡忠,則盡其心;小人盡忠,則盡其力。高而不危,所以長守貴也。滿而不溢,所以長守富也。富貴不離其身,然後能保其社稷,而和其民人。蓋諸侯之孝也。

 

財厚物豐民樂利

展現雄才大略的治國能力。矢志樹立廉能清明的政治,營造安和樂利的社會。
重要的不是在說了什麼,而是在實際做了什麼。
不吝嗇自己的時間、財物、智慧及才能,捐棄私見,實事求是,謀求全民的福祉;
以身作則,建立一個安和樂利物阜民豐的「咸平之治」。
這是平民百姓所最愛的安和樂利。社會安和樂利,人民才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這是現前的效果,深遠的利益則無盡。

去讒,不聽搬弄是非。遠色,遠離美色。賤貨貴德,看輕財物,重視心靈探求。

撥亂反正之道,人人回歸一點真心,人人正直光明,身心平安富足。

人人見賢思齊,自己也能得到好的果報。今日以修行在平常為題,供諸君參研之。

仙佛應化普度之機,及早回頭向善,同修聖理大道。若是捨本逐末,棄實務虛,性理天道,全不講究,

以爭權奪利為重,以巧取財物為能,下人以更暴搶盜為務,上中下人,是以財利塞心,

三綱五常有失,五倫八德有虧,齋、戒、浴報答五恩皆忘。

時至今日,世風愈下。大千世界之眾生,皆忘本求末,棄真務假,上焉者,以爭權奪利為重。

菩薩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利益眾生,如果只是布施財物給眾生,令他歡喜,

代天化頑醒迷,使得今日之頹廢習俗,能夠重返古昔堯天舜日,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的安和樂利景象。

總而言之,悟者離苦得樂,得見太平之盛世也!苟若執迷不醒,日益為惡者,則浮沉於無邊之苦海,終難脫離無間地獄矣!

 

大道甚夷民好徑

《道德經˙第五十三章》『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民好徑。
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虛,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道德經》是道教的根本經典,由老子所著,老子也是道家奉祀位居三清界的道德天尊,由此可知《道德經》有多麼重要了。

老子說:假使我有一些智慧,要行於大道的話,還須要小心謹慎,因為不小心的話,還恐怕會走入歧途末路之中,這為什麼呢?大道甚夷。而民好徑。無為之大道,力破天下有為之害。無為大道平平坦坦,正而且直,寬闊而朗然,但世人多是放著大路不走,卻好走羊腸小道,喜歡尋斜徑。

 

天命奉行弗可違

天命之作為,天命之謂性。天命難違,教人做人做事不可違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敬事奉行,君子修身以誠,處世以敬,故心有所敬畏。如小人則放肆縱恣,爭無忌憚矣。
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
畏,則不敢放肆,而德以成;無畏,則縱其欲,而乃於禍。天命是天賦之理,於人曰性,即性理也。

 

尊卑有序弗可亂

禮儀用來修治外在行為,使人與人之間尊卑有序。內心安和,就會和睦親愛。尊卑有序,則會使人心存敬畏。和睦親愛,就不會有怨恨。心存敬畏,就不會有爭鬥。禮之所以廢,眾之所以亂也。

 

聖訓剴切諄諄言  文詞簡易甚易懂  無有精工之修飾  諸君應該都明白
掛一漏萬甚不該  機運人人自把握  乾坤運轉得天時  地利人和可務實
有心之士掌機會  掙得外財多行善

 

行善消業無愧咎

人做任何事,當盡心盡力,以求無愧。若如此,尚不能成功,當檢討己身「德性」、「福份」、「業障」,
不可埋怨神明不幫忙,要想解決,當從行功立德著手。

怎樣才能消業障增福慧?

把本份事做好,歡喜心接受所面臨的一切。福要自己造,業要自己了,而非求神消災解厄。
懺悔惡業,行善積德,可以改造命運。

富貴家不肯從寬,必遭橫禍;聰明人不肯寬厚,必殀天年。

樂行善利者,如近於良友;由愛染造作,境界常現前,展轉癡暗中,常受諸楚毒。

行惡如磨刀之石,不見其消,但日有所損。
行善如春園之草,不見其長,但日有所增。

行善消業無愧咎矣!希望諸生知言意。

 

晦望圓缺異樣情

古時是以農曆計日,對有陰晴圓缺變化的月亮觀察特別詳細。
所以對其在不同時間的陰晴變化,就有了不同的名稱。

『晦朔弦望』,每月的最後一天,月最隱晦不明,故稱晦。
初一稱朔。之後就是上弦月,十五月圓,稱望。
天若有情天亦老,月如無恨月常圓。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事無全美,月有陰晴圓缺,月無常圓。

多寡只在一念間,望穿秋水願望成
秋水:秋天的水,借指女性的眼睛,形容殷切盼望。

以上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