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天地氤氳氣化成 上品三寶精氣神 聖道教化點迷津 母愛天性無終始 降靈垂訓諸門生

107菩聖宮言啟示錄(十六)

107-07-04【民國一0七戊戌年五月廿一日】

天 地 氤 氳 氣 化 成
上 品 三 寶 精 氣 神
聖 道 教 化 點 迷 津
母 愛 天 性 無 終 始
降 靈 垂 訓 諸 門 生
諸 生 是 否 意 識 出
生 活 環 境 有 變 化
意 料 之 外 事 常 出
雖 非 危 及 之 自 身
卻 有 莫 明 之 感 應
不 知 是 否 有 驚 覺
平 時 之 事 無 異 狀
許 多 不 測 之 事 端
令 人 防 之 不 勝 防
只 在 亂 中 求 安 逸
得 過 且 過 者 較 多
身 處 染 塵 洗 不 淨
安 身 立 命 要 習 功
無 中 生 有 有 定 數
鏡 中 鮮 花 取 不 來
水 中 撈 月 總 是 空
務 實 務 本 定 有 成
成 就 得 失 有 屈 伸
榮 辱 機 緣 冥 中 定
功 名 利 祿 定 基 否
富 貴 貧 賤 怎 看 待
自 省 時 下 何 許 人
怎 樣 看 待 自 己 也
吉 凶 禍 福 是 無 端
逆 來 順 受 撐 住 否
順 逆 之 境 有 時 盡
人 生 百 歲 歸 塵 土
不 知 何 生 焉 知 死
來 去 之 日 知 多 少
今 日 何 幸 與 聖 道
窺 幽 識 冥 不 容 易
是 否 意 會 今 夕 文

 

天地氤氳氣化成  上品三寶精氣神  聖道教化點迷津  母愛天性無終始
降靈垂訓諸門生  諸生是否意識出  生活環境有變化  意料之外事常出
雖非危及之自身  卻有莫明之感應  不知是否有驚覺  平時之事無異狀
許多不測之事端  令人防之不勝防  只在亂中求安逸  得過且過者較多
身處染塵洗不淨  安身立命要習功  無中生有有定數  鏡中鮮花取不來
水中撈月總是空  務實務本定有成  成就得失有屈伸  榮辱機緣冥中定
功名利祿定基否  富貴貧賤怎看待  自省時下何許人  怎樣看待自己也
吉凶禍福是無端  逆來順受撐住否  順逆之境有時盡  人生百歲歸塵土
不知何生焉知死  來去之日知多少  今日何幸與聖道  窺幽識冥不容易
是否意會今夕文

 

【聖訓解析】

 

天地氤氳氣化成

 

氣是構成人體的最基本物質,人是自然界的產物。
《易經》云:「天地氤氳之氣,萬物化醇。氤氳之氣化成陰氣和陽氣,
陰陽之氣相互作用,誕生了萬事萬物。」
「一陰一陽之謂道」「孤陰不生,獨陽不長」天地氤氳,都是由氣的運動變化而產生的。
《周易·繫辭》所說:「天地氤氳氣化作用」。具體地說,是指精、氣、血、津液,
各自新陳代謝及其相互轉化。
意思是說「天地由濕熱的混沌之氣演化而成;然後天氣下降,地氣上升,二氣相交,則有萬物的化生」。

「氤氳」指混沌之氣,像飄在空中的絲絮。

 

上品三寶精氣神

 

天有三寶:日、月、星。
地有三寶:水、火、風。
人有三寶:精、氣、神。

 

聖道教化點迷津

 

聖道威顯,護民揚大道;母儀天下,慈航普渡悟真理。

有聖母點化迷津,引導走向光明大道。
以人文為本,重視道德教化。

 

母愛天性無終始

 

有人說:「上帝無法親自照顧每一個人,所以創造了母親。」
說母親對子女的愛,無微不至的照顧,與不求回報的付出,

從不因為障礙,而有所減少,反而更加倍用心。

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塊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世上只有媽媽好,沒媽的孩子像根草,離開媽媽的懷抱,幸福哪裡找?

母愛是天性,人從呱呱墜地的那天起,對母愛就有理解,那是天性、天意。
孩子因為有了母愛而茁壯,渴望母愛也是人性,也是天性。
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是永恆的,在悠久的歷史長河中,
留下了許多讚頌母愛的詩歌,一起領略那濃濃的母愛。

 

降靈垂訓諸門生
諸生是否意識出  生活環境有變化  意料之外事常出
雖非危及之自身  卻有莫明之感應  不知是否有驚覺
平時之事無異狀  許多不測之事端  令人防之不勝防
只在亂中求安逸  得過且過者較多

 

身處染塵洗不淨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人生不可能一塵不染,沒有一點雜質,就像水清則無魚。
人生有一點點甜,也有一點點苦,有一點點好,也有一點點壞,
有一點點希望,也有一點點無奈。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別讓人生,輸給了心情。心情不是人生的全部,卻能左右人生的全部。
心情好,什麼都好,心情不好,一切都亂了。
我們常常不是輸給了別人,而是壞心情貶低了我們的形象,
降低了我們的能力,擾亂了我們的思維,從而輸給了自己。
控制好心情,生活才會處處祥和。
好的心態塑造好心情,好心情塑造最出色的你。
心靜了,才能聽見自己的心聲。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你的選擇,就是你的世界;
你的世界,就是你的選擇。
人生充滿選擇,所以人生充滿變數。
關鍵的選擇決定一生,
細小的選擇影響心情。
不要抱怨,抱怨就是一種選擇;
要努力改變,這才是正確的選擇。

 

水不洗水,塵不染塵。
世間無如來,心中有則有、心中無則無。

 

安身立命要習功

 

安身立命的根基,回想小時候,在家裡無論說話、走路、吃飯,
不但父母會管教、會叮嚀,不忘提醒你。
知命與立命。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不知命就不會去修命,不修命就無法安身立命。
以有為法,借假修真;以無為法,面對七情六慾的種種念頭。
知福惜福,處處推己及人,普渡眾生,代天宣化,
繼往聖而開來學,行功立德,
將可道成天上,名留人間。

 

無中生有有定數

 

人的命,是皆有定數的。
恰是行船上高灘,正好像逆水行舟一樣。
常常無中生有,令人疲於奔命,虛擲光陰。
天有天運,人有定數,命有時運,
天降真道,必降三災八難的現象,
人命時運呈現世態炎涼、五倫漸微、親情悖離、人心不古、道德淪喪、四季不調。
吉凶禍福有定數。事、物、地、時,而隨之生滅,

變化無窮,氣象萬千,而歸於自然,故不能執泥於一物。

 

鏡中鮮花取不來

 

袁天罡稱骨歌:
「一朵鮮花鏡中開,看著極好取不來。勸你休把鏡花想,此命推來主可癲」。
了知是夢幻。如眼見物時,眼中無有物。如鏡照面像,了了極分明。
空中現形影,鏡中無一物。當知人面不來。
入鏡中,鏡亦不往入人面。如此委曲,知鏡之與面,從本已來,不出不入,
不來不去,即是如來之義。
《大智度論》如說諸法相偈:『不生不滅,不斷不常,不一不異,不去不來,
譬如鏡中像,非鏡亦非面,亦非持鏡人,非自非無因。
非有亦非無,亦復非有無,此語亦不受,如是名中道。』
以是之故,說諸法如鏡中像。

 

水中撈月總是空

 

水中撈月到底總是空的。我們要用它的時候,通常是在滿腦子的幻想,
或者沒有辦法完成的這些成果的事情,我們都可以說:你做這件事情,
簡直是「水中撈月」。
如同水中撈月、如同驢子面前的紅蘿蔔。
即使得到少許的甜頭「樂受」之後,也無法持守此片段佳年時光,
終不免又進入另一種痛苦與空虛的「苦受」,陷入更多的迷茫。
嘆人世無常,如月有圓缺。
人世一場,如水中撈月,總是一場空。
曾經的付出,曾經的擁有,已飄香心海,又為何怨緣去如水?
緣份總是定數,勉強亦是水中撈月,不必嘆!
緣來如水,緣去如水,情緣如水,如水柔情,淹沒眾生!
漫漫紅塵路,情緣總難逃,縱能參透玄機,終跳不出緣字!
只有月的影子,雖然你可以看到水裡面的月,可是你卻撈不到,也摸不到。
到底總是空的。

 

務實務本定有成

 

崇本務實,蛻變成長且務實,勉勵人,勤學方能有成。
《禮記.中庸》:「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
君子務本:專心致力於根本。
《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聽言觀行應該務實務本,好學近智。

 

成就得失有屈伸
榮辱機緣冥中定
功名利祿定基否

一般人都把這輩子的幸福,寄託在功名利祿的厚薄上,
作為理想人生的一種目標,也是光宗耀祖,揚名立萬之途徑,
因而發憤圖強,努力的讀書和工作,期許埋頭總是期盼出頭的那一天,
過了窮日子方有富貴日,苦盡甘來是天經地義的事。
今日不知明日事,哪有工夫論是非,功名利祿水上漚,
無常一到萬事休,千載難逢好機緣,好向靈山塔下修,
功名半幅紙,富貴一場空,無常迅速。
春日才看楊柳綠,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總是三更夢,富貴還同九月霜。
萬般皆空,一旦無常到,方知夢裡人,
萬般帶不去,只有業隨身。
萬般帶不去,只有德保身。

 

富貴貧賤怎看待

 

人這一生的富貴貧賤,已經注定好了,
除非行純善的大佈施,否則難以扭轉,
但我們在新聞上,看到一些普通老百姓,買彩券一夜致富,
但買彩券的行為並非佈施,但他們的致富來自彩券,
如果他們不買彩券不可能富貴。
所以只能說,命格富貴者得財。
富貴貧賤各有因,
生富貴家,這都是有德行的人,是前生修來的。
同樣是人,為什麼有尊貴的人,又有貧賤的人。
是什麼原因使他富貴了,什麼原因令他下賤了。
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
素富貴,行乎富貴。素貧賤,行乎貧賤。
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
君子無入而不自得焉!
貧賤之人應如何看待貧賤?
希望成為美麗的人,用美麗的心念來看待世間,
你不但發現一切變得美麗,連自己的外在也會越來越討人歡欣。
一般人的富貴、貧賤、窮通、壽夭,各有命定,
而這都是由自己造作所種下的因果,
而上天省察人的一切,絕對是至公至正,絲亳不漏不差的。
生命有限,而天律無情,我們怎可不因此而戒慎恐懼。
多接近善知識,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自然也會受到他們的影響,自己遲早都會變成「同道者」。

 

自省時下何許人

徒見浪擲光陰,究竟無益。
所見聞於吾者,足可證明吾為何許人。
能多多自省,佛法的生命只是自覺、自契、自省、自詮,的心靈狀態,
原非語言文字所能述說,唯是自修、自悟、自證、自肯,以至於今。
見性境界,希望引導有志修道者,證悟菩提。
師,自行自見,自悟自證。本無身心世界,亦無妄想情慮。
即此一念,本自無生。現前種種境界,都是幻妄不實,真心中所現影子。
如此勘破,就於妄念起滅處,一覷覷定,看他起向何處起,滅向何處滅。
習氣煩惱,都是虛浮幻化不實的。如此深觀,凡一念起,決定就要勘他箇下落,
切不可輕易放過,亦不可被他瞞眛。

 

怎樣看待自己也

 

人們常會介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會在意外界的眼光。
甚至,用別人給予,如何肯定自我,如何欣賞自我。

你如何看待自己?
你已經很清楚知道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
然而,如果你只從這個角度衡量自己的性格,你就錯失了關於自己的一個重要資訊。
你所缺少的那一部份。

怎樣看待自己,你就會成為怎樣的人。
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怎麼樣的人,
別人也會用相同的眼光來看待你。
當你認為自己是一個有能力的人,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都不一樣,
任何一件事,我們都可以選擇是要「認真」,或是要「敷衍了事」。
做事草率的人,乍看之下似乎比較輕鬆,然而在隨便之中,卻也會貶低自己的價值,
每個人都可能遇到困境,但是,如何詮釋自己遇到的困境,將會大大影響你的人生。

 

吉凶禍福是無端

 

誤解因果,把佛法的因果律庸俗化。
有的人信因果,也怕犯因果。
在涉及個人吉凶禍福,要信心念佛,
不要把我們寶貴的信心,拿去相信一些不合理的觀念,那就無端浪費生命了。
道法自然,斤斤計較的人,沒有大福報。
人是什麼?人就是一只空瓶子,你向瓶子裡面倒什麼,你得到的就是什麼。
心裡裝著善良,裝著寬容,裝著真誠,裝著感恩,你的生命就充滿了陽光。
無論遇到任何矛盾,都會首先查找自身的不足加以修正。
境隨心轉,相隨心生,緣由心定,緣起於心,而修於心。
心者貌之根,審心而善惡自見;行者心之表,觀行而禍福可知。
心和氣平,可卜孫榮兼子貴。
才偏性執,不遭大禍必奇窮。
待人有地,無端福祿更延年。
跟天地萬物過不去,怨天尤人,不但引來不測之禍,還會遺害子孫。
大凡任何物體,具有形態就會有「相」,
命學所謂的「相」就是指「徵象」,所以宅有宅相、面有面相,
任何一種相理均有陰陽五行的可通性,透過五行相生相剋的作用,
就會產生吉凶禍福,這種吉凶禍福的發生,便是受到宇宙間磁場的作用。
一生必懂因果循環的道理,明白這個道理,知道吉凶禍福,不是命相風水所決定的,
也不是鬼神能操縱的。自然不迷信命相、風水,不依賴鬼神。
有些學佛的人,就是不修省心地,免不了會煩惱的。
有時煩惱來了,無端的惆悵,莫名的惱火,常常把人弄得身心疲憊。
煩惱不尋人,人自尋煩惱。

 

逆來順受撐住否

 

有人比較有錢,見的深厚些,
有人比較貧薄,所以特要表現自己,
即是對時代的逆來順受的遷就生活中,
亦仍可以有各人的個性。
人自寅會下世以後,歷次災劫,
惡孽如山,前生的未了,今生的又續,
以致冤債重重,輪迴不已,一得天道,群魔皆向閻君索討,
平靜的看著今天,對於今天無法避免的可能對待,
已經抱著逆來順受的心態。

 

順逆之境有時盡

 

順逆之境,鐘鳴板嚮。
常將生死掛心頭,光陰飛逝,無常迅速,
若一口氣不來,想修亦再沒有機會了。
只有平常心,有時失敗帶來的成長和收穫更多。
有時候成功了,卻心底空虛沒有依靠。
繁華不如夢一場,有的人很簡單的看窮通順逆,但是人不能看一生而已,
眾生之所以一再投生,並在輪迴中受盡了痛苦,實在是,在順逆中,
起心動念,開口言語,意念行止,多是下劣自私和惡劣緣故。
菩薩的差異在於,不論於順逆境,他的心念、語言、行止,都是念念清淨,了知無為法。
遇順逆境,能無分別心,如如不動者,非凡人也。
遇順境,能處之淡然,其境不難也。
遇逆境,能處之泰然,其境不易也。
月有陰晴圓缺,人有悲歡離合,生命總在順逆中,
漂泊的舟旅,看盡沿途百態。
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聖者接受果報時,心地如如不動,能轉一切順逆之境。
不被諸境所轉,若果報現前,聖人心裡比誰都更清楚。
他明白這一連串的遭遇,是來自於過去所作所為的因,
今生今世受此果報,是理所當然,當下以歡喜心接受。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人生所遇的命運,其價值要由自己去賦予。
總是非順即逆,不是比較得意,就是比較失意,
不一定學問好,品德好的,就會順境多,而比較得意。
人之處境之順逆,有一半是偶然的,實際上一切順逆之境,都同樣。
善法宣流,人生踢到鐵板,只好反省檢討改變。
每個人,都會有起伏順逆,有時是一帆風順,有時會遇到障礙。
障礙事會有:「家庭、感情、事業、身體、人際關係」不順的問題。
人來到世間,是要「了業、了願」,
不論遇到,任何困難出現,先反省自己,調伏自我,最後終於得到善知識的傳授。
「一份耕耘,一分收獲」,付出多少,自然會得相對的成果。

 

人生百歲歸塵土

 

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人生是活不到百歲的,就算活到又如何?古往今來的英雄壯士,
現在都化爲塵土,灑落在江河之中。
空固是空,圓亦是空,我相人相,好不懵懂。
事情推物理,人生貴適意,想人間造物搬興廢。
吉藏凶,凶藏吉。富貴哪能長富貴?日盈昃,月滿虧蝕。
地下東南,天高西北,天地尚無完體。展放愁眉,休爭閒氣。
今日容顏,老於昨日。古往今來,盡須如此,管他賢的愚的,貧的和富的。
喜樂悲愁,是人的四種情緒,人的一切情緒,皆歸塵土,就像塵土一樣。
人與獸,都是出於塵土,也都歸於塵土。即使燒化成灰,仍然歸於塵土。
人生幾何?百歲過後,盡歸塵土。

 

不知何生焉知死

 

子曰:「不知生,焉知死」,生事尚且不知,焉能預問死事乎!
子路問死一事,孔子以人倫說教。故答之曰:「未知生,焉知死也」!
大部份人,都落在無奈無助光景,人生每步都未能肯定禍福。
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
孔子所處的春秋時代,去古不遠,還是一個極端崇敬鬼神的社會。
然而,孔子雖處身於這樣一個社會環境裡,思想卻明顯比當時一般人開通理智。
結果不但成了千古名言,也是千古的謎題,一方面又不斷被後人引述。

 

來去之日知多少

諸緣來去何增減?笑擁斜陽照海天。
一卷詩,半盞茶,靜看流雲飛。
攏著浮世夢,這已是幾世輪迴?
流連夢裏夢外,卻早已成煙雲。
每每繁華過後,那縷禪香縈繞。

 

今日何幸與聖道

修學聖道的次第,道前基礎,願力為先趣聖道,不修學聖道的人,在世間上做種種事業,
心裡也是有願。什麼願呢?希望得到榮華富貴。
先有此願,再做此事,後來可能成功、可能不成功,也可能成功與失敗兼而有之。
這便是「願、行、果」,由願導行,由行而得果。社會上的人與事均不出此範疇。
故修道,須先知道,道之為物,道之來源,道之實體。
何謂本,何謂末,何謂始,何謂終,
何為先,何為後,何為輕,何為重,
方可得循序進修,不至倒行逆施,顛倒錯亂,
才得一勞永逸,事半功倍,一帆風順,一步直超,
此修道之所以要有程序者明矣!
程序者何,求道,修道,行道,成道,
修道之程序,如斯是否。

 

窺幽識冥不容易  是否意會今夕文
以上。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