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觀世音菩薩降 貞觀者之天地也 普世價值所為何 妙音海潮音無盡 諸菩弟子應求法 菩薩顯像幻化身 靈降本宮垂訓文

107菩聖宮言啟示錄(十六)

 

107-07-25【民國一0七戊戌年六月十三日】

貞 觀 者 之 天 地 也
普 世 價 值 所 為 何
妙 音 海 潮 音 無 盡
諸 菩 弟 子 應 求 法
菩 薩 顯 像 幻 化 身
靈 降 本 宮 垂 訓 文
入 世 出 世 諸 法 求
菩 薩 說 法 不 是 法
應 作 無 法 以 是 求
人 生 自 古 誰 無 死
諸 法 皆 空 應 如 是
三 十 二 相 皆 化 身
五 行 八 卦 九 宮 局
陰 陽 順 逆 化 無 窮
借 假 修 真 窮 極 理
務 實 本 立 而 道 生
物 極 必 反 陰 陽 理
格 物 致 知 窮 極 理
修 身 悟 道 元 貞 吉
天 賦 慧 根 待 開 啟
洞 窺 天 機 握 樞 紐
明 察 秋 毫 不 放 棄
眾 星 拱 月 只 一 理
春 生 秋 決 理 不 變
天 地 之 道 亙 古 常
細 嚼 其 意 理 自 出
乍 現 指 引 光 明 路

貞觀者之天地也  普世價值所為何  妙音海潮音無盡  諸菩弟子應求法
菩薩顯像幻化身  靈降本宮垂訓文  入世出世諸法求  菩薩說法不是法
應作無法以是求  人生自古誰無死  諸法皆空應如是  三十二相皆化身
五行八卦九宮局  陰陽順逆化無窮  借假修真窮極理  務實本立而道生
物極必反陰陽理  格物致知窮極理  修身悟道元貞吉  天賦慧根待開啟 
洞窺天機握樞紐  明察秋毫不放棄  眾星拱月只一理  春生秋決理不變 
天地之道亙古常  細嚼其意理自出  乍現指引光明路

 

【聖訓解析】

 

貞觀者之天地也

《周易.繫辭下》:「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貞觀:謂以正道示人。
天地常垂象以示人,故曰貞觀。
這兩字表示天地之道,也就是天地間萬事萬物的發展,
是有其一定的客觀規律的,這規律就是“正”。
吉凶者,貞勝者也。
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日月之道,貞明者也。
天地之動,貞夫一者也。
夫乾,確然示人易矣!
夫坤,隤然示人簡矣!
爻也者,效此者也。
象也者,像此者也。
這是中國文化哲學的道理。

普世價值所為何

普世價值的定義:「人類普遍認可的共同價值」。
有益的事物就有價值,對人類普遍有益的事物就是普世價值。
基於普世道德及價值,對國家、人民、眾等,應具有的適當價值觀,
政治社會性價值,在於政府所為,也須符合民眾的需求,包含被動及主動的回應。

妙音海潮音無盡

文殊師利法王子奉佛慈旨,即從座起,頂禮佛足,承佛威神,說偈對佛:
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救世悉安寧,出世獲常住。將聞持佛佛,
何不自聞聞,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
五音就是〈普門品〉偈頌:「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是故須常念。」
其中所提到的妙音、觀世音、梵音、海潮音、勝彼世間音。這五音甚深微妙。
念念勿生疑,觀世音淨聖,於苦惱死厄,能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視眾生,
福聚海無量,是故應頂禮。

諸菩弟子應求法  菩薩顯像幻化身  靈降本宮垂訓文

認識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
在佛教裡,祂是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
與大勢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
並稱「西方三聖」;同時也是四大菩薩之一。
念佛亦屬幻化;但屬正念。
故我們要以幻滅幻,以念佛對治妄想。
念佛,念到心中只單純一念,無其他雜思雜想。
不要存著求佛菩薩顯像的念頭,求來的不見得是真的。
必須要「無所求」地淨心念佛,從心裡面自然會顯現出來。
眾生本有之清淨菩提心,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
亦名為假名,亦名為中道。

入世出世諸法求

佛法真理,如是如是。而凡夫妄生分別,執著入世,起惑造業,
執著出世,厭離生死。
故經云:「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無住即是出世,生心是入世。
無住生心,即是出世、入世不二之妙心。
而凡夫妄生分別,
殊不知諸法如幻,「生」「死」亦了。
出世與入世,付之實踐,可以了生死,達到出世之目的。
了解大乘佛教理論,付之實踐,必能激發入世的精神。
佛言:器世間是諸行無常;有情世間是諸法無我;正覺世間是涅槃寂靜。
意思是說:有情與器世間中的一切動物、植物、生理或心理,物理,佛法真理,
目前的社會大家都很忙碌,自己要規劃出時間修行,
最重要的是把本門的心法融入成為自己的思想觀念。
究竟何心是出世?何心是入世?
當知真心為出世,妄心為入世。
入世:本來的意思是:步入世間,投身於世間。
一個人的處世態度不外乎兩種:入世與出世。

菩薩說法不是法

彌勒、觀音、文殊、普賢、
地藏、虛空藏、金剛手、除蓋障等八大菩薩,有多種說法。
《金剛經》說一切法,皆是佛法,不是「非法說法」。
「佛陀」是釋迦牟尼佛;一切眾生本來是佛,菩薩如此為彼說法。
佛不是修菩薩行,廣度眾生而成佛的,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
佛是法的創覺者,僧是法的奉行者,雖然佛陀已入滅,
但佛的法身仍常在而不滅。眾生有感,佛菩薩就有應,
妙音菩薩,他有微妙不可思議的聲音。為什麼會有妙音呢?因為他在往昔無量劫中,
曾經用十萬伎樂供養雲雷音王佛。他說法的妙音,永遠存留在眾生的耳根。
因為眾生的耳根有妙音,就永遠不會忘記妙音菩薩所說的妙法。

應作無法以是求

「出世間的智慧」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
世尊說偈:「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眾生自無始以來,已變成識。今若以色見,以音聲求。
顯然業識用事,執著六塵境相。乃欲以是見法身,以是求法身,明明是妄見,明明是向外馳求。
其知見已大大不正,尚欲見法身如來乎。故曰: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以真如之性,非是分別,不能於未來,演說無上道。
金色三十二,十力諸解脫,同共一法中,而不得此事。
但盡生死,而實不滅,今所應作,
唯佛智慧,若有菩薩,於是眾中,
能一心聽,諸佛實法,諸佛世尊,
是故汝等。當勤布施。莫著慳貪。
應作是學。佛說是餓鬼緣時。
諸在會者。捨離慳貪厭惡生死。
治不踰官四句:治理政事不踰越本官的職權,說是各守專職。

人生自古誰無死

文天祥詩:「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生階段生、老、病、死。
死有何謂?人生幾個十年,活得多采多姿,
如花般燦爛,生命讚賞,生命不在乎長久,只在乎曾經擁有。
人生到頭終須一死,但應死得有價值。死有重於泰山,輕於鴻毛。
死亡的意義不同,可如泰山般重要非凡,也可如鴻毛一樣微不足道。
如為情所困而自殺與慷慨赴義以就死,何者有意義呢?
人總有一死,有的人死得比泰山還重,有的人死得比鴻毛還輕。
人生不能迷糊的過去,年輕容易過,健康會消失,
人在世上有生,不能沒有死,生死事大,無常迅速。
錢財雖多,不能買命,勢力雖大,不能延壽。
妻子對你再好,子女再孝順,也不能代替死。
生、老、病、死,是每人必經之路。

諸法皆空應如是

「諸法空相」,若依金剛經的理則,「佛說空,即非空,是名為空。」
應如是解:佛說的「空」,因「空性」能緣生,
是說:諸法是「因緣合和」而生。
諸法因緣生,是法說因緣,是法因緣盡,大師如是言,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是名為中道,亦名為假名。
金剛經「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一切有為法,皆從因緣生,從因緣生,則是作法;
若不從因緣和合,則是無法,如是一切諸法。
世間無常。是亦邪見。神及世間,常亦無常。
神及世間非常、亦非非常。皆是邪見。
所謂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體、如是力、如是作、
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如是報、如是本末究竟等。
即謂一切諸法之本來相狀,實相,具足十種如是。
法性是指緣生,法內在本有的特性,也就是真如、法爾、法如是。
一切法自相皆空,能取所取,能證所證,俱不可得故。
不來亦不出,能說是因緣,善滅諸戲論,我稽首禮佛。
佛家認為不管是物質界的現象,還是精神界的現象,(如受想行識等)。
如經說一切法,非空非不空,如是已,說虛妄分別有相、無相。

三十二相皆化身

化身與法身或真身並稱二身,即三十二相具足的佛之生身。
化身與應身、法身合稱三身,即佛為人、天,等五趣眾生所化現之龍、鬼等非佛形之身。
釋迦牟尼佛說觀世音菩薩,以三十二相的變化身救度眾生。
一般認為菩薩這些化身是來自《法華經》中的三十三種,
或《首楞嚴經》中的三十二種觀音化身。
十方諸佛皆有三十二相,何謂『三十二相』?
指轉輪聖王及佛之應化身,所具足之三十二種殊勝容貌與微妙形相。
又作三十二大人相、三十二大丈夫相、三十二大士相、大人三十二相等等。

五行八卦九宮局

文王的後天八卦,它是按一氣流轉的方式排列,
將八卦配入五行而生九宮。
洛書,據山海經文化傳說,
洛書是從龜背圖想像而來,
所謂「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為肩、六八為足、五居中央。」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
九宮,是古代漢族天文學家將天宮以井字劃分,
乾宮、坎宮、艮宮、震宮、中宮、巽宮、離宮、坤宮、兌宮九個等份,
在晚間從地上觀天的七曜與星宿移動,可知方向及季節等資訊。
奇門遁甲以後天八卦,洛書,二十四節氣時空,數相配以構成基本格局。
古人的智慧是無窮的,他們用奇門遁甲,五行八卦等,
告訴了我們世間的一切都是生息相關的,
天干地支,五行八卦,三奇六儀,八門九星。
九宮是排局的框架和陣地,它是洛書與後天八卦的結合。
八字命盤、紫微命盤、健康狀態、外在個性、內在天性、
六親關係、事業財運、大運走勢、流年走勢,八字命理。
學習命理、避凶趨吉、行善積德、了解自己。

陰陽順逆化無窮

地理之道,不外陰陽順逆,四字盡之。
但其義多般,以巒頭言之,既有山體之陰陽,與山勢之順逆,
亦有水勢之陰陽,與水流之順逆。
以理氣言之,既有八卦之陰陽。
天玉經云:
『陰陽順逆不同途,須向此中求。』
『九星雙起雌雄異,玄關真妙處。』
『辨得陰陽兩路行,五星要分明。』
『識得陰陽兩路行,富貴達京城。』
奇門起局,各說各意無窮。
「陰陽順逆妙無窮,二至還鄉一九宮;
若能了達陰陽理,天地都來一掌中」。
陰陽順逆之說,係指天干而言,
陽即甲,丙,戌,庚,壬。
陰即乙,丁,巳,癸,辛。
其理出自洛書,配以五行,
即木,火,金,水。
古法只有寅申巳亥為四長生,
水生木,申為天關,亥為天門,
天一生水,即生生不息。
是以聖人為無為之事,樂恬憺之能,
從欲快志於虛無之守,故壽命無窮。
文章出自中醫經典《黃帝內經》的《素問》,陰陽是中國哲學的一對範疇,
由自然界實指之事物演變而來。作為抽象的哲學概念,陰陽主要代表相反相成的兩種屬性,
用以說明自然界相互關聯的事物之間及其內部對立統一的兩個協調關係,
使陰陽處於動態平衡狀態的結果。
既化而生之,有養而成之,事功無已,終而復始,凡舉歸之以奉人,察於天之意。

借假修真窮極理

「假」,虛妄不實之意,凡夫執五蘊和合之我。
「真」,真性,上天賦予人類本具的清淨本體。
「借假修真」,借由假體,修行回復清淨本體。
六祖:「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借假修真,修道要過化存神,不留一點痕跡,
唯有無相才是實相,不要在形相上引導什麼。
過化存神,如過往雲煙,如果要像日月常昭的話,就要看精神能不能留下。
借假修真者,乃是借此假殼,以作為真性之器。
讓它來為我真性作事,而不使它隨心中之心猿意馬,而奔逐放蕩。
甚至為情慾,而沉淪受苦。所以欲借假修真者,必須先體認此身之中,
尚有真身,分辨「真假」之後,則真身可以主事,行道立德,摒棄萬惡。

務實本立而道生

孔子說:「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創業需要的也是「務本」,唯有看清其本質,
務實地以這個本質出發,才能發展出一個「道」。
學術、學問,終究只是一種「術」,而不是「道」。
創業需要的是「道為主」而「術為輔」。
學會做人是一門學問,學會做好人更是大學問。
什麼是做人的根本呢?木有本,水有源。
人的本源在哪裡呢?
《論語˙學而》「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務本:致力於根本。
勸人務實根本之道,
君子專心致力於根本,
根本確立了,道義才能產生。
孝敬父母、順從兄長,這是仁道的根本。
「務實、誠信、謙卑」,
講誠信,人無信不立。
這是處事為人之道,以誠待人,實在做事,才能成功。
但是不論成就為何,人都應謙卑為懷,行得正,有目標,有所遵循。

物極必反陰陽理

「物極必反」從中國古代,陰陽,五行學說中,也可以體現出來,
它也是宇宙中相生相剋規律中的一個規律。
我們知道,金、木、水、火、土,五行,構成了宇宙中的萬事萬物。
五行在相生相剋的基礎上,還有相乘和相侮關係。
《易經》中常借陰陽二氣的消息,來說明物極必反的道理。
你的成就已經到了頂點,應該急流勇退,
要知道物極必反,沒有人能永遠站在頂端。
道家哲學,是謂陰陽互動,欲觸極則而反。
由此迴圈相生,不熄不滅在其固有法則之中。
若遇極而反者,則出。
若出者,必須創造出更大的反極才能入。
事物發展到極端,會向相反方向轉化。
道,就是自然運行之理。
甚麼叫自然運行呢?
就是物極必反,有付出必有回報的陰陽相生之理。
就好像白天的盡頭是夜晚,夜晚的盡頭是白天;
雨下久了會出太陽,太陽曬久了會下雨。
陰陽之概念:「一陰一陽之謂道。」
它是我國自古以來重要的哲學思想之一,
更是易經的總體思想。

格物致知窮極理

「格物」:謂事物也。
須窮極事物之理到盡處,便有一個是,一個非。是底便行,非底便不行。
「致知」所以求,為真知。真知:是要徹骨,都見得透。
「格物致知」,十事格得九事通透,一事未通透,不妨。
一事只格得九分,一分不透,最不可。
何以確能窮極事物之理?
「格物」就是要「立心而不被事物胡亂」。
佛說:「仁、義、禮、智、信」,
窮理之功在於「格物致知」,以達於知,致吾知之良知。
則有則,研其事理,究其物則,窮極萬物深妙之理,究盡生靈所稟之性。
《孟子˙盡心上》「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慮而知者,其良知也」。
王守仁《傳習錄》「若鄙人所謂致知格物者,致吾心之良知於事事物物也」。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八者乃《大學》之條目。明德為根本,八者做功夫。
格物、致知,是窮極此理;
誠意、正心、修身,是體認此理;
齊家、治國、平天下,是推行此理。
聖學重「知行合一」,苟非如此,不能自明其德,不能復歸其性。
新禪宗窮極心的目的,是為捨此岸登彼岸。

修身悟道元貞吉

不論是修身、修心、修靈,
若是不存正念,就會走火入魔,或者走入歧途,那還不如不修。
至於在修的過程中,怎麼知道有沒有離開正道。
貞吉是所占事吉;
貞凶是所占事凶;
貞厲是所占事有危險;
可貞是所占事可行;
利貞是所占事有利。

天賦慧根待開啟

開啟正向天賦慧根,讓「潛意識腦」幫你找到幸福捷徑,
當你改變現狀,並且跟他人分享你的正向現狀,就會獲得新發現與突破。
這不僅能改變你的生活,也能改變世界。
全世界的正向心理學實驗室研究顯示,
處於相同情況、相同外在環境的兩個人,
會對外界產生截然不同的認知,
儘管他們的認知同樣地真實。
開啟你的正向天賦,讓大腦看見,就能實現。
大腦創造了一個關於自己能否達成目標的現狀。
這個現狀是一切事物的關鍵,它會讓你看到機會,而非障礙,
看到活路,而非死路,看到成功之道而非失敗。

洞窺天機握樞紐

古人認為命運都是由天所決定,
以星象天文學為基礎的占星學,便一直用來預測國家,社會,或自然界的禍福。
占星術與算命術結合,發展出現在為人所熟知的星學,
透過星象、生辰八字及干支神煞等因素相結合,來分析判斷人的一生。
生死有命,富貴在天。相信宿命的人認為命運不可改變。
人不能預知和控制自己的人生,看相的和風水師認為命運由天。
積陰德改變命運的真義,「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陰德,五讀書」,
這是古人認為影響人生命運。
宇宙的法則統治著這個宇宙,也統治著人類的生、老、病、死。
一個人的命運與先天因素有關,跟後天也有著緊密的聯繫,
所以正確的信仰可以改變命運。
「宿命論」的人認為,一切事情,都是命中注定安排好的。
「知識改變命運」,「書中自有黃金屋」。

明察秋毫不放棄

秋毫,指其細微。目光敏銳,觀察入微,可看見秋天鳥獸新長的毫毛。
神目如電,早已明察秋毫。
《孟子˙梁惠王》「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
比喻能洞察一切,看出極細微的地方。觀察力精細、敏銳。

眾星拱月只一理

比喻許多人共同簇擁一個人。
眾星拱辰、眾望所歸、人心所向。

春生秋決理不變

天地正氣,春生、秋決,和人可塑性的道理。
雖然,是古代背景,其實,適用於任何時代。

天地之道亙古常  細嚼其意理自出  乍現指引光明路

《繫辭傳》「一陰一陽之謂道」、「天之道,曰陰與陽也」。
孔子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
成就任何事情都必須從點點滴滴開始,也就是事物的質變由量變開始,
而這種變化是自然而然的,毫無做作,目的還是要論述其「無為」而治。
事情的成功,是從小到大逐漸積累起來,就必須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走上去。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向老子學做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修道之人,如能常存浩然義氣,大道又何難成耶?

 

【觀世音菩薩開示言】

 

還有人持不同的意見否?

「貞觀者之天地也」,天地之道貞觀者也。

天地貞觀,日月貞明,這是不變的道理。
因為「貞」是真正,是一個堅固,是永恆不變的。
因為天地,「天覆地載」,絕對無說偏向哪一方,都是一定的,
而且千古不變,都是這樣,都無改變「天覆地載」的道理。
當然今晚這篇聖訓文,比較有一些玄意,有一些比較玄的意思,
但是咱既然說在修持、在聞道、近道,
你們一些基本的道理,也是要做相當的了解,
不管你是了解多?還是了解少?了解深?還是了解淺?
總是有一個範圍,與一個深入,
若無,如此才是人生百年,到頭來一場空。
你還是不知所云,猶原是來空空、去空空,真正說「四大皆空」,一切都不知。
最起碼一些天地間的常態,變化的道理,我們也要做相當的了解。

「修持」,這是人生一門真深的課題,
只是說,大家說「五教同源」,各有修持的法門,
各人有各人的修持與講究的方法,與基本原則,與一些戒規。
咱處在現今的這個社會,咱的價值觀是什麼?
在這充滿物慾的社會當中,在這科技進化、進步的當下,
大家對物質的需求,是欲望愈來愈大,是無窮無盡的,
好,當然還要更好,好上加好,
但是你也所聽到,天地間有一個不變的道理,「物極必反」。
就像爬山一樣,不管山有多高,爬到頂點,再來就是要下山了,
因為在上去也無路了,到達頂點就是要走下坡了。
俗語常說:「花無百日紅」,人也無法永遠都佔好運,所以「物極必反」,這是一個不變的道理。
因為天外有天,人上有人。只是說你的欲望要做「人上人」,當然大家誰也不願意做「人下人」,
在這世間上,誰人能說他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呢?
只要是人類,大家都有欲望,都要做「人上人」,
所以五教同源來說,有各種修持不同法門,
簡單說,一個是「出世法」,一個是「入世法」。
「入世法」,所講就的,是比較注重的是養生,長命百歲。
「出世法」,一般是尋求西方淨土,西方極樂世界,這是「出世法」。
「入世法」是看大家能夠活幾百歲。
所以這是一個不同的法門,不同的修持方法。
但是有可能達到否?
說不定真的有人達到,但是你我都不知道。
因為「出世法」,不管是東方琉璃世界,或是西方淨土世界,
有了解的人,所說的意境也都不相同,
假使他若是有去過,所描述的,也是一人說一款,
我們說天有三十三層,所以你的層次、品格、品位,你能到哪一層也都不相同。
做官都有九品,神格也有上品、中品、下品。所以各人層次不同,各人所了解的就不同,
但是有一些不變的道理,是每個人都一樣,都不能避免的,就是人生百年的歲月,
差不多都是這樣,因為這是一個天道循環不變的道理,千年萬年都無改變,有生必有死,生死循環,生死輪迴,誰人都無法改變的這個道理。
所以要了解這些道理之前,一些基本的知識,基本的常識,都必須要了解,要知道,
你才有辦法著手去做,因為真多人在遇到困難之時,轉不過來,彎不過來,甚至轉不過,也氣不過,
所以事情就打結了,就有過不過的關,過不過的卡,就會卡注,就會無法解決,一生就留下遺憾,
這樣走這個道,就走不過了,到這關卡就是一個終點了。
想說下輩子再重來,但是下輩子,在六道輪迴當中,要輪回哪一道,
不知道,所以若要等來世都太慢,說那些都無意義了,來世是啥誰人知,無人知。

今日處在這多樣化的變化,進步真快科技的時代,社會一切講究速度與現實,
有時眼見不一定是真的,天下間一些奇奇怪怪,莫名其妙的事情,就以目前最多,
層出不窮,一件一件一直浮現出來,但是「物競天擇」,你能適應這環境,
你可以接受這速度,你就能繼續,所謂繼續,也不是永遠走下去,到一個坎站,
由原行不下來,不是年長了,就是體力不行了
因為人生道路你已經走到盡頭了,
有時是不測的變化,這是難能預料的,連想都未想過,都還沒想到,
因為這不測的變化,最可怕,最難預測、最難料。
所以文中談起五行、八卦、九宮,這是,當然有些人無興趣,
也不會去涉獵這方面的知識,
我只是說,簡單提起著這些最基本的智識而已,
天下間有形、無形的物質,離不開五行的形容與表示,水、火、木、金、土,
有形與無形的,都是這五項來在代表,但是「水、火、木、金、土」,五行當中,
又包括概括說來,只不過是「陰陽」而已,陰陽化生萬物,至於八卦的論述又更寬面去了,
越說會越遠了。但是九宮,只不過也是陰陽,順逆,18局而已。

人之一生,為何說是一個逆旅呢?
因為咱一個人,自從出生開始,咱在世間的日子,是遞減的,過一日,是減少一日,
雖然年齡是遞增的,一年多一歲,但是我們在世間日子,是一日少一日,
所以才說人生是逆旅,因為是越來越減少不是越來越多。
因為天下間所有動物
胎生的人,都是倒頭栽來出世,所以人生是逆旅
易經上說「數往者順,知來者逆」
這只不過是真淺顯,真簡單的知識而已
說到此說吾菩薩為何有三十二化身呢?
簡單理由,一句話就能代表,因為天地之數「參天兩地」,
3+2=5。5是生數。
135是奇數。24是偶數。
所以會說是3個奇數,2個偶數。
菩薩是三十二化身,這是簡單代表,實在是不只
可以變化無窮。
有機可循,佛有千百億化身,從天地而來
說32相加。
是易經的「參天兩地而倚數」。
1到10。
1-5是生數。
6-10是成數。
天一地二,天三地四,
天五地六,天七地八,
天九地十。
一六共宗,二七同道,三八為朋,四九為友。
這都是易經內之數,以上都是簡單的知識。
相信真多人不知道這些基本的道理。
固定說法,其實不只32化身
只是你一次也無法看到那麼多而已
剛剛所說的是初步真簡單的知識而已
更深入的,還要能一句一句的去體會、去了解
一句一句為何要說這樣,
時間問題只有先說這樣。
當然當中想知道的,還不了解的,再提出來問。
時間過的真快,時間已經到了快下課,
只好在進行下一個程序。

以上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