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訓解析 ( 上 )

眾聖神仙佛(一)

 

                               【民國九十九庚寅年五月二十五日】

天門地戶之在何

何謂天門與地戶?天門,出入之氣或稱門也。地戶,定位之山或稱方圍也。如果天降而無地戶之門收之而入,必不能感受天霖庇護而應吉也!前曰門,屬陽;後曰戶,屬陰。天門地戶,門用偶,戶用奇。陰陽交濟也,門常開、戶常閉,陽闢陰翕也,前後門戶宜稱,後戶不得高於前門,天尊地卑也。

 

官位高低在乎否

現代文明社會,要增強平等的觀念,官位高低,僅僅代表在公務上履行不同的角色,並不代表在身份上,在人格在有高低貴賤之分,下屬大可不必要在領導面前奴顏卑膝,否則有何威信來管理社會呢?以官位高低來看待一個人的身價行情的心態,是極端勢利眼的。

 

財貨多少知足否

不務天時,則財不生;不務地利,則倉廩不盈;不按四時耕種,倉庫就不能充實。

 

神仙靈明信誠否

神仙靈明,不在仙境,不在天堂,而在心中。轉個心念,神奇無比;放開眼界,靈感頓生。人生的境界,周遭一片雲、一枝草、一粒沙、一現象,都給人啟發、給人靈感。

 

大眾心聲可知否

傾聽普羅大眾的心聲,不厭其煩的為大眾指引修行的方向明燈。

 

天德無棄眾生否

天德於人身乃自然運轉,世人食五穀,其間入於口後,自然順喉道而入於胃,再小腸吸收與消化,形成養份,滋潤全身,並將廢物排於外,入於糞便而棄,形成自然之運轉,若稍有偏悖,則人身必受其苦,必遭受其殃。

 

尊貴聖賢仰慕否

希聖希賢,要效法他們,除了心靈上的仰慕,自然流露出敬意和崇拜。

 

常言道法法自然

︽道德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說「道」為天地之母,萬物之宗。因此「道法法自然」也是在告誡世人,天地萬物皆按自身之情況在生滅變化,各種潛在之力量,世人不可按自己之意,去干預、去左右。

 

眾生習道尋正法

世人不知修,常悖道逆行,造業累累,不得解脫出離,望眾生習道循正法,修行欲達此境界,須有正法指引。

 

小徑莫行易偏離

欲行大道,莫示小徑,往大道來精進,不要偏離了正法,而落於輪迴。

 

修習功德眾善行,諸惡莫為天佑之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修習聖道的功德,行善積德,閑邪存正。

 

戒慎乎其所不覩,恐懼乎其所不聞

儒曰:「戒慎乎其所不覩,恐懼乎其所不聞。」蓋人生天地之間,不能成仙、成佛、成聖、成賢者,是不能掃「三心」飛「四相」也,不能去喜怒哀樂者,明矣!欲修「內聖」務必絕三心、去四相、掃七情、除六欲。「三心」不絕,何以能關心猿、鎖意馬;心猿動、意馬放,則心不專,心不專,而四相生。釋曰:「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大學說:「格物致知」。中庸說:「戒慎乎其所不覩,恐懼乎其所不聞」道德經說:「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都是讓人克己、率性的秘訣。但是寂靜到了極點,亦不知其所寂了。『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覩,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其所以不覩其性者,嗜欲好惡之所昏也,非性之罪也。』

 

行住坐臥均有道

行住坐臥均不離佛,如是連續晝夜七天,就斷了見思惑。妄念愈去愈多,這是因為有道就有魔。如何對治呢?行利益眾生之道,發純真善良之心,去人心,得道心。行一切事,皆是為而無為。古人云:「道不遠人,人自遠之。」修道是自己的事,操之在我,不必外求。

 

道其可道非常道

道德經開宗明義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道可道,非常道的真義,人不能直中直,要會隨機應變,才能適應各種狀況。

 

玄妙深奧不可言

古句今用,符合實際,實有勉勵、警惕之用,這些極其玄妙深奧的道理,非一般聰敏才智之士,得以理解,才說玄妙深奧不可言。

 

窮其心志不可藏

孟子曰:『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子曰:『身可辱,而志不可奪』;志不可一日墜,心不可一日放。雄心壯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身而常放逸者,則志不廣。立志是人生最要緊的一件事。

 

天地虛空容其中,不見首尾不見踪

心若虛空萬物容,大道玄妙在其中,悟字寫來惟自心。包羅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生靈,均循其天地之運數而在成住壞空,之定律內接受無常變化生滅,天地經歷水火風雷,而有盈虧消長。

 

老子以為凡人或物,皆容身於虛空大氣中,虛無縹渺,而且鴻濛莫見內,依於無形大道中為生命。大道無象,萬物有象,其實萬物皆係大道所生,存於天地之間。道,的虛空博大,能容萬物,蓄積萬物。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