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先烈士 趙伯先

未分類資料夾

    五十多年前讀的這一課,始終讓人縈繞胸懷。
  在鎮江的南郊竹林寺,蒼鬱的竹林時時透出了幾聲梵唱,使人感到幽靜而清涼。這是革命先烈趙伯先的墓地,是他安然長眠的地方。
 
 『這龍蟠虎踞的鍾山,原是明太祖都城的屏障,也是他死後埋骨的墳場。他把我們的同胞,從胡元的桎梏中脫放。他掃蕩了腥羶的勢力,他恢復了錦繡的河山,他是我們民族英雄的榜樣。誰知道,大好河山又陷入異族的魔掌!使他的陵寢,被荒煙蔓草掩沒了,只剩下一角殘破剝落的紅牆。百年來他在地下應該是怎樣的悲憤和哀傷,我們若不能光復故土,對這地下的民族英雄,怎能不懷著萬分的慚惶!』

   我們可還記得:起兵廣州的倪映典,起兵安慶的熊成基,轟轟烈烈的犧性了生命,他們都是趙伯先的部將;我們可還記得:彈炸五大臣,死於車站的吳樾,他正是趙伯先揮淚賦詩的對象;我們可還記得:黃花岡七十二烈士,驚天動地的起義於廣州,趙伯先正是他們的統帥。我們可還記得:由於「三、二九」的失敗,高吟著:『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竟教一顆民族的彗星趙伯先,倏爾的銷亡。趙烈士,你是民族的靈魂,歷史的榮光!
  
    這是民國五十年前國民小學五年級國語的課文,當年被要求背誦,之後竟然在腦海裡鮮明的刻劃至今,終生難忘的好文章,雖然有其時代背景,也有著特殊的機緣及感應。

   這篇文章意境深邃,動人心弦,容易琅琅上口,詞意皆美,令人低迴不已。在那個年代,將這樣深度的文章編入小五的課本裡,以現在的「標準」觀之,難度似乎高了些,所陳述的「歷史背景」見仁見智,所呈現的情節、情境,後來或因存爭議,於民國五十六年國語課本改版,這篇文章從此消失,今日特別刊出來分享。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