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福德正神降 福澤被救濟眾生 德業廣修立其誠 正正當當的行為 神機妙算顯幾微 降靈垂教訓示文 人有初好而後敵 事有始樂而終憂 人際關係越複雜

110菩聖宮言啟示錄(十九)

民國110年12月15日【歲次辛丑年十一月十二日】

福 澤 被 救 濟 眾 生
德 業 廣 修 立 其 誠
正 正 當 當 的 行 為
神 機 妙 算 顯 幾 微
降 靈 垂 教 訓 示 文
人 有 初 好 而 後 敵
事 有 始 樂 而 終 憂
人 際 關 係 越 複 雜
事 態 多 端 亦 多 變
因 此 世 風 多 詭 譎
睽 乖 事 情 特 別 多
乖 舛 難 測 越 離 奇
為 人 處 事 越 難 為
求 取 名 利 人 潮 湧
論 道 說 法 鮮 人 至
奇 異 世 界 奇 事 多
為 何 凡 塵 怎 麼 了
誰 知 今 生 為 何 來
來 到 世 間 做 什 麼
百 載 人 生 匆 匆 過
榮 枯 一 生 所 為 何
人 生 真 諦 是 什 麼
誰 能 道 出 此 原 由
不 枉 此 生 走 一 回
大 千 世 界 臨 難 來
幾 人 能 知 幾 人 避
世 道 日 漸 衰 退 矣
今 生 僥 倖 能 得 過
視 汝 此 身 修 為 何
不 知 諸 生 有 何 思
人 心 只 有 一 個 矣
別 裝 太 多 心 事 了
今 日 此 生 走 一 回
累 了 就 該 去 休 息
功 名 利 祿 由 他 去
尚 且 俟 時 修 身 心
好 讓 此 生 有 意 義

 

 

福澤被救濟眾生 德業廣修立其誠 正正當當的行為 神機妙算顯幾微
降靈垂教訓示文 人有初好而後敵 事有始樂而終憂 人際關係越複雜
事態多端亦多變 因此世風多詭譎 睽乖事情特別多 乖舛難測越離奇
為人處事越難為 求取名利人潮湧 論道說法鮮人至 奇異世界奇事多
為何凡塵怎麼了 誰知今生為何來 來到世間做什麼 百載人生匆匆過
榮枯一生所為何 人生真諦是什麼 誰能道出此原由 不枉此生走一回
大千世界臨難來 幾人能知幾人避 世道日漸衰退矣 今生僥倖能得過
視汝此身修為何 不知諸生有何思 人心只有一個矣 別裝太多心事了
今日此生走一回 累了就該去休息 功名利祿由他去 尚且俟時修身心
好讓此生有意義

 

 

【聖訓解說】

 

福澤被救濟眾生

「澤被」救濟澤被眾生。
「澤」:恩澤,恩惠。「被」:覆蓋。「眾」眾多,茫茫的一片。
生:生靈,生命。
意思就是「恩惠遍及到眾多的生命」,或者說「所有的生靈」。
在世間,倘若不能以福報德澤於自己之時,必欠缺了福份所倚靠,
即在人世間必會遭逢諸多的橫逆與不如意,來磨身心,如此自己即
受苦受難了。
外功的行持具足,有內果的培植,淨化本身的靈性,將自己來改造。
為救濟眾生,福德正神願作苦海的舟航和萬世的明燈,
讓眾生能夠度脫一切苦厄。眾生遭受萬種災禍,我應當救濟他們。
能忍辱負重,仁慈和善。

 

德業廣修立其誠

子曰:君子進德修業,忠信,所以進德也。
修辭立其誠,所以居業也;知至至之。
可與幾也;知終終之,可與存義也。
是故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
故乾乾因其時而惕,雖危無咎矣!
孔子爻辭,可作為每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圭臬。
大人之所以為大人者,以其德業之盛也。
學者未至於大人之地,欲希之者當何如?
亦惟進德修業而已矣!
日月山河,不知其紀。振古如斯,未見其易。

而瞬息萬變,莫測其化。何哉?
內立其誠,外盡其德。中庸之道而已。
故堯舜無為而治,「則天」也。
「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此告賜之語,而以明君子成「誠」之功。

 

正正當當的行為

教育部明定「禮義廉恥」,為全國各校共通校訓。
禮:規規矩矩的態度。
義:正正當當的行為。
廉:清清白白的辨別。
恥:切切實實的覺悟。
如何做一個正當的人,圓滿人生。
有人的聰明能幹,但是行為不正當,這種人還是一無可取。
所以我們與人相處,但是也要檢視自己,是不是有正正當當的做人。

在道場修辦,要有正正當當的行為,一心不二,全力以赴。
要律己持戒,內外如一,率性顯真,無私心,不貪名利,
一心只在正己成人。
孟子云:「夫義,路也。惟君子能由是路。」
故君子處貧困之中,不失大義,而能修身修心,
不為物慾所蔽。又逢發達之時,亦不奢華浪費,
或行敗德背道之事。

 

神機妙算顯幾微 降靈垂教訓示文

孔子說:「能預先曉得幾微的事理,則將達到神妙的境界。
可說是神妙的人物,君子對上絕不諂媚阿諛,
對下絕不傲慢,堅定立場,不致於受到危害的牽連,
可說是知道神機妙算的人了。

 

人有初好而後敵 事有始樂而終憂

事有始樂終憂,初好而後仇者。
樂說園:易經證釋 上經
彖辭指所包藏之甚凶。雖吉无咎。不可恃也。
比之謂也。能酣于宴安。而醉於鴆毒哉!
故有國天下者。不得不速圖之。
後夫凶者,亦謂後來之不吉。
比者相親而暱,相樂以嬉。

 

人際關係越複雜 事態多端亦多變

要盡量維持簡單的人際關係,因為大部份的困擾,
基本上都是來自於複雜的人際關係。
這代表要慎選互動與交往的對象。
也要遠離那些總是很負面,也讓你感到沮喪的人。
要知道負能量是會傳染的。
如何使人際關係不複雜?
即「用情用理」。
意思是說,用慈悲、用智慧,來處理我們的人際關係。
我們對人多一分關懷,便是多一分情義。

 

因此世風多詭譎 睽乖事情特別多 乖舛難測越離奇
為人處事越難為

當處睽乖的時候,事事動輒得咎,凡事不宜主動。
處於被動而順應所發生的事,無可無不可,
才能免於後悔與罪咎。
如果宇宙之氣勝於理,宇宙的萬事萬物,便失其中和,
四時不正,風雨不調,人心乖舛,社會惡劣,險象叢生,
九九八十一之災劫則齊現矣!
人身之氣蔽於理,便失其中和,則迷真逐妄,
縱情逐欲,自墜輪迴,流浪生死,永無止境矣!

 

求取名利人潮湧 論道說法鮮人至 奇異世界奇事多
為何凡塵怎麼了

為何沒有智慧?遇境心仍亂?
修行之人,求心不求佛,唯有靠自己去真修實煉。
在生活中煉心養性,才能累積智慧,心悟體行。
凡塵不染清淨心,不識本心學法無益。
如何用對真心,在風浪中清澈己心,不隨境轉。

 

誰知今生為何來 來到世間做什麼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
「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
《涅槃經》「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百載人生匆匆過 榮枯一生所為何

百載人生本匆匆:
花朵匆匆地開放。又匆匆地凋零。
人生匆匆地到來。又將匆匆遠去。
我們仰望蒼穹,看到流星,從茫茫太空中一閃而過。
我們何曾想過,在宇宙當中,也就像是一顆流星,
過去了,一去不復返。

醒世詩詞選:
衣食無虧便好休,人生世上一蜉蝣。石崇未享千年富,韓信空成十面謀。
花落三春鶯帶恨,菊開九月雁含愁。山林多少幽閒趣,何必榮封萬戶侯?

順治皇帝醒世碑記:
知足歌
人生盡是福,惟人不知足。思量肩擔苦,步行便是福。
思量走路苦,騎驢便是福。思量饑寒苦,飽暖便是福。
思量疾病苦,健康便是福。思量露宿苦,藏頭便是福。
思量荒亂苦,平安便是福。思量無業苦,傭工便是福。
人生能幾時,不要不知足。

得過歌
得過且過,多惜福,少惹禍。
石家豪勢傾蒼天。項楚烏江竟難度。
何如陶潛撫孤松。醉來閒向北窗臥。
世事到頭終坎坷。快意終須有折挫。
得過且過!

石天基莫愁詩
人生在世一蜉蝣。轉眼烏頭換白頭。
百歲光陰能有幾?一場扯淡沒來由。
當年楚漢今何在?
百載人生匆匆過,榮枯一生所為何

 

人生真諦是什麼 誰能道出此原由 不枉此生走一回 大千世界臨難來
幾人能知幾人避 世道日漸衰退矣 今生僥倖能得過 視汝此身修為何
不知諸生有何思 人心只有一個矣 別裝太多心事了 今日此生走一回
累了就該去休息 功名利祿由他去

人生在世,所為何求?
若只是為了吃飯,一天又吃不了多少?
若是為了財富或擁有更多的房子,其實一個人睡覺只能躺臥八尺。
何況再多財富最後也帶不走,真是何苦來哉!

有人云:「天下間只有兩種人,一是為名,一是為利」。
人若是為此而來,即使成功也是百年而已,
那能像歷代聖賢,建立的聖業那樣永恆有意義。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都在為利益和金錢在奔忙著。
其實,一個人是否有錢,一看便知。

天下之人,紛亂擾攘,都是為了利益忙碌。
天下之人,喧鬧紛雜,都是為了利益奔波。
財富總有枯竭的一天,只有自性寶藏,才是取之不竭。

論財富,《史記》說: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熙熙攘攘」這個成語,是說明這個世界,皆因利益而往來。
一切眾生,為個人利益而爭奪。逐利,是人的本能。
畢竟,人生於世,沒有物質做基礎,也是不行的。

但是,所謂「君子愛財,取之於道」。
逐利的同時,不能違背道義。如果一味地逐利,無視道義,
最終只能是害人害己,終日生活在利益得失之間。

其實每個人心裏都有一把小算盤,而上天有一把大算盤。
多點糊塗,少點計較,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聰明,越聰明越好。
殊不知,聰明有大聰明與小聰明之分,
糊塗亦有真糊塗、假糊塗之別。
小事糊塗者,輕權勢、少功利、無煩惱,則終成正果。
大事糊塗者,則朽木不可雕也。

真正聰明的人,往往讓人不以為其聰明。
聰明的人,表面愚拙糊塗,實則內心清楚明白。

小算盤打得響的人,往往事事計較,待人虛情假意。
陷在一事一物的糾纏當中,占到一時便宜,卻輸了長遠。
哪怕表面上大方,內心也失了平靜。
浮華塵世,多少人都在追名逐利。
我們羨慕成功之人擁有的名利光環,不辭勞苦地走在追逐名利的路上。
孰不知慾壑難填,當我們擁有了世人嚮往、羨慕的光環,
短暫的享樂後,內心卻感到空虛痛苦。

很多人茫然了,既然追逐名利能帶給人痛苦,為何還會對名利趨之若鶩?
人生短暫,追名逐利的路上,該怎樣活出有意義的人生?

孟子說:「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
人活在世上,為了家庭、工作,整天忙忙碌碌,終日恓恓惶惶,
尤其目睹宇宙的浩瀚,自我的渺小,
捫心自問生活的目的為何?
人生,不求活得完美,但求過得真誠。

人的吉凶禍福,富貴貧賤,窮通壽夭,世人所見,
高才潔行,處卑賤之位,不賢不忠者,處尊居顯,
富貴敗家,寒門貴子,人生的重要際遇等等・・・・,
冥冥之中皆有定數。

看破功名利祿,一個人胸中沒有學問,就像手中沒有錢。
出身低微的人,不妨礙他的聰明才智。
家境貧困的人,不妨礙他有好的德行。
有獨到見解的言論,高尚的人,不願捨棄。

 

尚且俟時修身心,好讓此生有意義

有的人,一旦發現別人對他好,就會不自覺地「高傲」起來。
認為別人對他好,是因為別人「低他一等」。
所以,他們絲毫不會體諒對方的難處,只知一味索取。
這種認知,充分暴露了他們的無知。

在他們心中,全然不知道真情為何物,善良為何物。
擁有這樣的認知,最終導致的,就是別人會收起自己的好,
不再對他們付出絲毫善意。

生活中,我們最容易犯的一個錯誤,就是如果一個人經常為我們考慮,
甚至犧牲他自己的利益,來滿足我們的需求,
那麼,我們便容易把這份好,當作理所應當。

修道從心修起,但問誰的一生沒有高低起伏?
修道人更須要具足正心、正見、正思維,來轉化自己的心念,
突破更多的障礙。明白宿世的業力、因果。
一個認真的人,還是會在修辦的過程中,
受到阻擾考驗,許多的業債,蜂擁而至,
累世累劫因因果果 如何盡數消了?

 

【福德正神開示言】

今日這篇都是白話文,比較簡單,你們也都看的懂,
只是有一些弦外之音,值得你們靜思,思考一下,
因為人生為何而來?誰人說的出來,來後將來又回哪裡去?
這是一個真大的疑問,實在說,無幾個真正道出真正的原由,
這值得每個人去思考,只要你是一個正常的人,
你靜靜的去思考,就能思考出一個答案,
雖然每個人都不太一樣,出生的環境地點,都不同款,
所以無一個標準一致的答案,有錢人有,有錢人思維、想法,
貧窮的人,有貧窮人的思維、想法。
人一生有這身軀,累了就休息一下,累了已經無力氣了,
就是要休息。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不代表「休止」、「終止」,
不要會錯意,誤解了。
就如挑一百斤的東西,不休息一下嗎?
所以要好好的珍惜,此時此刻你所能掌握的一切,
如此才是正道。
今日社會多元化,再說大家為著功名利祿,拼生拼死,
人生百態,有人走正道,有人走邪道。

時常說:「一樣米飼百樣人」,什麼款的人都有,
什麼款事情每日都在發生,讓你想不到,
不應該發生的事情,每日都在發生,社會是這麼奇怪,
這麼多端,如何求取平安生存。
因為生存必要條件,就是「食、衣、住、行」全都要,
但是都要以正當道路去走。

宗教家說:「三期末劫」,要收圓了,現在就是了。
現在水、火、風,災劫,雖然無大型戰爭,
但是人與疫情的戰爭,你就戰不贏,你就看不見敵人在哪裡?
疫情研發出來,又變種了,所以防不勝防,
人生最可怕的,就是不知道你的敵人在哪裡?
敵人縱然在你身邊,你也不知道,無形的敵人,
無形的殺手。

今日,大家此時此刻,還能在此談論,這是要珍惜,
大家都有健康的身體,有平安的生活,你才能來。
若無,為生存、為生活、為家人,奔走打拼,
哪有時間來此,好像「說三道四」。

不過這不是談論是非,對社會的「是是非非」無做評論,
無言語道斷,因為我們不是政治人物,不是社會名流,
最主要是了解一些善知識,要多吸收善知識,來增加你的智慧,
來充實你的人生,探討你的人生是為何而來。

你所做每一件事,是否有真實意義,因為現在大千世界,亂象四起,
已經非常非常的多,尤其地球村,一些資訊都那麼發達,世界上大小事,
好壞事,從媒體上知道、得到。

但是世間事,讓你說不準,最不準的是「好家在」,
「好家在」無時間、無地點,因為你不知「好家在」是什麼時候,
所以「好家在」也真危險。

因為為著「安身立命」,不知下一刻,身邊周遭,什麼事情,
什麼時候會發生,尤其是一些莫名奇妙的事,怎樣都想不到的事,
每天都在發生,大千世界一個亂象。

一個人只有一個心,你裝那麼多事情做什麼?
應該多增加一些善知識,充實你的人生,
探討人生真正意義是什麼?

當然大家都愛「榮華富貴」,但是咱時常說起,人生無十全十美,
「福祿壽全難得求」。
今日這篇聖訓文,應該是簡單簡單,不用逐句解釋,
只是通盤意思,說明一下。以上!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