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官財神大天尊 聖訓解析 【民國一0四乙未年十月十二日】

104眾聖神仙佛(四)

天助自助人助者

「天助自助者,自助者人恆助之」。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老天爺只有幫助那些會自己幫助自己的人,
如果自己幫助自己的話,其他的人也一定會來幫助你。
自立、勤奮、誠實、信用、勇氣、品格、以及奮鬥的精神,克服苦難,走向成功。
貧困並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沒有自立的精神,惟自助者天助之,這是一句中國的古訓。
天助自助之人;人自助天恆助之;人必自助而後人助之;
『天助自助者』天助人助也要自助,這句話真的說的很好,也很實在,
若是自己都不願意自助,那別人再怎麼幫助,也是徒奈,
就算神明再怎麼靈感,還是要靠自己來配合。自助者天助之,自己才是拯救自己的那個人,
這是勇氣的力量、人格的淬煉,更是一個人追求自我完善的唯一途徑。

 

官有輔君之職責

掌管國家制度的官員,名分、權力和職責,名實要一致,有這個名分,才能有這個權力和職責。反之,如有職無權、尸位素餐,或超越職責,都是名不正言不順。
北斗星君,世人尊稱為『北斗真君』、『北斗七元解厄星君』。祂的職責是:總管天、地、人、時節,等等一切的物象。特別針對的是人間的財物、人丁以及壽命。《舜典》:「璇璣玉衡,以齊七政」,而七政,就是北斗七星。歷史故事:『良相管仲的輔君術』開導桓公,使他具備霸者的風範與能力。這種馭君術,是良相所不可或缺的職責,其實說起來,他們也不想使國家滅亡在自己手上,是由於不懂得為君之道,經常有類似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確是曹操,歷史背景是,當時漢獻帝在戰亂的時候,很多人都不管皇帝,個個都想自立為王,可是曹操卻不一樣,他把漢獻帝迎回許昌(曹操的根據地),為的是利用皇帝的名義,去命令其他諸侯。

 

財帛共享同濟之

與人融洽相處,大家感情好,會和樂。能因兄弟手足或朋友的幫助而賺錢,有錢也會回饋兄友共同分享好處,共同分享利益,若能成功,彼此利益均霑,各蒙其利,才能天下一家,共享太平。清朝洪秀全名言『池中游著的大鯉魚,不如擺在桌上的小鯽魚。人親財不親,財帛兩分明。』同舟共濟是說坐在同一條船,共同渡河。比喻團結互助,同心協力,戰勝困難。也比喻利害相同。出處:《孫子.九地》:「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
同心協力,戰勝困難。情況愈是危急,我們愈應該同濟之。

 

神之思維細微處

在細微之處現人心,心念都是因為風氣所染,這還是要多親近善知識,才能無染。

 

大道無方無隅之  

 

廣大無邊無際,喻圓而無角。

 

天道無親與善德

『天道無親,常與善人』道德經第七十九章,老君的千古名言說:天理大道,沒有遠近親疏的分別,他公平對待萬物,對所有的人都是一視同仁。自然的規律,是沒有偏愛誰的,但是卻經常和善人在一起。
他常常把機遇、把美好、把天道的真諦作用,賜予那些重德行善、符合天理的好人。

 

尊道貴德無渝也

渝:變。「尊道貴德」,在道教人們最崇敬的是道和德,說得最多的還是道和德。
道教經書,也是特別注重道與德的闡說,《雲笈七簽》以《道德部》為第一部,《道教義樞》以《道德義》為明宗第一義,《玄綱論》則是以“道德”為道教綱要。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長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德。道之尊,德之貴,夫君子(尊道貴德之人)能自然而然,順其自然地順應客觀規律,體道悟道,修德行德,隨道從德,以常自然的心態做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無為而無不為。
道:尊道。道之尊;德:貴德。德之貴。道:道常無為而無不為。德:上德無為而無不為。
道:失道而後德,沒有道就沒有德,這就像地球的經緯度,必定是先有常而不變的經,方有變而有常之緯,否則如果常而不變的經度不立,那麼雖有緯度也要變而無常。

 

知足不辱無愧咎,知止不殆可長久

知足不辱:知道滿足就不會受到羞辱,表示不要有貪心。
殆:危險。知道適可而止的人,就不會遇到危險,勸人行事不要太過分。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是『老子』處世哲學的精髓,也叫做「止足之戒」。老子勸戒人們不要太出鋒頭,只顧自己利益,不管他人,若這樣既不知足、又不知止,會惹人反感,人在世上,如何對待功名利祿?如何認識和對待權欲、物欲、名譽地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仁智之見。

 

天道無棄任何人

孟子之「所以教者五」,皆是根據「天地之道無棄物,聖人之教無棄人」之原則。普遍應機說法,留經立言,以度眾生。故佛在每次說法時期,皆有顯微之別,顯者乃法之表面,全憑言語文字表達,旨在破除眾生之煩惱,是平等法。
老子的理想人格,道的化身,他體會了道的本意,並在自己的生命與生活中將道呈現出來。不但他自己呈現為天道。此常善常德,一者內在本有,無須外求;二者其自身能自安自足,故有其「無棄」。
人呢?無萬能,無全能。因此說一切修行需順天道,不能離天道。
天道無名,天道無相,天道無位,天道無階。天道不能有相,不能顯相,不能畫像,不能造像,不能說像,天道非隂性非陽性。
道弟子要如何修煉自己的內德?
正值三期末劫,天道降世,大開普渡之時,天道弟子除了代天宣化、救世渡人外,應該修煉自己的內德,任何人是沒有任何方法加以規範其他人用什麼方法來陳述他的想法,與他要影響的對象,本著常善救人,故人無棄人;常善救物,則物無棄物。
何為道?何為德?大自然是先天生成,太陽底下無新鮮事,原本就存在,日用而不知。
道不與人爭辯,是人與人爭論。

 

唯才是用何所拘

唯才是舉,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薦舉。
這是出自三國.魏.曹操《求賢令》:“二三子其佐我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三國時期,曹操講求“唯才是舉”,哪怕“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的網羅,即使在當今社會裡,有如此識見和氣度的領導,也不多見。
不念舊惡,唯才是用,只要是人才,且能為己用的,即便是仇人,或罵過自己的人,他也能“矯情任算,不念舊惡”。
忽必烈在選拔人才上能做到唯才是用,統一全中國,建立了元朝,是一個不輸於成吉思汗的傑出帝王。元世祖的傑出,不僅體現在他打出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版圖,還體現在,在用人上能慧眼識才。
唯才是舉,還是唯賢是舉。唐太宗在《貞觀政要》中說到「為政之要」,為在得人、用非其人、必難緻治,一個國家的發展,一個企業的發展,是一樣的,關鍵在與你是否找到能幫助你完成心愿的人才。
唯才是舉是曹操:連殺子仇人也能包容。「求賢令」,強調唯才是舉,曹操在與群雄逐鹿中原、創立曹魏政權的過程中,為網羅天下人才,共發佈了三次求賢令。

 

涓涓細水可成河 

涓涓為形容詞,細水慢流的樣子。荀子.法行:「涓涓源水,不雝不塞。」涓涓不壅,終為江河。細小的水流不堵塞,終將匯合成為江河。比喻對細小或萌芽的問題,不加注意或糾正,就會釀成大的問題。
我雖然渺小,但聚水可成河。我是一滴雨水,落在小小的花瓣上,向着可愛的花瓣微笑。微風輕輕吹拂我的臉,嘲笑我的無知和渺小。我勇敢地抬起頭來,看着那片蔚藍的天空,太陽伯伯慈祥地安慰我。

 

大海胸襟容百川

林則徐的一幅自勉上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下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寓意要像大海能容納無數江河水一樣的胸襟寬廣,以容納和融合來形成超常大氣。壁立千仞,無欲則剛,形容人無私欲。
大海之所以浩瀚無邊,是因為容納了來自大小河川的水;若要像大山挺立世間,則必須屏棄私欲。有一個寬廣的胸襟,不為貪念所羈絆,這正是包容的真諦。
「海納百川流不盡」,大海之所以成就其大,大海之水,之所以奔流不息,是因為它不拒絕百川眾流的匯聚;泰山之所以成就其高,是因為它接納眾山環峙,不辭土壤的緣故。
當我們面對浩瀚的江海,仰望崇偉的高山,感到海的遼闊與深邃,折服於山的崇高與壯麗。然而仔細觀察,大海原是不拒細水,眾納百川,涓涓不壅,終成浩盪之流;至於崇高峻嶺,亦是由一顆顆的小石子,一堆堆的沙土,慢慢地堆積加大,而成其磅礡的。
眾等,待人接物應仿效海洋,以寬大的胸襟和寬容的態度,去接納不同的人事地物。.

只要留得青山在
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比喻只要還有生命,就有將來和希望。常用作勸勉人的話語,只要根本的東西還在,不怕將來沒有作為。每當某人事業失敗,受到挫折的時候,朋友總會勸解他說:『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意思是說只要人能夠平平安安的,經過努力,一定能夠東山再起。

 

五福臨門

第一福是「長壽」,第二福是「富貴」,第三福是「康寧」,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終」。
《書經》上所記載的五福是: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修好德、五曰考的終命。
「長壽」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壽綿長。「富貴」是錢財富足,而且地位尊貴。「康寧」是身體健康,而且心靈安寧。「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寬厚寧靜。「善終」是能預先知道自己的死期,臨命終時,沒有遭到橫禍,身體沒有病痛,心裏沒有罣礙和煩惱,安詳而且自在地離開人間。
五福合起來才能構成幸福美滿的人生,一分開可就不妙了。

 

比方說,有的人雖然長壽而沒有福氣,有的人富貴而健康情況不佳,有的人為貧賤而煩惱,有的人身雖富貴但十分操心,有的人滿足於清貧悠閒的生活,有的人貧賤而善終,有的人富貴長命而最後卻遭遇橫禍,人生境遇多得不勝枚舉,五福臨門,才是十全十美的,其餘的各種情況都是美中不足,是有缺陷的福。五福當中,最重要的是「好德」。有著生性善,寬厚寧靜的德,這是最好的「福相」,因為德是福的原因和根本,福是德的結果和表現,以此敦厚純潔的「好德」,隨時布施行善,廣積陰德,才可培植其他四福使之不斷增長。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