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境界 孔子說:「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道教經典

【論語白話解選輯】

學而第一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
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論語》中明說與「朋友」有關者,如:「無友不如己者」。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孔子說:「一位君子不能莊重就沒有了威儀,所求得的學問也就不堅固了。
有了這些毛病,就以「忠信」為主來改正它」。
賢者,勇於認錯、勇於改進,並時時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孔子還說「益者三樂」,其中一樂就是「樂多賢友」。
汲取中華文明五千年的智慧,
「無友不如己者」,多結交比自己好的朋友。
「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
孔子直接指出直、諒、多聞,是益友的特質;

便辟、善柔、便佞,則是損友。
選擇朋友自然是趨益友,避損友。
擇好友才能路更寬。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志同道合的人,才是真正的朋友。

孔子說:「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
所謂「無友不如己者」,當然必需知己知彼,
對自己和別人的缺點有敏銳的感覺。
就看他追隨怎樣的老師,和怎樣的朋友同行切磋。

孔子曰:『無友不如己者』。
顏、閔之徒,何可世得?
但優於我者,便足貴之。
擇友慎交,取人之長。
近墨者黑,選擇鄰居至為重要,
環境是大染缸,宜懂得潔身自愛。
學習要趁年少,個性已定,則難更改。
無友不如己者。強調君子的重要品質:「主忠信,無友不如己」。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