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 觀世音菩薩 天上聖母 福德正神 同降 一燈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滅萬年愚 是所聖人之垂示

107菩聖宮言啟示錄(十六)

107-09-12【民國一0七戊戌年八月三日】

觀 照 萬 法 唯 心 現
世 人 同 塵 溺 六 欲
音 聲 相 和 同 氣 求
菩 提 心 發 見 如 來
薩 陀 聞 聲 救 疾 苦
天 德 恆 常 無 變 易
上 下 體 恤 萬 物 矣
聖 道 常 在 爾 心 中
母 育 萬 物 食 氣 矣
福 運 來 去 入 誰 家
德 報 三 世 因 果 緣
正 邪 份 際 心 中 定
神 人 如 今 亂 紛 紛
同 氣 相 求 物 類 聚
降 靈 本 宮 開 課 也
訓 示 之 言 記 心 頭
來 日 可 有 用 到 時
一 燈 能 除 千 年 暗
一 智 能 滅 萬 年 愚
是 所 聖 人 之 垂 示
今 日 開 課 諸 生 何

觀照萬法唯心現  世人同塵溺六欲  音聲相和同氣求
菩提心發見如來  薩陀聞聲救疾苦

天德恆常無變易  上下體恤萬物矣  聖道常在爾心中  母育萬物食氣矣

福運來去入誰家  德報三世因果緣  正邪份際心中定  神人如今亂紛紛

同氣相求物類聚  降靈本宮開課也  訓示之言記心頭  來日可有用到時

一燈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滅萬年愚  是所聖人之垂示  今日開課諸生何

【觀世音菩薩開示言】

時間休息一個月,今日第一節課,由我菩薩來開課,
吾觀世音菩薩、天上聖母、福德正神,都無來缺席,
一同陪同諸生來開課,照規矩,
今日由菩薩來主持開課程,
首先請問諸位門生大家都好否?

文中「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誰能說,是誰說的?

這兩句是六祖說的,當然這兩句有真深的意涵,
記得聖母曾經出示訓文,
說:「白天來了,黑夜去哪兒了」。
「暗與明」,時常朗朗上口。

菩薩說:「此岸登彼岸,此岸能破,才能到達彼岸」。
「波羅蜜語:義為彼岸到,要如何才能到達涅槃彼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金中之精,最堅最利。
能壞一切物,一切物不能壞。
又金剛寶光明能照數十里。
喻般若正智,能破煩惱重障;
徹見一切凡情妄相,照破無明。

以何為舟筏?才能到達彼岸呢?
心經教導我們要擁有般若智慧,
去親證宇宙人生的根本真理,
從煩惱及痛苦的此岸,
到達自在、解脫的彼岸。

真正的佛法是不可說、也無法可說。
學佛之人,都想登彼岸。要怎麼達彼岸?

登彼岸?給你一筏,讓你從此岸渡河而到達彼岸?
當您到達彼岸,登上彼岸;即使沒有渡船,
但是只要你有信念、肯接受佛法,
這個法就像一條船,可以送你到彼岸。

“精進”就是離苦,離此岸到彼岸。
別讓物欲沖昏良知、埋沒良能,
所以說,常行精進,便能破煩惱惡。

菩薩大願大悲,絕非只顧自利,一定是要普渡一切眾生,
同超苦海,同登彼岸。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到彼岸。不著諸相,謂之彼岸。
若著諸相,謂之此岸。
又云:「心迷則此岸,心悟到彼岸」。
 
「彼岸」是從苦惱的此岸而到離苦得樂的涅槃境。
許多人認為離開此岸的娑婆世界,才能到達彼岸的佛國淨土;
在禪宗則認為只要心中無事,又能行於萬行利益眾生,
即是超越此岸而登彼岸,
不必等待死後往生佛國,
也就是說在生前便能體驗人間也有淨土的安樂。

乘是運載的意思,乘了釋迦牟尼佛所說的教法,
可以離苦的此岸,到達樂的彼岸;
離開煩惱的此岸,到達清涼方彼岸。
有精進而無諸度,則徒勞無功,
有諸度而無精進,則始勤終懈,
所以要六度兼修,才能圓滿大乘菩薩的二利之行。

如果此岸破,彼岸沒有破,
沒有岸,要怎樣,如此只有中道。
沒有彼岸,也沒有此岸,就只有中道。

所以這有真深的意涵,時常說「修持」,
道理聽很多,大家目前所求的,當然最重要是生活的問題,
大家都要求較好的生活,都要日子求新再新,求好再更好,
這就是與「修持」有一點兒「背道」的所在。

因為「修持」要有排除這七情六慾,
要看的較薄、看較輕,當然不可能都排除。

六欲是「色身香味觸法」,
今天以較輕鬆的心情,分享一個故事。

大家都知道布袋和尚是哪一位仙佛。
是彌勒佛。

故事是是在唐朝時期,在浙江一帶,
一個布袋和尚,人家給他請問說要「修持入門」
如何修持不二法門,是首先怎樣做,
布袋和尚是未來的彌勒佛,
肩上布袋二手一攤,啥話也沒說,
他說這就是這樣,是真正放下。

放下說來真簡單,要做真的不容易,
因七情六慾的牽連,不是一般人能割捨的下,
所以布袋和尚彌勒佛,救世渡化眾生之時,留下偈語,
有一天,他走到奉化嶽林寺,坐在一塊大石頭上,
口中說:「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示世人,世人自不識。」
說完後就安詳地往生了。

從此之後,眾人才知道他原來是彌勒菩薩的化身。
嶽林寺布袋和尚的形像塑造了彌勒菩薩像。

還有插秧詩:
這首偈語,是彌勒祖師在耕種時見道所作,

「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淨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這是形容一個農夫插秧時,一把把青秧插滿田,低頭看到水面漂漾的藍天,也看到自己。
古話今談,手裡拿著秧苗,將它們一一插滿田地。
每當低下頭,便能看見水中的青天。
心地清淨澄澈,才能夠修成正道。
看似後退了,原來卻是在向前進。
想要前進,有時候要先懂得後退。

人生有些事情,當我們年輕的時候,無法懂得,
當我們懂得的時候,已不再年輕。

世上有些東西可以彌補,有些東西永遠無法彌補。
也許,你辛辛苦苦得到的東西,卻不是你夢裡尋它千百度的東西。

也許所追求的東西,永遠是水中月,鏡中花,
但它卻照亮了你人生遙遠的希望。

人生在尋找得到的同時,總要付出一些代價。
正面認識得與失,人就會在得到的時候,懂得必然的失落;
也會在失落的時候,懂得如何從失落中找回自我。

哲人說,不為貧困而苦惱有兩個方式:
增加你的收入或減少你的慾望。

道本自然,道在一切生活之中,而農夫的生活最近道。
他們識天時,敬天、畏天,
春耕、夏作、秋收、冬藏,
生活素樸,知福、惜福。
手把青秧插滿田,貌似平凡之筆,卻為全詩潛下深深的禪韻。
詩中的‘田’,即指現實中的‘田’,也指人們的心田。
‘插秧’的動作也指人們日常生活中隨意的一切動作行為,
如睹物聞聲、行走坐臥等。

是真好的勉勵與鼓勵,
彌勒佛看農人種田辛苦所感觸,即賦詩敘感。

表示心胸要開闊,照著天那麼大,不曾檯頭看天,
水中照,天那麼開闊,倒退行,退步是向前,
描寫作農人的辛苦,修持也要有這樣的精神。

今日與各位分享過去不曾說過的故事,聽聽有一些頓悟,
如果要聽,還有寒山和拾得的故事。

寒山拾得忍耐歌
昔日,寒山問拾得曰:
「世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厭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
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寒山、拾得和豐干的故事:

唐太宗貞觀年間,天台山國清寺的住持名叫豐干禪師。
豐干禪師一次雲遊,去赤城山,突然聽到一個孩子的哭聲。
四野無人,禪師急忙奔向前去,見是一個年約十歲的男孩在抽泣。
禪師問:「小菩薩,你是誰領出來的?父母在哪?家在什麼地方?」
孩子回答說:「我是個孤兒,無父無母,貪玩迷了路,家也不知在哪裡了。」
豐干禪師見他可憐,便領回了國清寺,交給僧人撫養。
因這孤兒無名,又是豐干撿來的,僧人們便稱他為「拾得」,
天長日久,拾得就成了孩子的名字。

幾年光陰一過,拾得從一個稚弱童子變成了碩壯少年,能夠幹些雜活了。
豐干便派他去廚房幫忙,擇擇菜,燒燒火,好替僧人們減輕一些生活壓力。
這位拾得人倒勤快,只是有個怪毛病,每次幹活總將一些剩菜剩飯包好,放到一個竹簍裡。
這些東西是他為寒山準備的。
寒山是誰?
國清寺的僧人都知道,他就是隱在山頂「寒岩」的那位怪人。
寒山穿著奇怪,僧不像僧,道不像道,又喜歡詩文詞藻,
經常順手寫上幾句,或隨口吟誦幾聲。
但他不像普通詩人那樣預備文房四寶,也從不積累文稿,
只要興趣來了,便在屋壁竹石之上隨手刻下。
時間一久,寒岩附近的山石樹木、村舍牆壁之上便布滿了寒山的詩文。

拾得對寒山非常敬佩,很想學得寒山的風範文采,
便每日收積國清寺僧人用剩的飯菜,供養寒山。
寒山每次下山來國清寺,他必有一竹簍的飯菜送給寒山,
由寒山背上山去。

僧人講究慈悲愛物,自已用不了的東西送給別人,對僧人來說是常事,
所以,國清寺的和尚們對拾得的作為也不放在心裡。

然而,有一件事卻令眾僧非常難以忍受,那就是拾得經常在深更半夜狂呼亂叫。
國清寺地處天台山腳下,附近村民很少,夜裡極其安靜,
拾得突然大喊大叫,猶如平地驚雷,實在嚇人得很。
眾僧無法忍受,便走出來批評他、驅趕他。

拾得也不反駁回擊,總是撫掌大笑,揚長而去,
好像是故意要打破沉靜之夜,擾亂僧人的清修。

三番五次之後,僧人們見拾得屢教不改,只好稟報豐干,希望豐干出面管教一下。
豐干卻對拾得縱容得很,從來不加勸阻。

他自己也和拾得差不多,經常在深夜歌唱自娛。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豐干不是常人,他知道拾得也不是常人,寒山也不是常人。
他們到底是誰呢?

原來是三聖菩薩的化身。

卻說當時的台州刺史名叫閭丘胤。
閭丘胤初來台州時,路上突患頭疼,劇痛難止。
正好遇上豐干自天台山外出遊方路過,

豐干便含一口水噴在閭丘胤的臉上,立即治好他的頭疼。
閭丘胤隨即問道:「天台山有什麼高賢嗎?」

豐干回答:「賢人當然有,只是見到他們的人,並沒真正的認識他們,
真正認識他們的人,無緣見到他們。
你如想見到他們,千萬不可以貌取人。
寒山是文殊化身,隱跡天台;
拾得則是普賢菩薩,看上去卻像乞丐。
這兩位都不是凡人。」

閭丘胤聞言,隨即上天台訪問賢者,
倉促之間竟忘了問問眼前這位高僧的名字,
因而不知道他就是大名鼎鼎的豐干。

閭丘胤來到國清寺,依照禮節,先求見豐干住持。
寺僧將他領到豐干的禪房,豐干當然不在。

閭丘胤又要見寒山和拾得,
寺僧便領他來到寒山隱居的寒岩,
只見有兩人坐在一堆篝火前面,
正不知為何事而縱聲長笑。

閭丘胤上前施禮,說明來意。
寒山、拾得大聲喝道:
「豐干多嘴多舌,把我們說出來幹什麼!
你這人也是,遇上了阿彌陀佛都不知道,
還來找我們幹什麼?」

說罷,二人撫掌大笑,牽手走到山林深處去了。

從此,人間再沒見到寒山、拾得,豐干也不見蹤影了。

閭丘胤隨即派人將寒山刻在石木牆壁的詩文抄錄下來,
共有三百餘首,這便是流傳於世的《寒山子文集》。

在江浙一帶,寒山、拾得與豐干的故事,
幾乎是家喻戶曉,人人盡知。

人們相信,他們就是三位菩薩的化現。
豐干禪師與寒山拾得《歷代高僧故事》
豐干禪師是彌陀化身,寒山、拾得是文殊、普賢。
稽首文殊,寒山之士;南無普賢,拾得定是。
如果能夠體會偈中的精神,那就是無上的處事秘訣。

小故事大道理:『六尺巷的傳說』

這是一首至今廣為流傳,弘揚仁義,宣導謙讓,主張寬容處世,大度待人的詩作。
也是在告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處理爭端與矛盾之時,要謙恭禮讓,寬厚待人。
據《桐城縣誌》記載,(清朝康熙年間)禮部尚書「張英」的家人與鄰居吳家,
為了圍牆發生了爭執,家人飛書京城,要張英用權勢擺平吳家。
張英回信,並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萬里長城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
家人接信後主動讓出三尺宅基地,鄰居見了也主動相讓,最後這裡成了六尺巷。

安徽桐城張英張廷玉父子:六尺巷禮讓為先。
這是面對衝突與協商的小故事,凡事不必那麼斤斤計較。
世間如許廣闊,讓人一點。

這是提示說我們修持第一,
要有堅心、耐心,能堪忍辛苦,把一些世間的浮華,當作過眼雲煙,
斬七情斷六欲,是那麼不容易的,修持是一件真辛苦的事。

今日開課第一天,說一些故事,
當然有弦外之音,道理都聽過,說一些聖賢、聖人,的過程,
做一個借鏡而已,故事就說至此。

當然今日由菩薩主持,照規矩,照品照行,照說照做,
下節就是聖母,下下節還是聖母,
照輪流,都有機會,說至此,下一個流程。

問事:
一歲一歲差,不可能越老越勇。

年歲關係,長期吃藥副作用,
影響頭腦各種致使,

做事情要專注,以靜制動,
修持以柔克剛,身體也一樣。

冥中之事,自己先亂了陣腳,致始產生幻境與不明原因,
自亂不平,想東想西,怪東怪西,怪一些有的沒的,
自己沒定,疑心就會一直產生,越疑問題越多,
不管做啥事要專注,都要以靜制動。

這只有上天在安排,每人都有每個人的宿命,
你的心念若正,當然如你的願,照你的願行。

布袋和尚為什麼叫做「布袋和尚」呢?
布袋和尚的禪機,在提起與放下之間。
『實際理地,放下布袋,不受一塵萬行門中,提起布袋,不捨一法』
這也是,布袋和尚所示現真正的佛法。
未來佛彌勒佛,布袋和尚,大肚能容,了卻人間多少事;
滿腔歡喜,笑開天下古今愁。
『我有一布袋,虛空無掛礙,打開遍十方,入時觀自在,是非憎愛世偏多,仔細思量奈我何』
他總是笑臉常開,特別親切讓人很開心。

【聖訓解析】

 

觀照萬法唯心現

 

萬法從心變現。「唯心所現,唯識所變,一切唯心造」。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萬法唯心。法界唯識。觀照內心。萬法唯識。
於虛空法界一切眾生,唯心所現,唯識所變。
萬法:指十法界依正莊嚴,確實是唯識所變的。
一念起,宇宙森羅萬象,一時海印頓現,
當處出生,隨處滅盡,即剎那生滅。
禪宗的開悟,以親證如來藏及眼見佛性為宗旨。
如露珠亦如閃電,凡屬因緣和合所產生的一切現象、法理,
終究是虛幻的,應該作如此的觀照。
佛說:「三界唯心,萬法唯識」。
多少佛法,只是解說得此八個字分明,使人人信得及。
聖凡二途,只是唯自心中迷悟。
一切善惡因果,除此心外,無片事可得。
萬法如何,都是自性所變現出的。
所以佛法說觀照,就是觀照你的心,
觀照你的起心動念,心生萬法生。
這樣就能觀照世間。

 

世人同塵溺六欲

 

悟覺到這人生無常的真理,所以發心修行;
教導世人勿被六欲所縛,但是世人能悟者又有多少?
要真正把這些六欲放下。
大道普渡,大家皆是明理之人,皆是能渡化之人。
修道人要關閉六門、六塵、六欲,不受外魔入侵;
塞其兌,閉其門。磨除驕傲,產生智慧。
解開紛擾本性之物欲。
挫其銳,解其紛。煩惱即菩提。
人類在這花花世界中,每個人的際遇和環境都不同,
其中蘊藏著無窮的矛盾與無限的愚痴。
世人不明白根本,以致沉溺在滿溢而出的六欲中。

 

音聲相和同氣求

 

不論如何修行,最後一定要找到這個本體,
如此才能,與佛同靈、與神同氣、
與佛相應、與佛感應、與佛道交、
與佛同頻、與佛同波、與佛同心。
音聲相和。聲:聲譽。音:人格。
人格要很高超,才能被人讚美。
凡天地之間,五行成物,而水火木金土,無不有音聲焉,
金空則響,響則有聲而音和。
木被風搖,搖之有聲而音和。
水激有聲而音和。
火烈有聲而音和。
土為缶器有聲而音和。
聲中有音,音乃成聲。
無物不有音,無物不有聲。
聲因實而虛鳴,音因虛而空。
道德經˙第二章:老子說:「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
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陰陽互合。生於自然。所以為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無名之始謂之前。有名之後謂之後。
『音』聲相和多無常,若要自在免憂愁,斷除煩惱當有法。
『停』下腳步莫強求。『看』破放下莫執著。『聽』聞前鑑且琢磨。
一切時中自輪轉。運用此道自瞭得。

菩提心發見如來

 

華嚴經云:「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諸佛如來以大悲心而為體故,因於眾生而起大悲。
因於大悲,生菩提心,因菩提心成正等正覺」。

修行的目的,就是要成無上正等正覺。
希望成無上正等正覺,就要發菩提心。

如何是發菩提心?
發菩提心,是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
於大乘佛法言,
發菩提心就是發願行六度萬行菩薩道心。
發成就佛陀的心。
發菩提心,意譯覺、智、知、道。
廣義而言,
乃斷絕世間煩惱,而成就涅槃之智慧。
即佛、緣覺、聲聞各於其果所得之覺智。

發菩提心,是學佛者必修的課程。
想成就佛道,就必須虔誠懇切的發菩提心。

願一切眾生修持佛法,勇猛精進;福慧具足,悲智圓滿。

《華嚴經》「菩提心者,如一切佛法種子」。
菩薩是大乘佛教的理想,
其基本前提是發菩提心,
立誓願 要為眾生利益。

 

薩陀聞聲救疾苦

 

聞聲救苦觀世音,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度人舟。

觀世音菩薩的感應事蹟深植人心。
《妙法蓮華經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若有無量百千萬億眾生,受諸苦惱,聞是觀世音菩薩,一心稱名,
觀世音菩薩,即時觀其音聲,皆得解脫』。
因其悲心廣大,尋聲救苦。
大慈大悲 聞聲救苦的 南無觀世音菩薩。

觀世音菩薩,誓願弘深,慈悲廣大,隨類現身,尋聲救苦。
當人們遇到災難時,只要念其名號,他便前往救度。
所以“尋聲救苦”是觀世音菩薩的標誌。

 

天德恆常無變易

 

時時在變易之中;又保持一種恆常。
如《詩經》所說「日就月將」或「如月之恆,如日之升」。
日月的運行表現出一種非人為的自然,是「簡易」;
其位置、形狀卻又時時變化,這是「變易」;
然而總是東方出、西方落這是「不易」。

易的三易:
一變易,萬物萬事恆在變易狀態。
二不易,萬物萬事恆遵循一個不變的道在運行。
「易」的解釋:變易:變化意思,天下萬物是常變。
《周易》是教導人面對變易的書。
陰消陽長、陽消陰長的互相變化。
『易』即是「道」是恆常。

「變易」的道理和「易簡」的德性。
《大般涅槃經》
在在處處宣說「一切眾生悉有佛性」,
「佛性常恒、無有變易」。
六祖此語意指一念覺悟,則一念是佛。
不易原則表示宇宙天地間恆常不變的法則,
如同天體運行。
變易原則,則是存在於不易原則當中的變數,
也是我們最不容易察覺的部分。

『易』即是「道」,恆常的真理,即使事物隨著時空變幻,恆常的道不變。
《繫辭傳》:「生生之謂易」。
生生不息,義似「生命的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體會生命之美、日新又新。

 

上下體恤萬物矣

 

天子者,與天地參,故德配天地,兼利萬物。
與日月並明,明照四海而不遺微小。
其在朝廷,則道仁聖禮義之序,
燕處,則聽雅頌之音,
行步,則有環佩之聲,
升車,則有鸞和之音,
居處有禮,進退有度,百官得其宜,萬事得其序。
詩云:淑人君子,其儀不忒,其儀不忒,正是四國,
其為父子兄弟足法,而后民法之也。此謂治國在齊其家。
詩經上說:「他的言行舉止沒有差錯, 就可以匡正四方的國家」。
人道倫理,仁義相繫。對上有敬,於下有慈,
彼此體恤,上下相憐。仁盡義至,不愧為人,
人成佛成,理當如此。
無相頌(唐˙六祖惠能)
心平何勞持戒,行直何用修禪。
恩則孝養父母,義則上下相憐。
讓則尊卑和睦,忍則衆惡無諠。
若能鑽木出火,淤泥定生紅蓮。
苦口的是良藥,逆耳必是忠言。
助己助人,助萬物矣;利己利人,利天下矣!
修行之人,行住坐臥,動靜語默,尋常日用,饒益一切,
故言:「日用常行饒益,成道非由施錢。菩提只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
孟子曰:「萬物皆備於我矣。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強恕而行,求仁莫近焉」。
「行之而不著焉,習矣而不察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眾也。」
「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

 

聖道常在爾心中  母育萬物食氣矣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萬物育:萬物得生長發育,各遂其生,生生不息。
致者推而極之也,中者性之體也,和者性之用也。
古人云:「克念作聖」。故修道以靜心為宗旨,喜怒哀樂為情。
天地欣合,陰陽相得,煦嫗覆育萬物,然後草木茂,
區萌達,羽翼奮,角觡生,蟄蟲昭蘇,
羽者嫗伏,毛者孕鬻,胎生者不殰,而卵生者不殈,
則樂之道歸焉耳。真主宰大樞紐達化萬靈。
道是宇宙萬物獨一無二,至尊至貴的真主宰,
萬物生存的中心根源。

人之生也,其位參於天地,其靈貴於萬物。
形不盈仞,而心侔造化。
昆侖尺宅,修之可以長生;
寸田神牖,閑之可以反照;
天關神廬,息之可以召和。
去土符,書金格,煉丹卻粒,御氣凌虛,不假於物而裕然自足。

蓋氣之體為陰陽,其成在天地之先,其能見於萬物孕育之後,
轉動變化,益見其功,故能育萬物如子,而萬物亦倚之如母。
然氣之在人,能自宰而不隳者,在儒家謂之性。

道為萬物之母,
所以萬物皆從道體中而生的,
但是萬物生出來以後,
還要以「德」去滋潤他,
這個「德」就是天地中的陽和之氣,
這個陽和之氣能夠蘊育萬物使它成長。

食氣者神明而壽,
食草者善走而愚,
食桑者有絲而蛾,
食肉者勇敢而捍,
食穀者智惠而巧,
子夏問於孔子曰:
「商聞易之生人,及萬物鳥獸昆虫,各有奇偶,氣分不同,
而凡人莫知其情,唯達道德者能原其本焉!
天一,地二,人三,三三如九。
仁者、生生之意。天地所以含育萬物。
而聖人體之以治世者也。
芻狗、束草為之。言使天地聖人而不仁。
則萬物百姓皆以芻狗視之。
何以包含徧覆於無已乎。
下二句乃正言之。
無底曰橐。
有孔曰籥。
言氣機之鼓盪。
闔闢者似之其流通。
運行而不息者。

「道」是宇宙進化的原動力。
老子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
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這是宇宙生成論,
宇宙的本體及其生成演化是有一定的程序的,
蓋宇宙之根源至虛至無,強名曰:道。
清靜經:
大道無形,生育天地。
大道無情,運行日月。
大道無名,長養萬物。
學習佛法為修道,修道為成佛;
想要成佛,必須學佛法;
學佛法,一定要修道。

混沌未分天地亂,茫茫渺渺無人見。
自從盤古破鴻濛,開闢從茲清濁辨。
覆載群生仰至仁,發明萬物皆成善。
欲知造化會元功,須看西遊釋厄傳。

 

福運來去入誰家

 

命中帶財,誰家有他就富貴。

 

德報三世因果緣

這是關於因緣果的問題,
凡是一樁事物的生成或者是現象,
這個現象是屬於果,它為什麼會現相?

三世因果緣
過去的化緣不像現在的沿門乞討,必須在一個固定的地方坐下來念佛誦經,
並且掛牌昭告大眾化緣的目的。
有一位老和尚下山到城市去化緣,
以籌募擴建寺院的經費,
坐在街口念佛誦經七天,
卻化緣不到半文錢。

「三世因果」指的是  前世造因,今世受果,今世造因,來世受果。
其他宗教只談現在世,或只論及現在、未來二世;
因此,三世之說可視為佛教教理的主要特色之一。

所謂三世因果業感之理,
即現在世的苦樂乃過去世善惡的業報,而現在世善惡業又感未來。

 

三世因果經

善男信女聽言因  聽念三世因果經
三世因果非小可  富貴貧窮在眼前
今生做官為何因  三世黃金粧佛身
三世修來今世用  紫袍金帶佛前求
高樑大廈為何因  前世起庵造涼亭
騎馬坐轎為何因  前世捨財施度人
明因識果開智慧

 

正邪份際心中定  神人如今亂紛紛
同氣相求物類聚  降靈本宮開課也
訓示之言記心頭  來日可有用到時

 

物以類聚,物從其類,同氣相求,同聲相應,臭味相投,物類同感,
相反的,格格不入,水火不容。
易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吉凶生矣!」

物以群分,就是說形成社會物類的不同。
讀了《易經》以後來看天下事,

看天下的治亂紛爭,就知道那是人力很難挽救的事實。
陰陽剛柔、天地宇宙講到物理世界,講到物質世界;

人一生之或修練或未修練,又如何途徑之修練,蓋棺一刻,將殊途不同歸矣;
同氣相求,物類相聚,故法界亦趨無數無窮矣!

陰陽是相對的,非有定相。若說性是陰,命為陽,無形身既為命之一環,則當以陽論。

「類」不單指「物類」,而是指一頻率「相似」的聚合,
本依「同氣相求」,而能咸同感悟,
此係文章的「體貌」,「性理」所以能「原始反終」的依據。

物以類聚,物從其類  同氣相求,同聲相應
物以類聚,物類同感  聲氣相求,物極必反
畜極則洩,閟極則達  熱極則風,壅極則通
久臥思起,久墊思啟  久懣思嚏,靜極思動
否極泰來,由剝而復  轉禍為福,苦盡甘來
物盛則衰,月盛則食

易經˙乾卦

「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風從龍,雲從虎。」
老殘遊記˙第十一回:「於是同類相呼,水流濕,火就燥,漸漸的越聚越多。
充滿金光而紫氣東來,周遭呈現祥瑞平和的氣場。
尋找與自己性格相近、品德相類的朋友。
《周易˙繫辭上》“方以類聚,物以群分”,
《莊子》同類相比,同聲相應,固天理。

一燈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滅萬年愚  是所聖人之垂示  今日開課諸生何

何名圓滿報身  譬如「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莫思向前,已過不可得;常思於後,念念圓明,自見本性。
善惡雖殊,本性無二;無二之性,名為實性。
於實性中,不染善惡,此名圓滿報身佛。

一燈能除千年暗  一智能滅萬年愚
急急忙忙苦追求  若人學佛一慈心
久遠福報享不盡  如今覺道將理悟

出自《六祖壇經》

必要能了解歸依這自性中的三身佛,而後自我領悟,並修行自身的功德。
學佛的人常說「福慧雙修」,既修福也要修慧,福慧雙修兩足尊。

但是也有人只知「修福」,追求人天福報,而不知修善要在平時,
比如對父母盡孝,對師長恭敬,對國家盡忠,
忠於事、忠於人,時時刻刻以慈悲心、平等心來做人做事,
這就是大的福報。

六祖惠能大師云:『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滅萬年愚。』

一念悟,當下自在解脫。一念迷,當下沉淪受苦。
但是迷悟一念間。
『自性若悟,眾生是佛;自性若迷,佛是眾生』。
祥和的能量,自己的心才能夠真實,才能夠平安。
祥和的能量,來自於智慧,因為
一燈能除千年暗、一智能消萬年愚。

《無量壽經》「為世之燈明,乃人間最勝之福田」。

《菩薩藏經》中也說:「百千燈明,懺除悔罪」。

因此在佛前點燈,是藉著佛的智慧之燈所放出的光明。
照破我們的無明,使我們心生慧解,成就我們的智慧波羅蜜。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