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聖宮天上聖母降 古天今月未曾易 人上有人天外天 尚聖尚賢若神仙 良母教子有義方

107菩聖宮言啟示錄(十六)

107-11-21【民國一0七戊戌年十月十四日】

古 天 今 月 未 曾 易
人 上 有 人 天 外 天
尚 聖 尚 賢 若 神 仙
良 母 教 子 有 義 方
靈 降 本 宮 訓 示 文
蒼 天 綠 野 百 嶽 川
只 有 人 物 在 變 遷
一 代 新 人 換 舊 人
回 憶 亦 會 被 淡 忘
古 往 今 來 皆 如 是
面 對 當 下 和 未 來
今 日 是 否 成 就 何
一 事 無 成 倒 也 罷
半 就 半 成 怎 堪 憂
時 光 歲 月 不 留 人
英 雄 時 勢 所 造 就
凡 俗 庶 人 淡 然 過
此 身 終 將 歸 塵 土
且 問 諸 生 有 何 願
能 否 告 訴 吾 真 情
好 教 此 生 緣 了 結
人 生 道 路 各 自 行
各 有 所 歸 各 有 思
緣 起 今 生 要 珍 惜
今 夕 訓 文 有 感 傷
會 心 許 願 各 平 安

古天今月未曾易  人上有人天外天  尚聖尚賢若神仙  良母教子有義方
靈降本宮訓示文  蒼天綠野百嶽川  只有人物在變遷  一代新人換舊人
回憶亦會被淡忘  古往今來皆如是  面對當下和未來  今日是否成就何
一事無成倒也罷  半就半成怎堪憂  時光歲月不留人  英雄時勢所造就
凡俗庶人淡然過  此身終將歸塵土  且問諸生有何願  能否告訴吾真情
好教此生緣了結  人生道路各自行  各有所歸各有思  緣起今生要珍惜
今夕訓文有感傷  會心許願各平安

 

【天上聖母開示言】

 

晚上這篇訓文,差不多都是白話文,應該大家都看有,應該大家也都知道才對。

因為一些大道理,我們也都知道,也有說過真多;
一些小道理,大家也都知道,也都有說過,
但是今日說這些,未免有一點兒感傷,
因為緣起緣滅,總有了結的時候,在人生的過程當中,
當然各人的生活環境不相同,各人行走各人的道路,
今日有這個緣份,雖然各人是走各人的道路,
但是有這個緣起的這個時候,這個時間,
大家在此一起,聽聞一些道理,不管是為人處事,做人的道理,
或者是證道、成道的道理,多多少少都有在此參與,
我不知道你們各人能體悟多少,對你的人生道路上,
助益可以得到多少,這當然你做多少,收多少,這是一定不變的道理。

時常有說過「滄海桑田五百年」,咱每個人一生,當然無法經過這五百年的時間,
但是五百年一改變,這在冥冥當中自有定數。
這是大地,大自然,它的變遷,它的變化。隨著人類,物種,種種的造成,
來改變著這形態,只不過是它的模樣不同而已。

因為大自然的循環,從無中生有,有中生無,無中再生有,虛虛實實。
有和無,無就是有,這是自古循環至今時,猶原蒼天無任何改變,
猶原照著這些規律在運行,但是咱人類的壽命,就無法與日月同行,
如果你是要與天地日月常在者,你必須要有修到有成果,可以證道,成仙成佛,
誠如觀世音菩薩、地藏王菩薩的大願,大家都了解,至今還是在進行這大願的工作,還是在做,
要到何時才能了結這大願呢?這就無人知道了。

因為這工作是與天地日月永遠存在,永遠與日月運行,變成是一個常道,每日都在運行,
每日都在運作,只是你有看到的,與你有感受到的,不同而已,咱每個人都是在萬物當中,
一個小小個體,咱有啥能力可以創造什麼時勢,創造什麼大勢呢?
這只有是你有賦有天命,只有時勢造英雄,英雄無能力造時勢,天地若是要照你的意願,
冥冥當中會助你一臂之力,這個勢,就會順勢起來,否則縱然你使出渾身解數,
你也是無法造啥大勢。

不過,每一個人都有生活的條件,你只要謹守每個人自己的本分,
做你應該要做的,做你歡喜做的,不是去傷害別人,利益自己的事情,
全都可以做,當然利人利己這是兩全其美,這是最好的,
但是損人利己,是不可行的,所以都要有認識,要有善知識。

我今日問你們,你們每人都有啥願望,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無數的願望,
因為一個願望實現了後,另外都會再生出一個願望出來,
所以這願望,有時會變成一種妄想,
所有的願望是你今生當中,所立下,所立定的,是無改變的,
不是小小的願望,那是不斷的,因為每個人的妄念,都受到環境變遷,不斷改變,
要去除妄念,就是你要有正念,你要有善知識,要產生智慧,
不只是聰明而已,聰明與智慧,有所不同,
所以在我們修持過程當中,不但是要了解人生為人處事,一些最基本道理之後,
在人生道路上,要如何來行走,在道路上會遇到的種種遭遇,有人道路較平順,
有人道路較坎坷,比較沒那麼好行,但是有人在平順道路上,因為他就是走的平順,
所以無珍惜,無在意,真快就走完了,人生幾萬天,真快算的出來。
看有人的人生道路,坎坎坷坷,但是又真有耐性、真有耐度,雖是坎坷,
但是一步一腳印,在人生道上,歲月會比人長久。
但是比較久來說,應該是前面較困難,後面可以突破困境後,就會比較平順才對,
如果從頭至尾,到最後那一刻都那麼辛苦,
就是命底所注定,真正是壞命子。

我們修持的重點,就是要改變你的人生道路命運,人生每個人都有四柱八字,
那是不能改變,但是運勢,確是可以轉變,只是改變方式、改變的方法,有差別而已。

人說三年河東,三年河西,風水輪流轉,有時好運,有時壞運。
但是好運之時,你若不知好珍惜,過度使用了這個好運,等到好運過,走壞運時,
你就會感覺人生是這麼痛苦,有時你就會過不過,一些結頭就會打不開。
如果你若是有了解一些善知識,智慧有開啟,在這困境當中,就可以淡然,坦然去面對,
不會說那麼艱苦去過著這些困境,等到運勢回轉之時,你就知道,要如何珍惜這好運,
如何保持這好運。如果你能悟出這道理,你就能了解如何與天地日月共存的常道。
這常道,恆常之道,說來是真簡單,但是了解的,都是一知半解,真真正正意涵意義,
如果你能徹悟真理者,相信你在這道路上,不管是人生的道路,或是修持的道路,
走的會比別人平安、順遂,如意、愉快。

咱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有緣起緣滅之時,緣起之時,不要浪費這個緣起,不要惡言相向,
不要壞面相看,要有此緣不容易。人說,在馬路上,來來往往的人,與你擦肩而過,
你認識幾人,有幾人和你有在來往,所以無簡單,不容易,要珍惜。
大家和睦,共心共存,更加說,可以共修,才是更加不容易,

因為成就的道路上,是孤單的,不是成群結隊的,不可能修持的人
不是大家都可以成就。有人半途而廢,有人三兩下手,就不知要如何。
有人揹書包和人一起上課,老師說啥也不知,說是老師說,做我在做,
所以有聽無做,結果也是這般這般如此如此,都是一樣。

所以了道之人真正是無容易,也無簡單,人生在世,人說一個人性命,是在呼吸之間,
有呼有吸,這人表示還活著,有呼沒吸這人就再見了。
所以一個人生、滅,說在寸間,在呼吸之間,少一樣都不行,
所以說來是這麼脆弱,在這麼脆弱當中,真正就要好好珍惜,
今日今時,還有在呼吸,表示大家還存在,每個人有不同的思維,
不同的訴求,但願在今生,大家都能來如願。
好,今晚就給諸位解釋至此,看有啥問題可以提出來研討。

 

英雄時勢所造就

歷史到底是「時勢造英雄」,還是「英雄造時勢」?

對於這樣的問題,往往令人摸不著邊,與「雞先生蛋」,還是「蛋先生雞」的問題無異。
古今中外,有許多智者也曾對關於「時勢與英雄」這樣的問題作出過思考和探討。
縱觀中國五千年的波瀾壯闊的光輝史,
其總體呈現出一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起伏波動的趨勢,
朝代不斷地分裂,又不斷地統一。
中國的科技和文化水平不斷地提高,
經濟總量不斷擴大,形成一個由多民族組成的「大一統」的國家。

我們又來看看歐洲史。
現在歐洲分裂為許多個獨立的國家,
主要有法國、德國、英國、義大利、西班牙、葡萄牙、希臘等。
我們不看現在歐洲是「萬國之洲」,分崩離析的狀態,
而古代的歐洲,也曾多次出現大統一的帝國,
如羅馬帝國、阿拉伯帝國、波斯帝國和橫跨亞歐(東歐)的蒙古帝國。
現在,歐洲又有走向統一的趨勢,1993年,現在由歐洲的27個國家組成的歐洲聯盟——
歐盟正式誕生,歐盟各國統一了貨幣政策和軍事戰略,維護了整個歐洲的經濟和軍事安全。
雖然最近英國發生脫歐事件,歐盟內部也有一些分裂的聲音,看似有分裂的風險,
但是英國脫歐只是歐洲在統一的趨勢上的一個小小低潮,
歐盟走向統一是大勢所趨,因為隨著亞洲經濟的崛起,
歐洲的經濟規模受到進一步擠壓,歐盟只有抱團取暖才能實現各國經濟利益的最大化,
歐盟在未來必定走向統一或實現聯邦制的大國。
由此可見,歐洲大陸也是有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歷史軌跡,
這個起伏波動的趨勢,是一個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是客觀規律,並不是由哪個英雄或傑出的軍事家可以改變和決定的,
也不會由其個人意願轉移而發生轉移。
顯而易見,歷史趨勢是決定英雄出現,也就是說英雄只有在歷史大勢合適的土壤下才會誕生,
英雄在必然的發展趨勢下只能加快或減慢這個進程,
並不改變趨勢發展的方向,這就是時勢造英雄的理由。

回到戰國七雄爭霸的末期,七國經過多年的混戰,
也造成國庫虧空,人口銳減,農民飽受戰爭的推殘,民不聊生,屍橫遍野。
此時,七國的百姓都渴望天下統一和安定,希望豐衣足食。
這就是天下大趨勢——國家統一、不要飢餓。
千千萬萬的百姓的願望,造就一股強大的歷史洪荒之力,
推動中國的歷史車輪沿著既定軌跡不斷前進。
這時,有一個符合歷史發展趨勢的帝王橫空出世——秦始王。
他以強大的金戈鐵馬,以氣貫長虹的氣勢掃平六國,
建立一個統一的帝國——秦國。
如果歷史上不曾出現秦始皇這個人,那麼七國終究會湧現一個英雄,
一個有強烈要求統一的英雄,代表著廣大農民的願望,
為了實現這個共同的願望,建立一個大一統的國家。
不只是秦始皇渴望統一,七國中也有更多的英雄渴望著國家統一。
沒有秦始皇的岀現,也會有許多英雄會湧現出來。

秦帝國武力統一六國後,本來是要滿足天下百姓的願望,讓他們休養生息,富裕穩定,
但是秦始皇偏偏生在帝王家,沒有種過田,不知下層民眾的疾苦。
統一六國後,他就馬不停蹄地向全國徵用幾十萬勞力修建恢宏的陵墓,建造豪華的阿房宮,
他好大喜功,剛愎自用。
雖然實現了國家統一,但並沒有滿足百姓穩定富足的要求,
也就是說他沒有滿足歷史發展的潮流和趨勢。
那麼,歷史就必然將秦朝拋棄,也毫不留情地將秦家天下埋葬。

歷史發展的大勢又會重新選擇新的英雄,等待英雄的出現,他會在哪裡?
秦末,天下又陷入大亂,百姓的生活又陷入水深火熱之中,饑寒交迫,貧困如常。
農民起義此起彼伏,亂世梟雄逐鹿中原,例如有大澤鄉起義的陳勝、吳廣;
有帶領獄犯鬧革命的街頭無賴劉邦;有前楚國貴族項梁、項羽兩叔侄等等。
只可惜陳勝、吳廣由於作戰策略的失誤,先後被殺。
楚國余將項梁又早早戰死,最只剩下劉邦與項羽共爭天下。
現在誰會笑到最後?當時,許多人都認為是項羽,因為項羽力大無窮,熟讀兵法,
又是楚國名將之後,他當皇帝名正言順。

但歷史偏偏與項羽開了一個大玩笑。劉邦竟然逆轉打敗項羽,統一了全國。
因為劉邦就是出身低層,深知民眾疾苦,時常劫富濟貧,農民也支持劉邦,
並且他為人豪爽仁義,仗義疏財,用現在的話來說接地氣,身邊聚集一大幫能人異士,
如張良、蕭何、韓信等人。他們個個是過江龍,身懷絕技,而項羽滿身是貴族病,
自以為是,胸懷狹窄,容不得別人比他高明,連謀士范增也容不下。項羽不敗,天理難容。
所以歷史的大勢選擇了劉邦,雖然他貪財貪色,視野不廣,
但並不妨礙他的戰略符合歷史發展覽趨勢——天下統一、護國安民。

劉邦統一全國,建立西漢之後,馬上實行許多安撫人心的政策,
如釋放奴婢,復員軍隊,招還流浪人口,釋放非死刑犯人,鼓勵人口生育,
大力發展農業生產,實行土地私有制,使百姓實現耕者有其田等。

這些政策完全符合當時天下百姓渴望統一和穩定的強烈願望,得到人民熱烈支持。
西漢經過幾十的發展,國家呈現國強民富,欣欣向榮的新景象,
到文景二帝時期,中國出現一個難得盛世,史稱:文景之治,
再到後來,西漢就有了漢武帝北抗匈奴,開疆拓土的強大資本。

從戰國七雄到漢武帝這段歷史來看,我們可以看到一個規律:順天下者昌,逆天下者亡。
這與英雄的方略沒什麼關係。
秦始皇武裝力量夠強大了吧,威鎮四海,天下臣服,但的執政理念卻是窮兵黷武,顯耀功績,
為自己的私慾置百姓的生死於不顧,置天下大勢而不顧,那麼歷史趨勢的車輪也必將他輾的粉碎。

回到清末民初的那段黒暗歲月。清朝滅亡之後,北洋軍閥之間爭搶地盤,百姓生活無依,走投無路,
他們渴望有一個統一、穩定、團結的社會,這就是當時歷史的潮流。
但是,袁世凱竊取革命成果之後,權力欲爆棚,逆天下之大勢,居然登基稱帝,恢復帝制。
這一舉動遭到全國民眾的反對,各地紛紛起義征討。袁世凱因為迫於強大壓力,
才宣布取消帝制,黯然下台,幾個月後暴斃。

袁世凱算是亂世梟雄吧,能征善戰,
手握北洋兵馬大權,但他一旦敢開歷史倒車,宣布重回獨裁帝制,
就是逆歷史之潮流,人心所背,那麼,再英勇無比的強人,也會被歷史的車輪輾得粉身碎骨。

當時,普通民眾因為經過軍閥年年混戰之後,貧苦難耐,
個個都渴望有一個穩定安寧的統一的國家,
況且,在武昌起義後,民主共和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趕走一個皇帝,推翻了壓在百姓頭上幾千年的封建帽子,現在,
袁世凱又讓民眾重新帶上,百姓哪有不反對之理?

袁世凱的權力欲也決定他不可能滿足民眾的願望,不可能完成歷史交給他的任務,
歷史也只好拋棄他,等侍著那個符合民眾願望的英雄出現,
那個致力於為民眾建立一個穩定、團結、和諧的國家的英雄人物出現。

時勢是客觀存在的,它有必然的運動軌跡,
不可能由英雄人物任意異想岀來,更不可能改變時勢的發展方向,
誰要倒行逆施,胡作非為,那麼誰必然遭到時勢無情所拋棄。
英雄只能加快或減慢時勢的歷史進程,才會得百姓的擁護和支持。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