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第三集︽菩聖宮言啟示錄三 之一 ︾

菩聖宮言啟示錄(三)

 

菩子滿地
天命渡靈
福在己身
   菩聖宮  題
︽菩聖宮言啟示錄 ︾

目錄
壹、出版緣起二
貳、菩聖宮沿革四
參、道之宗旨 菩聖宮宗旨六
肆、菩聖宮言啟示錄第三集 學生余清雲一0
伍、朝靈篇 靈山付囑一四
陸、聖訓篇 天上聖母嘉言錄二五
      觀世音菩薩覺省言一二一
      福德正神示言錄一四四
      眾聖神仙佛一五一
柒、問事篇一七六
捌、感應篇一九0
玖、讀者來函 凡例二0五
拾、助印大德芳名錄

 

︻出版緣起︼
    菩聖宮言啟示錄。集言成冊第三集。
    水清見底見明心。路遙方能知馬力。
    走過痕跡還清晰。依然記得來時路。
    回眸深望亦噓唏。多少歲月已過去。
    記得曾經留何許。或然遺忘些甚麼。
    白紙黑字來記取。能將時空倒回去。
    看看曾經做何許。希望諸生盡點力。
    共同留下些回憶。應是著手來處理。
    筆下留言千年語。心語陳跡留歷史。
    點點滴滴在陳述。感應你我莫遲疑。
  聖母說:工商社會,人人為名、為利。教化民心,重要課題。不可能走到各
地方,傳播道的心聲,用善書傳達,渡化眾生,也是佈道真好的方法。
  一些瘟疫、天災地變,使得人心一再恐慌,實在是真可怕。三期末劫一個真
大的劫數。劫難當中,大家求自保、求平安、潔身自愛,好好來做起。為著眾生
,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福德正神。也有做著相當的努力。希望門生也著手去
做。聖母希望門生將十年來菩聖宮上課聖訓集冊成書,讓眾生能超越時空的限制
,也能同修。行百里路半九十,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但堅持下去才是更重要
。並且指示在每年天上聖母聖誕日出書,方不負上天賦予天上聖母代天宣化的重
責大任。
  走筆至此,讓我們領悟到,很多事情,只要著手下去做,知難行易,無形中
不僅得到聖母的加持,更能得到智慧的開啟,也才能完成天上聖母所交付的任務

 

︻菩聖宮沿革︼
  民國八十一年歲次壬申年三月二十三日天上聖母聖誕,因緣際會與屏東儀鳳
宮天上聖母結緣,而儀鳳宮天上聖母緣由港口宮。在民國七十七年戊辰年也早與
聖恩宮觀世音菩薩結緣,直到八十二年歲次癸酉年請回供奉。民國八十六年歲次
丁丑年崁頂福安宮福德正神也來會緣。
  曾經聖母問:﹃︵八十五年六月三日︶求神拜佛何意義?說來只是三二一。
其中真意要真知,相互感應吾心意。﹄直到今天才恍然大悟,原來菩聖宮三菩薩
二聖母與大福德正神,就是聖母所說的三、二、一。
  民國八十五年五月成立菩聖宮至今,匆匆已是第十個年頭了,一切行事準則
皆照天上聖母的旨意。
  民國八十七年歲次戊寅年天上聖母聖誕,拍照時無意中拍攝到上天所賜的『
玉旨』,更加明白,上天旨意,賦予天上聖母傳佈聖道,渡化眾生的神聖使命,
玉旨已然在本宮。(玉旨刊登封面內頁折封處)

 

【道之宗旨】
敬天地。禮神明。愛國忠事。敦品崇禮。孝父母。重師尊。信朋友。和鄉鄰。改
惡向善。講明五倫八德。闡發五教聖人之奧旨。恪遵四維綱常之古禮。洗心滌慮
借假修真。恢復本性之自然。啟發良知良能之至善。己立立人。己達達人。挽世
界為清平。化人心為良善。冀世界為大同。

菩聖宮宗旨
道德匡正教化民
慈悲時雨潤蒼生
經典詩書凡吾讀
眾生疾苦吾救渡

 

︻菩聖宮獲得肯定︼
【民國九十四乙酉年八月二十三日】
恭命請令有其出
迎主送友心難為
普天之下出其何
濟化眾生出其右
寺中會友有其人
光明之景在眼前
臨門一腳就此分
菩提佛子滿天下
聖道正義誰護持
宮內宮外自不同
結此善緣就此起
緣起今生莫叫滅
可是並非無事求
喜自內心之深處
可令汝師有難為
賀此今日緣升起

 

  聖母說:﹁歡迎普濟寺道友,蒞臨菩聖宮,今日結此善緣,聖母、菩薩、福
德正神,在此表示十二萬分的歡迎之意!﹂
  宮主(住持)說:﹁東港大地普濟寺濟公師尊指點,請天上聖母指示門生道
門如何進入?希望聖母開示。﹂
  聖母說:﹁客氣!客氣!我門生都還含慢含慢,豈敢!豈敢!不過今日你們
千里迢迢來到菩聖宮也真是有心呢!﹂
  有幾位師兄、師姐請示聖母,聖母亦一一開示。聖母說:﹁今日結此善緣真
歡喜,希望此緣直到永遠,以後若有機會,還會與學生、門生去請益濟公師尊,
續一個緣,緣起之時莫讓緣滅,是久久長長的,濟公師尊實在是真靈感,帶你們
同修出門結緣,在此也祝福普濟寺,香火鼎盛。賜符令一道,化解疲勞。﹂

 

學生:余清雲
【民國九十五丙戌年三月廿三日】
  菩陀山上修仙佛
  聖賢智慧聚成冊
  宮中神佛來賜言
  言集成書傳有緣
  啟發智慧揚道心
  示意學子多學習
  錄記流傳萬古芳
  第次漸進道法心
  三界弘揚天下知
  集聚善識法開恩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有感於人心是越來越險惡,道心是越來越微少了,人
生百態轉眼成空,無常一到皆成幻影,菩聖宮言啟示錄第三集如期問世,為了使
眾生皆能體悟大道,風雨如晦,雞鳴不已。天上聖母、觀世音菩薩、福德正神、
與眾聖神仙佛,放廣長舌,作師子吼,教化眾生修真言行、導正觀念,每一句淺
淺小語,所蘊含的道理,都是如此的語重心長,身為天上聖母學生的我,時常懷
著戰戰兢兢、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心,一本初衷,謹記教誨,期盼與天上聖母
來共同完成上天所賦予的神聖使命。
  今借菩聖宮言啟示錄一書,將仙佛的心聲、善知識流傳有緣,也希望能對力
挽頹風、提振道心,略盡個人棉薄之力,願天佑菩聖宮,後學果能不負天命之所
託,勉力更發揚光大,學聖學賢勤培德,學無止境法聖賢。
  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為者亦若是!庶幾勉人而又自勉之!
天上聖母學生 余清雲 謹識

 

︻天上聖母的教誨︼
吾日三事必自反省
愛人不親反其仁
治人不治反其智
禮人不答反其敬
  孟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
者。皆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
  聖母說:﹁時常檢視自己仁德、智慧、待人接物,有無缺失,如所行與所願
相違,都應該反過來先責求自己,才能自求多福。﹂

朝靈篇::靈山付囑
【民國八十五丙子年六月三日】
天地定位恆不變
上尋真理永無窮
聖道追求要工夫
母心比照去追求
指點事項要注意
示出涵意要了解
靈山尋訪求感應
三山五嶽有靈氣
隨吾聖母去求理
心胸開闊靈清明
求道尋訪要真誠
貫徹理念要認清
感應接靈自知明
不要太多之懷疑
多少應該有所得
不能不知又不覺
細細微微在感應
靈山自在心自明
如此真誠就開始
話說至此應該知
體會吾意心泰然
人生目標有定向
釐清方向全力進
自有神助冥中取
只要心中有吾在
自當倍取心自寬

 

【鹿谷觀世音菩薩︼【民國八十五丙子年六月十五日】
 一元復始等春回
 二次再見有不同
 三番兩次來講起
 四時八節照時序
 五指山上已去過
 六道輪迴不可為
 七除八扣無多少
 八八六四合八卦
 九九當然八十一
 十全十美難得找

 

【民國八十五丙子年六月十五日】
汝心衷曲向誰訴
心絞牽動幾多愁
仍舊留連過去憂
有道峰迴路轉時
千頭萬緒難解清
千呼萬喚想突破
結果卻是常惘然
欲尋答案暗自悲
哭時淚流心茫然
無奈命運卻如此
淚下梨花向誰訴
情結心鎖如何開
何必糾結數不清
以往過去或未來
堪察汝心未平靜
讓歲月來去沖淡
吾見猶憐證汝心
助人自助寬體心
汝若真誠可感應
靈修口碑有不同
性情中人自中庸
  ※※※  
靈山追尋塔下修
真情要用真心求

 

【民國八十五丙子年七月十八日】
菩施法雨霑蒼生
聖顏慈暉照眾生
宮內雖簡機重重
天降重任於斯也
上下知諭皆承受
聖言示令要服從
母懷親恩喻海深
降靈指示母萬壽。
靜極思動理一同
九懷三思有疑猜
三言兩語說由來
爻位已動恐有變
誰知箇中其原因
山水附圖有畫情
描繪素圖難及一
猜來猜去心中語
何不各談己所思
不論畫中萬般情
一輪明月高掛空
銀光皎潔大地明
處暑已過白露臨
雖是秋意乃深思
秋收冬藏應節氣
黃土成金已可待
夢醒時分天已明
一切希望一一現
能知詞意應吾心。
靈山寶塔眼前景
八方八位生死別
樹上猿猴跳不停
雲雨來兮風滿樓。
  ※※※  
佛在靈山莫遠求
靈山只在汝心頭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向靈山塔下修

 

【民國八十八己卯年一月二十八日】
因果宿業誰可知
尋尋覓覓至今夕
依然空無恍未覺
可知根源在何處
靈母等候如隔世
今時迷迷去濛濛
雨露朝陽就此過
感嘆世人不知覺
寸草芳心在何處
懷恩應可知母意。
千里指引靈兒心
空谷幽蘭獨芬芳
小橋流水依然過
河中不是百年水
源頭不知從何起
山高雲端現蹤跡
欲知今生何處來
今後將從何處去
只見問卜求神仙
未見靈山塔下修。
三寸金蓮步蓮花
蹣跚步履悠悠然
冥思及想不知意
只問此心到哪裡
流失光陰及歲月
母靈找尋已多時
夢中示意亦提起
就是懷疑不能知
原靈若歸一切明。
 ※※※ 
收圓九六。普渡三曹。
龍華勝會願相逢。
眾等當自強不息。

 

【民國八十八己卯年二月二十二日】
時節更替除佈歲
人生歲月幾時回
若要修展進鴻圖
一心一意無塵念
自求多福慧根基
爾來求師望師渡
希望藉機龍鳳成
猶如鯉魚躍龍門
鳳凰飛身上枝頭
師徒之緣本注定
如若有心亦可望
冥數指引因緣成
只要此心不變異
一點靈台升九逕
慧心照明此靈心
師來引徒上靈山
一切願望可達成
因緣際會就此成
人生奧妙從此探
玄機妙理從此出
心想事成本可望
意志堅定是要件
回頭之路且莫尋
向前之道又難行
行出人生坎坷路
路上處處要小心
心意若決可告吾
吾當有應答覆汝
汝可知其文中意
意思傳到心深處
處處留心要思考
考試題目很簡單
單一條件無困難
難能可貴有抉擇
擇其良師盡奉行
行文至此應已知
知其前因及後果
果位欲得要工夫
夫矣至此全然知。
峻嶺幽谷有蹤跡
跋山涉水靠耐力
良師益友終身伴
如若註定今生緣
天涯海角仍可歸
本性原靈早日回
一身修果從此起
世間不虛走一回。
前呼後應對上聯
今日結下不解緣
此時此刻吾答汝
師徒名份可定起
擇期良辰及吉日
當收為徒有名份。
頂禮叩首定期緣
今生逢此佳期會
無分彼此類別心
且莫一時之願意
定下之緣莫反悔
謹記此心吾受禮。
圓明本性透心跡
風雲際會有佳期
今夕如心莫稱奇
多少問題尚待移
除卻心中雜念疑
吾定示知汝心意。

 

  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古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師長﹂
  父母生育之恩情,是難能可貴。師長開啟我們的慧根善根,
  更是迷途中的導航﹁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一日之恩永生緣﹂求道者若能虛心受教,
  方能親遇明師,自然化渡之。

 

【民國八十九庚辰年五月十八日】
靈修論述均已及
誰能當下立根基
與吾談論今後為
當有所賜在今下。
風兒飄飄樹枝搖
只見茫茫把頭搖
心兒慌慌意更亂
張口結舌語不出
落得嘆惜光陰失。
只言吉凶及禍福
還說業障尚未除
豈知何人下工夫。
牆頭之草向未定
豈是三言兩語盡
到頭由來是淵長
若問為何心未定
俗情雜念未屏除
意謂探玄路遙遠
何不細心窮研理
時逢天意降諸災
幸運避免心自在
事事開朗莫計較
今宵贈言告諸生。
晦月寒夜人未歸
道途長征尚未回
感時鳥語花香月
常使夢中喚靈兒
但願今生常伴隨
三山五嶽吾仍在。

 

【見性的心聲】
  一切萬法不離自性 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
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
  『不識本心,學法無益,若識自本心,見自本性,即名丈夫、天人師、佛』
  六祖說:﹁迷時師度,悟時自度﹂可見得開示指導要明師,而參驗親證尤須
自力自度,倘若自己忘了自性,不能自見本來面目,明師亦無能為力。
  【迷悟之間:迷人口說;悟者心行。】

聖訓篇::天上聖母嘉言錄
  天道地道人道順
  上品果位證道得
  聖訓法古今完人
  母德留傳萬古芳
  嘉佳互勉緣中人
  言載記取博善識
  錄存傳閱千里緣

 

【民國八十五丙子年十二月十五日】
毋庸置疑探虛實
人間幻境盡皆是
道海浩瀚無際處
三生有幸今聖修
吾輩吾門道徒生
乃為今生圖來世
是否意誠自心問
天神明鑑心照明
上對蒼天下立地
聖宮淨地心不染
母恩且待原兒報
降來聖宮告賢生
龍兒鳳女會一堂
若是此緣三生定
季冬年關應無憂
春時花開彩滿堂
若道此是曇花現
孟春冬寒未去意
此時心境應泰然
機遇巧合應運生
別把處境暗傷神
自然循環理應變
意誠心正過太平
為人處事正無私
中庸之道不傷人
苛求於事奈何用
一席勸告醒吾生。

 

【民國八十四乙亥年五月六日】
天有陰晴月圓缺
春風秋雨涼心意
天下事事若順心
世上哪有傷心人
凡間世事辦不盡
世人還在你我他
真是費盡神仙意
山窮水盡路迴轉
流年時運亦輪轉
好壞一時莫失意
好運當頭莫得意
黃河尚有澄清日
豈可人無得運時
莫把悲傷當末日
一切冥中有安排
清香爐中默默禱
心聲娓娓細細訴
陰晴圓缺有時序
富貴榮華人人羨
潦倒貧困人人怕
為何命運有不同
福田宿業自有別
如何了解今生運
今生受者這就是
何不早日積善德
福田播種才結果
知其道理有可為
倒行逆施不可為
忠言逆耳應要聽
莫到時危悔不及
醒世警語常道起
希望不是白唱戲
受用多少看自己

 

【民國八十四乙亥年六月六日】
金玉良言繞耳際
回想當初曾誓言
豈知今日又迷惘
希望鑑此再重生
當然希望是無窮
明燈引路好好行
自會日出正當中
嘉勉期許望銘記。
民無信誠則不立
人若多情情不專
一心多用心不定
為人處事信守諾
千言萬語早已說。
天下若無困難事
世上豈有困苦人
家家有本難念經
人人有本苦難經
若無行善及積德
未能災消享清福
世上人人為財利
忘卻自己為何來
沉迷苦海才哀怨
何人可以救苦難
還是自己最重要
常言警語記在心
時常反省看自己
莫要時到悔不及
有醒有悟可救渡
屢言不聽無用處。

 

 大寶積經云:『假使千百劫,所造業不亡,
        因緣會合時,果報還自受。』
【民國八十四乙亥年八月二十八日】
離震同位本體用
四時八節有規律
自然法則要遵循
莫違天理悖自然
山川地理有靈氣
非是凡夫就透理
道理一般大家知
玄文妙理看智慧
能得真傳非泛輩
機緣冥中亦註定
一生行為莫違規
行功積德是原則
能做多少看自己
修身養性為第一
法古完人為準則
欲登高樓有遠見
若人有眼大如天
還見山遠天更高
冥道猜疑人人有
如何信服心比心
玄理妙義難盡言
各自體悟各不同
山有斷崖水無盡
人之智慧是有限
珍惜有生之歲月
多種善因得善果

 

【民國八十四乙亥年九月二日】
人生苦海受不盡
求神託佛四處去
不知安樂是何鄉
為名為利費心機
繁華世界亦迷惘
凡塵苦海若欲斷
還得清修做善功
自有仙佛冥中佑
今日苦難吾來解
明日逍遙不知何
仙佛亦是真難為
只有自己要體悟
明心見性見如來
 孔子說:﹁人生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
      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

 

【民國八十四乙亥年十月十二日】
見風轉舵應潮流
人各有志不強求
人生相聚是有緣
同處共事更不易
如何和樂共相處
與人相處信守誠
堅持到底是原則
一本初衷無二心
世間變化是難料
今日誰知明日何
大風大浪誰見過
時常人人在言起
為何今日不如人
看看今生何作為
豈知努力在人為
莫要怨嘆為何此
來去相差是多少
怎能比較天下間
就看今生如何為
能知多少看自己
寸金光陰匆匆過
留得嘉言來回憶
  人們要淡泊名利,務本踏實,我們深知人各有志,不可勉強。而﹁菩聖宮言
啟示錄﹂,若能深入體悟,對淨化人心會有所裨益,相信一句發人深省的話語,
可以改變人的一生。
  乾卦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天之運行,剛健不息,晝夜不懈。
君子體會此一理象,應效法天象,以進德修業,念茲在茲,不稍間息。

 

【民國八十五丙子年二月二十二日】
天降重任託付吾
上呈凌霄玉皇前
聖意誓命要遵從
母奉旨令降凡塵
降下本宮告訴生
示意諸生要留意
緣起緣滅有始終
尋得根源乃責任
問君此身在何處
茫茫大海難自在
近憂遠慮上心頭
問君到底幾多愁
人生來回走一遭
空空如也似浮塵
流水悠悠不回頭
細訴心曲上心頭
財本難求人人求
誰知財源流向誰
百般方法在祈求
財源出自是何處
當今之務心有數
相對自會伴相隨。
緣生緣滅有定數
何處不是天堂國
隨著聖母走聖路
曲折自在妙中出
緣分能否再相續
今日此時不斷言
爾後自會明朗也
時緣到時汝就知。
事業修行兩相隨
相輔相成汝可知
事業修行若兼備
其中妙處少人知
體會箇中奧妙吧!
  朱子曰:﹁凡行之不力,知之不深也。﹂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
覺,精察處即是知,無有二也。若能知行合一,才能超凡入聖。
  王陽明曰:﹁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
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值此末法時期,大道普降,奉勸世人,當知修行,秉持正氣處世,回歸自心
清淨,成就自性功德。

 

【民國八十五丙子年十二月八日】
枝草點露有其用
方寸之間有天地
陰陽五行配八卦
天地契機誰洞悉
只此四句誰解意
 大地藏無盡 勤勞資有生 念哉斯意厚 努力事春耕
人人知道有來年,家家盡種來年榖;
人人知道有來生,何不修得來生福。
今生所受之福,乃是前世所修得;
今歲所食之稻榖,乃是前年所種得。
人不能期待早種榖而晚食,就如不能旋修福即能受福報。
修行則勤勞是暫時,安樂永劫;懈怠則是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若怕地獄之苦、則精進日生;若念無常之速,則自強不息。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四月八日】
人生逆境誰人無
家家有本難念經
只看如何去面對
凡塵俗子真難為
神仙真子亦難辦
世事實在太難為
人人到底是為何
奔波勞碌又為誰
花花世界莫迷失
腳步不能去踏差
一旦無常萬事休
叫天叫地難回應
神佛只是點迷津
一切行為看自己
修心養性善作為
莫流邪道萬古恨
為了自己好將來
為了子孫前途路
回頭看看自己身
現在立地是何處
設身處地想一想
回家捫心問一問
問神問佛是為何
莫要到頭一場空
峰迴路轉撥見日
諸多事情若未明
開門見山說清楚
莫放心裡迂迴旋
佛說因果偈:貧富皆由命,前世各修因;若人修持者,世世福祿深。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四月十二日】
萬紫千紅總是春
人生百態何其多
凡塵俗事做不盡
業業隨身影不離
若問仙佛何脫離
還得修身善功為
求神問卜常常為
到底是要如何做
逢神就問又如何
逢卦就卜論陰陽
陰陽乾坤又是何
天地宇宙何其大
凡夫俗子何其微
古今往來知順逆
趨吉避凶如何做
就視善德為如何
三生有幸來結緣
就此言明自心悟
黑白分明五行化
天干地支配流年
九宮八卦自當中
千變萬化誰可當
希望說詞盡善道
自此分明說至此
  修道者,若遇患難現前,乃在消去三世因果業障,當勇於接受考驗,切勿萌
生退志之心,若能繼續修持,持之以恆,終會業消障除。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四月十八日】
柳暗花明又一村
只是烏雲仍未除
人生逆境常常有
如何排除心中憂
只看各人業緣否
人人可問自己心
今生來世作如何
非是名利及財氣
可是人人在祈求
各人命運各不同
八字流年有定數
好壞自己可了解
何用求神託佛來
先問自己是如何
再言命運如何走
天邊海角有天地
人人有個靈山塔
好自為之上竿頭
勸言只是何其多
相互研悟近吾道
  古德云:﹁一悟能消百年業,一燈能破千年暗﹂。
  如果前面是地獄,回頭就是天堂。
  胡適云:﹁要怎樣收穫,先怎樣栽﹂。
  要成就何種道果,都由人自己播種,自己收成。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四月二十二日】
東南西北盡皆路
且問何處是歸途
一番風雨一番情
向誰何處去申訴
人生逆境誰人無
只是大小有不同
隨緣帶業來為人
時常不知明日事
問道求神常常為
意謂如何又誰知
切身之事恐不知
他人閒事卻插手
助人原本是樂事
得體與否也不知
好壞均在一念間
失之毫釐差千里
此番道理人人知
處之泰然有幾何
簡語數句小道理
思之為之恐不易
數語謹此言至此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四月二十八日】
問君今夕何處來
恰似梅雨隨風至
多少心中憂愁事
多少切身之苦悶
寄語蒼天無處訴
且問多少人間愁
猶如耳風疾逝去
所得只是茫茫然
不知如何來解憂
今日風雲來際會
多少問題告訴汝
多少答案等解出
多少祈望與寄託
等待神佛來指點
行雲流水一瞬間
機緣一去難再來
珍惜今日好佳境
問出內心一片情
好壞上蒼已賜予
娓娓細語訴心曲
內心世界何滄桑
君汝共同來互通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五月十八日】
揚善棄惡乃宗旨
寧為迷信而為善
絕不鐵齒來從惡
宗教信仰人人有
萬教歸宗善為本
何必計較派門別
多少解釋難證明
多少理論難說清
心中信仰要貫徹
方能妙理出奇方
難能點滴來說明
好壞自己斷分明
不用吾來作證明
冥中冥情自有理
數十寒暑一恍過
能夠留下又是何
道理探討要根基
信口雌黃無道理
莫要聽信耳邊語
是非黑白有道理。
日月星辰設若逆
子午坎離將無序
道理永遠說不盡
此中道理斷然語
應該可以明白矣!
 造化的道理: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惡之家必有餘殃。
 太上感應篇:禍福無門 惟人自召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五月二十二日】
風平浪靜本無事
無風起浪事有因
天下庶民何事來
人人業緣隨身帶
誰人知情自身因
只求神佛來指引
好壞隨緣看自己
能否救渡亦機緣
善業惡業及共業
一切化解看自己
神佛指引共化業
  人逃不出成、住、壞、空。時刻警惕自己,這是一個無常的世界,人生無常
,今天的我,已非是昨天的我。由呱呱墜地,以至如今,曾幾何時,如急矢流星
,一閃即過;如白駒過隙,黃梁一夢。
  時間的過程很長,只要我們認真的做,今生做不完,來生還可以做,不要為
了一時的挫折、阻礙,而焦急、悲傷。盡心又盡力的做,一切未來際的事情,只
要從當下,這稍縱即逝的時刻,緊緊的抓住,對於一切世事,一切金錢地位,﹁
有﹂的時候,不為我所有,要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所以即使是失去了,也
是無所謂的(來者安之,去亦安)一切得失沒什麼可以計較的,唯有清淨的真如
心。
  當我們的願力強大時,神佛也就相應而來,所以願力越大,成就也會越大,
因為有願力,才會有動力,若要成就一切功德,還是要切身去力行。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六月二十二日】
問君今日幾多愁
恰似東流水悠悠
人生逆境處處有
怎知何時心無憂
為何難能來比較
為何不能來預知
風平浪靜本無事
只是庸人自擾之
神佛解危有時盡
人生短暫難等待
把握時機及命運
好好掌握來創造
改造命運掌時機
人生可望好好掌
修心養性造功德
才能不枉今生行
善功善果造善業
人生好好來過渡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十月十五日】
陰晴圓缺論禍福
朝夕一日應得失
朔望一月定十五
今日來時心有備
講解聖訓是這時
杳杳冥冥有若無
人生所求又是何
口誦經念傳千里
日上三竿等何時
日出太陽正當中
有所而為而為之
一片道理腦海中
一切盡在不言中
  聖母開示:
  聽完諸生的解說,真是欣慰,這段時間以來並無浪費筆墨、唇舌。求道並不
是那麼簡單、快速之事,不能立竿見影。有人求道一日三市,有人走到半途,又
被心念打倒,就轉移目標了。今日求道者數眾,若能堅持到最後,總會有成。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十月二十二日】
問君能有幾多愁
恰似春水向東流
感嘆世事變化多
吉凶禍福是難料
今日不知明日事
誰能擔保天下平
若能預知明日事
人人稱讚賽神仙
若然只知世俗事
不足為奇一般人
養性修身方外人
凡塵之外另有天
欲得超然方上人
希望只做平凡事
應該不為平凡人
逢此佳期應惜緣
若然不知如何做
實在枉為今為人
若能把握今良機
定能斬獲有所成
聊表心意點滴情
一片道理應徹悟
悟出道理方知為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十一月二日】
天寒地凍刺骨心
上天下地豈容易
聖人難辦凡人事
母娘慈懷一片心
降靈本宮會諸生
一片真心難換情
一點真情會錯意
陰錯陽差十萬里
道理講出要合情
接受程度由個人
人生俗事實在多
一生苦痛亦不盡
時常怨嘆今運命
比上比下難比起
時常不足難如意
不知如何來平復
才能與人有比較
講經說道人人會
說到做到又幾何
實在使人煞費心
神仙渡眾有緣人
諸生信眾好為之。
呢呢喃喃語珠璣
一番聖語有妙意
倘能領會知吾意
透視稜鏡角度多
前途展望可預期
春夏秋冬循四季
機運流轉有時機
八卦九星掌中算
妙指妙法屈指中
四正四隅是定數
乾坤扭轉配時運
冥冥機運在當中
吉凶禍福自妙中。

 

【民國八十六丁丑年十一月十二日】
山高水深道理長
人人自有一篇理
水中撈月空其勞
井中觀天僅如此
欲窮千里上高樓
時至今日有展望
回頭看看來時路
向前看看去時途
心中自有一番算
目標方向已瞭然
豈能錯步戲人生
且看是否是日出
亦或黃昏夕陽下
朔望曜日循序過
日復一日應有得
莫負昔日下工夫
時念當初懷今日
望能花開結果時
曜日:﹁日月星辰俱稱曜﹂    日曜日(星期日)
月曜日(星期一)火曜日(星期二)水曜日(星期三)
木曜日(星期四)金曜日(星期五)土曜日(星期六)

 

【民國八十七丁丑年十二月八日】
若問汝心今想何
唯獨瑣事繫心頭
今日不知明日憂
哪知來日又如何
只想心事來解開
千頭萬緒從何起
茫茫然然一頭霧
目標指向在哪裡
就是伸手不觸及
只有望之來興嘆
欲行之路尚遙遠
途中如何難預知
忐忑之心微微行
心驚徬徨無主見
冥冥之中待神助
左望右盼待希望
孤星伴月是孤單
希望有伴來同行
一曲豪氣入雲霄
聖威顯赫來幫助
共渡困境過江河
始見天日一片晴
心中默念吾聖號
但願一舉就成功
只在歲末匆匆事
但存歲初享太平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