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書第八集 菩聖宮言啟示錄 之四

菩聖宮言啟示錄(八)

 

 

 

︻民國九十九庚寅年九月十五日︼

天根月窟玄牝門
上士學子窮極探
聖德宏揚大道理
母儀天下萬古芳
降靈聖宮示諸生
門生訓文識多少
一般道理應可通
為人處事理皆同
不離不棄一再示
還望門生有所得
不知心想是如何
老生常談覺乏味
可知希望要什麼
五行八卦可選擇
天文地理更深奧
人文知識較普及
門生可以做比較
亦或隨方施其緣
諸生可否告訴吾
吾曾言及有改變
問題就在門生爾
  
天涼意濃好個秋
曾經楓紅今又逢
循環日子仍持續
諸生是否已改變
面對周圍諸多事
是否提醒告自己
人事地物異同否
想過這些問題否
請問今歲貴庚何
今日田地怎耕耘
若然一絲不曾改
不知愧對自己否
三必自反曾提及
歲月輪轉又幾回
記得些許往事物
不提這壺提那壺
希望門生有警惕
莫要老是閒雜事
虛度光陰教人老
若是不再去醒悟
幾經輪迴六道物
可嘆可悲枉此生
   

 

︻聖訓解析︼
  ﹁天根月窟玄牝門,上士學子窮極探,聖德宏揚大道理,母儀天下萬古芳﹂
﹁天根、月窟﹂天地陰陽互為消長之理,一年節氣之變化。玄牝門,玄關一竅,
在修道的最初下手處。譬如人,欲登堂入室,必須先找到堂室的入口,這個入口
就叫做﹁玄關﹂。心中之心即是玄關一竅,是心之所在,為步入修行之門。玄牝
門,其動愈出,其靜愈入,天地之間猶如橐籥,橐籥須知鼓者,動靜根宗由此得
。︽道德經︾﹁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
不勤。﹂﹁因探月窟方知物,未躡天根豈識人,乾遇巽時觀月窟,地逢雷處見天
根﹂上者泥丸,月窟也。下者丹田,天根也。邵康節詩曰:﹁天根月窟閒往來,
三十六宮都是春。﹂丹家至此須﹁內伏天罡,外推斗柄﹂觀心吸神,妙運三田。
學習仙佛的精神,宏揚聖賢的大道理。母儀天下,人母的儀範,可作為普天之下
的典範,嘉德懿行,為天下人之表率。惟若母儀,賢聖有智,行為儀表,言則中
義。貽養子孫,以漸教化,既成以德,致其功業,母儀天下,千秋萬世。﹁門生
訓文識多少,一般道理應可通,為人處事理皆同,不離不棄一再示,還望門生有
所得,不知心想是如何,老生常談覺乏味,可知希望要什麼,五行八卦可選擇,
天文地理更深奧,人文知識較普及﹂一般道理,顯而易見,這些道理人人都能明
白,希望聖訓有幫到你,門生眾生,還要努力,再下更多功夫,始能有所得,神
仙本是凡人做,還望自我提昇,否則日日而過,把光陰浪費掉,最終還是一無所
得啊!老生常談,了無新意,讓人聽在耳裡,感覺乏味無聊。聽師長苦口婆心訓
誡時,常常當做耳邊風過。易學,陰陽五行,天干地支,河圖洛書,八卦九宮,
九星八門。深奧的日月星象,天文地理,在自然科學中,對天文學的研究,是自
然界中行星、恆星的現象和規律,研究宇宙的起源和演化。科技進步到一個程度
,很多很深奧的事,人文知識,歷史常識,它有助於提昇我們的人文素質,但知
識不等同於素質,如果有知識,沒有文質彬彬然後君子,人生的思想,尤其是對
追求理想的知識分子,產生深遠的影響。隨方施其緣,隨緣施教化,引導普羅眾
生。
        
 

 ﹁天涼意濃好個秋,曾經楓紅今又逢,循環日子仍持續,諸生是否已改變﹂
秋天是個繽紛的季節,秋風起、秋風吹,誰知秋天已來到?感受到飄落的樹葉,
秋天的涼意,枯枝也訴說著秋意正濃。夕陽餘暉,分不清是煙是雲,秋天的原野
好似一片愁緒,天涼意濃好個秋,早晚之時,薄薄涼意隨風而起,芒花蕭瑟,有
接連天際數大之美。曾經,那些有過的曾經,今逢楓樹又紅的季節,共同呢喃,
又一個秋天的到來。歲月的流逝,綿延且循環,是那麼的匆匆,希望在歲月的粹
鍊中,不斷的茁壯。緬懷舊時、展望未來,畢竟凡人終究還是無法和歲月的流逝
相抗爭,也正因為如此,人們日復一日,循環不息。諸生是否已明白,是否有感
應,秉持自己之愿心、愿力,持之以恆,福報彰顯,感應處處有。﹁面對周圍諸
多事,是否提醒告自己,人事地物異同否,想過這些問題否﹂面對事情,執著的
人,事情若無法照他所預期的,就很容易因而生氣,惟存開闊的心胸,來面對所
發生的一切,能心平氣和地接受它。累積諸多小事之不愉快,一次發洩出來,常
使人感到莫名奇妙,希望藉著修心養性,以嶄新的眼光,增強面對自己、面對周
圍人、事、物的能力。任何事都不要走到極端,而是學習找出一個最恰當的方法
。這些的經驗,希望提醒自己,往後要多加注意,時刻提醒自己,是否真的明瞭
,是否真的覺悟。意境很深,不能改變對自己的期許,常提醒自己是否仍一本初
衷,承蒙栽培與訓練,讓自己不斷的成長,擁有更多的能力來服務社會。人事時
地物,在充分計畫與溝通中,以求事半功倍,對於品德教育所有人事時地物,永
遠在﹁變﹂與﹁不變﹂中,不斷的循環,非一人主觀意識而有所偏。有想過一些
問題嗎?還是要積極,這些都是我們要學習的,在青春的歲月裡,不要虛度光陰
,我們能體會到這些嗎?仔細探討、研究,從這些的問題中,看出別的想法,這
些都可以是尋找問題答案的可能方向。﹁請問今歲貴庚何,今日田地怎耕耘,若
然一絲不曾改,不知愧對自己否﹂問君今年汝幾歲,迷惘日暮落西山,年年虛度
歲月,來生難知,必然空手而回。世事難料,貪求無了時,清醒呀!無常向你暗
示,虛度光陰無了時,人生的意義,希望重新來思考。在自己的人生田地裡耕耘
,想要什麼,直接去做。辛苦耕耘,自然收穫豐富。人們要如何耕耘自己這畝田
地呢?所謂一生之計在於勤,沒有寒耕熱耘,怎有禾稼之得?就如農夫勞動雖艱
,但農作豐收時,也收穫了喜悅。長久以來聖訓循循善誘,如果一絲一毫沒有變
的更好,就如同入了寶山空手而回,真是愧對自己了。﹁三必自反曾提及,歲月
輪轉又幾回,記得些許往事物,不提這壺提那壺,希望門生有警惕,莫要老是閒
雜事﹂︽菩聖宮言啟示錄︵一)前一一頁︾天上聖母教誨門生﹁三必自反﹂。孟
子曰:﹃愛人不親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禮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
反求諸己。其身正,而天下歸之。﹄孟子說:﹃言行有不得於人,一求諸身,責
己之道也。改行飭躬福則至矣!﹄我愛人而人不親近我,則反過來責求自己的仁
德有無缺失。我管理人而管理不好,則反過來責求自己的智能有無缺失。我以禮
待人而人不回敬,則反過來責求自己的禮敬有無缺失。凡所行有不能如願的,都
應該反過來責求自己,自身正了,天下自然歸服。故研究科學者,必須研究道學
,提倡科學,必須提倡道德,科學與道德互相為表裏,則各得其用,方是人類之
福。修身之要:﹁言忠信,行篤敬,懲忿窒欲,遷善改過。﹂處事之要:﹁正其
誼,不謀其利;明其道,不計其功。﹂接物之要:﹁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人
生隨著歲月的輪轉,永無止盡,看盡大地的變化萬千,但是希望與期待並未曾改
變。期勉大眾,僅存的就越彌足珍貴。哪壺比較好,去提哪壺,不該提的時候,
卻提了出來,把以上的意思,當作提了不該提的話題,才會說不提這壺提那壺,
要能了解而引以為警惕。︽菜根譚︾﹃有道之書盡讀,明事之書多讀,閒雜之書
少讀,邪妄之書不讀。若要人緣好,誠懇莫驕傲。若要家庭好,關懷最重要。若
要事業好,勤勞來創造。做大事要魄力,做小事能細心,做難事肯忍耐,做善事
要無相。﹄不要讓一些閒雜的事情,干擾內心,遇到問題,面對他、解決他。﹁
虛度光陰教人老,若是不再去醒悟,幾經輪迴六道物,可嘆可悲枉此生﹂談到生
命,很多人都會想到長度,該怎麼花用上天給我們的時間,讓我們每一天都能活
得美好,不虛度光陰,臨老才後悔,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鶯花猶怕春光
老,豈可教人枉度春。﹄美麗的花,都會害怕時光流逝,慢慢凋謝。時光匆匆,
一天又過一天,光陰一去不復返,小小沙彌也變成了老和尚,時間永遠不等人,
轉眼間便會老了,但只要珍惜,就不會虛度光陰。為了不虛度光陰,要有自己的
因應之道,忙裡偷閒地看書充電。若能及時醒悟,不再執迷,認假作真,自困自
縛,即得解脫自在。沉淪生死苦海的六道眾生,六道擾攘,輪迴是苦,虛生浪死
,何日方休?必當令超塵出濁,永離垢染,始乃究竟。眾生於生死迷茫,輪迴六
道之中,當今若仍不知自省,實是可嘆可悲也!上蒼造物,自有因由,而人類得
天獨厚,人身被稱為﹁小宇宙﹂思考這些事物對人生的意義,相信對自己的人生
也會有清楚的答案。

 

︻民國九十九庚寅年十月一日︼
庚寅孟冬庚申朔
孜孜聖訓數萬言
弗知受者悟多少
行住坐臥均是道
能解其意又幾許
勿枉費時耗精神
方為不辱唇舌功
一再叮嚀一再述
但願諸生有所得
豈是口上說說罷
積善行功不能停
一旦聖令到宮庭
各有擔當各有命
天命之賦不可違
斯期已近不久候
如能證道同登航
實是無上之幸運
因此內涵之充實
還加外功之修為
更是此道之作為
如此禍福可趨避
豈有苦痛之流連
世上俗務不足慮
一切全部會過去
憂愁煩惱又為何
何不放寬心胸懷
白駒過隙瞬間耳
是否掌握些什麼
是吾門生聽吾言
冥中自會來相助
只要汝心有吾在
哪怕諸事不能解
希望諸生會吾意
   
年復一年又秋冬
汝心不能來冰凍
萬事萬物同作工冬藏時節何可休
人處諸事而不辭
勤勞歡悅人生路
勿有煩惱勿有愁
習文修道做聖功
與神有緣來相佐
希望諸生好為之
   

︻聖訓解析︼
  ﹁庚寅孟冬庚申朔,孜孜聖訓數萬言,弗知受者悟多少,行住坐臥均是道,
能解其意又幾許﹂︽太上感應篇︾﹃又有三尸神。在人身中。每到庚申日。輒上
詣天曹。言人罪過。﹄庚寅年孟冬,初一庚申日,三尸神每逢庚申日,上到天曹
,據實稟告人的罪惡。月晦之日。灶神亦然。每到月終,直奏上天。鑑人罪過,
不僅三尸神,又有三臺、北斗神君,在人頭上,錄人罪惡,奪其紀算。聖母聖訓
勤勸,洋洋灑灑數千萬言,諄諄教示,言猶在耳,讓門生心與道同在。不知諸位
們,自己學到了多少?領悟了多少?行住坐臥都能生起正念,在日常生活中、小
細節上,都能謹慎留意,對自身的道業,會有莫大的助益。恆常修行,更令道業
增長。內容其實相當深奧,但若有用心就能真正了解聖意。﹁勿枉費時耗精神,
方為不辱唇舌功,一再叮嚀一再述,但願諸生有所得,豈是口上說說罷,積善行
功不能停﹂費盡唇舌,一再耳提面命,重覆言說,回答的問題也不少了,相同的
問題,一再重複、一再強調,聖訓中所述說,不厭其煩的,更編輯﹃菩聖宮言啟
示錄﹄書中所敘述,只要依照原則去做,就會知道,正確的方法。要行中庸之道
,不要過與不及,但願諸門生能真心修持、參道,自有所得焉!菩門聖地,是個
修身的好地方,諸生自省自悟,不容再有無端之是非,昧其人心,能以仁義之德
,為立身處世之道。以道為體為因,以德為用為果,濟世以仁、處事以義、待人
以禮,智慧於焉生出,這就是為人處事、立身之本。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只有
以善功為立身處世的根基。﹁一旦聖令到宮庭,各有擔當各有命,天命之賦不可
違,斯期已近不久候,如能證道同登航,實是無上之幸運﹂天命不可違,天命不
可抗拒。﹁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聖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
也。﹂聖訓教言,誠如大海中的燈塔,是真理的泉源、是度生死河的寶筏、是脫
離三界的舟航,將證悟的真理,教化我們,能修道證道,所以應該存有感恩之心
,奠定人生真諦,不要猶豫,不要徬徨,應該肯定自己,成就自己,同登正覺彼
岸。深入鑽研明悟,才不辜負神佛諄諄勸戒之慈心。﹁因此內涵之充實,還加外
功之修為,更是此道之作為,如此禍福可趨避,豈有苦痛之流連,世上俗務不足
慮,一切全部會過去﹂生活品質與形象,及所展現之理念,更是提昇形象、素質
、以及充實內涵,不容忽視。不論生活常識,每次上課,總覺得獲益良多,充實
了我的內涵、豐富我的心靈。上課時聖母一一指導,總讓我們獲益非淺,充實本
身內涵,改進不足之處。修為之深,務必達到不為外物所動之神妙境界,凡事感
激,得饒人處且饒人,禍根從此無生處;饒一著,切莫與人爭強弱;耐一時,火
坑變作白蓮池;退一步,便是人間修行路。一生禍福,知所趨避,謹而行之,則
富貴可得,榮華可期。我們的苦痛,皆是源自於久遠以來,所累積的惡因,在今
承受的惡果。維摩詰經云﹃一切煩惱,皆是如來種,不入煩惱大海,則不能得一
切智寶。﹄華嚴經云:﹃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若能如是解,諸佛常現前。
﹄相信一切都會過去的,在萬事順遂時,美好會過去,我們要珍惜;在失望時,
痛苦也會過去,讓我們順其自然。﹁憂愁煩惱又為何,何不放寬心胸懷,白駒過
隙瞬間耳,是否掌握些什麼,是吾門生聽吾言,冥中自會來相助,只要汝心有吾
在,哪怕諸事不能解,希望諸生會吾意﹂人最煩惱的事情是自己沒有的,最憂愁
的事情是自己已失去的,最不在乎的是自己還擁有的。要放寬心胸懷,一是要有
包容的胸懷,一是要有幽默的態度。不如自己的理想時,放寬心胸懷,等待彩虹
再現。無論如何,胸懷放大一些,眼界放寬一些。時間過得極快,人的生命實太
短暫。︽莊子︾﹃人生天地之間,若白駒之過隙,忽焉而已!可復追哉?﹄由是
觀之,百代渺小的過客,在時光隧道中,不過是白駒過隙,瞬間之事耳!想要掌
握些什麼?相對的需要放棄些什麼?遇到諸事不順的時候,難免會有所抱怨,這
原是無可厚非,但是事情能過就算了,不要斤斤計較,得饒人處且饒人,諸事自
可迎刃而解。
     
 

 ﹁年復一年又秋冬,汝心不能來冰凍,萬事萬物同作工,冬藏時節何可休,
人處諸事而不辭,勤勞歡悅人生路,勿有煩惱勿有愁,習文修道做聖功,與神有
緣來相佐,希望諸生好為之﹂一天過了又一天,轉眼之間,春夏又秋冬,得到什
麼?學到什麼?春夏與秋冬的輪替,年復一年轉眼間。體會萬事萬物息息相關,
體會人生的有限,活出每一個珍貴的當下,發揮所長,使我們的觸角延伸,使我
們的格局擴大。春耕、夏耘、秋收、冬藏,二十四節氣,農夫按四季農耕,一年
辛苦,期待秋收冬藏,在此時節休養生息,準備來年。人生路上,心要樂,心若
樂,病全除,不自尋煩惱、憂愁,要自得其樂。習文修道做聖功、為人處世,有
了好的念頭,就要行動,要腳踏實地去做。修道之人,以清靜為妙,妄想得名利
以榮身,殊不知名利之害,庸碌一生。有此成長的機會,是我們人生路上的一個
收穫的過程,也是一個全新的起點。人生念念,都是好運念,時運不佳時,不絕
望,就是一個希望,有積極樂觀的思想,能夠戰勝世間的一切障礙。讀書不明事
理,不懂得如何處事,哪怕書文再精熟,也是無益於己的虛擲時光。真正的道,
不是建立在學問,而是潛藏在永無止境的學習中,所謂﹁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
思,仁在其中矣!﹂是儒家為學、修德之要方。廣博地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
不要好高騖遠,不切實際地空想。

︻民國九十九庚寅年十月十五日︼
 

菩子緣渡覺道法
聖賢不棄任何人
宮務內勤大家忙
門裡內外要一致
生為聖宮之門生
要能有所知進退
守道觀念宜清正
內實外謙虛心求
規矩定則不能悖
才華智慧人人具
能知進退有分寸
穩定進步一切安
定則諸生一齊守
進步與否看自己
步法一致才整齊
希望諸生有所知
人生在世諸多事
弗能自己來解決
求神拜佛來相助
誠心信心是否足
冥中諸事有誰知
吉凶禍福有定數
趨吉避凶有方法
有緣無緣看各人
誰能得神來暗助
平時是否有信誠
如若臨時來求助
是否乘願如所望
那就視汝福報何
莫怨因果來相隨
各人造業各人擔
如何消除業障緣
今為人身有此覺
消除業障身自清
才能平安來生活
   

︻聖訓解析︼
  

﹁菩子緣渡覺道法,聖賢不棄任何人,宮務內勤大家忙,門裡內外要一致,
生為聖宮之門生﹂菩門弟子,覺己利他,自在隨緣,修心養性見明心,道法奧妙
靠己參。有幸聽聞聖母開示,真是福報大。標準一致,內外一致,思想和言行一
致。表裡如一,說什麼就做什麼。有些人外表看起來很有氣質,但誰能相信他內
外一致,而非虛有其表,身為菩聖宮門生,裡外要一致,做個有內涵的人。﹁要
能有所知進退,守道觀念宜清正,內實外謙虛心求,規矩定則不能悖﹂做任何一
件事情,要知進退,如果進退得宜,就能有所成就,若不知進退,過與不及,都
會弄巧成拙。清正廉明,慎守法度;非法不言,非道不行;言必守法,行必遵道
,必定是守著禮法,行為遵循著道德。外表端正,內心謙虛,勉力行事,專心一
致。遵行規矩,心就能定,心定智慧生。不為迷惑所亂,要向內求、向自性求、
向清淨心求,自己謙虛,恭敬別人。不向心外求,從心性內求,內學內明。﹁才
華智慧人人具,能知進退有分寸,穩定進步一切安,定則諸生一齊守,進步與否
看自己,步法一致才整齊,希望諸生有所知。﹂智慧聰明,先知先覺,事事盡心
,內在才華,聰明敏慧,才華天分智慧深具。許多人雖然有才華,但卻為了生活
變的庸庸碌碌。一個有分寸、知進退、懂得克制的人,處事能隨機應變,若有事
情發生,都能化險為夷,懂得隨機應變,知進退,有分寸,在穩定中,有不斷進
步的動力,一切以質為本。定則不動,就是有定向,有一定的方向,有定則才能
發揮智慧,定是由戒力生,戒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不辭辛苦,貢獻己力,有
擔當、負責任,才能在穩定中進步,一個人進步與否,是看個人,檢視自己,是
不是有照著指示做,身、口、意,是否持守。至於進步快或慢,那更是看我們自
己,能夠完全接受指導,信心堅定不移,就是進步的秘訣。在在告誡自己不要退
步,做一個跟自己比賽的人,看清自己努力的目標。步法一致有力,動作整齊如
一,足證是訓練有素,士氣高昂的團體。大家有共識,依循著同一教示在做,這
才是真正的步法整齊一致。聖母說:﹃希望門生無來浪費時間,能學有所成,道
有所進。﹄﹁人生在世諸多事,弗能自己來解決,求神拜佛來相助,誠心信心是
否足,冥中諸事有誰知﹂人生歷經數幾十載,人生在世,諸多喜怒哀樂之事。道
法難聞今己聞,諸多事就該快點開始,怨天尤人,是無濟於事的。很多事情都要
自己面對,自己處理,遇到問題時要靠自己解決,出於信心及誠心,至誠心、有
深心。當我們認定修行時,不必懷疑,才能得到真正的受用。﹁吉凶禍福有定數
,趨吉避凶有方法,有緣無緣看各人,誰能得神來暗助﹂誠心誠意最靈驗,積善
成德玄機變,蓋聞人生天地,命屬陰陽,吉凶禍福,各有定數,命之理微,變化
無窮。所謂:﹃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積善之家,常有餘慶。積惡之家,常有餘
殃。﹄趨吉避凶有方法,無緣莫強求,有緣莫輕棄。各人有各人的機緣,今日相
聚,就是緣份。因緣像君子之花一樣清香,不要像糞土臭萬年,那就是各人的因
緣了。能遵照神佛的教化,遵守道德,來為人處事,行善守戒,冥中得到神佛自
然暗助,是為神之助也!﹁平時是否有信誠,如若臨時來求助,是否乘願如所望
,那就視汝福報何,莫怨因果來相隨﹂人處世間,應當篤實信誠,智慧應當是明
豁的,道德應是清白的,為人信之篤實深厚,俗云:﹁平時不燒香,臨時抱佛腳
﹂一個人平時不準備,事到臨頭,再去求救。臨時抱佛腳,如果抱錯了,不但解
決不了問題,還雪上加霜,讓事情越嚴重。是否能如我所願,照我所望,為什麼
會說這福報,因為本身遇到很多世間的事,因為你有修持,所以今天才有這樣,
要不然的話那更嚴重,好在你有修持,享福的人,沒有再行善修福,一旦福報享
盡,還是要再墮落。禍福相倚、苦樂相隨、否泰交替、成敗相因,因果循環,輪
迴不息。既知因果操之在己,若能及時改過向善,猶為未晚,如能誠心自懺,諸
惡莫作,眾善奉行。須知種如是因、得如是果,一切都是自己感召來的,能怨誰
呢?﹁各人造業各人擔,如何消除業障緣,今為人身有此覺,消除業障身自清,
才能平安來生活﹂各人造業各人擔,一起造業一起擔。幫助或隨喜去做一件善事
、惡事,都有因果。當別人行善時,你幫助他,或是隨喜讚嘆,將來他受善報時
,你也得到;幫人行惡時,將來他人承受惡報,你也會被連累。造什麼因,就得
什麼果。要消除業障緣,人生才會離苦得樂。積極上來說,第一:就要開啟智慧
,改正過去的錯誤偏差的行為,畏懼惡業的果報,去惡從善,開創人生光明的坦
途,消除自己累世業障,早日開解自性智慧。淨空法師說:﹁消除業障的方法,
第一是要懺悔,自己做錯了,以後不再造,業障消除了,不再輪迴六道來。第二
是願力,願做好事,願存好心,願說好話,付諸實踐,自然有願必成。﹂今得覺
悟,覺而不迷。聖嚴法師說:﹁只要心安,生活就有平安﹂現在社會普遍有種不
安定感,我們的心能安穩,生活是安定的,人生也一定是平安的,要常常用喜悅
的心情,來面對生活,這樣才能平安快樂。

︻民國九十九庚寅年十一月一日︼

為善莫言多一人
為惡莫言少一人
天下諸事處不盡
凡塵俗子做不完
何時才能休止息
萬事萬物不由己
一切全然有定數
又有誰人能釐清
是誰亂了方寸心
何人擾了這湖水
漣漪不止心盪漾
弗能靜心來思慮
因此諸事不順遂
一切考慮欠周詳
若能平心來靜氣
萬事應該有頭緒
本末始終應分清
孰重孰輕目了然
何須驚心費疑猜
應是自己嚇自己
問心無愧志可堅
何懼春雷響不停
安然起居不影響
且待寬心想一想
處事莫要強出頭
不關己事莫插手
明哲保身不易為
時常有人不信邪
惹禍上身悔不及
訓文警示諸多言
希望聞後能省思
為人處事難圓融
面面俱到不容易
人人滿意更困難
聖賢亦有難為處
何況凡夫俗子耳
天道公理在人心
順勢而為莫悖逆
方能處之泰然矣
吾言簡單甚易知
諸生應該可明白
    
聞道習功修自己
善識加諸智慧增
成道成聖做神仙
誠然可以來修成
是否汝志堅定矣
欲修神仙多如鯽
成仙成佛少如麟
諸生如果有信志
求道成神可預期
相信自己有能力
聽吾訓言吾教汝
弗信可以立此志
終究于願可信言
是否有人願意為

︻聖訓解析︼
  

﹁為善莫言多一人,為惡莫言少一人,天下諸事處不盡,凡塵俗子做不完,
何時才能休止息,萬事萬物不由己,一切全然有定數﹂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
小而為之。就算是很小的惡行,也是做惡。有一句話說:﹁做好事不能少我一人
,做壞事不能多我一人。﹂為善不欲人知,謂之至善;為惡而怕人知,謂之至惡
。勿輕小罪,以為無殃,水滴雖微,漸盈大器,道理相同。天下的事,一個人做
不盡,一個人更無法完成天下所有的功。長江之水,悠悠東流,什麼時候才能休
止。不執著於任何情識,順應著自然的本性,明白萬事萬物皆是各自生成,心靈
可以融合萬事萬物。周文王對自然萬事萬物的分類、歸納、總結變化,發展規律
的揭示和描述,萬事萬物莫不有是路,亦莫不有是理。合乎理者,即合乎道;違
於理者,必背乎道。天地萬物,未有出乎一貫之道者。道統源流,道之本原出於
天,而不可易,實體備於己,而不可離。定數之顯機,業力成熟,其中﹁因果緣
由﹂一切皆為命中定數。﹁又有誰人能釐清,是誰亂了方寸心,何人擾了這湖水
,漣漪不止心盪漾,弗能靜心來思慮﹂正確的人生觀是很重要的,這是很抽象的
,想法正面樂觀,更要有一顆包容的心,去看待萬事萬物。亂了方寸心,情緒混
亂,一時沒了主意。千頃碧水,無一波紋,倒影如畫,這方景緻,空靈寂靜,我
們心情,往來不定,都是為了希望別人能跟從自己的想法。天下萬物,都順乎自
然,又那裡為自己的得失而苦思、而焦慮呢?天下萬物雖然路各不同,但都是同
歸一個目標,雖然思慮互異,都離不了一個理。一顆石子,撞擊心之窄湖,湖心
濺起波波浪濤,平靜的心田,泛起漣漪,內心盪漾不止。朱子曰:﹁凡讀書者皆
宜知之。進德修業,依於經史。觀史則能知人之賢愚,遇事得失亦易明瞭。故凡
事可論貴賤老少,惟讀書不問貴賤老少。﹂莊子曰:﹁毋勞汝形,毋搖汝精。﹂
又曰:﹁毋使汝思慮營營。﹂﹁因此諸事不順遂,一切考慮欠周詳,若能平心來
靜氣,萬事應該有頭緒,本末始終應分清﹂考慮欠周詳,往往會錯估形勢,表示
自己經驗不足;應該涵養內斂、等待時機,在行事之先,考慮周詳,翻覆終可免
,風波一點無。讓心平靜下來,心平則氣和,平心則氣靜,不靜氣哪平心,不平
心哪修心。唯苦事者,方知少事之為福;唯平心者,始知多心之為禍。詩云:﹃
多心降禍墜深淵,少事致祥效聖賢。若能改過勤修善,必是龍華不老仙。﹄人間
萬事,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心中妄想紛飛,如一堆亂絲,雜亂無章,理不
清頭緒,人生不應該浪費在無謂的事物上。儘管思緒如麻、如絲,還是應該理出
頭緒來,才能駕馭情緒,而不致於庸人自擾,雜亂的思想,起伏的情緒,在在都
需要整理和駕馭。只要思想正派,有重點、綱目,思緒就不致於紊亂,情緒就不
致於像海潮澎湃洶湧,起伏不定。萬事萬項的輕重緩急、本末始終,應該要分清
,才不會做出錯誤的決定。物有本末,事有始終。知所先後,則近道矣!聖賢學
問,本末兼該,體用並重,學有真實,方可處則獨善,出則兼善。﹁孰重孰輕目
了然,何須驚心費疑猜,應是自己嚇自己,問心無愧志可堅,何懼春雷響不停,
安然起居不影響,且待寬心想一想,處事莫要強出頭,不關己事莫插手,明哲保
身不易為,時常有人不信邪,惹禍上身悔不及,訓文警示諸多言,希望聞後能省
思﹂成功的處事,能分辨輕重緩急。不會處理事情的人,其心情時時在煩。做事
容易的先做,能懂孰輕孰重,事事皆容易,才是成功的關鍵。一般人會在一件事
情上,花費心思去懷疑,或許個人渺小力量無法改變,但如果能顧好自己心念,
讓善念時時生,慧命日日增,就能一善破千災。明明事情沒有想像中嚴重,常常
造成莫明的恐懼。多慮的人想太多,但最後卻沒事,所以才說自己嚇自己。去貪
就簡,可使心寧靜,並非有錢就是快樂,問心無愧心最安。︽菜根譚︾﹃風來疏
竹,風過而竹不留聲;雁度寒潭,雁去而潭不留影。故君子事來而心始現,事去
而心隨空。﹄大地一聲春雷響,處事不要強出頭,以免惹禍上身。凡事小心,行
為處事莫拐彎,不種惡因。煩惱只為強出頭,凡事三思而後行,處事要諸多小心
,交友謹慎,以免自尋煩惱。事是不關己,絕不插手,才能明哲保身。內心既無
住著,外行亦無所為。非淨非穢,故毀譽無從生。非智非愚,故利害無由撓。覺
得不對,就不要鐵齒不信邪,才能避免無故惹禍端,事發悔不及。修持真訣,猶
如良田,荊棘不除,嘉禾不茂。愛欲思慮,是心荊棘,若不剪除,定慧不生。此
心無所托,難以自安。縱得暫安,還復散亂。夫為大道者,在物而心不染,處動
而神不亂。天上聖母開示指引,希望聽聞之餘,省思與檢討。﹁為人處事難圓融
,面面俱到不容易,人人滿意更困難,聖賢亦有難為處,何況凡夫俗子耳﹂為人
處事圓融一點,怨尤少一點,做人會圓滿一些。口常說讚嘆的話,恭敬謙和。與
人相處貴在因應順情。圓融不圓滑,順情不縱容,取捨之間,存乎一念,為人處
事隨性,不忘真性。很多時候,想要面面俱到,真的不易為。就如同﹁父子騎驢
的故事﹂怎麼做都不可能讓人人滿意。話說父子騎驢,做事情如果加入別人的想
法,終究很難逃脫﹁父子騎驢,倒為驢騎﹂的窘境。綜觀古之聖賢,學而立世之
志命,都由前人腳步來效法,典典風範,視為處世標竿,來更上層樓,亦是學道
者治世良智,事功易為而難成,聖賢難為而易成。一求在己,一待諸事,自不同
也。凡夫俗子,看重個人之得失、成敗、榮辱。放在歷史中,看看又算什麼呢?
還計較什麼呢?凡夫俗子,視見短淺,目光如豆,只見眼前私利,俗念紛繁,攀
緣不放。修行人當目光如炬,曉見出世法益,萬緣放下,道心日生,才得自在。
﹁天道公理在人心,順勢而為莫悖逆,方能處之泰然矣,吾言簡單甚易知,諸生
應該可明白﹂﹃天理應何在,天道法自然。天道歸何處,公理在人心﹄易經曰:
﹃自天佑之,吉無不利﹄易經的智慧告訴我們,人要遵循善道做事情,才會吉無
不利。能順勢而為,方可一氣呵成。順應天道為有德,悖逆天道為不德。可察天
道之象者智,通天道之理而可感運化之氣者慧。由是洞見真理,方能處之泰然矣
!︽道德經‧第七十章︾﹃吾言甚易知,甚易行。﹄教言教條教義,實在很簡單
,你們應該容易了解,而且又容易做到才對。
       
 

 ﹁聞道習功修自己,善識加諸智慧增,成道成聖做神仙,誠然可以來修成,
是否汝志堅定矣,欲修神仙多如鯽,成仙成佛少如麟﹂俗士聞道而笑之,終難使
天下眾生皆入道途。善識加諸增智慧,活到老要學到老,見多識廣,獲得智慧的
啟發,和學識領域的開拓,頓悟人生道理。拜神明學習祂們如何修行成道的。希
聖希賢,都是濟世救人,修持自己德行、道行。人遵循道德真理來修持,從而學
道、悟道、得道、證道之過程,修持崇高道果之境界。未有做人做不好,而能成
仙成佛成聖成神者,學道人當勤修道德。子貢知夫子之道,至大至深,但此道難
為世人所知,所以問道孔子:﹁是否可以降低道德標準,來尋求一個方法,讓世
人皆知?﹂孔子慨嘆曰:﹃人生在世,最寶貴的,乃是修養道德,至德的大道,
是不可以降低標準的,怎麼可以為一時窮困苟且。﹄勉勵子貢:﹃志向更加堅定
,思慮更加深遠。﹄修道者多如牛毛,成道者少如鳳毛麟角,何以故爾,此乃因
人,與生俱來,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受物慾引誘,遂生起妄心,以
致被酒色財氣、名利情愛所征服,流浪生死,沉淪苦海。﹁諸生如果有信志,求
道成神可預期,相信自己有能力,聽吾訓言吾教汝,弗信可以立此志,終究于願
可信言,是否有人願意為。﹂大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滾滾紅塵,誰
人不被名利財色誘惑,要﹁知止﹂為人處世;違背良心道義之事,當下止步,才
能免去無窮的禍患。沒有堅實的地基,樓廈也會成為空中樓閣;一棵大樹,沒有
強壯的根,來吸收養分,枝繁葉茂也會不日凋零;一個人不可能常享榮華富貴,
也不可能常居貧賤,擁有權勢地位財富,也只是一時運至。造命在天,立命在我
。力行善事,廣積陰德,何福不可求哉!善事陰功,皆由心造,常存此心,功德
無量。人之有志,如樹之有根,立定此志,念念謙虛、塵塵方便,自然感動天地
,而造福由我。忍辱負重,並不表示懦弱,凡事盡其本份,任勞任怨。人心容易
好高騖遠,人道尚未圓融,怎可冀望成神成佛,真是本末倒置。一念之仁,可讓
人升天成神;一念之惡,也可讓人沉淪地獄。修正道、得心法,必能運正氣;行
正命,亦能獲神佛之庇佑,若迷途能知返,修成正果。今之修行,能契入真髓、
認真修持,其成聖成神,則可預期矣!人的意志堅定,至心求道,加上不斷的努

力,還有什麼心願,不能實現呢?若能明真理,充實自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

層樓,百尺竿頭,更進一步。庶不辜負天上聖母導人以善之婆心焉!此言誠可信,

必不妄言。

︻天上聖母的話︼
  

聖訓多加了解,一些善知識的吸收,是多方面的,在無形當中產生智慧,這
都是一些善知識、經文法典的吸收,因為在這方面,大家吸收的還不夠,所懂的
還是有限,所以在善知識以外,還有一些工作你也還未做,我也還未教會你,當
然法在最後面,如果你具備了這些條件,才能再教你們一些要領與方法,簡言之
,打坐,不是呆坐,憨憨坐。打坐有方法,有要領,會調節呼吸,調氣。氣能轉
小周天,以後才大周天。簡單的打坐,你也還不會,打坐不是隨便坐,要會調節
呼吸,才不會傷到自己,練身中三寶,精、氣、神。有方法,懂要領,才不會做
錯。小周天,打通任督二脈,妙境妙不可言,每人境界不同,若不知其然,也不
知其所以然。很快的一年過去了,進步又是會不相同,希望諸位腳步能跟上,一
些基礎工作建立起來,一些基本知識可以完整,不管以後做事或個人修持境界,
應該更上一層樓,不知所以然,無作為。如此浪費時間,希望來日,教你們如何
調節呼吸,讓你們境界提升,不過這還不是最重要,這只是一個過程,重要是聞
道可以得道,可以為自己,更為眾生做一些工作。俗云:﹃一人得道,九族升天
;一子入道,九族光榮。﹄不但成就了自己,也光耀了祖先,這麼好的工作,這
麼好的機會,何樂不為呢?若是放蕩過日子,每日只為了人生,為了你的開門七
件事在勞碌,如此就談不上修持。﹃修心養性﹄很好說,很好寫,但做來並不容
易,每每遇到,你看不慣的代誌,遇到不如意的代誌,甚至起衝突。肝木生著心
火,肝火旺盛,頭昏腦脹,心不由己,就會做出意料之外的代誌,就會失去理智
。一個人要心平氣和,是很簡單,但能堅持就不容易。社會就是安呢不平靜,這
些人也說在修持,有時自認持齋念佛就是修持,要有真實的內在,要有開闊的胸
襟,有千里萬里的宏觀。安呢,才會有成就,才能做到人所不能,一些為人處事
的道理,相信你們各個都知道,都了解,但是做不到,又為何?因為當時怒氣沖
沖心跳加速,所以不能穩定。如要﹃打坐﹄,練習呼吸,心跳七十二,要下功夫
,不過若是有決心要做,也不是做不到。
今日易經,五行易其中一項,五行方面。
    旺  相  休  囚  死
  春 木  火  水  金  土
  夏 火  土  木  水  金
  秋 金  水  土  火  木
  冬 水  木  金  土  火
  ︻當生者旺,所生者相,生我者休,剋我者囚,我剋者死。︼
      
 

 ﹁肚子裡明明空空的,卻假裝很充實;明明沒學問,卻假裝很有學問。﹂處
處隱藏自己的缺點、妒忌別人的優點,自以為是。真正的﹁道﹂是無法形容與描
寫的,釋迦文佛,在金剛經說:﹁我說法四十九年,實在是沒有說法,如果你們
說,我有說法,就是在毀謗我。﹂道德經‧開宗明義:﹃道可道非常道﹄君子立
恆志;小人恆立志。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