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一0一壬辰年九月三日至民國一0一壬辰年九月廿四日】

菩聖宮言啟示錄(十)

 

【民國一0一壬辰年九月三日】

【聖訓解析】

「榮辱人生有何患,患其珍寶不夠多,患其名利不夠高,崇尚身外之一切,不實內腹之充足」
《道德經˙寵辱章》『吾所以有大患,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榮辱與共,甘苦共嘗,掌握幸福人生,利用此身作有益之事。身放閒處,心在靜中,榮辱得失誰能差遣我,道德滿身為天下,而不是罪惡滿身為自己,癡哉世人,總為身邊各種事物所迷、所惑,惟有修持,心有所定靜,不會輕易受惑
。「榮辱生焉得失驚」對於一切榮耀與屈辱無動於衷。菜根譚嘉言:『去思苦亦樂,隨心熱亦涼,熱不必除,而除此熱惱,身常在清涼臺上,窮不可遣,而遣此窮愁,心常居安樂窩中。』自己的心要常常處於寂靜,安然不為一切所動,則一切是非利害,都蒙蔽不了我的本心。所以,君子常置身心於閒靜之中,臨事遭變,從容而不迫。充實內在,想要有好的談吐、說話有深度,不只靠外在,內在的充實就是多讀書,多讀書會改變一個人的氣質,內在的培養需要長時間的淺移默化,提昇之道,知識的累積、視野的開拓,修身修心,充實內在涵養,豐富外在生活。充實內德之謂富;實行外德,謂之貴;有力量濟人,謂之福。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道德經˙八十一章︾『既以為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要修心煉性,存心養性。爭強之人,其心最弱;爭富之人,其心最窮;爭權之人,其心常困;爭善之人,其心常樂,真正的富貴,充實內德謂之。
「感嘆世下之邪氣,引導人生之劣俗,價值觀念之扭曲,如能同塵而不染,同俗混濁而冰清」末法時期,社會價值觀念嚴重被扭曲,當今世界,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大家都以為比從前有了高度的進步,但似乎並沒有得到改善,反而越發展苦難越多,心靈越空虛。邇來國內政治、經濟、社會情勢,急劇轉變,道德規範與價值觀念,被嚴重扭曲,違法亂紀層出不窮,人們常常受到非道德的價值觀念的誘惑,如果科技發展,只為了追求經濟提升,強調感官刺激,就容易誤導價值觀念,使身心發展扭曲。在端正德行的前提下,在先進社會中,過分強調自己的出淤泥而不染,會讓人覺得與大眾格格不入,所以,對於蓮的『出淤泥而不染』就不能適應時代,做人如荷如蓮,就是要堅守心靈深處的高貴,不隨波逐流,同塵不染塵,在紅塵大染缸中,保持純淨的心,韜光養晦,和光同塵,期能同流不合污,守志而不亂。
「明哲保身而屹立,記取訓示之告誡,安分守己不踰越,為人處事無愧咎」『中庸之道、明哲保身』屹立在正義、真理、天道的大境界中,深諳此道,中流砥柱,學習與記取教訓。安分守己,遵守禮法,不踰越法度。做事循規蹈矩,不任意妄為。虛懷若谷,不越雷池。為人處事,常能心中坦蕩,光明磊落,俯仰無愧,不貪不求,有豁達的胸襟,淡視名利,心中常保平和,做事從容不迫,按步就班,調伏自己的心念,培養正確的人生觀,可以安然自在,不會做出違背良心的事情。人說:『舉頭三尺有神明,為人處事,問心無愧,就會無咎,坦坦蕩蕩,就無遺憾了。』
「晨鐘暮鼓得以聞,經典窮研得開悟,啟示覺醒悟人生,脫俗見性可有望」東側為鐘樓,西側為鼓樓,取晨鐘暮鼓之典故。《增一阿含經》『當梵鐘叩響時,在三途六道受苦的眾生,都得以停止痛苦熱惱的逼迫,暫時獲得解脫。』晨鐘暮鼓得以聞,比喻可以使人警覺醒悟的話語。讀經典能開悟,有時並不在於經典說什麼,而是經典本身的佛力,還有讀經的人與這部經典有特殊因緣,要開悟必須修持,人有鈍、有利;有從經典悟道者,有隨順開悟漸次亦能速得開悟。樹的方向,由風決定;人的方向,自己決定。當你跌至谷底時,別灰心,再來每跨出的一步都是向上的。修持對人生之啟示,經過磨練後,醒悟人生的無常,緣起緣滅,放下一切執念,回到原來的我,啟示人生的每一個際遇心境的轉折,體悟人生變化無常,感悟人生歲月如白駒過隙,了然守住本心,找回真正的我,認識本來的我,人生從此能得智慧啟示,以此激勵自己。修煉是心境的提升、生命的昇華,人的生命是具有佛性的元神,修持就是要修出自心的佛性,脫俗超凡,明心見本性。
「天賦善性若根現,近道悟道得根本,玄牝之門得開啟」人性本善,以儒家˙孟子為代表。《三字經》開宗明義『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人性本都善良,孟子說:『人性本善;因為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把天生善良的心發揮出來。覺悟了,證得菩提,找到了生命的根本。靜是躁的主人,定住了風塵碌碌的心,可以近道悟道。故『清靜為天下正』,不靜不足以修道;每個人天生都有近道、悟道的天性,多看佛、道經典,『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清靜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道德經˙第六章︾『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一個人的精神意志充滿生命力與活力,只因谷神虛靈不昧,所以谷神不死;只因玄牝寂感陰陽,所以為天地根,其門也,出入之妙理,是故為玄牝之門;此門之妙,悟之者萬法並出,迷之者千般梗塞。』「道」是萬有一切所依歸,及開啟奧秘之門。道曰:『玄牝之門。』儒曰:『至善之地。』明師一指,為開啟生死門,但生死之門雖開,生死之路尚漫長,尚須勤加修持,始能超生了死。一個人應當如何去開啟玄牝?當玄牝開啟之時,又會產生怎樣的身心變化?玄牝開啟之後,是否真的就可以「不死」?闡發大道真理,以度化眾生;傳授性理心法,普潤眾生,開啟智慧,解除心靈之疾苦,了徹聖賢仙佛之本懷。

【天上聖母開示言】

『晨鐘暮鼓得以聞』一些壞的習慣,壞的習性全部去除,改變新的氣氛,把不好的惡習性改掉,聽聞晨鐘暮鼓才有意義。『榮辱人生有何患』這就是所有人生一切好的事情,概括在『榮』;一些不好的事情概括在『辱』,所以每個人每一天,都會患起榮辱。為何會驚慌?好的物件,怕所得不夠多;壞的事情,如果說欠人錢,又怕人來相討,欠人人情的,心裡又時常想說人情要如何來除,所以每個人每一天在榮辱當中在患得患失,這就是一般凡夫俗子,放不下、看不開,才會每天在榮辱當中打轉,脫離不開榮辱的患得患失。『脫俗』不是說可以超脫著什麼,是說可以脫離一切不好的風氣、風俗,種種一切不好的事情,可以脫離開,可以放下,所以不是這樣就可以超脫凡塵,若沒修持如何能超脫凡塵。所說的也說了很多了,給你鼓勵也好、給你刺激也好,種種該說的,互相鼓勵的,好話說盡,壞話就不說,但是大家聽聽,聽就在聽,每日面對現實的人生,也是無法脫離。誠如你們說的:『入境隨俗』是好是壞撥一邊,不與眾不同,這樣你有何差別呢?就像牆壁上的日曆,一天撕去一頁,日子一樣過,沒有什麼改變,唯一每天所煩惱的是賺錢不夠多,這都是人生物慾的引誘,物慾的追求,物慾的作祟,雖然日子在改變、社會在進步,說跟的上人家的腳步,但是進步的方向,不太一樣,追快的腳步也不太一樣,不是要追求物慾的充足、不是要滿足物慾的充實,不是要追求金玉滿堂。
今日來此,聽聞道理的剖析,就是可以暫時來放下一切身外之物,得到清靜片刻的心靈,來充實著精神層面內在的涵養,各人有各人的見解,就是不能都一樣。但是『道』字,自開天闢地,太易(水)、太初(火)、太始﹙木﹚、太素﹙金﹚、太極﹙土﹚;遠古、上古、邃古、亘古以來,『道』自始至終都無改變,都是一致的,都是不變的道理,追求看不見,摸不到,但是一直無改變,是永恆的道理。我只是說一個道理,說一個理氣給你們聽。晚上寫的聖訓文,不要只是照字面上的意思解釋,當中意含深入隱喻的意思,所以要思考一下,當中的內涵和意境,這是說道理給你們聽,因為若是要說各人的私事,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每一個人都有一部經在念,唸不完,針對一個人來說,也是說不完。因為人生,一個人喜怒哀樂以及七情六慾,多采多姿,有人眼淚撥不離,也有人笑瞇瞇。所以說不盡,每個人都希望明天會更好,你不想看看,大家都想要更好,條件是不是有具備,不然要怎樣會更好,怎好的起來,日子一天一天過,年紀一年一年老,不可能再少年,只是遺憾鬱卒,上天來創造一個人。道德經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因為天地是由道來創造,天地之間,沒有人的七情六慾,沒有人的慈愛之心,因為是無形的『道』鑄成的天地,所以對天下萬物是一視同仁,沒有對誰比較好,又是對誰比較不好,所以會說,『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非親非故,沒有對你特別好,也不會有偏見,對你比較不好,所以每人要有一個覺悟。自然生成有福報,所以有高有矮,有美有醜,有胖有瘦,要再談下去就談到因果業障,同樣的,一畦田要種植,有肥水的當然會長的比較好,土質差,就長不出來,天下萬物都一樣,有朝生而暮死者,有春夏生而秋冬死者,在六道之內,所以有六道的輪迴。
要說來,包含真寬廣,也非單一的解釋,所以說:『相由心生』,有修持,有善知識,善根有出來,有善心,五官顯示出慈祥,才不會有兇惡臉,這也是修持的一個境界,有善心,真正有在體悟,不是說一回事,做又一回事。
先天也有後天,還有一個人的落土時命的不同,當然前世有修,一個人有修,是影響子女,關係是切不斷的,盡到責任與本份,問心無愧,就能安然自在,否則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那時才是甘苦的開始,這是一個道理。所以一些風俗禮節,新例不設,舊例無滅,祖先流傳下來,我們也沒有新花樣,照這樣做就不錯,一代傳一代,也五千年了,不好的早就淘汰了,好的還在用,不說是好,還是壞,反正還在延續,就照這樣做。為人處事無愧咎,問心無愧,可以安然自在,安穩不驚慌,榮辱之間就不會患得患失。借著你的例子,開破一些道理,譬喻這樣說一下,針對別人的事情,不予置評,他們沒在修持,利害關係不知道,以後知道就知吃力了。
【民國一0一壬辰年九月十日】
【聖訓解析】

「常道無為順自然」

道可道,非常道,常道是無為的、順應自然的;『上德不德,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上德的人,順應自然無為,而心沒有什麼刻意的作為;下德的人,只是表面上順應自然。簡言之,老子是提倡自然,解除一切的箝制,與自然相親,這就是他崇尚自然的思想。老子云:『為無為,事無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老子的「無為」,人之心境若能隨遇而安,心境泰然,臟腑自然調和。「斗杓指示有象徵」北斗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顆明亮的恆星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常被當作指示方向,古籍記載:「斗杓東指,天下皆春;斗杓南指,天下皆夏;斗杓西指,天下皆秋;斗杓北指,天下皆冬。」古代視北極星為皇帝的象徵。「一切自然而為之」一切順其自然不妄為,不恣意行事,不孜孜營私,捨棄一己的處心積慮,依天地自然的理法而行。待人不虛不假,律己去濁留清,修身養性,一真一切真,自然還我本來,世事就是順應自然之理而己。

【天上聖母開示言】
做事要『心平氣和』,你的心、腹要『虛』,『虛』就是空,就是不有任何成見,若有就會變『失』,失去,不管外面的事,自己事情、希望可以把它放空,因為天下間一些事情,該來走不開、也撥不離;不該來的,你想去求也無效,所以一定要有虛,不要亂發脾氣,發脾氣血壓升高,對事情,辦的較不順勢,所以若是要避免一些,俗語說的:『无妄之災,或是無謂的事端』要鎮靜,要以平常心,當然一些事要看的開,該放下就要放下,可以過的就讓他過,不管是什麼事情,如果與你看法、想法、意見,不同款的時候,老實說,你不必一定爭到贏,因為,對方有對方的看法,你有你的看法、想法、觀點,不管是對方對,或是你對,總是各持己見,事情就不能圓滿,為了要圓滿,當然要一方要放軟。『成』字也有一隻刀,動干戈才來成就一件事,為何不平心靜氣,和平來圓滿,針對『成』一字,不管是有給你說到也好,沒有說到也好,總是藉著這個題目,也給大家做個參考。
為某生卜了一卦:『現在,你的運勢還不是很開,因為妳有一些事情,都是在濛濛的狀態,表示運勢還沒有打開,還沒有撥雲見日,處事要以退為進,不可以躁進,一躁進,會把方向搞糊了,會亂掉,最後找不到真正的方向在哪裡?而且也會困難重重,不是遇到山,就是遇到水。遇到山,要開路、要翻山越嶺,很辛苦;遇到水,你不是坐船,就是要搭橋,也是很艱辛,也是困難重重。所以,你目前的運勢,還不是很開朗,這就是蒙卦。所以你也是需要沉澱一下,有時間可以去郊外走一走,放鬆一下心情,把一些瑣事都給他甩開,不要去想它,在休閒的時候若是還想到工作,那就不是休閒,那就是自尋煩惱,所以你要真正沉澱一下,總括一句,你現在無論是衝什麼事情,不會很順心如意,因為這支籤就是說,你現在處在朦朧的狀態,霧裡看花,像霧又像花,還未明朗,但是不會很久,當然當中,還有變數,雖然不會很久,但是也不會很快,先穩定目前的狀況,忍耐、期待。』

【民國一0一壬辰年九月十七日】

【聖訓解析】

「未知人生成就何」不要對人生失去希望,小人物一樣可以有成就,看見自己的未知、發現心想事成的祕密,成就一個全新而自信的自己。心似白雲,意如流水,在紛雜的紅塵中,保有一顆真誠的心,寬闊的胸懷,悠然喜樂。何必流連於往事的初衷,何必在意今後的未知。把握現在,寫下人生怡然自得,精神富足,人生道路上的風風雨雨、歡歡笑笑,你的成功,你的得志,當然還會有你的失落,有人喜歡轟轟烈烈的人生,有人喜歡平平淡淡的生活,但不管是貧窮或富有,人生最大的目標,了解生命的意義。「努力奮鬥幾時休」人生奮鬥幾時休,失敗成功看自己,多少汗水已流過,努力代價亦付出,人生是經過不斷的奮鬥努力,有苦也有甘。天下無難事,只要努力不懈,奮鬥不已,終有成就的一天,此乃努力之目標,奮鬥之方向。能好好把握既有之成果,得到的要珍惜,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想要得到更多,必須付出努力更多。「短暫歲月如白隙」歲月如梭,人生如過客,該如何掌握此生不白過,歲月的消逝,快速而虛幻,世事無定,人生短暫如過駒白隙,該如何掌握此生不白過,春去秋來,歲月如流,季節的更替,瞬息之間,短暫如曇花一現。「崢嶸頭角又幾何,隨俗同塵夢鄉過」『崢嶸頭角』崢嶸,顯露。認真打拼出一番成績,崢嶸頭角,顯親揚名。不標新立異,不粉飾太平,不隨俗同塵。聖人之德行,毫無高傲之心,雖然他得到尊榮的地位,但是他不視為自己的榮耀,因為他認為自己的尊貴,就是天下人的尊貴;自己的榮耀,就是天下人的榮耀。隨俗同塵,則非善,修習遵行,能『同塵和光」,隨順別人又不受他人影響,這叫功夫。隨俗而處,不露鋒芒,修持的心,恆定在真理中,修持的最高境界。「幾人覺醒思道果」宇宙人生,輪迴六道,迷失本性,幾人能覺醒來修身養性,故應多用功,不斷蛻變成長,珍惜有限人生,修身修德全在己心下工夫、力行實踐,而以所修所行,以成證道果。「昔日恍恍惚惚過」昔日恍惚過,如今重拾往日情懷,忙碌中,恍惚憶起昔日的夢,夢想早已墜落在風中,煙華中,現實總是有些許無奈,從低潮人生中飄散時,曾經希望過、期許過,而今這希望和期待呢?「天荒地老知不多」「天荒地老」形容時間長久,不管地老,不管天荒。「衣食飽滿覺快樂」只願都能衣食飽滿,平安快樂。不論仕途是否暢達,人生是否得意,都活的那麼充實、自信,享有內心的快樂,謙虛恭謹、沉靜而清淨,就如同將收割的稻穗成熟飽滿卻彎彎的垂墜著。「幾經人生之轉折」幾經人生的轉折之後,一切積極與消極的人生經歷,照著自然的現象,萬事都是一再循環發生,人生的路,只要好好走,自己會找到出路。「多少悔悟在心頭」經歷越多,回憶越多,遺憾也更多,在許多的悔悟中,恍然大悟,曾經擁有過、也失去過,徘徊心頭,回想當年:::「多少期許未能行」在心中暗自許下的承諾,一直未能實現的心願,多少年過去,而今仍有太多期許,深藏內心,是否付諸實行,時時抱道奉行,讓修行融入生活之中,讓諸多夢想來實現,眼前一片美妙的憧憬,夢想與理想實現的期許。「東流江水永不回」江水向東流,一去不回頭,生命如朝露,人生忽如寄,壽無金石固,萬歳更相送,賢聖莫能度;生命無常,如長江水,無語東流,浩浩悠悠,永不回頭;恰如少年歲月,一去了、永不回。時光無情,人事滄桑,長江浩瀚,江水滔滔,春花秋月,興起不知何處是盡頭的感慨。「希望諸生多覺悟」覺悟是清楚結果,是知道做法,覺悟是做該做的事,聖母常常訓勉我們,希望我們能為自己的好將來努力,學習在逆境中成長,尤其能徹底覺悟,在這人生逆旅倒數計時,我們能很清晰的明瞭,看淡世間的名聞利養,轉迷成悟、轉凡成聖,心包太虛,量周沙界。
※ ※ ※ ※ ※

「三元紫白運何時」坊間大多數的三元風水家,大都採用三元九運。三元是上元、中元、下元。一元有三運,三元共有九運;一運有二十年,三元九運共一百八十年。上元運:一白、二黑、三碧;中元運:四綠、五黃、六白;下元運:七赤、八白、九紫。將九星與六十甲子年配得三元九運。「宇宙萬象有定數」是說所有的事情,都有一定的規律,宇宙萬象都是有定數的。萬物之始由陰陽生,人之根源在宇宙,萬物皆由生化出,五行生剋有定數,宇宙蒼芎,人活在數中,追求數,仰賴數,跟著數,生是數,死是數,富貴貧窮,尊卑權勢,皆有定數;研究數,利用數,數盡在無窮的生命中,所以冥冥中皆有定數。敬天知命,循道而行,精細地察見天象和宇宙萬象,因果循環,勤修德行,美好的一切自會來的,道生萬物為根本,透徹宇宙的奧祕。「自然法則不悖逆」禍福無門,唯人自召,人法自然;剛柔相推,陰陽合德,不悖逆自然法則,服膺自然法則。依自然之運轉,每個節氣均能按照季節,而使大地風調雨順,蒼生共享,更使自然之運轉順暢而不悖逆,一切眾生都必定要依循的,如是因、如是果。「人心思索太細膩」心靈像眼睛,敏銳洞悉人心,望得遠,看得清,心思細密,考慮周詳,做任何事總要思索再三,無法猜測的人心,不要太鑽牛角尖。「天災地變人禍起」重則天災地變,輕則家宅不安,人禍四起,如金融海嘯、危及生命的病毒等等。時序來到了2012壬辰年,更是需要重整的局勢,全球遭受天災、地變、人禍或其他不可抗力事故;世界各地氣候異常,災難頻仍,一場場天災地變,死傷人數成千上萬,更造成無數人民生離死別、流離失所、千頭萬緒,人心能否得到安定,大家應該注意,自上世紀末以來,各種天災地變和人禍就不曾斷過,且有越來越頻繁、越嚴重的跡象。「萬物自當保命章」王禪老祖玄妙真經『在天曰日月,在地曰水火,在人曰性命,在虛空曰風雲,在方位曰南北,在爻卦曰坎離。天無日月,晝夜無以分;地無水火,萬物無以養;人無性命,無以主其周身。虛空絕其風雲,人物不能清泰;方位無南北,無以定其四方。』

【天上聖母開示言】

【東流江水永不回,何時大江再東去】何時大江再東去,這是比喻的言詞,用一句話解釋,就是大家對未來一無所知,還不能真正那麼如意的趨吉避凶,不能覺悟。如何預知未來和過去,你再也找不回頭,就如大江東去,就要流入大海,茫無邊際,永難回頭,未來不知道,掌握不到,目前知道的,掌握不住,對未來掌控不住,所以大江東去,再也找不回頭,逝去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不能再追回,所以說永不回。不管是年代的歲月,或者是人生的青春歲月,或者是你所做一切的一切,一但過去就是過去了,絕對無回頭的可能,這是一個警覺、這是一個覺悟、這是一個警訊、這是對自己的一個勉勵與期許。隨時代腳步的簡化,與時間的寶貴,所以可以省掉就省掉,不用那麼繁複,把一些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但是簡單也要合理化,簡單合理,只要說不要不盡人情,只要你情我願,靠溝通來取得平衡點的共識,就沒有問題。不要執著在小細節上,能夠過去的就讓他過去,既然都已經過去了,為什麼還要倒回來把她念一念,這樣不是徒增煩惱嗎?只要你給他看開,給他放下,有什麼遺憾的,沒有什麼愧疚,你就無咎了,你心坦坦蕩蕩,放下不要執著,有什麼遺憾嗎?若是執著那個點,你就會念念不忘,三不五時,拿出來念一念,數落一下,好像這樣子會比較舒坦一些,這樣不是徒增困擾嗎?不是跟自己過不去嗎?因為一些事情都已經是過去的事情了,你說了一點意義也都沒有了,要從情理法來判讀的時候,在法律沒有條文規範要怎樣做才對;『理』,只要雙方面能溝通,取得共識,那個平衡點,這個理由就可以成立;一些世俗、風俗、民情不要太偏離了,只要雙方面都可以接受,不用去管別人怎麼看、怎麼想,只要我們做的,不是亂做,沒有悖離常理,當然有一些是簡化,最主要雙方有一個共識,取的一個平衡點,『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其實說來是比較容易簡單,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一些觀念跟看法,但是隨著他的一些觀念和看法,就會執著自己的意見,這樣要要達到雙方面的共識就比較不容易。如過能夠成就、完成一件事情,這一件事情如果已經是完成了,應該就要給他放下,讓事情就過去,要迎接每一個、每一件未來的事情,迎接嶄新的一天,今天過了又有明天,明天過了,還會再有一個新的明天,要不斷的面對嶄新的未來,那樣才能達到『虛懷若谷』,你才能包容很多事情,否則的話,每個人的心胸塞滿了人生的零零碎碎的每一件事情,人情世故,永遠被這些煩惱困擾在其中,沒有澄清的一天,你要如何靜心?沒有辦法,心靜不下來,如此,不知道有否了解一點?(有)。還是還要再執著一下?(不要了)。能夠放下嗎?(可以)。如此能夠放下嗎?改天如果這樣子,不要掏出來再念一念,說一說,唱一唱,那多傷感呀!那就是浪費時間。人生歲月就像東流的江水,那時候已經是來世了,未來是你能再做為人生嗎?六道輪迴你要淪哪一道還是不知道,至少朝著那個方向在走,怎會那麼悲慘輪到六道裡面的不是人道。
『三元紫白運何時。宇宙萬象有定數。自然法則不悖逆。人心思索太細膩。天災地變人禍起。三陽開泰禍 無端。萬物自當保命章』三元就是上元、中元、下元。現在是走到下元八白運。下元八白,再來就是九紫,到九紫,再來又轉到上元一白運。但是三元當中算法是有一點不同,八白運,八白,是『艮』。艮21年,照卦爻算,到九紫是『離』。24年,一白就是坎,坎21年。用後天卦算,5運是在中央;下元是(7、8、9)7赤、8白、9紫;中元是(4、5、6)4綠、5黃、6白;上元是(1、2、3)1白、2黑、3碧。上元1是坎21年,2是坤18年,3是震,震21年。三合用60年,這是簡單給你們解釋一下,平常無用到這些,所以下元七赤運,五行是白色的,西方,所以美國『白宮』還是領導。這些是一般的常識,簡單的做個解釋,有說到此,也讓你們了解一下。大環境受到人類科技文明進步發展來破壞到大自然,大自然受到迫害,產生反作用力,破壞無法彌補,就變成一個禍端,所以天災地變會這麼多,讓你不知不覺,降臨一些天災地變。就像地震,到今天為止,無哪個國家或科學家,可以精準的算出,有多大?在哪裡?無人預測的準。像這次西方國家,損失有夠大,根據報導損失美金500億以上,人命也損失50人以上,此數字還在增加中,這是真正可怕,人類為著科技文明,為著生活的享受,迫害大自然,所遭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這是一個知識而已,因為咱在坐也無法去改變什麼,只是自己能修的就盡量修,能做的盡量做,能積善、做功德,對自己修持道路上有所幫助。

【民國一0一壬辰年九月廿四日】

【福德正神開示言】
   

 有一些事情,不能說到透徹,但是給你點醒之時,你就要注意。『人生幾度寒風時』,也不是一定說人生百年當中,有過幾個冬天,當然冬天一年一個,大家都知道,當中的玄外之音,提醒你,在你的人生當中,遇到幾次最困苦的時候。『引頸望卻鴻雁飛,幾時等到春再回,諸多期待望實現。』祈求希望,人來幫助,或是神來幫助,有什麼轉換,這是一種期待與期望。一年也快快就要過去了。這是大環境造成,來影響每個人的處境,是經濟的問題,也是一個大劫數,全球經濟的大劫難,再者天災地變,要在哪裡發生,說了讓你想不到,不要看說風平浪靜,有時是暴風雨來臨的前兆,天地的運轉、流轉,與一些人類的劫數,一件一件,都浮現在眼前,今日立冬,以北斗星座,斗杓指在乾(西北),八卦後天卦,乾位。這對你們來說並不重要,因為大環境都不好,要賺錢也真不容易,雖然在座諸位都沒太大的問題,但是最怕是怕失覺察,希望你們在道業這區塊能再精進。
    何謂道業再精進?當然拼事業、拼經濟,這是基本的生活條件,若無去拼經濟,要怎樣生存,在你可以過日子之外,是否要真正做著『修心養性』,多少也累積一些功德,不然也要找時間靜修,做靈修也好,但是這些工作,你都無啥做到,當然有人也是有,多看一些經典也是好,你們說要學靜坐,也是要去做。要會調適自己的生活作息,會打理、會調節,才不會被零零碎碎的雜事,來給你干擾和困擾,其實一些事情都是自己困擾自己。『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你就是自己困擾自己,若自己安排好,照自己安排的在做,就無罣礙啦!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