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尋之绠可斷木 一丈之霤可穿石 涓涓不絕成江河 毫末不拔執斧柯

103眾聖神仙佛(三)

                             【民國一0三甲午年九月廿日】

【聖訓解析】

『天地陰陽相推演』
晝則天地,皆屬陽;夜則天地皆屬陰。
春夏則天地日月皆陽,秋冬則天地日月皆陰。
東南則四時皆陽,西北四時皆陰。
道教學人相信陰陽五行是可以至誠感通鬼神的「科儀」項目,
山、醫、命、卜、相,可經由陰陽推演。
「大道至靜包天地,元始一炁化乾坤;陰陽相勝無自性,五行生剋乃虛空」。
是以周易為基礎,而形成並發展而來為推演、尋求陰陽之變化規律做為邏輯的工具。
沒有了術數,那麼我們就難以預料陰陽之變化;沒有了陰陽,術數將不再擁有鮮活的生命。
陰陽是中國古代漢族聖賢創立的哲學範疇。
古人仰觀、俯察取類比象,將自然界中各種對立又相聯的現象,如天地、日月、晝夜。
伏羲畫卦,偶然見得一便是陽,二便是陰,從而畫放那裏。盡管這種象數蘊含著天地陰陽
互補為中國道家思維的概括,天地、陰陽、黑白,皆週而復始的依附而存。
效法天地之道潛心研究,演算出周易。
將伏羲的先天八卦推演為六十四卦,共三百八十四爻,內含天地造化之妙、陰陽不測之機。

『神明感格應萬物』
耳之於聽,目之於視,心之於思,三者為人一身之要,而萬物之理不出於視聽之外。
吾人對於生身之父母,當竭盡誠心,晨昏定省,克盡孝道;而對於生我靈性之老母,
自性光明正直為神,自性邪曲不明為鬼。(亦可稱為陰陽)。體物:體恤萬物
要得到感應,必須心誠專一,才能感格神明。

《周易》曰:「神也者,妙萬物而為言者也。」又曰:「陰陽不測之謂神。」
此「神」指陰陽二氣的功能及妙用,陰陽二氣交感。
精誠所至,必能感格,唯志誠可以感格神明。
三心歸一,一心一意,其可感格仙佛、聖神。

『千尋之绠可斷木』
綆短汲深。【釋義】:綆:汲水用的繩子;汲:從井裏打水。吊桶的繩子短,打不了深井裏的水。
比喻能力薄弱,難以擔任艱巨的任務。
『褚小者不可以懷大,綆短者不可以汲深。』

『一丈之霤可穿石,涓涓不絕成江河,毫末不拔執斧柯』
一丈之霤,可以穿石,惟其久也。
語曰:『一丈之霤可以穿石,涓涓不絕終為江河,毫末不拔,將執斧柯。』詎非久遠之所致乎!
若人能發此三心,自始至終,罔有間斷,念玆在玆,弗得弗措,
則身體之勤,力行之永,雖愚必明,雖柔必強。End

Related Posts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